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烟试验的发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3693发布日期:2022-09-24 00:0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烟试验的发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烟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烟试验的发烟装置。


背景技术:

2.热烟试验的目的是在建筑防排烟系统调试过程中,通过试验火源产生定量的烟气来考察火灾工况下防排烟系统的烟气控制能力。
3.根据消防规范《防烟系统性能现场验证方法热烟试验法》(xf/t999-2012)中5.3.8条的规定:示踪烟气应连续注入热烟羽流,注入的烟量应保证示踪烟气能够完整演示乙醇燃烧产生的热烟层。同时为了现场试验人员的安全,试验人员需要与热烟试验的装置保持安全距离。
4.而现有的发烟装置结构简单,做试验时一次投入的烟饼只能持续燃烧2-3分钟,因此需要试验人员不断地投入烟饼以保证持续的发烟,操作极为不便,不断接近热烟试验的装置也无法保障试验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烟试验的发烟装置,利用可跟随转轴旋转的燃烧网片来盛放烟饼,燃烧网片旋转时投料仓可将烟饼分批投放到燃烧网片上,从而不需要试验人员靠近该发烟装置人工投放烟饼,安全性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热烟试验的发烟装置,包括发烟炉、燃烧机构及投料机构;
8.所述发烟炉为矩形的筒状结构,所述发烟炉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导烟管;
9.所述燃烧机构设置于发烟炉的中部,包括转动设置于发烟炉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燃烧网片,所述燃烧网片上固定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发烟炉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发烟炉上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端与从动齿轮之间传动设置有带传动机构;
10.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固定于发烟炉上的投料仓,所述投料仓内设置有竖向的投料通道和与投料通道连通的储料格,所述投料通道与发烟炉连通,所述储料格为倾斜设置且连通投料通道的一侧铰接设置有隔离门,所述投料仓内滑移设置有挡杆,所述档杆与隔离门抵接,所述挡杆的下端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从动齿轮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储料格中按照需求事先投放一定数量的烟饼,烟饼在倾斜的储料格中将会下滑抵到隔离门上,而隔离门因为受到挡杆的限位作用而无法打开。投放烟饼时,启动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驱使下转轴旋转90
°
,同时经过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后,齿条带动挡杆向下移动。由于挡杆的上端始终对最上侧的隔离门起到限位的作用,因此挡杆的上端下降至隔离门下侧时,隔离门将会打开,将烟饼释放出来,此时转轴已经停止转动,燃烧网片已经就位。烟饼将会落到燃烧网片上侧靠近从动齿轮的区域,并在该区域内进行阴燃,在烟囱效应下,烟饼发出的烟将会通过导烟管的上端排出。
12.在这一批烟饼即将燃尽而发烟量有所减小时,再次启动驱动电机,使转轴旋转90
°
,将即将燃尽的烟饼旋转到燃烧网片上远离从动齿轮的区域,使这一批烟饼燃尽,并且在转移的过程中,这一批烟饼能够被充分翻搅,燃烧充分。新的一批烟饼将会落在燃烧网片上靠近从动齿轮的一侧进行燃烧。再投放烟饼时,最早一批的烟饼将会在燃烧网片的转动下掉落到发烟炉的底部,从而防止燃尽的烟饼淤积对其余烟饼的燃烧产生影响。该发烟装置能够使该发烟炉持续不断地发烟,而不需要试验人员靠近,有效保障了试验人员的安全,并且已燃尽的烟饼、未燃尽的烟饼以及待燃烧的烟饼被隔离开来,有效的提高了燃烧和发烟的效率,且可靠性高。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网片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燃烧网片转动时的前进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挡板用来对烟饼进行限位,防止转轴带动燃烧网片转动的过程中,烟饼从燃烧网片与发烟炉的间隙掉落,有效提高了该发烟装置的可靠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烟炉内的下部滑移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下侧壁上开设有电机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槽内注入冷却水,能够对驱动电机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试验现场的高温对驱动电机产生损坏。同时,燃尽的烟饼残渣也能够掉入到水槽中,从而对烟饼的残渣进行收集。