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1712发布日期:2020-12-18 17:1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驱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车载电源实际上就是一种可充电的电池,利用车载的电池充电器能够在电池电量消耗光后补充电量,如同加油一般,后续便可继续利用电池电量驱动汽车行驶,而使用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虽然更加环保,但是由于当前电池技术的限制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电动汽车更易出现汽车自燃的情况,一旦在停车的情况下发生自燃,由于周边无人存在,因此无法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导致汽车烧毁,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不仅自身汽车损坏,同时会造成周边事物的损坏,严重增加事故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它能够在无人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阻止自燃事故的恶化,自动将火熄灭,将事故损耗降低到最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包括地面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盖板下表面设有一下沉仓;所述地面盖板上表面设有一与下沉仓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下沉口;所述下沉口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下沉板,下沉板上表面与地面盖板上表面共面;所述下沉板下表面与下沉仓下侧内壁之间设有一升降装置;所述下沉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下喷水孔;所述下沉板下表面设有一与下喷水孔相贯通的下喷水装置;所述地面盖板上表面设有一位于下沉板左侧的立式灭火装置;所述立式灭火装置右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所述立式灭火装置包括与侧喷水头相连接的侧喷水装置;所述侧喷水装置与下喷水装置之间通过控水装置相连接;所述下沉板上表面与立式灭火装置右侧皆设有若干与控水装置相匹配的烟雾感应器。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下侧内壁左侧前后两边的下铰接座;所述下沉板下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与下铰接座位置相对应的上中导向座;所述下沉仓下侧内壁右侧前后两边设有与上中导向座位置相对应的下右导向座;所述下铰接座铰接有第一升降臂;所述第一升降臂通过一上中铰接轴铰接有第二升降臂,前后两侧的第二升降臂的右端之间通过滑动轴相连接;所述上中导向座上设有上中滑槽,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铰接的部位位于上中滑槽内;所述上中滑槽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上中导向孔,上中铰接轴前后两端位于上中导向孔内;所述下右导向座上设有与第二升降臂右端相匹配的下右滑槽;所述下右滑槽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下右导向孔,下右导向孔与上中导向孔皆为腰型孔;所述滑动轴穿过下右导向孔,滑动轴前后两端穿出至下右导向座外;所述前侧的下右导向座前方、后侧的下右导向座的后方皆设有一与滑动轴端部相匹配的限位装置;所述下沉仓下侧内壁右边设有一与滑动轴中部相对的推动装置;所述下沉板下表面与下沉仓下侧内壁之间设有一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下沉板下表面左侧前后两边的上铰接座;所述下沉仓下侧内壁中部前后两边设有与上铰接座位置相对应的下中导向座;所述下沉板下表面右侧前后两边设有与下中导向座位置相对应的上右导向座;所述上铰接座铰接有第三升降臂;所述第三升降臂通过下中铰接轴铰接有第四升降臂;所述下中导向座上设有一下中滑槽,第三升降臂与第四升降臂铰接的部位位于下中滑槽内;所述下中滑槽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下中导向孔,下中铰接轴前后两端位于下中导向孔内;所述第四升降臂右端设有一上右导向轴;所述上右导向座上设有与第四升降臂右端相匹配的上右滑槽;所述上右滑槽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上右导向孔,上右导向轴前后两端位于上右导向孔内。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右侧内壁中心的电机罩;所述下沉板右侧侧壁中心设有一与电机罩相匹配的导向缺口;所述电机罩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下端设有一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滑动轴右侧设有一与其中部相对的推动块,推动块下表面与下沉仓下侧内壁相贴合;所述推动块左侧侧壁设有一与滑动轴相匹配的推动槽;所述推动块右侧侧壁前后两边皆设有与推动槽相贯通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与其相匹配的丝杆;所述丝杆右端向右穿入至电机罩内并设有与外螺纹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电机罩右侧内壁设有与丝杆右端相匹配的轴孔;所述丝杆外设有一与电机罩左侧内壁相贴合的限位部。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下侧内壁上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设有一隐藏腔;所述隐藏腔右端铰接有一限位块,限位块呈扇形状;所述限位座上表面左侧设有一与隐藏腔相贯通的隐藏孔,限位块左部上端向上凸出至隐藏孔外并与滑动轴端部右侧侧壁相贴合;所述限位块左部下表面与隐藏腔下侧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限位块左侧侧壁设有一弧状缺口;所述弧状缺口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啮合齿;所述隐藏腔左端前侧侧壁设有一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电机轴前端设有一与啮合齿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所述立式灭火装置包括设于地面盖板上表面右侧的立架,烟雾感应器设于立架右侧侧壁上;所述立架左侧侧壁前后两边皆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一侧铰接有一启闭门;所述立架前后部内上端前侧内壁设有一万向座;所述万向座内设有一呈球状的万向腔;所述万向座前后两侧侧壁以及上下两侧侧壁设有与其相贯通的限位孔;所述立架右侧侧壁设有与其相贯通的调节孔;所述万向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万向喷头,万向喷头左右上下四端分别嵌入至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孔内,万向喷头前端嵌入至调节孔内;所述侧喷水头设于万向喷头前端。

