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灭火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3878发布日期:2022-10-21 20:3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消防灭火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救援技术领域,具体为消防灭火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主要包括火灾现场的人员救援,重要设施设备、文物的抢救,重要财产的安全保卫与抢救,扑灭火灾等。目的是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时由各级人民防空指挥部统一指挥,以专业消防力量为骨干,动员企业事业单位、乡镇的专职消防队伍、志愿者队伍和人民群众实施。
[0003]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消防灭火救援装置依旧是需要消防人员主动去操作的,待救援的人一般都无法使用,或者是接触不到或者是不会使用该种装置,但是在楼宇发生火灾之后,消防人员需要灭火和救援,大量的等待救援的人在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会使得救援工作更加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消防灭火救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消防灭火救援装置,包括求援机构,所述求援机构包括求援外壳一,所述求援外壳一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一的内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一适配,所述卡板的前表面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小柱一,所述小柱一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扭簧插入连接卡槽一,所述求援外壳一的下方设置有求援外壳二,所述求援外壳二的规格大于求援外壳一的规格,所述求援外壳二的下内壁面包括弧面,所述求援外壳二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内部中空,所述矩形筒的后表面插入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后表面为斜面且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卡柱的前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矩形筒的前内壁,所述求援外壳二的前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
[0006]
优选的,所述求援外壳一的后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开窗口,所述求援外壳一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的外侧等距均匀的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一的后内壁,所述求援外壳一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在远离求援外壳一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二的左右两端。
[0007]
优选的,所述求援外壳一和求援外壳二之间设置有开启机构,所述求援外壳一和求援外壳二通过开启机构进行连接,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开启筒,所述开启筒与求援外壳二的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所述开启筒的左右两端外侧均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移动球一,所述移动球一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所述移动球一的外侧设置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套接在开启筒的外侧,所述移动环的内侧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移动球二,所述移动球二与移动球一活动卡接,所述移动环嵌入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一的侧壁,所述开启筒的内侧壁上
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转齿一,所述移动球一的两端均设置有竖槽板,所述竖槽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建筑上,所述竖槽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内部插入活动连接有开启柱,所述开启柱的中部处于开启筒的内部,所述开启柱处于开启筒内部的那段外侧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转齿二,所述转齿二与转齿一适配,所述开启柱的两端表面中部均开设有转孔,所述开启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开启轴承。
[0008]
优选的,所述求援外壳一的后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板机构,所述板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机构将开窗口隔开,所述板机构的前方设置有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包括拉手柱,所述拉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手柱的后端固定连接板机构,两个所述拉手柱相对的那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手中柱,所述拉手中柱的外侧通过扭簧活动套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机构的数量为三个,处于最上方的拉手机构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一的上壁且连接方式与连接板机构相同。
[0009]
优选的,所述拉手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包括滑道一,所述滑道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柱二,所述小柱二的外侧套接有强力扭簧,所述小柱二通过强力扭簧与板机构连接,所述滑道一的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球弹簧,所述球弹簧在远离球槽的那一端接触有滑球一,所述滑球一活动卡接入球槽中,所述滑球一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所述滑道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滑道一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入连接有滑道二,所述滑道二与插槽适配,所述滑道二的上端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插入弹簧,所述插入弹簧在远离滑道二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插槽的上内壁,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滑道二的内壁齐平,所述滑道二的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安装有滑球二,所述滑道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板,所述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轮。
