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隔离面罩。
背景技术:[0002]
氧气面罩是把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设备,氧气面罩可以包裹鼻子和嘴巴(口腔鼻罩)或整个脸部(全面罩),对于保证人体健康、保护飞行员及航空乘客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罩在医学的另一种使用上是用于隔离外部的保护用面罩,避免外部灰尘、唾液等接触口腔和面部,但是,现有的装置缺乏一种防护导入换气的结构,使得整体在使用换气时容易在面罩内部形成水温,影响视线,且缺乏一种便捷的配带锁紧结构。
[0003]
发明专利内容
[0004]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隔离面罩,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装置缺乏一种防护导入换气的结构,使得整体在使用换气时容易在面罩内部形成水温,影响视线。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隔离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的一端固定有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所述面罩主体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配装扣,所述配装扣的一端固定有延伸固定带,所述延伸固定带的一端固定有自锁连接限位结构;
[0006]
所述自锁连接限位结构包括中心定位、外装防护壳、配装锁紧板、第一贯穿定位孔、第二贯穿定位孔、蓄电池板、控制按钮、第一输出马达、定位转动导板、主动传导轮、减速齿轮组、配导搭载框架、第一插接锁紧块、限位搭载板、第二马达、输出螺纹杆、导向限位光杆和第二插接锁紧块,所述中心定位两侧的外侧均通过螺钉与外装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定位的顶端与蓄电池板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板的顶端与控制按钮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定位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第一输出马达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定位的一侧还与多个定位转动导板焊接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和主动传导轮均与定位转动导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马达的输出端与主动传导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传导轮的一端与减速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另一端的底端与第一插接锁紧块啮合,所述第一插接锁紧块与配导搭载框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配导搭载框架焊接于中心定位的一侧,所述中心定位另一侧的两端均与限位搭载板焊接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搭载板的一端与第二马达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与输出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螺纹杆与另一个所述限位搭载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搭载板之间还与两个导向限位光杆焊接连接,所述导向限位光杆位于输出螺纹杆的顶端和底端,所述输出螺纹杆的外侧和导向限位光杆的外侧均与第二插接锁紧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接锁紧块的一端与第二贯穿定位孔插接,所述第一插接锁紧块的一端与第一贯穿定位孔插接,所述第一贯穿定位孔和第二贯穿定位孔均开设于配装锁紧板的内部。
[0007]
优选的,所述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包括锁紧配装卡块、导入换气扇、加温防雾结构、搭载锁装管、第一防护滤板、第二防护滤板和导出风力扇,所述锁紧配装卡块的一端通
过螺钉与导入换气扇固定连接,所述导入换气扇的一端与加温防雾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加温防雾结构的另一端与搭载锁装管固定连接,所述搭载锁装管的内侧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与第一防护滤板、第二防护滤板和导出风力扇固定连接,所述搭载锁装管与导出风力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搭载锁装管的内侧与第一防护滤板和第二防护滤板均通过焊接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加温防雾结构包括导风管、搭载内装箱、蓄电控制模块、电热棒、微型抽气泵、集中导出分流管、过流加热管、收纳回流管、接触导温块和内加热过流管,所述导风管的顶端与搭载内装箱焊接连接,所述搭载内装箱上表面与蓄电控制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控制模块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电热棒,所述搭载内装箱的两端均与微型抽气泵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微型抽气泵的一端与集中导出