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2.储能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释放的一系列相关技术。一般而言,根据储存能量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分类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及电化学储能。
3.现有的部分储能装置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喷头喷水对装置内部进行灭火,喷头喷水时水雾容易渗入到装置内部结构中,进而容易造成装置内部结构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包括,
8.警报组件,其包括壳体、固定块与触发式报警器,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顶面,所述触发式报警器设置在壳体内壁的顶面;
9.灭火组件,其包括储液盒、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一弹簧、圆杆、抵触块、抵触板与熔断板,所述储液盒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顶面,所述第一夹块固定连接在储液盒的内壁,所述第二夹块滑动连接在储液盒的内壁,所述圆杆活动插接在储液盒的侧面,且圆杆的一端贯穿储液盒、第二夹块与第一夹块并与固定块的侧面通过熔断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另一端与抵触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抵触块固定套接在圆杆的侧面,且抵触块的侧面与第二夹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遇到高温时熔断板熔断,进而通过第一弹簧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抵触块与圆杆移动,通过圆杆推动抵触板移动并与触发式报警器触碰,进而促使触发式报警器开始报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液盒的内壁存放有稀盐酸溶液,且储液盒的侧面开设有通孔。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稀盐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而促使
壳体内的火焰快速熄灭。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形状均为l形,且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呈镜像设置在储液盒的内壁。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配合对碳酸钙块进行夹持。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夹块的内侧放置有碳酸钙块,且第一夹块的侧面做切角处理。
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碳酸钙块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生产大量二氧化碳,通过切角处理便于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后碳酸钙块自动滑落至稀盐酸溶液内。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杆关于储液盒对称。
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两个圆杆便于增加第二夹块移动的稳定性。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熔断板的熔点为80℃。
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壳体内温度高于80℃时熔断板熔断,进而促使灭火组件开始运转。
2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灭火组件,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抵触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二弹簧牵引抵触板移动,进而通过抵触板与触发式报警器抵触促使其开始报警。
2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关于抵触板对称。
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两个弹簧便于增加抵触板移动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抵触板移动发生偏转的可能。
2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1、当遇到高温时熔断板熔断,进而通过第一弹簧促使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抵触块与圆杆移动,并且通过圆杆带动第二夹块移动并促使碳酸钙块掉落至稀盐酸溶液内,进而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使壳体内的火焰快速熄灭,并且装置灭火时不会对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坏;
26.2、通过圆杆推动抵触板移动并与触发式报警器触碰,进而促使触发式报警器开始报警,装置采用触发式结构促使触发式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2.100、警报组件;101、壳体;102、固定块;103、触发式报警器;
33.200、灭火组件;201、储液盒;201a、稀盐酸溶液;201b、通孔;202、第一夹块;202a、碳酸钙块;203、第二夹块;204、第一弹簧;205、圆杆;206、抵触块;207、抵触板;208、熔断板;20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7.实施例一:如说明书附图图1-3所示,一种具有灭火报警功能的电池预制舱储能装置,包括警报组件100,其包括壳体101、固定块102与触发式报警器103,固定块102固定连接在壳体101内壁的顶面,触发式报警器103设置在壳体101内壁的顶面。
38.灭火组件200,其包括储液盒201、第一夹块202、第二夹块203、第一弹簧204、圆杆205、抵触块206、抵触板207与熔断板208,储液盒201固定连接在壳体101内壁的顶面,第一夹块202固定连接在储液盒201的内壁,第二夹块203滑动连接在储液盒201的内壁,第一夹块202与第二夹块203的形状均为l形,且第一夹块202与第二夹块203呈镜像设置在储液盒201的内壁,通过第一夹块202与第二夹块203配合对碳酸钙块202a进行夹持,从而减少碳酸钙块202a自动掉落进稀盐酸溶液201a内。
39.圆杆205活动插接在储液盒201的侧面,且圆杆205的一端贯穿储液盒201、第二夹块203与第一夹块202并与固定块102的侧面通过熔断板208固定连接,圆杆205的另一端与抵触板207的侧面固定连接,抵触块206固定套接在圆杆205的侧面,且抵触块206的侧面与第二夹块203的侧面固定连接,圆杆2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杆205关于储液盒201对称,通过两个圆杆205便于增加第二夹块203移动的稳定性,从而促使熔断板208熔断时第二夹块203能够快速移动,进而促使碳酸钙块202a掉落进稀盐酸溶液201a内。
40.如说明书附图图2和图3所示,储液盒201的内壁存放有稀盐酸溶液201a,且储液盒201的侧面开设有通孔201b,第一夹块202的内侧放置有碳酸钙块202a,且第一夹块202的侧面做切角处理,通过切角处理便于促使第二夹块203移动后碳酸钙块202a自动滑落至稀盐酸溶液201a内,进而通过稀盐酸溶液201a与碳酸钙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通过通孔201b促使二氧化碳充斥整个壳体101,从而促使壳体101内的火焰快速熄灭。
41.如说明书附图图2和图3所示,熔断板208的熔点为80℃,当壳体101内温度高于80℃时熔断板208熔断,进而促使灭火组件200开始运转,同时促使触发式报警器103开始报警。
42.工作原理:当遇到高温时熔断板208熔断,此时通过第一弹簧204促使第二夹块203移动并促使抵触块206与圆杆205移动,通过圆杆205推动抵触板207移动并与触发式报警器103触碰,进而促使触发式报警器103开始报警,并且通过圆杆205带动第二夹块203移动并促使碳酸钙块202a掉落至稀盐酸溶液201a内,进而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使壳体101内的火焰快速熄灭。
43.实施例二: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中的灭火组件2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灭火组件200,其包括第二弹簧209,第二弹簧209的一端与壳体101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209的另一端与抵触板207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0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簧209关于抵触板207对称,通过两个弹簧便于增加抵触板207移动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抵触板207移动发生偏转的可能。
44.工作原理:当熔断板208熔断时,通过第二弹簧209牵引抵触板207移动,进而通过抵触板207与触发式报警器103抵触促使其开始报警,并且通过抵触块206带动圆杆205、抵触块206与第二夹块203移动,进而促使第二夹块203与碳酸钙块202a分离,并促使碳酸钙块202a掉落进稀盐酸溶液201a内,进而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促使壳体101内的火焰快速熄灭。
45.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