[0010]
优选的,所述滑道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滑梯机构,所述滑梯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求援外壳二的内壁上,所述滑梯机构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滑梯机构依次排列且与对应的滑道机构连接,所述滑梯机构包括滑梯一,所述下板插入滑梯一中且与滑梯一适配,所述下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处于滑梯一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在远离下板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滑梯一的后内壁,所述滑梯一的前侧下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楼梯,所述楼梯处于下板的前方,所述滑梯一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限位槽一中且与限位槽一适配,所述滑梯一的下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二,所述限位轮的下端插入限位槽二中且与限位槽二适配,所述滑梯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梯二。
[0011]
优选的,所述开窗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开窗口,所述连接筒的上下表面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小柱三,所述小柱三在远离连接筒的那一端通过扭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丝,所述连接板的后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箱,所述喷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水头,所述喷水箱的右表面贯穿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连通喷水头,所述水管的内部套接有饼阀,所述饼阀与水管适配,所述饼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柱四,所述小柱四贯穿水管的上内壁,所述小柱四与水管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所述小柱四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热筒,所述热筒的前端套接有热柱,所述热柱的前端接触把手,所述热筒的后端贯穿固定连接有导热柱,所述热筒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
端固定连接喷水箱。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该消防灭火救援装置,通过开启机构的存在,在消防人员到达失火建筑之后,可以在外侧通过工具从两端将开启轴承进行抬起,从而将开启柱抬起到竖槽的上端,接着在通过工具插入到转孔中进行开启柱的转动,由于转齿一与转齿二的啮合,从而将带动开启轴承转动,由于卡柱的斜面设置,从外部通过工具转动卡柱的时候,卡柱会与卡槽一错位,从而在开启筒的带动下,将求援外壳二从求援外壳一的外侧转下,从而方便消防人员从装置处进行灭火以及人员的救援。
[0014]
(2)、该消防灭火救援装置,通过顶柱的设计,在楼中人员发现火情之后,可以通过上抬楼层设置的顶柱,从而使得顶柱的上端将卡板顶出,从而使得卡板将卡柱从卡槽一中顶出,从而使得卡柱与卡槽一错位,此时从内部推动求援外壳二,可以将求援外壳二向外推动打开,通过移动球二和移动球一的设计,在求援外壳二自动落下的过程中,由于移动球二与移动球一的啮合作用,以及移动球一的弹性,使得求援外壳二会一段一段的缓慢转动而下,这样在求援外壳二下降的时候,处于求援外壳二下方的人员可以尽快的撤离,保证求援外壳二运作时不会误伤他人。
[0015]
(3)、该消防灭火救援装置,通过滑道机构和滑梯机构的设计,在求援外壳二和求援外壳一开启之后,人们便可以通过连接筒进入到滑道一中滑下,再从滑道二滑落到滑梯一中,从滑梯一中换乘滑梯二,再次滑下,通过两段式滑梯的设计,以及求援外壳二的搭接设计,使得待救援人员才从装置下滑的安全性提高,通过这种安全式的设计,使得人们更加有勇气进行下滑,大大提升逃生的可能性。
[0016]
(4)、该消防灭火救援装置,通过楼梯的设计,以及楼梯和平台的配合,当求援外壳二的长度适配到楼宇之间的间距的时候,在求援外壳二开启的时候,平台可以作为与失火楼层对面的楼层对接的桥梁,在消防人员做好救援准备的时候,通过滑道二滑下到滑梯一中后,可以选择通过楼梯爬上平台,从而从此处进行被救援,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救援的通道,大大的增加救援的效率。
[0017]
(5)、该消防灭火救援装置,通过连接机构的设计,连接机构作为逃生的通道存在,在发生火情的时候,若是火情较为接近连接机构所在的位置,伸出的导热柱会首先的感应到热源的存在,从而使得热筒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将热柱推出,从而使得饼阀开启,从而水管内部的水会从喷水头中喷出,从而保证连接机构周围在一段时间内的逃生安全性,提高被救援的时间。
[0018]
(6)、该消防灭火救援装置,通过求援外壳二的存在,以及滑道一与滑道二的连接,在事故之前或者是事故发生之后,通过将求援外壳二重新卡接到求援外壳一外侧,卡柱压下卡板卡接入卡槽一中,完成求援外壳二与求援外壳一的固定,在求援外壳二弯曲的过程中,通过限位轴和限位轮的存在,滑道一和滑道二也会自动的完成收缩,从而最终将滑道一和滑道二收缩到求援外壳一的中,且求援外壳二从外部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保证装置不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开启机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求援机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拉手机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滑道一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滑道二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滑梯机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连接机构位置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连接机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a处放大示意图;
[0029]
图11为本发明饼阀示意图。
[0030]