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导出分流管的一端与多个过流加热管固定连接,所述过流加热管的底端均与收纳回流管焊接连接,所述收纳回流管的一端与搭载内装箱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微型抽气泵的一端与内加热过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加热过流管的另一端与搭载内装箱固定连接,所述导风管一端与接触导温块焊接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过流加热管、收纳回流管和内加热过流管的材质均为铜,所述接触导温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流加热槽,所述过流加热槽的宽度为三毫米。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滤板的内部和第二防护滤板的内部均固定有过滤芯,所述第一防护滤板内部过滤芯的材质为蜂窝活性炭,所述第二防护滤板内部过滤芯的材质为纳米银。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接锁紧块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通孔和一个动力传导通孔,所述导向通孔位于动力传导通孔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导向通孔与导向限位光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动力传导通孔与输出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配导搭载框架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燕尾导向滑槽,所述第一插接锁紧块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与燕尾导向滑槽为间隙配合。
[0013]
优选的,所述减速齿轮组由三组联动齿轮组成,所述联动齿轮由接触齿轮、同步轮轴和从动齿轮组成,所述接触齿轮的直径为一厘米,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为七毫米,所述接触齿轮位于从动齿轮的顶端,所述接触齿轮和从动齿轮均固定于同步轮轴的外侧,第一组的所述齿轮的从动齿轮与第二组的所述接触齿轮啮合,第二组的所述齿轮的从动齿轮与第三组的所述接触齿轮啮合。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发明通过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将外部空气在换入内部的同时完成对空气的加热,使得其能调节稳定面罩内部的温度,避免了内部产生雾气影响视野,配合内部的过滤设计,完成多功能的面罩换气设计;
[0016]
2、本发明通过自锁连接限位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自动化完成联动推导闭合,从而形成便捷快速的插接锁紧,从而大大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便捷度。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侧视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自锁连接限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自锁连接限位结构的侧视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加温防雾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面罩主体;2、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3、配装扣;4、延伸固定带;5、自锁连接限位结构;6、中心定位;7、外装防护壳;8、配装锁紧板;9、第一贯穿定位孔;10、第二贯穿定位孔;11、蓄电池板;12、控制按钮;13、第一输出马达;14、定位转动导板;15、主动传导轮;16、减速齿轮组;17、配导搭载框架;18、第一插接锁紧块;19、限位搭载板;20、第二马达;21、输出螺纹杆;22、导向限位光杆;23、第二插接锁紧块;24、锁紧配装卡块;25、导入换气扇;26、加温防雾结构;27、搭载锁装管;28、第一防护滤板;29、第二防护滤板;30、导出风力扇;31、导风管;32、搭载内装箱;33、蓄电控制模块;34、电热棒;35、微型抽气泵;36、集中导出分流管;37、过流加热管;38、收纳回流管;39、接触导温块;40、内加热过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
请参阅图1-6,一种医用隔离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的一端固定有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2,面罩主体1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配装扣3,配装扣3的一端固定有延伸固定带4,延伸固定带4的一端固定有自锁连接限位结构5;
[0027]
自锁连接限位结构5包括中心定位6、外装防护壳7、配装锁紧板8、第一贯穿定位孔9、第二贯穿定位孔10、蓄电池板11、控制按钮12、第一输出马达13、定位转动导板14、主动传导轮15、减速齿轮组16、配导搭载框架17、第一插接锁紧块18、限位搭载板19、第二马达20、输出螺纹杆21、导向限位光杆22和第二插接锁紧块23,中心定位6两侧的外侧均通过螺钉与外装防护壳7固定连接,中心定位6的顶端与蓄电池板11固定连接,蓄电池板11的顶端与控制按钮12固定连接,中心定位6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第一输出马达13固定连接,中心定位6的一侧还与多个定位转动导板14焊接连接,减速齿轮组16和主动传导轮15均与定位转动导板14转动连接,第一输出马达13的输出端与主动传导轮15固定连接,主动传导轮15的一端与减速齿轮组16啮合连接,减速齿轮组16另一端的底端与第一插接锁紧块18啮合;
