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9710发布日期:2021-11-10 09:36阅读:1366来源:国知局
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给水排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


背景技术:

2.消能井是用于减少水流动能的装置。其原理为:使落入井中的水流上下翻滚,相互碰撞以达到消能的效果。
3.目前,常见消能井的过程为:水流从进水管进入消能井内,水流在跌落到井底的过程中实现消能,然后水流经出水管排出。
4.带有压力的水流从进水管进入消能井时,对消能井会产生冲击,经一段时间使用后,消能井的井体会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消能井受到破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包括预制井体,所述预制井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井底,所述进水管距井底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所述预制井体上相对所述出水管的井壁上连接有水平的横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制井体是提前加工而成,在对消能井施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施工中也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当水流进入预制井体内,水流对预制井体产生冲击,会对井底产生破环,通过在预制井体上设置横板,使水流冲击到横板,从而对预制井体达到保护作用。
9.可选的,所述预制井体上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横板和所述螺杆之间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侧的两端开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板和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与预制井体之间通过套筒和螺杆实现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横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水流的冲击,所以会产生锈蚀的情况,通过旋松套筒即可对横板进行更换。套筒上采用方向相反的两种螺纹,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操作的效率。
11.可选的,所述横板上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预制井体上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套筒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套筒可将横板固定连接在预制井体上,连接结构,操作方便,更换横板也易实施。
13.可选的,所述预制井体上相对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设有竖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用于保护预制井体的侧壁,减少水流对预制井体的直接冲击,从而达到保护预制井体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竖板通过所述套筒和所述螺杆连接在所述预制井体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当竖板出现锈蚀时,从而便于对竖板进行更换。
17.可选的,所述预制井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接柱。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井体埋设在地面上,预制井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接柱,插接柱可以增加预制井体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更牢固。
19.可选的,所述预制井体的外侧预设有与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的连接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井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可以直接连接在连接管上,增加了施工的便捷性。
21.可选的,所述预制井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爬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井体内设置有爬梯,方便操作人员下到井内对竖板和横板进行更换。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由于预制井体是提前加工而成,在对消能井施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施工中也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当水流进入预制井体内,水流对预制井体产生冲击,会对井底产生破环,通过在预制井体上设置横板,使水流冲击到横板,从而对预制井体达到保护作用;
25.2.横板与预制井体之间通过套筒和螺杆实现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横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水流的冲击,所以会产生锈蚀的情况,通过旋松套筒即可对横板进行更换。套筒上采用方向相反的两种螺纹,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操作的效率;
26.3.旋转套筒可将横板固定连接在预制井体上,连接结构,操作方便,更换横板也易实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1横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爬梯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实施例2横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预制井体;11、螺杆;12、插接柱;13、连接管;131、连接环;2、进水管;3、出水管;4、横板;41、连接杆;5、套筒;6、竖板;7、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一种消防给水管的消能井结构,参照图1,包括预制井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一上一下连通于预制井体1,出水管3水平连接于预制井体1的底部,进水管2水平连接于预制井体1的侧壁,且距井底的高度高于出水管3。水流从进水管2进入预制井体1,并在预制井体1内消能,然后从出水管3流出。
36.如图2所示,预制井体1整体外形呈长方体状,预制井体1的周侧和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多个圆柱状的插接柱12,多个插接柱12均布在预制井体1外侧,插接柱12外形呈t形,预制井体1埋设在地面时,预制井体1可通过插接柱12增加与地面的连接强度。预制井体1上水平连通有两个连接管13,连接管13一上一下固定在预制井体1上。连接管13远离预制井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31,位置较高的连接管13与进水管2连接,位置较低的连接管13与出水管3连接,连接管13分别与进水管2和出水管3通过螺栓连接。为了增加预制井体1与进水管2、出水管3的连接密封性,连接环131分别与进水管2和出水管3之间设有密封垫。
37.如图2和图3所示,预制井体1内侧水平设有矩形的横板4,横板4设置在进水管2相对一侧,横板4面向与预制井体1的侧面上水平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41,两个连接杆41对称设置在横板4上。连接杆41为柱状杆,且连接杆41远离横板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预制井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水平的螺杆11,螺杆11远离预制井体1的端部开设有螺纹,且与连接杆41螺纹的旋向相反。连接杆41与螺杆11之间通过柱状的套筒5连接,套筒5内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段选项相反的螺纹。通过旋转套筒5便可将连接杆41和螺杆11同时连接,从而使得横板4固定预制井体1上。横板4对预制井体1的井底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水流对井底的冲击。
38.如图2所示,为了减少水流对预制井体1侧壁的冲击,预制井体1上相对进水管2的一侧竖直设有矩形的竖板6,竖板6面向预制井体1的侧面上同样设置了两个对称的连接杆41,连接杆41通过套筒5与预制井体1上的螺杆11连接,从而实现竖板6的固定。
39.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操作人员下到预制井体1内,预制井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爬梯7,爬梯7外形为u形的钢筋,爬梯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预制井体1上。
40.实施例2
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套筒5的一端转动套设在连接杆41上,套筒5远离横板4的一端内侧开设有螺纹,套筒5与螺杆11螺纹连接。
42.本技术各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水流从进水管2进入预制井体1内,横板4和竖板6对预制井体1的侧壁和井底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水流对预制井体1的冲击。竖板6和横板4均与预制井体1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当横板4和竖板6出现锈蚀时,便于操作人员更换。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