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暗转内嵌式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1216发布日期:2022-01-12 01:1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暗转内嵌式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火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暗转内嵌式消火栓。


背景技术:

2.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消火栓套装一般由消防箱+消防水带+水枪+接扣+栓+卡子等组合而成,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所以,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建筑内部消火栓及消防柜等消火设施通常需沿走道墙或柱子设置安装,如此一来消火栓和消防柜的设置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场所的消防安全却因为外凸占据了疏散走道的宽度,影响了疏散走道的合格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暗转内嵌式消火栓,通过在墙体上设置消防放置槽,进而在消防放置槽内设置第一矮墙、第二矮墙、凹槽以及梁柱,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消防柜放置于消防放置槽内的第一矮墙和第二矮墙上侧,进一步在第一矮墙和第二矮墙之间设置壳体可将消火栓安装在壳体内,从而本实用新型可完全将消防柜和消火栓均嵌设在墙体内,不仅提高了室内场所的消防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消火栓以及消防箱的外凸占据疏散走道的宽度,进而也满足了消防要求。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全暗转内嵌式消火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侧壁开设有消防放置槽,所述消防放置槽槽口竖直方向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矮墙且所述第一矮墙竖直设置,所述消防放置槽远离槽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矮墙且所述第二矮墙与所述第一矮墙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矮墙与所述消防放置槽靠近地面的侧壁设有间隙,所述消防放置槽远离地面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梁柱,所述梁柱相互平行且设有间隙,另竖直设有若干构造柱且所述构造柱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矮墙靠近地面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消防放置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矮墙与所述第二矮墙远离地面一侧放置有消防柜。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体上设置消防放置槽,进而在消防放置槽内设置第一矮墙、第二矮墙、凹槽以及梁柱,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消防柜放置于消防放置槽内的第一矮墙和第二矮墙上侧,进一步在第一矮墙和第二矮墙之间预留了足够消火栓安装空隙,从而可完全将消防柜和消火栓均嵌设在墙体内,不仅提高了室内场所的消防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消火栓以及消防箱的外凸占据疏散走道的宽度,进而也满足了消防要求。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矮墙远离所述消防柜一侧且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矮墙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为空腔设置且所述壳体远离
所述构造柱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设有消火栓。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壳体,可将消火栓完全安装在壳体内部,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将外部消防设施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消火栓占据疏散走道的宽度,使得疏散走道满足消防要求,进一步通过设置壳体可将消火栓与消防柜分隔开来,放置在使用消防柜内物品时与消火栓发生碰撞造成消火栓的破坏。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矮墙、所述第二矮墙以及所述梁柱靠近所述消防柜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垫,在使用时可进一步对消防柜的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在安装消防柜的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消防柜的损坏,进一步通过设置橡胶垫可增大梁柱、第一矮墙以及第二矮墙与消防柜之间的摩擦力放置其在安装后因为外力使消防柜滑落造成损坏。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消防放置槽竖直方向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消防柜靠近所述卡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若干所述卡槽一一对应的卡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槽以及卡块,在使用时可进一步保证消防柜与消防放置槽之间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消防柜安装牢固。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消防柜与所述消防放置槽开口方向一致且所述消防柜内交错设有若干分隔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交错的分隔板,在使用时可进一步对消防用品进行分类放置,同时分类放置也会让消防柜内陈列整体,便于操作者寻找相关物品。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消防放置槽开口一侧铰接有透明门体且所述透明门体远离所述消防柜一侧开设有拉手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明门体,在使用时可进一步方便人员知道消防物品放置的位置,便于使用。