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烟管远离发烟炉的一端固定有竖向的出烟管,所述出烟管的外侧套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上端与出烟管的上端齐平。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烟管用于引导烟气流向上流动,引流管用于引导热烟试验中下方火源产生的热气流向上流动。首先,热气流本身会加热导烟管以及出烟管,加剧烟囱效应,提高导烟管内的烟气流流速。其次,热气流从引流管上端流出时,将会带动出烟管中的烟气流向上流动,从而进一步加速导烟管中的气流流速,提高该发烟装置的发烟效率。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漏斗状的扩口器,所述出烟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扩流漏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管下端的扩口器能够对热气流进行集中,使热气流在引流管内的压力较高,引流管上端的扩口器和扩流漏斗能够使热气流向四周发散,从而降低扩流漏斗中烟气流的压强,使该处形成低压区,促使导烟管中的烟气流加速流动。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与出烟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设置的隔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起到连接引流管与出烟管的作用,同时能够引导热气流竖直向上流动。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烟管的上侧转动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内外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叶片。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将会通过叶片推动转环进行转动,转环转动时将会通过内侧的叶片促使烟气流加速流动,提高该发烟装置的发烟效率。
2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投料通道与发烟炉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板,所述阀板相对的两侧中部固定有销轴,所述销轴与发烟炉的侧壁转动连
接,所述阀板靠上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投料通道的一侧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阀板靠上的一侧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能够将投料通道与发烟炉的连接处封闭,从而使发烟炉内的烟雾无法进入到投料通道内,避免烟雾在投料通道内淤积。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投料仓远离发烟炉的一侧开口且铰接设置有投料门。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料门能够便于试验人员将烟饼放入到投料仓中。
2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烟炉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口能够增大进风量,提高烟饼的燃烧效率。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32.(1)本实用新型利用可跟随转轴旋转的燃烧网片来盛放烟饼,燃烧网片旋转时投料仓可将烟饼分批投放到燃烧网片上,从而不需要试验人员靠近该发烟装置人工投放烟饼,安全性高;
33.(2)本实用新型中燃烧网片将已燃尽的烟饼、未燃尽的烟饼以及待燃烧的烟饼被隔离开来,并且燃烧网片在翻转时能够翻搅烟饼,保证烟饼能够充分燃烧,提高烟饼的燃烧和发烟的效率;
34.(3)本实用新型利用引流管和出烟管对热气流和烟气流分层引导,扩大烟囱效应的作用,同时利用热气流带动烟气流加速流动,并且通过转环及其内外两侧的叶片,将热气流的动能转移到烟气流上,进一步提高烟气流的流动速度,同时配合进风口,加速发烟炉内的气体流动速率,提高发烟效率。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出烟管的剖视图;
3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发烟炉的剖视图;
3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水槽的剖视图,主要体现水槽以及驱动电机的安装结构;
39.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0.附图标记:1、发烟炉;2、导烟管;3、出烟管;4、扩流漏斗;5、转环;6、叶片;7、隔板;8、引流管;9、扩口器;10、转轴;11、燃烧网片;12、电热丝;13、挡板;14、驱动电机;15、投料门;16、传动齿轮;17、阀板;18、水槽;19、电机槽;20、进风口;21、投料仓;22、投料通道;23、储料格;24、料板;25、隔离门;26、挡杆;27、齿条;28、从动齿轮;29、带传动机构;30、销轴;31、配重块;3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2.参见附图1,一种热烟试验的发烟装置,包括发烟炉1、燃烧机构及投料机构。