所述下喷水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内的下通水管路;所述下通水管路上设有若干与下喷水孔相连接的下喷水管路;所述侧喷水装置包括设于立架前后部内的侧通水管路;所述侧通水管路上端连接于万向喷头前后两端其中一端;所述控水装置包括与侧通水管路下端相连接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通过一软管与下通水管路相贯通;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与烟雾感应器相匹配的第一电磁阀。

所述万向喷头前后两端未连接有侧通水管路上端的一端连接有一辅助管路;所述辅助管路下端螺接有一位于立架内的灭火瓶;所述辅助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立架右侧侧壁设有一充电桩以及若干均匀分布的照明灯。

所述下沉板上表面左侧设有一挡车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结构的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可通过下喷水孔将水流直喷于电动汽车底盘,通过侧喷水头将水流喷于电动汽车车尾,因此无论电动汽车的电池装于汽车车尾或是汽车底盘位置,这两处位置一旦发生自燃,烟雾感应器则会第一时间感应到,并通过下喷水孔与侧喷水头迅速完成灭火,且在下喷水孔与侧喷水头喷水时,下沉板则会自动下沉,下喷水孔喷出的水流更是会积蓄在下沉板上表面与下沉仓内壁围合形成的槽内,积蓄的水流能够直接将汽车底盘淹没,能持续为发生自燃的电池提供降温,进一步缩短灭火时间,提高灭火效率,所以若是停车时发生自燃没人发现,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自动灭火,避免汽车自燃引发爆炸导致周边事物受到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沉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升降装置与支撑装置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c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5的d部的放大图;

