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1111发布日期:2021-04-27 14:4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


背景技术:

2.火电厂各种运输车辆过程中,车辆驾驶员攀爬至车顶部拉盖篷布和其它作业,因涉及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3.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规定,高处作业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而车辆顶部普遍高度为3.5m

4.3m,因此,在车顶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由于车长度宽度局限,车辆驾驶员等作业对象在车顶部拉盖篷布,捆绑绑绳索等作业过程必须来回往复移动,但是,由于佩戴的安全带和车顶上的固定挂接点之间无法移动给作业带来了较多不便,因此在这个过程很多驾驶员等作业对象甚至无法系带安全带,或者是不系安全带,导致车顶作业存在很大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旨在解决作业对象在作业时,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包括支撑件,固定连接于预置固定面上;
6.承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固定面的顶端;
7.滑动件,与所述承重件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承重件上往返移动;
8.连接件,与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滑动件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
9.安全件,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作业对象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多个且在所述固定面上沿着预置作业方向线性排列,每个所述支撑件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承重件,各所述承重件的端部挂置第一导轨,所述滑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套的第一滑轮挂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并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延伸方向往返移动。
11.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导向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引导件和挂持件,所述引导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以实现所述引导件沿着所述滑动件延伸方向往返移动,所述挂持件分别与所述引导件和所述安全件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二导轨,所述引导件为第二滑轮,所述挂持件为第一吊环,所述第二滑轮挂接于所述第二导轨。
13.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滑动杆,所述引导件为直线轴承,所述挂持件为第二吊环,所述直线轴承套装于所述滑动杆。
14.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设置有防坠器,所述防坠器分别与所述引导件和所述挂持件连接,以实现所述引导件、防坠器、挂持件和安全件依次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安全件为安全带,挂接于所述挂持件。
16.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单边支撑立柱。
17.优选地,每个所述单边支撑立柱靠近所述固定面的底端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板,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面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支撑件、承重件和滑动件为轻质型钢件。
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包括支撑件,固定连接于预置固定面上;承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固定面的顶端;滑动件,与所述承重件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承重件上往返移动;连接件,与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滑动件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安全件,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作业对象连接。以使安全件通过连接件在滑动件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通过滑动件在承重件上往返移动,并通过将承重件设置于支撑件背离固定面顶端,使得作业对象可以在车顶通过安全件全方位无死角安全作业,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第一视角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第二视角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连接件的放大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支撑件60第一导轨20承重件41引导件30滑动件42挂持件40连接件70固定板50安全件
ꢀꢀ
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
至少一个该特征。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第一视角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第二视角视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包括支撑件10,固定连接于预置固定面上;承重件20,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0背离所述固定面的顶端;滑动件30,与所述承重件20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滑动件30在所述承重件20上往返移动;连接件40,与所述滑动件30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件40在所述滑动件30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安全件50,分别与所述连接件40和作业对象连接。
