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下高空救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77896发布日期:2020-08-25 19:1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作业下高空救援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营救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作业下高空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输电线路高空救援方法是在断电情况下进行救援,耗时较长,且长时间的停电会造成大量输送功率损失或大量负荷转移,破坏电网结构,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给商户、用电单位、企业等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不停电作业就成为了一个趋势,带电救援的研究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时,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处在高压电场中的人体,会有危险电流流过危及人身安全,因而所有进入高电场的工作人员,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等电位作业危险程度高、劳动强度大,发生意外坠落后救援风险大,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善的带电救援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带电作业下实现快速救援的高空救援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作业下高空救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救援人员登塔,等电位进入输电线路,将救援设备运送到被困人员上方;

s2:在被困人员上方通过高空救援组合装置设置作业保护站;

s3:通过高空救援组合装置中的缓降器进行救援;

s4:完成救援,人员撤离,

其中,所述缓降器为手摇可单向自锁悬停的绝缘缓降器。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缓降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可折叠的绝缘手摇柄,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通过轴传动的绳轮和刹车轮盘,所述绳轮上缠绕绝缘绳,所述绳轮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绝缘手摇柄输出轴伸入绝缘外壳内并可在绝缘外壳内伸缩,所述绝缘手摇柄处于打开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向绝缘外壳内伸出,所述绝缘手摇柄处于折叠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向绝缘外壳外缩回,所述绝缘手摇柄输出轴伸入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随着手摇柄输出轴的伸缩实现与第一齿轮啮合和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壳内靠近绳轮的位置处铰接有实现绝缘绳单向锁定的单向止滑器,所述单向止滑器的顶端铰接在绝缘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单向止滑器通过牵引件与绝缘手摇柄输出轴连接,通过输出轴的伸缩实现单向止滑器在绳轮上的锁定和松开。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止滑器为扇型单向止滑器,所述扇型单向止滑器的前侧壁长于后侧壁,所述扇型单向止滑器的前侧壁通过牵引件与绝缘手摇柄输出轴连接,所述扇型单向止滑器弧形壁上设有若干棘刺,所述棘刺向前倾斜,所述扇型单向止滑器上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绝缘外壳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扇型单向止滑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手摇柄还包括半圆柱型连接块、摇把及连接半圆柱型连接块和摇把的连接板,所述绝缘手摇柄输出轴的伸出端固定在半圆柱型连接块的弧形面中间,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在半圆柱型连接块的弧形面和平面的连接处,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摇把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轮与绝缘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手摇柄输出轴上,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绝缘外壳的内壁抵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二齿轮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高空救援组合装置还包括绑在架空导线上的绝缘扁带和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绝缘安全带。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扁带至少包括绑在两根平行架空导线上的第一绝缘扁带和第二绝缘扁带,所述第一绝缘扁带和第二绝缘扁带通过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连接,所述绝缘缓降器上设有绝缘安装环,所述绝缘安全环上设有安全环短绳,所述绝缘安装环与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降器包括绝缘绳,所述绝缘绳端部设有与绝缘安全带扣接的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救援情况:

(1)若被困人员还具有自主行动能力,则将绝缘安装环扣接在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上,折叠绝缘手摇柄,将绝缘绳带有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的一端降落至被困人员位置并让其将扣接在所穿的绝缘安全带上后,再打开绝缘手摇柄后,摇动绝缘缓降器,使绝缘绳带动被困人员上升一段距离以便解除被困人员身上原有的保护绳,再折叠绝缘手摇柄,利用绝缘缓降器下降至地面,完成救援。

(2)若被困人员已丧失自主行动能力,则将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扣接扣接在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上,并将绝缘安装环扣接在自己所穿的全身式绝缘安全带上,折叠绝缘手摇柄,携带绝缘缓降器,下降至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将安全短绳装在被困人员身上,再打开绝缘手摇柄后,摇动绝缘缓降器,带动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上升一段距离以便解除被困人员身上原有的保护绳,再折叠绝缘手摇柄,利用绝缘缓降器下降至地面,完成救援。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救援方法救援,不用进行停电,减少了因停电造成的损失,填补了我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空白,本发明的救援方法,视被困人员身体情况而定救援方法,无论被救者自身情况如何,都可以实现救援,操作简便,救援设备绝缘性能强,能更快速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节省解救时间。