图9是启闭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立式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限位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停车位上的灭火设备,包括地面盖板1,所述地面盖板1下表面设有一下沉仓2;所述地面盖板1上表面设有一与下沉仓2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下沉口3;所述下沉口3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下沉板4,下沉板4上表面与地面盖板1上表面共面;所述下沉板4下表面与下沉仓2下侧内壁之间设有一升降装置;所述下沉板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下喷水孔5;所述下沉板4下表面设有一与下喷水孔5相贯通的下喷水装置;所述地面盖板1上表面设有一位于下沉板4左侧的立式灭火装置;所述立式灭火装置右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侧喷水头6;所述立式灭火装置包括与侧喷水头6相连接的侧喷水装置;所述侧喷水装置与下喷水装置之间通过控水装置相连接;所述下沉板4上表面与立式灭火装置右侧皆设有若干与控水装置相匹配的烟雾感应器7。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2下侧内壁左侧前后两边的下铰接座8;所述下沉板4下表面中部前后两侧设有与下铰接座8位置相对应的上中导向座9;所述下沉仓2下侧内壁右侧前后两边设有与上中导向座9位置相对应的下右导向座10;所述下铰接座8铰接有第一升降臂11;所述第一升降臂11通过一上中铰接轴12铰接有第二升降臂13,前后两侧的第二升降臂13的右端之间通过滑动轴14相连接;所述上中导向座9上设有上中滑槽15,第一升降臂11与第二升降臂13铰接的部位位于上中滑槽15内;所述上中滑槽15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上中导向孔16,上中铰接轴12前后两端位于上中导向孔16内;所述下右导向座10上设有与第二升降臂13右端相匹配的下右滑槽17;所述下右滑槽17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下右导向孔18,下右导向孔18与上中导向孔16皆为腰型孔;所述滑动轴14穿过下右导向孔18,滑动轴14前后两端穿出至下右导向座10外;所述前侧的下右导向座10前方、后侧的下右导向座10的后方皆设有一与滑动轴14端部相匹配的限位装置;所述下沉仓2下侧内壁右边设有一与滑动轴14中部相对的推动装置;所述下沉板4下表面与下沉仓2下侧内壁之间设有一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下沉板4下表面左侧前后两边的上铰接座19;所述下沉仓2下侧内壁中部前后两边设有与上铰接座19位置相对应的下中导向座20;所述下沉板4下表面右侧前后两边设有与下中导向座20位置相对应的上右导向座21;所述上铰接座19铰接有第三升降臂22;所述第三升降臂22通过下中铰接轴23铰接有第四升降臂24;所述下中导向座20上设有一下中滑槽25,第三升降臂22与第四升降臂24铰接的部位位于下中滑槽25内;所述下中滑槽25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下中导向孔26,下中铰接轴23前后两端位于下中导向孔26内;所述第四升降臂24右端设有一上右导向轴27;所述上右导向座21上设有与第四升降臂24右端相匹配的上右滑槽28;所述上右滑槽28前后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上右导向孔29,上右导向轴27前后两端位于上右导向孔29内。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2右侧内壁中心的电机罩30;所述下沉板4右侧侧壁中心设有一与电机罩30相匹配的导向缺口31;所述电机罩30内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电机32的电机轴下端设有一驱动轮33;所述驱动轮33外壁设有外螺纹34;所述滑动轴14右侧设有一与其中部相对的推动块35,推动块35下表面与下沉仓2下侧内壁相贴合;所述推动块35左侧侧壁设有一与滑动轴14相匹配的推动槽36;所述推动块35右侧侧壁前后两边皆设有与推动槽36相贯通的螺孔37;所述螺孔37内螺接有一与其相匹配的丝杆38;所述丝杆38右端向右穿入至电机罩30内并设有与外螺纹3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9;所述电机罩30右侧内壁设有与丝杆38右端相匹配的轴孔40;所述丝杆38外设有一与电机罩30左侧内壁相贴合的限位部41。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2下侧内壁上的限位座42;所述限位座42内设有一隐藏腔43;所述隐藏腔43右端铰接有一限位块44,限位块44呈扇形状;所述限位座42上表面左侧设有一与隐藏腔43相贯通的隐藏孔45,限位块44左部上端向上凸出至隐藏孔45外并与滑动轴14端部右侧侧壁相贴合;所述限位块44左部下表面与隐藏腔43下侧内壁之间设有弹簧46;所述限位块44左侧侧壁设有一弧状缺口47;所述弧状缺口47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啮合齿48;所述隐藏腔43左端前侧侧壁设有一微型电机49;所述微型电机49的电机轴前端设有一与啮合齿48相啮合的主动齿轮50。

所述立式灭火装置包括设于地面盖板1上表面右侧的立架51,烟雾感应器7设于立架51右侧侧壁上;所述立架51左侧侧壁前后两边皆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开口52;所述开口52一侧铰接有一启闭门53;所述立架51前后部内上端前侧内壁设有一万向座54;所述万向座54内设有一呈球状的万向腔55;所述万向座54前后两侧侧壁以及上下两侧侧壁设有与其相贯通的限位孔56;所述立架51右侧侧壁设有与其相贯通的调节孔57;所述万向腔55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万向喷头58,万向喷头58左右上下四端分别嵌入至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孔56内,万向喷头58前端嵌入至调节孔57内;所述侧喷水头6设于万向喷头58前端。

所述下喷水装置包括设于下沉仓2内的下通水管路59;所述下通水管路59上设有若干与下喷水孔5相连接的下喷水管路60;所述侧喷水装置包括设于立架51前后部内的侧通水管路61;所述侧通水管路61上端连接于万向喷头58前后两端其中一端;所述控水装置包括与侧通水管路61下端相连接的进水管路62;所述进水管路62通过一软管63与下通水管路59相贯通;所述进水管路62上设有与烟雾感应器7相匹配的第一电磁阀。

所述万向喷头58前后两端未连接有侧通水管路61上端的一端连接有一辅助管路64;所述辅助管路64下端螺接有一位于立架内的灭火瓶65;所述辅助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立架51右侧侧壁设有一充电桩以及若干均匀分布的照明灯66。

所述下沉板4上表面左侧设有一挡车架67。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在地面开设一个凹槽,然后将下沉仓嵌入至凹槽内,而地面盖板则与地面齐平共面,电动汽车停车时,将电动汽车完全停于下沉板4上表面即可。

