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2295发布日期:2020-02-07 23:17阅读:2655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防灾及救灾工具来说,洒水系统是目前得以进行室内灭火的系统,而另一种则是通过防火材料的间隔和防火设备进行防火,其防火材料可使火舌不会迅速的窜烧,可以有效的抑制火势的蔓延,而现有建筑通风管的防火效果较差,当发生火情时已造成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具备防火效果好和可以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建筑通风管防火墙的防火效果差不能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包括楼板,所述楼板底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风管吊杆,两个所述风管吊杆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风管,所述楼板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防套管,所述墙体的右侧且位于风管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圈,所述楼板的底部且位于墙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火吊架,所述防火吊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火阀。

优选的,所述风管两端的外部均与两个风管吊杆的内部活动套接,且风管从墙体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墙体的另一侧,所述风管的外部有防套管之间填充有不燃材料,且风管的管厚不小于2㎜。

优选的,所述防套管的外部与墙体的内部活动套接,且防套管长度值与墙体的厚度值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火阀安装在风管的上方,且防火阀位置墙体的右侧,所述防火阀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值不大于2m。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通过防火阀的作用下,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阻断火焰及烟气通过,可以将火灾发生时造成的损坏降低了最小,而且防火阀的耐火性能好,为营救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将损失降到最低。

2、该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通过在防套管的作用为风管提供一个膨胀伸缩的空间防止因风管与墙体之间因缝隙较小而损坏风管,同时在防套管的作用下可以隔绝风管震动时将震动传递给墙体或者楼板,从而使墙体或者楼板产生震动,而且在风管的外部增加防套管便于后期对风管进行更换维修,给检修工人带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板;2、风管吊杆;3、风管;4、墙体;5、防套管;6、固定圈;7、防火吊架;8、防火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用于高层建筑的通风管穿越防火墙结构,包括楼板1,楼板1底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风管吊杆2,两个风管吊杆2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风管3,风管3两端的外部均与两个风管吊杆2的内部活动套接,且风管3从墙体4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墙体4的另一侧,风管3的外部有防套管5之间填充有不燃材料,且风管3的管厚不小于2㎜,在两个风管吊杆2的作用下便于将风管3安装在楼板1的底部,对风管3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以及在防套管5和风管3之间填充不燃材料增加了整个结构的防火效果,极大的降低了因发生火灾而造成的,所述楼板1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墙体4,所述墙体4的内部设有防套管5,防套管5的外部与墙体4的内部活动套接,且防套管5长度值与墙体4的厚度值相等,在防套管5的作用为风管3提供一个膨胀伸缩的空间防止因风管3与墙体4之间因缝隙较小而损坏风管3,同时在防套管5的作用下可以隔绝风管3震动时将震动传递给墙体4或者楼板1,从而使墙体4或者楼板1产生震动,而且在风管3的外部增加防套管5便于后期对风管3进行更换维修,给检修工人带了便利,墙体4的右侧且位于风管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圈6,楼板1的底部且位于墙体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火吊架7,防火吊架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火阀8,防火阀8安装在风管3的上方,且防火阀8位置墙体4的右侧,防火阀8与墙体4之间的距离值不大于2m,在防火阀8的作用下,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阻断火焰及烟气通过,可以将火灾发生时造成的损坏降低了最小,而且防火阀8的耐火极限可达3小时,为营救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将损失降到最低。

工作原理,首先将风管吊杆2和防火吊架7安装在楼板1的底部,然后将风管3穿过墙体4且与防套管5套接安装在风管吊杆2上,并在防套管5与风管3之间填充不燃材料,在然后通过防火吊架7将防火阀8安装在风管3的上方,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