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9328发布日期:2020-11-06 13:3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固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程维护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架接管路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目前,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大多采用安全带固定在工作人员身上并连接绳索,从而防止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坠落时进行固定,但是,直接连接绳索坠落时,需绳索达到顶端时才会对人体进行固定,无法随时根据工作距离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能够根据工作距离对绳索进行固定,从而在坠落时能够对人体进行快速固定,防止坠落一段时间后突然拉紧,造成人员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全带和锁死装置;所述安全带左侧安装有锁死装置;所述安全带左侧设有第一绳索;

所述锁死装置包括壳体、端盖、卡块、弹簧、凸块和第二绳索;所述壳体前后方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右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第一绳索连接,所述壳体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心在壳体上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内部对称设有上卡接壁,所述壳体中部对称设有固定环;所述端盖与壳体上方采用螺钉连接,所述端盖中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端盖下方对称设有下卡接壁;所述卡块下方对称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第二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摩擦纹;所述弹簧与滑杆套接,所述弹簧一端与卡块面接触,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壳体面接触;所述凸块与壳体中部转轴连接,所述凸块与卡块上方面接触,所述凸块上方设有控制把手;所述第二绳索依次通过第一通孔、上卡接壁、下卡接壁和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摩擦纹形状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通孔宽度小于凸块长度,所述第三通孔左侧在壳体上设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卡槽宽度大于卡块宽度,所述卡块下方设有弧口。

优选的,所述卡槽上方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凸块顶部为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三角形的摩擦纹将第二绳索压入卡槽内部,可以保证对绳索完全压紧固定,防止其松脱滑动;2、第三通孔宽度小于凸块长度,可以实现对凸块反转时的定位,防止凸块随意转动,而支撑块可以对控制把手进行支撑限位,辅助使用人员转动控制把手到指定位置;3、卡槽宽度大于卡块宽度,可以通过卡块将第二绳索压入卡槽内部,同时依靠卡块和卡槽的宽度差,将第二绳索压紧固定,防止其滑动;4、凸块顶部为平面,可以在凸块顶部与卡块接触时,实现两者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锁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锁死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壳体零件图;

图5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端盖部件图;

图6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的卡块零件图。

图中:1、安全带;2、锁死装置;3、壳体;4、端盖;5、卡块;6、弹簧;7、凸块;8、第二绳索;101、第一绳索;301、第一通孔;302、连接环;303、卡槽;304、第二通孔;305、上卡接壁;306、固定环;401、第三通孔;402、下卡接壁;403、支撑块;501、滑杆;502、摩擦纹;503、弧口;701、控制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6所示,石油工程安全性高的多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1和锁死装置2;所述安全带1左侧安装有锁死装置2;所述安全带1左侧设有第一绳索101;所述锁死装置2包括壳体3、端盖4、卡块5、弹簧6、凸块7和第二绳索8;所述壳体3前后方对称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壳体3右侧设有连接环302,所述连接环302与第一绳索101连接,所述壳体3中部设有卡槽303,所述卡槽303中心在壳体3上对称设有第二通孔304,所述壳体3内部对称设有上卡接壁305,所述壳体3中部对称设有固定环306;所述端盖4与壳体3上方采用螺钉连接,所述端盖4中部设有第三通孔401,所述端盖4下方对称设有下卡接壁402;所述卡块5下方对称设有滑杆501,所述滑杆501与第二通孔304滑动连接,所述卡块5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摩擦纹502;所述弹簧6与滑杆501套接,所述弹簧6一端与卡块5面接触,所述弹簧6另一端与壳体3面接触;所述凸块7与壳体3中部转轴连接,所述凸块7与卡块5上方面接触,所述凸块7上方设有控制把手701;所述第二绳索8依次通过第一通孔301、上卡接壁305、下卡接壁402和固定环306;所述摩擦纹502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三通孔401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三通孔401宽度小于凸块7长度,所述第三通孔401左侧在壳体3上设有支撑块403;所述卡槽303宽度大于卡块5宽度,所述卡块5下方设有弧口503;所述卡槽303上方为圆弧状;所述凸块7顶部为平面。

使用时,结合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工作人员将安全带1套入身上,第二绳索8一端固定在高出,当工作人员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用手按压控制把手701,带动凸块7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凸块7推动卡块5沿着第二通孔304向下移动,同时克服弹簧6的弹力,随着卡块5下移,会将第二绳索8压进卡槽303内,第二绳索8卡入卡块5和卡槽303侧壁的缝隙内,在卡入过程中,卡块5侧壁的摩擦纹502压入第二绳索8内部,进一步实现对第二绳索8的固定,当控制把手701与支撑块403接触时,凸块7顶端的平面正好与卡块5面接触,当凸块7受到向上的力时,使力的方向通过凸块7与端盖4连接处的中心,从而形成死点,实现固定,此时,如果工作人员不小心坠落,可以马上依靠第二绳索8对工作人员进行固定,避免了传统使用单一绳索,需绳索到达尽头才能固定的情况,因为工作人员在坠落过程中,不断加速度,当突然拉紧,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容易引起绳索断裂;当需要松开时,只需反向转动控制把手701,同时推动滑杆501配合弹簧6实现卡块5的复位,松开第二绳索8。

结合图4所示,壳体3上的上卡接壁305和端盖4上的下卡接壁402相互配合,结合固定环306,可以保证第二绳索8在内部处于笔直状态,便于滑动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