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3734发布日期:2022-03-12 12:5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检修安全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安全带在地铁检修时是必须要佩戴的,汇流排每隔8-10m设置一个定位点,以前在地铁检修时,需将安全带打在汇流排上,当人员走动时,安全带需在汇流排上被拉着走,而安全带是扁带式或绳式,行走时存在一定阻力,存在人员被拉拽等不安全因素,当遇到定位点时还需要取下,绕过定位点重新固定,费时费力。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920225392.x”,专利名称为“一种刚性接触网安全带固定辅助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在2019年12月03日公开了解决该问题的研究成果。虽然该专利能够在汇流排上移动,且避免了定位点重新固定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发现,该装置在使用时一旦发生坠落,人员悬挂在该装置上,该装置由于人体的摆动会在汇流排上继续移动,使人体发生危险。
3.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在人体发生坠落时,及时进行制动的固定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解决现有的刚性接触网安全带固定辅助装置在人体发生坠落时不能进行制动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包括
7.用于跨设在汇流排下侧的主体;所述主体的纵截面为u型,主体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滚动装置,主体下部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下轮;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端部的上轮和成型在支撑轴轴身的螺纹套,所述上轮位于主体内部,所述支撑轴穿过主体侧壁并通过所述螺纹套与主体侧壁螺纹连接;
8.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两个上提装置;所述上提装置包括设置在主体外侧的上下移动槽、设置在所述移动槽内的移动件、固定在所述移动件上的挂耳、开设在主体侧壁上的转动轴固定孔和开设在移动件上的移动轴固定孔,所述移动件的上端成型有探向主体外侧的l型挂钩;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弹簧,分别位于u型的两个分支顶端;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挂钩的水平部下方;所述转动轴固定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上提杆,所述上提杆的一端设置有摩擦垫且位于汇流排的底面下方,另一端伸入所述移动轴固定孔内且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置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移动轴固定孔的内壁上;
9.和设置在主体下端的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螺纹连接在主体下端的升降螺栓和活动连接在所述升降螺栓顶部的卡托,所述下轮中部开设有环槽,所述卡托顶在所述下轮的环槽下方。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位于主体外侧一端为棱形,且套设有旋转块。
11.再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每侧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移动槽,两个移动槽呈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移动件的上端均具有两个分部;每个所述移动件上成型有两个所述挂钩,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分部顶端。
12.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挂耳。
13.再进一步的,所述卡托为弧形。
14.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螺栓的顶端与所述卡托可转动连接。
15.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螺纹套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环,两个所述螺环分别位于所述主体侧壁的两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在主体两侧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移动件,挂耳设在移动件上,当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时,带动移动件下移,移动轴随着移动件向下移动,移动轴在腰型孔内活动,避免机械死角,带动上提杆的一端向下移动,以转动轴作为支点,带动具有摩擦垫的一端向上提,使摩擦垫压向汇流排的底面进行制动,避免上轮继续滚动,发生危险;并且挂钩防止移动件受力过大时脱离主体,增强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下轮;3、支撑轴;4、上轮;5、螺纹套;6、移动槽;7、移动件;701、分部;8、挂耳;9、挂钩;10、弹簧;11、摩擦垫;12、升降螺栓;13、卡托;14、环槽;15、旋转块;16、螺环;17、转动轴固定孔;18、移动轴固定孔;19、转动轴;20、上提杆;21、腰型孔;22、移动轴;23、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刚性接触网的上提制动式安全带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跨设在汇流排23下侧的主体1、分别安装在所述主体1两侧的两个上提装置和安装在主体1下端的升降调节装置。
23.如图1、2所示,所述主体1的纵截面为u型,主体1上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支撑轴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轴3端部的上轮4和成型在支撑轴3轴身的螺纹套5,所述上轮4位于主体1内部,所述支撑轴3穿过主体1侧壁并通过所述螺纹套5与主体1侧壁螺纹连接,旋转支撑轴就能调节上轮在主体内部的位置,是上轮能够压在汇流排23的上侧,并沿汇流排滚动。所述支撑轴3位于主体1外侧一端为棱形,且套设有旋转块15,便于用手旋转旋转块从而改变上轮的位置。每个所述螺纹套5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环16,两个所述螺环16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侧壁的两侧,当调节上轮的位置时,先将每侧的两个螺环旋转使其远离主体侧壁,当上轮位置调节到位后,旋转螺环使其靠紧主体侧壁,对螺纹套进行定位,防止上轮的位置随意变动。主体1下部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下轮2,具体地,下轮
安装在一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主体的内壁上,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使下轮可以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螺纹连接在主体下端的升降螺栓12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升降螺栓12顶部的卡托13,所述下轮2中部开设有环槽14,所述卡托13为弧形,所述卡托13顶在所述下轮2的环槽14下方,旋转升降螺栓可以使升降螺栓的顶端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卡托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下轮上下移动,使下轮的环槽压在汇流排的底面,防止主体在随上轮沿汇流排移动时发生上下抖动。
24.所述上提装置包括成型在主体外侧的上下移动槽6、安装在所述移动槽6内的移动件7、固定在所述移动件7上的挂耳8、开设在主体1侧壁上的转动轴固定孔17和开设在移动件7上的移动轴固定孔18。具体地,所述主体1的两个外侧中每侧均成型有两个所述移动槽6,两个移动槽6呈轴对称设置,分别位于滚动装置的前后两侧。主体两侧的两个移动件中每个所述移动件7上端均成型有两个分部701,两个所述分部701分别位于相对应的两个移动槽6内,使两个移动件和两个分部能够在两个移动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移动件7的上端成型有探向主体1外侧的l型挂钩9,避免移动件在较大拉力作用下脱离主体。所述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两组弹簧10,分别位于u型的两个分支顶端。具体地,每个所述移动件7上成型有两个所述挂钩9,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分部701顶端,两个挂钩分别位于滚动装置的前后两侧,每组弹簧的数量也为两个,主体同一个分支上的两个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挂钩水平部下方,为移动件提供向上的弹力。所述转动轴固定孔17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上固定有上提杆20,使上提杆能够以转动轴为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上提杆20的一端固定有摩擦垫11且位于汇流排23的底面下方,另一端伸入所述移动轴固定孔18内且开设有腰型孔21,所述腰型孔21内具有移动轴22,所述移动轴2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移动轴固定孔17的内壁上。当移动轴随着移动件向下移动时,移动轴在腰型孔内活动,避免机械死角,带动上提杆的一端向下移动,以转动轴作为支点,带动具有摩擦垫的一端向上提,使摩擦垫压向汇流排的底面进行制动。
25.每个移动件上的挂耳数量为两个,便于绑扎安全带,提高连接强度。
26.当作业人员没有发生坠落时,移动件上承受的重量较小,弹簧10处于常态;当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时,作业人员的人体重量作用在移动件上,将移动件向下带动,使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上提杆具有摩擦垫一端向上提,使摩擦垫压在汇流排的底面,防止上轮继续滚动发生危险。
27.使用时,在滚动装置装配之前,就先将移动件装配在主体的移动槽内,避免装配滚动装置形成阻挡,造成移动件无法从上方插入移动槽内。然后装配上滚动装置,并且将上轮向两侧调节,向上推动主体使上轮到达汇流排台面上方,再调节上轮的位置使上轮压在汇流排台面上方,锁紧螺环。然后调节升降螺栓,使下轮压在汇流排底面。将安全带固定在主体两侧的挂耳上即可使用。
2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