图中:1、求援机构;101、救援外壳一;102、卡槽一;103、卡板;104、小柱一;105、救援外壳二;106、卡槽二;107、矩形筒;108、卡柱;109、卡接弹簧;110、开窗口;111、顶柱;112、套环;113、绳索;114、平台;2、开启机构;201、开启筒;202、移动球一;203、移动环;204、移动球二;205、转齿一;206、竖槽板;207、竖槽;208、开启柱;209、转齿二;210、转孔;211、开启轴承;3、板机构;4、拉手机构;401、拉手柱;402、拉手中柱;403、转筒;404、拉手;5、滑道机构;501、滑道一;502、小柱二;503、强力扭簧;504、球槽;505、球弹簧;506、滑球一;507、连接板;508、插槽;509、滑道二;510、插入弹簧;511、滑球二;512、下板;513、限位轴;514、限位轮;6、滑梯机构;601、滑梯一;602、缓冲弹簧;603、楼梯;604、限位槽一;605、限位槽二;606、滑梯二;7、连接机构;701、连接筒;702、小柱三;703、连接板;704、螺丝;705、喷水箱;706、喷水头;707、水管;708、饼阀;709、小柱四;710、把手;711、热筒;712、热柱;713、导热柱;71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消防灭火救援装置,包括求援机构1,求援机构1包括求援外壳一101,求援外壳一10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一102,卡槽一102的内部设置有卡板103,卡板103与卡槽一102适配,卡板103的前表面中部嵌入固定连接有小柱一104,小柱一104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扭簧插入连接卡槽一102,求援外壳一101的下方设置有求援外壳二105,求援外壳二105的规格大于求援外壳一101的规格,求援外壳二105的下内壁面包括弧面,求援外壳二105的前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二106,卡槽二1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筒107,矩形筒107的内部中空,矩形筒107的后表面插入连接有卡柱108,卡柱108的后表面为斜面且从上向下倾斜,卡柱108的前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109,卡接弹簧109的前端固定连接矩形筒107的前内壁,求援外壳二105的前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114。
[0033]
求援外壳一101的后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开窗口110,求援外壳一10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顶柱111,顶柱111的外侧等距均匀的活动套接有套环112,套环112固定连接求
援外壳一101的后内壁,求援外壳一101的上表面前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绳索113,绳索113在远离求援外壳一101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二105的左右两端。
[0034]
求援外壳一101和求援外壳二105之间设置有开启机构2,求援外壳一101和求援外壳二105通过开启机构2进行连接,开启机构2包括开启筒201,开启筒201与求援外壳二105的侧壁贯穿固定连接,开启筒201的左右两端外侧均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移动球一202,移动球一202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移动球一202的外侧设置有移动环203,移动环203套接在开启筒201的外侧,移动环203的内侧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移动球二204,移动球二204与移动球一202活动卡接,移动环203嵌入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一101的侧壁,开启筒201的内侧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转齿一205,移动球一202的两端均设置有竖槽板206,竖槽板206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建筑上,竖槽板206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竖槽207,竖槽207的内部插入活动连接有开启柱208,开启柱208的中部处于开启筒201的内部,开启柱208处于开启筒201内部的那段外侧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转齿二209,转齿二209与转齿一205适配,初始状态下,开启柱208处于竖槽207的下端,此时转齿二209与转齿一205不啮合,当开启柱208处于竖槽207的上端的时候,转齿二209与转齿一205啮合,开启柱208的两端表面中部均开设有转孔210,开启柱20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开启轴承211。
[0035]
求援外壳一101的后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板机构3,板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板机构3将开窗口110隔开,板机构3的前方设置有拉手机构4,拉手机构4包括拉手柱401,拉手柱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拉手柱401的后端固定连接板机构3,两个拉手柱401相对的那一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手中柱402,拉手中柱402的外侧通过扭簧活动套接有转筒403,转筒4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手404,拉手机构4的数量为三个,处于最上方的拉手机构4固定连接求援外壳一101的上壁且连接方式与连接板机构3相同,处于最上方的拉手机构4位于求援外壳一101上壁的中部,处于中间的拉手机构4位于中部板机构3的右端,处于下方的拉手机构4位于下部板机构3的左端。
[0036]
拉手机构4的正下方设置有滑道机构5,滑道机构5包括滑道一501,滑道一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柱二502,小柱二502的外侧套接有强力扭簧503,小柱二502通过强力扭簧503与板机构3连接,处于最上方的小柱二502通过强力扭簧503与求援外壳一101的上壁连接,滑道一501的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开设有球槽504,球槽5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球弹簧505,球弹簧505在远离球槽504的那一端接触有滑球一506,滑球一506活动卡接入球槽504中,滑球一506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滑道一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7,滑道一501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508,插槽508的内部插入连接有滑道二509,滑道二509与插槽508适配,滑道二509的上端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插入弹簧510,插入弹簧510在远离滑道二509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插槽508的上内壁,连接板507的下端与滑道二509的内壁齐平,滑道二509的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安装有滑球二511,滑球二511的连接方式与滑球一506相同,滑道二50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板512,下板5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513,限位轴513的两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轮514。