2、本方案中的高空救援组合装置中的可折叠的绝缘手摇柄处于折叠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向绝缘外壳外缩回,带动第二齿轮向后缩回,与绳轮上的第一齿轮分离,绳轮处于自由状态,绝缘绳任意一端受到拉力的作用时,带动绳轮旋转,绳轮和刹车轮盘又通过轴传动连接,绳轮转动带动刹车轮盘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刹车轮盘中的摩擦块沿滑槽径向移除,与摩擦壁形成摩擦副,起到缓降的作用,刹车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情景主要用于人员下降;绝缘手摇柄处于打开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向绝缘外壳内伸出,与绳轮上的第一齿轮啮合,通过摇动手柄,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绳轮转动,配合单向锁定装置或地面救援人员配合,实现绝缘绳的升降,此状态主要用于人员的上升或固定在某一位置处,在带电作业高空救援时,使用本方案中的绝缘缓降器,无论被救者自身情况如何,都能完成救援工作,容易操作,具有实际可行性,可靠性强,安全性高,提高救援效率,为伤势严重的被困者后续抢救争取到更多更宝贵的时间。

3、在靠近绳轮的位置处设有单向止滑器,可折叠的绝缘手摇柄处于折叠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向绝缘外壳外缩回,拉动牵引件,使单向止滑器被拉起,远离绳轮,对绝缘绳的运动方向无影响,绝缘绳两端均可移动;绝缘手摇柄处于打开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向绝缘外壳内伸出,放松牵引件,第一复位件恢复形变过程中带动单向止滑器向下压紧绳轮,实现单向锁定,使绝缘绳只能向面向绝缘手摇柄输出轴的方向移动,不可以向背向绝缘手摇柄输出轴的方向移动,因此无论扣接在人员身上还是扣接在绝缘扁带上,均需选择绝缘绳远离绝缘手摇柄输出轴的一端,如此,绝缘绳带动人员上升过程中绝缘绳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防止反向向下滑落,同时,一个救援人员登塔即可完成救援,节省劳力,适用于更多的救援情形。

4、本方案中的单向止滑器选用前侧壁长于后侧壁的扇型单向止滑器,以便单向止滑器在绳轮上压紧时,单向止滑器靠近绝缘手摇柄输出轴的前端压紧绳轮,远离绝缘手摇柄输出轴的后端与绳轮间留有空隙,此结构更利于实现绝缘绳的单向锁定,在扇型单向止滑器弧形壁上设有若干棘刺,所述棘刺向前倾斜,绝缘绳逆着棘刺方向有滑动趋势时,会被棘刺牢牢卡住,进一步提升了单向锁定的锁定效果,锁定更稳固可靠,也避免多次使用磨损后出现打滑现象。

5、绝缘手摇柄采用上述结构,绝缘手摇柄处于打开状态时,半圆柱型连接块弧形面与输出轴连接的位置与绝缘外壳贴合,需要折叠时,向下按压摇把,使摇把和连接板通过铰接点转动并相互靠近,铰接点向前伸,半圆柱型连接块在连接板的带动下转动,与绝缘外壳贴合点向上或向下移动,以此移动后的贴合点为支点形成杠杆,铰接点越向前伸,则输出轴越向绝缘外壳外缩回,绝缘手摇柄打开过程与上述折叠过程原理相同,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复位件的设置可以防止绝缘手摇柄晃动,提高了绝缘缓降器的稳定性。

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救援人员使用高空救援组合装置对被困人员施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绝缘缓降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绝缘缓降器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绝缘缓降器沿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绝缘缓降器沿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扇型单向止滑器在绝缘外壳内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绝缘扁带001;第一绝缘扁带001a;第二绝缘扁带001b;绝缘缓降器002;绝缘安全带003;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004;绝缘外壳1;限位件101;绝缘手摇柄2;半圆柱型连接块201;摇把202;连接板203;手摇柄输出轴204;第二齿轮205;安全短绳3;绳轮4;刹车轮盘5;绝缘绳6;第一齿轮7;绝缘安装环8;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9;单向止滑器10;前侧壁1001;后侧壁1002;弧形壁1003;棘刺1004;第一复位件11;第二复位件12;牵引件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说明书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一种带电作业下高空救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救援人员登塔,等电位进入输电线路,将救援设备运送到被困人员上方;

s2:在被困人员上方通过高空救援组合装置设置作业保护站;

s3:通过高空救援组合装置中的缓降器进行救援;

s4:完成救援,人员撤离,

其中,缓降器为手摇可单向自锁悬停的绝缘缓降器002。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救援方法救援,不用进行停电,减少了因停电造成的损失,填补了我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高空救援的空白,本发明的救援方法,视被困人员身体情况而定救援方法,无论被救者自身情况如何,都可以实现救援,操作简便,救援设备绝缘性能强,能更快速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节省解救时间。