1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远离所述透明门体与所述消防放置槽铰接位置一侧的所述第一矮墙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墙体位于所述消防放置槽远离地面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蜂鸣警报器和控制按钮,所述传感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以及所述控制按钮之间均为电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感器、蜂鸣警报器以及控制按钮,在使用时当门体打开后蜂鸣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人们透明门体打开,进一步可对工作人员提醒透明门体意外打开,及时找到相应的的位置将透明门体关闭,从而提高对消防设施的保护。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在墙体上设置消防放置槽,进而在消防放置槽内设置第一矮墙、第二矮墙、凹槽以及梁柱,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消防柜放置于消防放置槽内的第一矮墙和第二矮墙上侧,进一步在第一矮墙和第二矮墙之间预留了足够消火栓安装空隙,从而可完全将消防柜和消火栓均嵌设在墙体内,不仅提高了室内场所的消防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消火栓以及消防箱的外凸占据疏散走道的宽度,进而也满足了消防要求;
22.2.通过设置壳体,可将消火栓完全安装在壳体内部,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将外部消防设施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消火栓占据疏散走道的宽度,使得疏散走道满足消防要求,
进一步通过设置壳体可将消火栓与消防柜分隔开来,放置在使用消防柜内物品时与消火栓发生碰撞造成消火栓的破坏;
23.3.通过设置传感器、蜂鸣警报器以及控制按钮,在使用时当门体打开后蜂鸣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人们透明门体打开,进一步可对工作人员提醒透明门体意外打开,及时找到相应的的位置将透明门体关闭,从而提高对消防设施的保护。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7.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1、墙体;2、消防放置槽;3、第一矮墙;4、第二矮墙;5、凹槽;6、梁柱;7、构造柱;8、消防柜;9、壳体;10、消火栓;11、橡胶垫;12、卡槽;13、卡块;14、分隔板;15、透明门体;16、拉手槽;17、传感器;18、蜂鸣警报器;19、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暗转内嵌式消火栓,包括墙体1,墙体1的侧壁开设有消防放置槽2,如图2所示,消防放置槽2槽口竖直方向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矮墙3且第一矮墙3竖直设置;如图4所示,消防放置槽2远离槽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矮墙4且第二矮墙4与第一矮墙3垂直设置,第二矮墙4与消防放置槽2靠近地面的侧壁设有间隙,较优为第一矮墙3与第二矮墙4的厚度均不应小于100mm;如图2所示,消防放置槽2远离地面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梁柱6,梁柱6相互平行且设有间隙,另竖直设有若干构造柱7且构造柱7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矮墙4靠近地面一侧另一端与消防放置槽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矮墙3与第二矮墙4远离地面一侧放置有消防柜8,较优为消防柜8应能完全嵌设如消防放置槽2内不会有凸出部分。
31.如图2所示,第二矮墙4远离消防柜8一侧且位于两侧的第一矮墙3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9,壳体9为空腔设置且壳体9远离构造柱7一侧开口设置,壳体9内设有消火栓10,较优为消火栓10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9内亦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9内。如图4所示,第一矮墙3、第二矮墙4以及梁柱6靠近消防柜8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如图2所示,消防放置槽2竖直方向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12,消防柜8靠近卡槽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若干卡槽12一一对应的卡块13。消防柜8与消防放置槽2开口方向一致且消防柜8内交错设有若干分隔板14。如图1所示,消防放置槽2开口一侧铰接有透明门体15且透明门体15远离消防柜8一侧开设有拉手槽16。如图3所示,远离透明门体15与消防放置槽2铰接位置一侧的第一矮墙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7,较优为传感器17宜采用压力传感器17;墙体1位于消防放置槽2远离地面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蜂鸣警报器18和控制按钮19,传感器17、蜂鸣报警器以及控制按钮19之间均为电连接。
3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直接将消防柜8放置于消防放置槽2内的第一矮墙3和第二矮墙4上侧,进一步在第一矮墙3和第二矮墙4之间设置壳体9将消火栓10安装在
壳体9内,从而本实用新型可完全将消防柜8和消火栓10均嵌设在墙体:1内,不仅提高了室内场所的消防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消火栓10以及消防箱的外凸占据疏散走道的宽度,进而也满足了消防要求。
3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