[0037]
滑道机构5的下方设置有滑梯机构6,滑梯机构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求援外壳二105的内壁上,滑梯机构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滑梯机构6依次排列且与对应的滑道机构5连接,滑梯机构6包括滑梯一601,下板512插入滑梯一601中且与滑梯一601适配,下板51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02,缓冲弹簧602处于滑梯一601的内部,缓冲弹簧602在远离下
板512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滑梯一601的后内壁,滑梯一601的前侧下内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楼梯603,楼梯603处于下板512的前方,滑梯一601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一604,限位轴513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限位槽一604中且与限位槽一604适配,滑梯一601的下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二605,限位轮514的下端插入限位槽二605中且与限位槽二605适配,滑梯一6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梯二606。
[0038]
开窗口11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7,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筒701,连接筒701插入建筑的窗户里以此固定装置,连接筒7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开窗口110,连接筒701的上下表面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小柱三702,小柱三702在远离连接筒701的那一端通过扭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703,连接板703的后表面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丝704,连接板703的后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喷水箱705,喷水箱7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水头706,喷水箱705的右表面贯穿固定连接有水管707,水管707连通喷水头706,水管707的内部套接有饼阀708,饼阀708与水管707适配,饼阀70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柱四709,小柱四709贯穿水管707的上内壁,小柱四709与水管70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小柱四70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10,把手710的后表面右端设置有热筒711,热筒711的前端套接有热柱712,热柱712的前端接触把手710,热筒711的后端贯穿固定连接有导热柱713,热筒711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14,固定杆714的左端固定连接喷水箱705。
[0039]
工作原理:
[0040]
第一步:通过开启机构2的存在,在消防人员到达失火建筑之后,可以在外侧通过工具从两端将开启轴承211进行抬起,从而将开启柱208抬起到竖槽207的上端,接着在通过工具插入到转孔210中进行开启柱208的转动,由于转齿一205与转齿二209的啮合,从而将带动开启轴承211转动,由于卡柱108的斜面设置,从外部通过工具转动卡柱108的时候,卡柱108会与卡槽一102错位,从而在开启筒201的带动下,将求援外壳二105从求援外壳一101的外侧转下,从而方便消防人员从装置处进行灭火以及人员的救援。
[0041]
第二步:通过顶柱111的设计,在楼中人员发现火情之后,可以通过上抬楼层设置的顶柱111,从而使得顶柱111的上端将卡板103顶出,从而使得卡板103将卡柱108从卡槽一102中顶出,从而使得卡柱108与卡槽一102错位,此时从内部推动求援外壳二105,可以将求援外壳二105向外推动打开,通过移动球二204和移动球一202的设计,在求援外壳二105自动落下的过程中,由于移动球二204与移动球一202的啮合作用,以及移动球一202的弹性,使得求援外壳二105会一段一段的缓慢转动而下,这样在求援外壳二105下降的时候,处于求援外壳二105下方的人员可以尽快的撤离,保证求援外壳二105运作时不会误伤他人。
[0042]
第三步:通过滑道机构5和滑梯机构6的设计,在求援外壳二105和求援外壳一101开启之后,人们便可以通过连接筒701进入到滑道一501中滑下,再从滑道二509滑落到滑梯一601中,从滑梯一601中换乘滑梯二606,再次滑下,通过两段式滑梯的设计,以及求援外壳二105的搭接设计,使得待救援人员才从装置下滑的安全性提高,通过这种安全式的设计,使得人们更加有勇气进行下滑,大大提升逃生的可能性。
[0043]
第四步:通过楼梯603的设计,以及楼梯603和平台114的配合,当求援外壳二105的长度适配到楼宇之间的间距的时候,在求援外壳二105开启的时候,平台114可以作为与失火楼层对面的楼层对接的桥梁,在消防人员做好救援准备的时候,通过滑道二509滑下到滑梯一601中后,可以选择通过楼梯603爬上平台114,从而从此处进行被救援,通过这样的设
计,可以增加救援的通道,大大的增加救援的效率。
[0044]
第五步:通过连接机构7的设计,连接机构7作为逃生的通道存在,在发生火情的时候,若是火情较为接近连接机构7所在的位置,伸出的导热柱713会首先的感应到热源的存在,从而使得热筒711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将热柱712推出,从而使得饼阀708开启,从而水管707内部的水会从喷水头706中喷出,从而保证连接机构7周围在一段时间内的逃生安全性,提高被救援的时间。
[0045]
第六步:通过求援外壳二105的存在,以及滑道一501与滑道二509的连接,在事故之前或者是事故发生之后,通过将求援外壳二105重新卡接到求援外壳一101外侧,卡柱108压下卡板103卡接入卡槽一102中,完成求援外壳二105与求援外壳一101的固定,在求援外壳二105弯曲的过程中,通过限位轴513和限位轮514的存在,滑道一501和滑道二509也会自动的完成收缩,从而最终将滑道一501和滑道二509收缩到求援外壳一101的中,且求援外壳二105从外部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保证装置不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4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