本发明中的高空救援组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绑在架空导线上的绝缘扁带001、连接在绝缘扁带001上的绝缘缓降器002和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绝缘安全带003,绝缘缓降器002包括绝缘外壳1、可折叠的绝缘手摇柄2和安全短绳3,绝缘外壳1内设有通过轴传动的绳轮4和刹车轮盘5,绳轮4上缠绕绝缘绳6,绳轮4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7,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伸入绝缘外壳1内并可在绝缘外壳1内伸缩,绝缘手摇柄2处于打开状态时,如图2所示,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向绝缘外壳1内伸出,绝缘手摇柄2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3所示,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向绝缘外壳1外缩回,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伸入端设有第二齿轮205,第二齿轮205随着手摇柄输出轴的伸缩实现与第一齿轮7啮合和分离。

本方案中的高空救援组合装置中的可折叠的绝缘手摇柄2处于折叠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向绝缘外壳1外缩回,带动第二齿轮205向后缩回,与绳轮4上的第一齿轮7分离,绳轮4处于自由状态,绝缘绳6任意一端受到拉力的作用时,带动绳轮4旋转,绳轮4和刹车轮盘5又通过轴传动连接,绳轮4转动带动刹车轮盘5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刹车轮盘5中的摩擦块沿滑槽径向移除,与摩擦壁形成摩擦副,起到缓降的作用,刹车轮盘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情景主要用于人员下降;绝缘手摇柄2处于打开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向绝缘外壳1内伸出,与绳轮4上的第一齿轮7啮合,通过摇动手柄,使第一齿轮7带动第二齿轮205转动,从而带动绳轮4转动,配合单向锁定装置或地面救援人员协助,实现绝缘绳6的升降,此状态主要用于人员的上升或固定在某一位置处,在带电作业高空救援时,使用本方案中的绝缘缓降器002,无论被救者自身情况如何,都能完成救援工作,容易操作,具有实际可行性,可靠性强,安全性高,提高救援效率,为伤势严重的被困者后续抢救争取到更多更宝贵的时间。

为了提高救援时装置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绝缘扁带001至少包括绑在两根平行架空导线上的第一绝缘扁带001a和第二绝缘扁带001b,第一绝缘扁带001a和第二绝缘扁带001b通过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004连接,绝缘缓降器002上设有绝缘安装环8,绝缘安装环8上设有安全短绳3,绝缘安装环8与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004扣接,绝缘绳6端部设有与绝缘安全带003扣接的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9。

为了达到全方位绝缘的目的,更好地应用于带电作业环境下,绝缘绳6为凯夫拉绝缘绳,并做好去湿、除静电处理、真空包装的一次性使用,绝缘安全带003为高强塑料包裹金属构件的绝缘型全身式安全带,且对绝缘型全身式安全带的腰部与裆部进行舒适性改良,如增设一定厚度的靠垫,使腰部也受力,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004和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9均为高强塑料包裹金属构件的绝缘o型安全环,绝缘扁带001使用前需真空包装,隔绝空气保存。

为了使绝缘手柄处于折叠状态时,绝缘绳6两端可以顺利滑动,绝缘手摇柄2处于打开状态时,保证绝缘绳6带动人员安全上升,如图4和图6所示,在绝缘外壳1内靠近绳轮4的位置处铰接有实现绝缘绳6单向锁定的单向止滑器10,单向止滑器10的顶端铰接在绝缘外壳1的内壁上,单向止滑器10通过牵引件13与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连接,通过输出轴的伸缩实现单向止滑器10在绳轮4上的压紧和远离。

在靠近绳轮4的位置处设有单向止滑器10,可折叠的绝缘手摇柄2处于折叠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向绝缘外壳1外缩回,拉动牵引件13,使单向止滑器10被拉起,远离绳轮4,对绝缘绳6的运动方向无影响,绝缘绳6两端均可移动;绝缘手摇柄2处于打开状态时,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向绝缘外壳1内伸出,放松牵引件13,第一复位件11恢复形变过程中带动单向止滑器10向下压紧绳轮4,实现单向锁定,使绝缘绳6只能向面向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的方向移动,不可以向背向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的方向移动,因此无论扣接在人员身上还是扣接在绝缘扁带001上,均需选择绝缘绳6远离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的一端,如此,绝缘绳6带动人员上升过程中绝缘绳6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防止由于人员自身重力反向向下滑落,同时,一个救援人员登塔即可完成救援,节省劳力,适用于更多的救援情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复位件11可以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绝缘外壳1内壁上端,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扇型单向止滑器10上,当然第一复位件11也可以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固定在绝缘外壳1内壁下端,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扇型单向止滑器10上。