31.本实施例中,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包括支撑件10,固定连接于预置固定面上;承重件20,设置于支撑件10背离固定面的顶端;滑动件30,与承重件20活动连接,以实现滑动件30在承重件20上往返移动;连接件40,与滑动件30活动连接,以实现连接件40在滑动件30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安全件50,分别与连接件40和作业对象连接。具体地,支撑件10为整体装置的主要受力件,主要承受承重件20的重量以及在作业对象意外跌落车顶时作业对象的重量,其包括在重力方向上背离固定面一端的顶端和靠近固定面一端的底端;承重件20设置于支撑件10顶端,以使承重件20相对固定面具有一定距离;滑动件30与承重件20活动连接,以实现滑动件30在承重件20上往返移动,从而实现作业对象通过滑动件30沿承重件20往返移动;连接件40设置于滑动件30上,并且该连接件40可以沿滑动件30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以实现作业对象通过连接件40沿滑动件30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
32.本实施例中,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包括支撑件10,固定连接于预置固定面上;承重件20,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0背离所述固定面的顶端;滑动件30,与所述承重件20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滑动件30在所述承重件20上往返移动;连接件40,与所述滑动件30活动连接,以实现所述连接件40在所述滑动件30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安全件50,分别与所述连接件40和作业对象连接。以使安全件50通过连接件40在滑动件30的延伸方向上往返移动,通过滑动件30在承重件20上往返移动,并通过将承重件20设置于支撑件10背离固定面顶端,使得作业对象可以在车顶通过安全件50全方位无死角安全作业,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
3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10为多个且在所述固定面上沿着预置作业方向线性排列,每个所述支撑件10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承重件20,各所述承重件20的端部挂置第一导轨60,所述滑动件30通过与所述第一导轨60相配套的第一滑轮挂接于所述第一导轨60并沿着所述第一导轨6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
34.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为多个且在固定面上沿着预置作业方向线性排列,每个支撑件10上设置至少一个承重件20,各承重件20的端部挂置第一导轨60,滑动件30通过与第一导轨60相配套的第一滑轮(图中未示出)挂接于第一导轨60并沿着第一导轨6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货运车辆车体长度较长,导致导轨首尾两端跨度大,若只在首尾两端各设置一根支撑件10,则容易导致导轨变形,而多支撑件10在固定面上沿着预置作业方向线性排列的目的在于使导轨上的载荷分布均匀,进一步防止导轨变形。此外,第一导轨60包括两根或两根以上导轨,以确保滑动件30能够平稳地沿着第一导轨6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若第一导轨60由两根导轨组成,则两个导轨的跨度以略小于承重件20伸出支撑件10悬臂部分长度为佳,以尽可能减小承重件20承受的扭力。
35.进一步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方位安全跟踪装置的连接件40的放大图,所述滑动件30包括导向件,所述连接件40包括引导件41和挂持件42,所述引导件41活动连接于所述
滑动件30上以实现所述引导件41沿着所述滑动件3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所述挂持件42分别与所述引导件41和所述安全件50连接。
36.本实施例中,滑动件30包括导向件,连接件40包括引导件41和挂持件42,引导件41活动连接于滑动件30上以实现引导件41沿着滑动件3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挂持件42分别与引导件41和安全件5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导向件与引导件41配套使用。
3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二导轨,所述引导件41为第二滑轮41,所述挂持件42为第一吊环42,所述第二滑轮41挂接于所述第二导轨。
38.本实施例中,导向件(图中未示出)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第二导轨,引导件41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二滑轮41,挂持件42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一吊环42,第二滑轮41挂接于第二导轨。具体地,第二滑轮41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套的第二导轨,且第二滑轮41需要相对滑动件30滑动,因此第二导轨需要设置于滑动件30底端,第二滑轮41在使用时挂接于该第二导轨。需要说明的是,在作业对象意外坠落时,由于第二滑轮41和第二导轨需要承受作业对象的重力,第二滑轮41和第二导轨都需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但由于人的重量一般小于100kg,也就是人的重力小于1000n,因此,采用轻型滑轮以及其配套导轨即可,考虑到人的重力存在大于1000n的情况,可选用额定负载大于1000n的。具体地,第二滑轮41以及其配套第二导轨的选用满足车顶作业使用即可。此外,安全件50可挂接于第一吊环42,以方便作业对象穿戴以及脱卸安全件50,且第一吊环42与安全件50活动连接,以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吊环42不可相对安全件50运动而产生的应力集中,导致损坏第一吊环42和安全件50之间的连接处。此外,第一吊环42与第二滑轮41活动连接。具体地,第一吊环42可相对第二滑轮41做360度转动,避免了第一吊环42相对第二滑轮41不可转动而导致的安全件50不可相对连接件40转动,而使安全件50产生一定的扭力,使得作业对象在作业过程中因安全件50产生的扭力而造成不方便作业的情况。