为了避免电动汽车的电池轻易受损,因此电动汽车的电池一般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尾或是电动汽车的底盘位置,一旦发生自燃,电动汽车这两处则会第一时间发生燃烧的情况,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能够熄灭火源,则需要保证侧喷水头6喷出的水流能够喷射到电动汽车的车尾,此时可对侧喷水头的角度进行调节,当电动汽车停车时,若是车尾与立架51相对,则可通过侧喷水头6对万向喷头58进行转动,使侧喷水头6与电动汽车的车头相对,一旦水流从侧喷水头6喷出,水流便能够直接喷于车尾上,若是车头与与立架51相对,则需要通过侧喷水头6对万向喷头58进行转动,使侧喷水头6上翘,从而能够使从侧喷水头6喷出的水流形成一定的抛物线,最终越过电动汽车上方喷射于远离立架51的车尾位置,而侧通水管路61上端与辅助管路64上端分别连接于万向喷头58前后两端,所以不会影响万向喷头58的上旋或者下旋,在外力的干预下,万向喷头58便可以侧通水管路61上端与辅助管路64上端为中心进行旋转,如此实现万向角度调节。

当电动汽车发生自燃时,设于下沉板4上表面以及立架51右侧侧壁上的烟雾感应器7则会第一时间感应到自燃情况,并将该信息反馈,第一电磁阀则会在第一时间打开,此时与进水管路62相连接的水管内的水流则会通过进水管路62分别进入至软管63以及侧通水管路61内,进入侧通水管路61内的水流则会进入至万向喷头58内,最终从侧喷水头6喷出并喷射至电动汽车车尾上,遏制自燃情况,进入至软管63内的水流,则会依次通过下通水管路59、下喷水管路60,最终通过与下喷水管路60相贯通的下喷水孔5喷出,由于电动汽车完全停于下沉板4上表面,因此从下喷水孔5喷出的水流则会直接喷于汽车底部电池上,能够有效制止汽车底盘的自燃情况。

当下喷水孔5喷出水流阻止汽车底盘自燃情况时,限位装置的微型电机49开始启动,此时微型电机49的电机轴带动主动齿轮50旋转,而主动齿轮50与啮合齿48相啮合,当主动齿轮50旋转时,限位块44以自身右端的铰接点为中心发生旋转,限位块44左部上端开始通过隐藏孔45逐渐缩入至隐藏腔43内,此刻弹簧46被压缩,当限位块44完全隐藏至隐藏腔43内时,限位块44不再限制滑动轴14右移,在电动汽车的重量作用下,第一升降臂11与第二升降臂13形成的倒v型结构的内角逐渐变大,下沉板4自然下沉。

当下沉板4下移时,下沉板4则会带动上铰接座19、上中导向座9、上右导向座21下移,当上中导向座9下移时,用于铰接第一升降臂11右端与第二升降臂13左端的上中铰接轴12则会顺着上中导向座9上的上中导向孔16右移,第二升降臂13右端的滑动轴则会顺着下右导向座10上的下右导向孔18的轨迹右移,滑动轴14逐渐靠近推动块35,此时第一升降臂11与第二升降臂13形成的倒v型结构的内角逐渐变大,使下沉板4能够顺着下沉仓2内壁轨迹顺畅下移,当上铰接座19与上右导向座21下移时,用于铰接第三升降臂22右端与第四升降臂24左端的下中铰接轴23则会顺着下中导向座20上的下中导向孔26轨迹右移,第四升降臂24右端的上右导向轴27则会顺着上右导向座21上的上右导向孔29轨迹右移,第三升降臂22与第四升降臂24形成的v型结构的内角逐渐变大,支撑装置的存在同样不会对下沉板4的下沉动作造成影响,且支撑装置的第三升降臂22与第四升降臂24能够在第一升降臂11与第二升降臂13的基础上增加两道支撑,从而有效提高下沉板4的承压能力,保证下沉板4能够承受电动汽车的重量,随着下沉板4下沉,下沉板4上表面与下沉仓2内壁之间则会围合形成一个蓄水槽,原先从下喷水孔5喷出的水流在喷于汽车底盘后则会落于蓄水槽内,并积蓄水流,随着下沉板4不断下沉,汽车底盘则会完全淹没于蓄水槽内的水流中,进一步提高灭火效果,而软管63的存在保证下通水管路59与下喷水管路60能够随着下沉板进行移动。

