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移动消防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1131发布日期:2022-01-22 12:2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可移动消防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可移动消防站。


背景技术:

2.消防站是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公共消防设施,按照地区灾害的危险情况其规模有所不同,分为微型站、一级站、二级站等等,微型消防站配备有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破拆工具等器材,为防止火灾发生时可能不会及时的被救援人员发现,通常会配备智能警示灯提示周围人员,方便进行火灾初期的救援工作。
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12327253u的一种智能可移动消防站,其结构包括微型消防站、放置腔、万向轮、板门、玻璃窗、把手、控制面板、主板、处理器、通讯模块、电池仓、蓄电池、警示灯和分层机构,其实用新型通过在放置腔后侧中部设置了分层机构,需要放置大型消防器械时,转动旋钮使转杆通过钢索将凸块收回弹簧槽内侧,从而解除对分隔板的固定,即可将分隔板放回凹槽内侧;第二步,拉动插销脱离连接件内侧,从而解除第一分层板与第二分层板的固定,将第一分层板和第二分层板转动至与放置腔后侧贴合,即可将放置腔的空间调整至最大,方便对大型消防器械进行收纳,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4.但是,其装置虽然可以通过四个万向轮进行移动,在放置不动时只通过四个万向轮进行支撑,如果其内设置有体积较重的消防设备,会较为不稳定,而且其装置的防盗效果较差。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可移动消防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增加稳定性、可以进行监控,增加防盗效果的智能可移动消防站。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消防站包括:微型消防站本体;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的底部;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的顶部;平衡板,所述平衡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平衡板的底部;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槽、安装板、两个螺纹套筒、两个螺栓、连接板、四个万向轮、电机、第一皮带轮、两个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两个所述螺栓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螺栓的底端,四个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所述皮带缠绕在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上。
9.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相适配,两个所述定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螺纹杆与两个所述定位槽固定连接。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栓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所述转动孔的内壁上均固定镶嵌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上。
12.优选的,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拉把手。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消防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可移动消防站,通过支撑杆可以固定平衡板,通过平衡板可以安装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以对微型消防站本体前进行监控,并在设备终端看到其面前的画面,能够增加防盗效果,通过安装槽、安装板、螺纹套筒、螺栓、连接板、万向轮、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去移动该装置,还可以在放置时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定位槽、定位块和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便于对微型消防站本体和安装座进行拆分,通过限位杆可对螺栓进行限位,并增加稳定性,通过轴承可以辅助螺纹套筒进行转动,通过推拉把手可以方便去拉动或是推动该装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消防站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微型消防站本体;2、安装座;3、支撑杆;4、平衡板;5、摄像头;6、安装槽;7、安装板;8、螺纹套筒;9、螺栓;10、连接板;11、万向轮;12、电机;13、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皮带;16、定位槽;17、定位块;18、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型消防站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智能可移动消防站包括:微型消防站本体1;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设置在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1的底部;两个支撑杆3,两个所述支撑杆3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1的顶部;平衡板4,所述平衡板4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固定安装在所述平衡板4的底部;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上,通过所述支撑杆3可以固定所述平衡板4,通过所述平衡板4可以安装所述摄像头5,通过所述摄像头5可以对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1前进行监控,并在设备终端看到其面前的画面,能够增加防盗效果。
2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槽6、安装板7、两个螺纹套筒8、两个螺栓9、连接板10、四个万向轮11、电机12、第一皮带轮13、两个第二皮带轮14和皮带15,所述安装槽6开设在所述安装座2的底部,所述安装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6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螺纹套筒8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7上,两个所述螺栓9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8上,所述连接板10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螺栓9的底端,四个所述万向轮11呈矩形阵列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10的底部,所述电机1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6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一皮带轮13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4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8的顶端,所述皮带15缠绕在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4和所述第一皮带轮13上,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不仅可以去移动该装置,还可以在放置时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
24.所述安装座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槽16,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17,两个所述定位块17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16相适配,两个所述定位槽16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8,两个所述定位块17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螺纹杆18与两个所述定位槽16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定位槽16、所述定位块17和所述螺纹杆18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便于对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1和所述安装座2进行拆分。
25.两个所述螺栓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与所述安装板7滑动连接,通过所述限位杆可对所述螺栓9进行限位,并增加稳定性。
26.所述安装板7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所述转动孔的内壁上均固定镶嵌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套筒8上,通过所述轴承可以辅助所述螺纹套筒8进行转动。
27.所述微型消防站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拉把手,通过所述推拉把手可以方便去拉动或是推动该装置。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消防站的工作原理如下:
29.使用时,启动摄像头5,可以对微型消防站本体1前进行监控,并在设备终端看到其面前的画面,这样能够增加防盗效果;
30.当需要移动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第一皮带轮13通过皮带15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14转动,两个第二皮带轮14带动两个螺纹套筒8在安装板7上转动,两个螺纹套筒8通过螺纹带动两个螺栓9向下运动,两个螺栓9带动连接板10向下运动,连接板10带动四个万向轮11向下运动,两个螺栓9带动两个限位杆在安装板7上向下滑动,而两个限位杆的作用则是对两个螺栓9进行限位,并增加稳定性,当四个万向轮11向下运动到一定距离后会与地面相接触,并使该装置向上撑起,之后关闭电机12,通过推拉把手就可以推动该装置到需要的地方,当该装置需要放置不动时,电机12使四个万向轮11回到原位,此时安装座2会与地面相接触,这样能够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
31.分别拧出两个螺纹杆18后,向上提动微型消防站本体1,微型消防站本体1带动两个定位块17向上运动并远离两个定位槽16,这样能够便于对微型消防站本体1和安装座2进行拆分。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可移动消防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可移动消防站,通过支撑杆3可以固定平衡板4,通过平衡板4可以安装摄像头5,通过摄像头5可以对微型消防站本体1前进行监控,并在设备终端看到其面前的画面,能够增加防盗效果,通过安装槽6、安装板7、螺纹套筒8、螺栓9、连接板
10、万向轮11、电机12、第一皮带轮13、第二皮带轮14和皮带15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去移动该装置,还可以在放置时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定位槽16、定位块17和螺纹杆18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便于对微型消防站本体1和安装座2进行拆分,通过限位杆可对螺栓9进行限位,并增加稳定性,通过轴承可以辅助螺纹套筒8进行转动,通过推拉把手可以方便去拉动或是推动该装置。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