3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滑动杆,所述引导件41为直线轴承41,所述挂持件42为第二吊环42,所述直线轴承41套装于所述滑动杆。
40.本实施例中,导向件(图中未示出)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包括滑动杆,引导件41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直线轴承41,挂持件4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二吊环42,直线轴承41套装于滑动杆。具体地,直线轴承41套装在滑动杆上,以使安全件50可通过直线轴承41相对滑动杆轴向移动,直线轴承41工作过程中阻力小,使得连接件40使用直线轴承41可以减小连接件40相对滑动件30轴向移动过程中的阻力,但相对导轨和滑轮的组合而言,其负载能力较弱。第二吊环42与直线轴承41之间为活动连接,如第二吊环42可在直线轴承41轴向做360度转动,避免了第二吊环42相对直线轴承41不可转动而导致的安全件50不可相对连接件40转动,而使安全件50产生一定的扭力,使得作业对象在作业过程中因安全件50产生的扭力而造成不方便作业的情况。此外,该第二吊环42与安全件50之间活动连接,以使安全件50可以相对第二吊环42移动,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二吊环42不可相对安全件50运动产生的应力集中,而损坏第二吊环42和安全件50之间的连接处。
4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40还设置有防坠器(图中未示出),所述防坠器分别与所述引导件41和所述挂持件42连接,以实现所述引导件41、防坠器、挂持件42和安全件50依次连接。
42.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0还设置有防坠器,防坠器分别与引导件41和挂持件42连接,
以实现引导件41、防坠器、挂持件42和安全件50依次连接。具体地,在作业对象从车顶失足坠落时,防坠器中的安全绳拉出速度明显加快,使得防坠器内的锁止系统因达到自动锁止条件而自动锁止,从而避免了作业对象高速从车顶跌落而造成对该作业对象的伤害。
43.进一步地,所述安全件50为安全带,挂接于所述挂持件42。
44.本实施例中,安全件50为安全带,该安全带挂接于挂持件42。具体地,安全带通过安全带的带钩挂接于挂持件42。需要说明的是,该安全带满足车顶使用即可,此外,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规定高处作业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而车辆顶部相对固定面高度普遍为3.5m

4.3m,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规定,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五点式安全带,因此,该安全带为五点式安全带。
4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10为单边支撑立柱10。
46.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为单边支撑立柱10。具体地,单边支撑立柱10安装所需空间较小,便于安装地点的选择,如可以选择靠墙或者靠路边安装。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直接将墙体作为支撑件10,以节省使用单边支撑立柱10作为支撑件10的成本。
4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单边支撑立柱10靠近所述固定面的底端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板70,各所述固定板70与所述固定面固定连接。
48.本实施例中,每个单边支撑立柱10靠近固定面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单边支撑立柱10固定于固定面的固定板70。具体地,各固定板70通过螺栓与设置于固定面以下的结构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单边支撑立柱10与固定面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单边支撑立柱10底端深埋地下,但是,一方面由于装置使用环境多为浇筑好的水泥固定面,导致可实施性差,另一方面,由于地底使用环境恶劣,为防止单边支撑立柱10深埋地下一端的部分被腐蚀,还需对该部分做较充分的防腐蚀处理。
4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10、承重件20和滑动件30为轻质型钢件。
50.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承重件20和滑动件30为轻质型钢件。具体地,支撑件10、承重件20和滑动件30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均需要承重,因此对其抗弯曲性能要求较高,此外,为防止支撑件10、承重件20和/或滑动件3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还不应使用脆性材料,以确保整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此外,由于该装置使用环境为室外,且对于火电厂而言,该装置常处于酸性环境下,容易对装置产生腐蚀作用。而轻质型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且不易断裂,抗弯曲能力强,因此,支撑件10、承重件20和滑动件30的材料采用轻质型钢。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锈钢型钢同样具有上述耐腐蚀性、不易断裂和抗弯曲能力强的性能,支撑件10、承重件20和滑动件30的材料也可采用不锈钢型钢。
5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在支撑件10底端设置固定板70,以通过该固定板70将支撑件10固定于固定面,支撑件10顶端设置承重件20,并在承重件20端部设置有第一导轨60,滑动件30通过该第一导轨60和第一滑轮与承重件20连接,连接件40通过引导件41与滑动件30实现连接,安全件50通过挂钩与挂持件42实现连接。以使安全件50通过引导件41沿滑动件3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滑动件30通过第一导轨60和第一滑轮沿第一导轨60延伸方向往返移动,并通过将承重件20设置于支撑件10顶端,使得作业对象可以在车顶通过安全件50全方位无死角安全作业,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
5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