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发生时的应急逃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低层建筑火灾应急逃生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楼房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一是装备科技水平有限,消防覆盖面积不足,二是装备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经常因复杂的地形、障碍阻挡而延误时机,三是装备的救援能力差,现有云梯车一次升降只能营救2至3人,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救援需要。
且现有的火灾逃生应急设备普遍存在着人群适用性差、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严重影响设备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人员的疏散逃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层建筑火灾应急逃生组合装置,该装置能提高人群适用性和使用的安全系数,提高逃生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层建筑火灾应急逃生组合装置,包括缓降器,还包括与缓降器配合使用的轻质耐火逃生滑道,所述逃生滑道包括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体和设置于支撑杆体之间的滑道面,滑道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支撑杆体上;支撑杆体的上端固定于外墙体上,下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杆体彼此相对的一侧开设纵向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轨,滑轮滑动设置在滑轨内;两侧的滑轮之间还包括一横向设置的防滑脱安全带,防滑脱安全带的一端与左侧滑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滑轮连接,并通过滑轮与滑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包括半包围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纵向设置的侧端板、横向设置的上端板、与上端板平行设置的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同侧的一端之间通过侧端板连接,上端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上延伸轮轴,下端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下延伸轮轴,上延伸轮轴和下延伸轮轴之间形成条形缺口,上延伸轮轴和下延伸轮轴上分别安装有上轮和下轮;两侧的滑轮的侧端板彼此相对地设置,且侧端板与滑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的滑轨断面为h形,以中部连板为界限分为上部滑轨和下部滑轨,上轮和下轮分别滑动装配于上部滑轨和下部滑轨内;所述的防滑脱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安全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安全扣,两侧的安全扣分别与位于其同侧的侧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道面为为轻质耐火材料制作的分段变摩擦系数滑道面,从上到下各段摩擦系数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的逃生滑道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临时救援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缓降器与逃生通道组合,在发生火灾时,将逃生通道通过固定于窗台下方的外墙体上,同时将缓降器固定于逃生通道对应的上方墙壁上,首先将缓降器上的安全带系于腰间,双脚立于滑道面上,然后将防滑脱安全带经头部穿过下拉至背部,使用者的手臂可搭靠于防滑脱安全带同时双手紧握防滑脱安全带,启动缓降器带动防滑脱安全带沿滑轨下滑,下滑的过程中,防滑脱安全带可稳固支撑使用者的背部,有效防止侧翻,大大提高了逃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滑道面设置为从上到下摩擦系数递增,可有效避免因速度过快引起的二次伤害,该逃生组合装置提高了人群适用性和使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逃生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滑脱安全带与滑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缓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降器,2、逃生滑道,3、支撑杆体,4、滑道面,5、滑槽,6、滑轨,7、滑轮,8、防滑脱安全带,9、支撑架,10、侧端板,11、上端板,12、下端板,13、上延伸轮轴,14、下延伸轮轴,15、上轮,16、下轮,17、中部连板,18、安全带本体,19、安全扣,20、救援平台,21、安全钩,22、速度控制器,23、缓降绳索,24、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低层建筑火灾应急逃生组合装置,包括缓降器1,还包括与缓降器1配合使用的轻质耐火逃生滑道2,所述逃生滑道2包括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体3和设置于支撑杆体3之间的滑道面4,滑道面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侧支撑杆体3上;支撑杆体3的上端固定于外墙体上,下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杆体3彼此相对的一侧开设纵向滑槽5,滑槽5内设置有滑轨6,滑轮7滑动设置在滑轨6内;两侧的滑轮7之间还包括一横向设置的防滑脱安全带8,防滑脱安全带8的一端与左侧滑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滑轮连接,并通过滑轮7与滑轨6滑动配合;
两侧的支撑杆体3上端均设有安全扣,与墙体上预设的u型环进行配合实现逃生滑道上端的固定;在其他位置,也可以将安全扣扣在自设的临时工具上,比如:椅子、钢管、扶栏等,通过尼龙绳索绑定于这些临时工具上,保证滑道的稳定。
具体地,所述滑轮7包括半包围支撑架9,支撑架9包括纵向设置的侧端板10、横向设置的上端板11、与上端板11平行设置的下端板12,上端板11和下端板12同侧的一端之间通过侧端板10连接,上端板11的另一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上延伸轮轴13,下端板12的另一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下延伸轮轴14,上延伸轮轴13和下延伸轮轴14之间形成条形缺口,上延伸轮轴13和下延伸轮轴14上分别安装有上轮15和下轮16;两侧的滑轮7的侧端板10彼此相对地设置,且侧端板10与滑轨6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的滑轨6断面为h形,以中部连板17为界限分为上部滑轨和下部滑轨,上轮15和下轮16分别滑动装配于上部滑轨和下部滑轨内;所述的防滑脱安全带8包括安全带本体18,安全带本体1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安全扣19,两侧的安全扣19分别与位于其同侧的侧端板10连接。
为避免在下滑过程中因速度过快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所述的滑道面4为轻质耐火材料制作的分段变摩擦系数滑道面,从上到下各段摩擦系数递增,在通过30度到60度倾角的测试中发现,当救生滑道的倾角小于35度时,由于摩擦力过大的原因,造成人员滑落受阻,同时也会受空间的限制;当倾角大于45度时,受速度大的影响,易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此基础上做35度到45度倾角之间分别摩擦系数为0.5、0.6、0.7、0.8、0.9、1的测试,数据表明结果如下:耐火逃生滑道救援时的最佳倾角在35度到40度之间,而三段摩擦系数的选择则分别在0.5~0.6、0.7~0.8、0.9~1范围之内,均可保障人员免受因速度过大而引起的二次伤害。
为保证逃生人员安全落地,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将逃生滑道2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临时救援平台20上,救援平台20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作,在满足支撑强度的同时,提高人员落地时的安全性,减少磕碰几率。
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缓降器1为现有技术,包括安全钩21、速度控制器22、缓降绳索23和安全带24,使用时将安全钩21固定于建筑物内的应急窗口或临时悬挂在窗口、阳台或楼平顶的固定物上,通过缓降绳索23带动主机内的行星轮减速机构运转与磨擦轮毂内的磨擦块产生磨擦作用,保证使用者安全缓降至地面,本申请中,将缓降器1上的安全带24系于腰间,双脚立于滑道面上,然后将防滑脱安全带8经头部穿过下拉至背部,使用者的手臂可搭靠于安全带本体18上同时双手紧握安全带本体18,启动缓降器1带动防滑脱安全带8两侧的滑轮7沿滑轨6下滑,下滑的过程中,安全带本体18可稳固支撑使用者的背部,有效防止侧翻,大大提高了逃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滑道面4设置为从上到下摩擦系数递增,可有效避免因速度过快引起的二次伤害,该逃生组合装置提高了人群适用性和使用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