灭火结束后,烟雾感应器7则会第一时间察觉,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此时下喷水孔5与侧喷水头6停止喷水,驱动电机32也同时启动,驱动电机32的电机轴开始带动驱动轮33发生旋转,而驱动轮33外壁上的外螺纹34与前后两侧的从动齿轮39相啮合,因此当驱动轮33发生旋转时,从动齿轮39随之发生旋转,从而带动丝杆38旋转,而推动块35下表面与下沉仓2下侧内壁相贴合,当推动块35试图旋转时,则会受到下沉仓2下侧内壁的限制,推动块35无法随着丝杆38发生旋转,丝杆38旋转的力则会转变成推动块35横向移动的力,此刻在丝杆38旋转作用下,推动块35顺着下沉仓2下侧内壁左移,当推动块35左移一定行程后,滑动轴14则会嵌入至推动块35左侧的推动槽36内,随着推动块35继续左移,滑动轴14则会被向左推动,此刻滑动轴14顺着下右导向孔18的轨迹右移,第一升降臂11与第二升降臂13形成的倒v型结构的内角逐渐变小,下沉板在第一升降臂11右端与第二升降臂13左端的顶动下稳定上移。

当下沉板4上移时,上铰接座19与上右导向座21随之上移,第三升降臂22与第四升降臂24形成的v型结构的内角逐渐变小,当第一升降臂11、第二升降臂13、第三升降臂22与第四升降臂24复位时,下沉板4随之完成复位,与此同时,限位装置的微型电机49再次启动,在主动齿轮50的带动下以及弹簧46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块44以自身右端铰接点为中心向上旋转,限位块44左部上端逐渐通过隐藏孔45移动至隐藏孔45上方,此刻限位块44处于滑动轴14端部右侧,并与滑动轴14端部右侧侧壁相贴合,在限位块44的限制作用下,滑动轴14的位置得到固定,从而使第一升降臂11与第二升降臂13的位置得到固定,实现下沉板4复位后的位置固定。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可通过下喷水孔5将水流直喷于电动汽车底盘,通过侧喷水头6将水流喷于电动汽车车尾,因此无论电动汽车的电池装于汽车车尾或是汽车底盘位置,这两处位置一旦发生自燃,烟雾感应器7则会第一时间感应到,并通过下喷水孔5与侧喷水头6迅速完成灭火,且在下喷水孔5与侧喷水头6喷水时,下沉板4则会自动下沉,下喷水孔5喷出的水流更是会积蓄在下沉板4上表面与下沉仓2内壁围合形成的槽内,积蓄的水流能够直接将汽车底盘淹没,能持续为发生自燃的电池提供降温,进一步缩短灭火时间,提高灭火效率,所以若是停车时发生自燃没人发现,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自动灭火,避免汽车自燃引发爆炸导致周边事物受到损坏的情况。

万向喷头58前后两端未连接有侧通水管路61上端的一端连接有辅助管路64,辅助管路64下端螺接有位于立架51内的灭火瓶65,辅助管路6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灭火瓶65内可根据实际灭火需求预先放置相应灭火材料,在需要特殊灭火材料对火势进行扑灭时,第一电磁阀则会关闭,侧通水管路61与下通水管路59停止通水,侧喷水头6与下喷水孔5停止喷水,第二电磁阀随之开启,灭火瓶65内的灭火材料则会依次通过辅助管路64、万向喷头58,最终从侧喷水头6喷出,对电动汽车进行灭火,而立架51左侧侧壁前后两边皆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开口52,开口52一侧铰接有启闭门53,启闭门53的存在便于灭火瓶的拆装以及利于立架内部部件的维修。

立架51右侧侧壁设有充电桩以及若干均匀分布的照明灯66,充电桩的存在能够便于电动汽车在停车时进行充电,照明灯66的存在能够照亮停车位附近的环境。

下沉板4上表面左侧设有挡车架67,挡车架67的存在能够使驾驶人员能够清楚了解到准确的停车的位置,一旦车轮碰触到挡车架67,汽车便可停下,此时汽车完全位于下沉板4上,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汽车停车时撞击到立架导致立式灭火装置损坏的情况。

实际上,前后两个侧喷水头6的水流并非全部都要喷向汽车车尾,其中一道水流也可直接喷在电动汽车车身,起到给汽车车身降温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电动汽车其他未燃烧部位因为高温导致损坏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