43.发烟炉1为矩形的筒状结构,发烟炉1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倾斜的导烟管2,导烟管2远离发烟炉1的一端固定有竖向的出烟管3,结合附图2,出烟管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扩流漏
斗4,扩流漏斗4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转环5,转环5的内外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叶片6。出烟管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竖向的隔板7,隔板7沿着出烟管3的周向均布。出烟管3的外侧还套设有引流管8,引流管8与隔板7固定连接,引流管8的上端与出烟管3的上端齐平,引流管8的下端低于出烟管3的下端,引流管8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漏斗状的扩口器9。
44.首先,热气流本身会加热导烟管2以及出烟管3,加剧烟囱效应,提高导烟管2内的烟气流流速。其次,引流管8下端的扩口器9能够对热气流进行集中,使热气流在引流管8内的压力较高,引流管8上端的扩口器9和扩流漏斗4能够使热气流向四周发散,从而降低扩流漏斗4中烟气流的压强,使该处形成低压区,促使导烟管2中的烟气流加速流动。最后,热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将会通过叶片6推动转环5进行转动,转环5转动时将会通过内侧的叶片6促使烟气流加速流动,提高该发烟装置的发烟效率。
45.参见附图3,燃烧机构设置于发烟炉1的中部,包括转动设置于发烟炉1上的转轴10,转轴10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燃烧网片11,燃烧网片11上固定设置有电热丝12,燃烧网片11远离转轴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弧形的挡板13,挡板13位于燃烧网片11转动时的前进侧。结合附图4和附图5,发烟炉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4,发烟炉1内的下部滑移设置有抽屉状结构的水槽18,水槽18的侧壁上开设有电机槽19,驱动电机14位于电机槽19内。发烟炉1的下部还开设有进风口20。
46.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槽18内注入冷却水,能够对驱动电机14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试验现场的高温对驱动电机14产生损坏。同时,燃尽的烟饼残渣也能够掉入到水槽18中,从而对烟饼的残渣进行收集。
47.投料机构包括固定于发烟炉1上的投料仓21,结合附图3,投料仓21内设置有竖向的投料通道22,投料通道22与发烟炉1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包括阀板17,阀板17相对的两侧中部固定有销轴30,销轴30与发烟炉1的侧壁转动连接,阀板17靠上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配重块31,投料通道22的一侧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板32,阀板17靠上的一侧位于两个限位板32之间。单向阀能够将投料通道22与发烟炉1的连接处封闭,从而使发烟炉1内的烟雾无法进入到投料通道22内,避免烟雾在投料通道22内淤积。
48.投料仓21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倾斜的料板24,料板24将投料仓21分隔出三个与投料通道22连通的储料格23,每个储料格23连通投料通道22的一侧均设置有隔离门25,隔离门25的上侧与对应的料板24或者投料仓21铰接,投料仓21内设置有挡杆26,挡杆26与投料仓21以及料板24均滑移配合,档杆与隔离门25抵接,挡杆26的下端固定有齿条27,发烟炉1上转动设置有与齿条27啮合的从动齿轮28,转轴10上固定设置有与从动齿轮28啮合的传动齿轮16,驱动电机14的轴端与从动齿轮28之间传动设置有带传动机构29。投料仓21远离发烟炉1的一侧开口且铰接设置有投料门15,投料门15与投料仓21利用锁扣相固定,能够便于试验人员事先向投料仓21内投放烟饼,并且防止烟气从投料仓21中蔓延出来。
4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试验开始前,试验人员向储料格23中投放一定量的烟饼,在试验时,驱动电机14可以由试验人员远程控制或者利用定时器定时启动,首先转轴10在驱动电机14的驱动下旋转90
°
,并且齿条27带动挡杆26同步地向下移动,在转轴10转完90
°
后,挡杆26的上端刚好到达最靠上的隔离门25的下侧,该隔离门25不受到挡杆26的限位后将会释放对应储料格23中的烟饼,烟饼掉落到燃烧网片11上,并利用电热丝12将其点燃。在这一批烟饼即将燃尽时,转轴10再次旋转90
°
,从而将该烟饼从燃烧网片11靠近从动齿轮
28的一侧转移到远离从动齿轮28的一侧,并使烟饼在该侧继续燃烧,而新的烟饼将会落到燃烧网片11靠近从动齿轮28的一侧。转轴10再次旋转90
°
后,充分燃烧的烟饼残渣将会被仍到水槽18中,并以此循环。
50.这样的好处是,烟饼能够被分批投入到发烟炉1内,不需要试验人员靠近人工投料,安全性高。并且已燃尽的烟饼、未燃尽的烟饼以及待燃烧的烟饼被隔离开来,以使烟饼燃烧充分,发烟效率高。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