本实施例中的单向止滑器10优选扇型单向止滑器,扇型单向止滑器的前侧壁1001长于后侧壁1002,扇型单向止滑器10的前侧壁1001通过牵引件13与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连接,扇型单向止滑器弧形壁1003上设有若干棘刺1004,棘刺1004向前倾斜,且在扇型单向止滑器上设有第一复位件11,第一复位件11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绝缘外壳1内壁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扇型单向止滑器上。

本方案中的单向止滑器10选用前侧壁1001长于后侧壁1002的扇型单向止滑器,以便单向止滑器10在绳轮4上压紧时,单向止滑器10靠近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的前端压紧绳轮4,远离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的后端与绳轮4间留有空隙,此结构更利于实现绝缘绳6的单向锁定,在扇型单向止滑器弧形壁1003上设有若干棘刺1004,棘刺1004向前倾斜,绝缘绳6逆着棘刺1004方向有滑动趋势时,会被棘刺1004牢牢卡住,进一步提升了单向锁定的锁定效果,锁定更稳固可靠,也避免多次使用磨损后出现打滑现象。

为了实现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在绝缘外壳1中的伸缩,如图2和图3所示,绝缘手摇柄2还包括半圆柱型连接块201、摇把202及连接半圆柱型连接块201和摇把202的连接板203,绝缘手摇柄输出轴204的伸出端固定在半圆柱型连接块201的弧形面中间,连接板203一端固定在半圆柱型连接块201的弧形面和平面的连接处,连接板203另一端与摇把202铰接,如图5所示,第二齿轮205与绝缘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1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复位件12优选压缩弹簧,即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手摇柄输出轴上,压缩弹簧一端与绝缘外壳1的内壁抵接,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二齿轮205抵接,如图2和图3所示,绝缘外壳上设有绝缘手摇柄处于折叠状态时卡住摇把202的限位件101。

绝缘手摇柄2处于打开状态时,半圆柱型连接块201弧形面与输出轴204连接的位置与绝缘外壳1贴合,需要折叠时,向下按压摇把202,使摇把202和连接板203通过铰接点转动并相互靠近,铰接点向前伸,半圆柱型连接块201在连接板203的带动下转动,与绝缘外壳1贴合点向上或向下移动,以此移动后的贴合点为支点形成杠杆,铰接点越向前伸,则输出轴越向绝缘外壳1外缩回,第二齿轮205向绝缘外壳1内壁靠近并挤压压缩弹簧,绝缘手摇柄2打开过程与上述折叠过程原理相同,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打开后,压缩弹簧恢复形变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205向前移动与第一齿轮7啮合,同时第二复位件12的设置可以防止绝缘手摇柄2晃动,提高了绝缘缓降器002的稳定性。

本发明高空救援方法步骤s3包括以下两种救援情况:

(1)若被困人员还具有自主行动能力,则将绝缘安装环8扣接在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004上,折叠绝缘手摇柄2,将绝缘绳6带有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9的一端降落至被困人员位置并让其将扣接在所穿的绝缘安全带003上后,再打开绝缘手摇柄2后,摇动绝缘缓降器002,使绝缘绳6带动被困人员上升一段距离以便解除被困人员身上原有的保护绳,再折叠绝缘手摇柄2,利用绝缘缓降器002下降至地面,完成救援。

(2)若被困人员已丧失自主行动能力,则将第二绝缘o型安全环9扣接在第一绝缘o型安全环004上,并将绝缘安装环8扣接在自己所穿的全身式绝缘安全带003上,折叠绝缘手摇柄2,携带绝缘缓降器002,下降至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将安全短绳3装在被困人员身上,再打开绝缘手摇柄2后,摇动绝缘缓降器002,带动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上升一段距离以便解除被困人员身上原有的保护绳,再折叠绝缘手摇柄2,利用绝缘缓降器002下降至地面,完成救援。

本实施例中的救援方法主要用于带电救援,针对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发生意外坠落时,由其他救援人员在上方接近被困人员后,通过上升缓降器提拉下降到地面,步骤s2中救援人员等电位进入输电线路,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救援人员携带绝缘传递绳至横担上后,地面辅助人员将绝缘操作杆及零值绝缘子检测仪传至塔上,使用零值绝缘子检测仪检测绝缘子,检测结果应满足规程的要求,方能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入电场。系好高空保护绳,两脚踩在双串绝缘子的一串上,两手扶在另一串上,手脚并进,一片一片地在绝缘子串上移动,且左手和左脚与右手和右脚间只能跨接三片绝缘子。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