[0028]
第一插接锁紧块18与配导搭载框架17的内侧滑动连接,配导搭载框架17焊接于中心定位6的一侧,减速齿轮组16由三组联动齿轮组成,联动齿轮由接触齿轮、同步轮轴和从动齿轮组成,接触齿轮的直径为一厘米,从动齿轮的直径为七毫米,接触齿轮位于从动齿轮的顶端,接触齿轮和从动齿轮均固定于同步轮轴的外侧,第一组的齿轮的从动齿轮与第二组的接触齿轮啮合,第二组的齿轮的从动齿轮与第三组的接触齿轮啮合,便捷通过多段减速啮合完成降速,完成推导动力的稳定传导,配导搭载框架17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燕尾导向滑槽,第一插接锁紧块18的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燕尾滑块,燕尾滑块与燕尾导向
滑槽为间隙配合;
[0029]
中心定位6另一侧的两端均与限位搭载板19焊接连接,其中一个限位搭载板19的一端与第二马达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马达20的输出端与输出螺纹杆21固定连接,输出螺纹杆21与另一个限位搭载板19转动连接,两个限位搭载板19之间还与两个导向限位光杆22焊接连接,导向限位光杆22位于输出螺纹杆21的顶端和底端,输出螺纹杆21的外侧和导向限位光杆22的外侧均与第二插接锁紧块23活动连接,第二插接锁紧块23的一端与第二贯穿定位孔10插接,第一插接锁紧块18的一端与第一贯穿定位孔9插接,第一贯穿定位孔9和第二贯穿定位孔10均开设于配装锁紧板8的内部,第二插接锁紧块2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通孔和一个动力传导通孔,导向通孔位于动力传导通孔的顶端和底端,导向通孔与导向限位光杆22为间隙配合,动力传导通孔与输出螺纹杆21通过螺纹连接;
[0030]
导入加热防起雾结构2包括锁紧配装卡块24、导入换气扇25、加温防雾结构26、搭载锁装管27、第一防护滤板28、第二防护滤板29和导出风力扇30,锁紧配装卡块24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导入换气扇25固定连接,导入换气扇25的一端与加温防雾结构26固定连接,加温防雾结构26的另一端与搭载锁装管27固定连接,搭载锁装管27的内侧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与第一防护滤板28、第二防护滤板29和导出风力扇30固定连接,搭载锁装管27与导出风力扇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搭载锁装管27的内侧与第一防护滤板28和第二防护滤板29均通过焊接连接,第一防护滤板28的内部和第二防护滤板29的内部均固定有过滤芯,第一防护滤板28内部过滤芯的材质为蜂窝活性炭,第二防护滤板29内部过滤芯的材质为纳米银,形成对换气的多次过滤,从而保证换入气体的干净;
[0031]
加温防雾结构26包括导风管31、搭载内装箱32、蓄电控制模块33、电热棒34、微型抽气泵35、集中导出分流管36、过流加热管37、收纳回流管38、接触导温块39和内加热过流管40,导风管31一端与接触导温块39焊接连接,导风管31的顶端与搭载内装箱32焊接连接,搭载内装箱32上表面与蓄电控制模块33固定连接,蓄电控制模块33的底端固定有多个电热棒34,搭载内装箱32的两端均与微型抽气泵35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微型抽气泵35的一端与集中导出分流管36固定连接,集中导出分流管36的一端与多个过流加热管37固定连接,过流加热管37的底端均与收纳回流管38焊接连接,收纳回流管38的一端与搭载内装箱32固定连接,另一个微型抽气泵35的一端与内加热过流管40固定连接,内加热过流管40的另一端与搭载内装箱32固定连接,过流加热管37、收纳回流管38和内加热过流管40的材质均为铜,接触导温块3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流加热槽,过流加热槽的宽度为三毫米。
[0032]
工作原理:将面罩主体1放置于口鼻的位置,完成对面部的遮盖,通过两侧的延伸固定带4环绕至脑后,通过按压控制按钮12完成控制输出,使得第二马达20和第一输出马达13同步输出转矩,通过定位转动导板14和减速齿轮组16的啮合,将第一输出马达13导出的转矩经过降速后传导至第一插接锁紧块18,利用第一插接锁紧块18的受力和配导搭载框架17对第一插接锁紧块18的导向和限位后,推导第一插接锁紧块18进行位移,第二马达20输出的转矩在输出螺纹杆21的传导和导向限位光杆22的限位下完成配导推动,使得第二插接锁紧块23在该动力推动下完成向外侧的推导,使得第二插接锁紧块23和第一插接锁紧块18同步推导,分别贯穿第二贯穿定位孔10和第一贯穿定位孔9,完成配导锁紧,使得面罩主体1完成固定佩戴,换气时通过按导入换气扇25完成抽排,使得导入换气扇25带动外界的空气导入,通过蓄电控制模块33的同步控制使得电热棒34通电产生电热,完成对搭载内装箱32
内部储蓄空气的加热,完成热力储备,利用微型抽气泵35将搭载内装箱32内部储蓄的热力通过集中导出分流管36和内加热过流管40分导引出,内加热过流管40内部过流的热力在导风管31的内部完成传动,在集中导出分流管36传导出的热力经过过流加热管37的分流使得热力留存在接触导温块39处,使得接触导温块39获得热能,失去热力的气体通过收纳回流管38回流进入搭载内装箱32完成再次加热,使得接触导温块39和内加热过流管40始终处于热力状态,导入气体经过接触导温块39的引导使得气体接触接触导温块39和内加热过流管40完成受热升温,避免了气体导入后的与面罩主体1内部温度差距较大,产生热力水汽,通过第一防护滤板28和第二防护滤板29的过滤和杀菌清洁,最后导入面罩主体1的内部。
[003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