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3600发布日期:2022-12-07 02:2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逃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2.逃生装置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发生意外情况时辅助高空作业人员从高层建筑紧急缓降撤离至地面安全位置,避免作业人员受到意外伤害。逃生装置通常设置成从锚点悬挂的逃生类防护模块,根据使用条件及高层建筑周围地形,一方面可设置为垂直缓降降落,另一方面可设置为斜拉导向缓降降落。但是现有的逃生装置不管是垂直降落还是斜拉降落,其均是从起点直接降落到终点,由于速度较快,很容易导致作业人员紧急撤离缓降逃生时,因落地姿势不规范,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逃生装置因下落速度较快,落地姿势不规范,易导致作业人员受到二次伤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作业人员二次伤害的逃生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逃生装置,包括:
5.第一固定件,适于与高层建筑固定;
6.第一绳索,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7.缓降机构,与所述第一绳索滑动连接;
8.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绳索的预设位置上,适于限制处于滑动中的所述缓降机构停于所述预设位置。
9.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绳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另一端与地面固定,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设置位置到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的连线与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10.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一对相向设置的限位板,一对限位板设有允许所述第一绳索贯穿的通道和位于所述通道两侧的通孔,采用紧固件贯穿所述通孔,以对一对限位板施加夹紧力。
11.可选地,相向设置的所述限位板的拼接面上设有弧形槽,以使得一对所述限位板拼接后形成所述通道。
12.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上且与所述缓降机构的接触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单元。
13.可选地,所述缓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的升降结构和与所述升降结构连接的紧固结构;
14.所述升降结构设有第二绳索,所述紧固结构设有与所述第一绳索滑动连接的导向件和用于固定作业人员的紧固部,所述导向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绳索和紧固部。
15.可选地,所述导向件为内设导向孔的导向块。
16.可选地,所述导向件为与所述第一绳索卡持并滑动连接的手动控制件,所述手动
控制件包括卡持部和调整卡持部与所述第一绳索之间的间隙或挤压力的抵接部。
17.可选地,所述导向件为与所述第一绳索滑动连接的导轮组件。
18.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绳索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张紧件。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在缓降机构沿第一绳索滑动从而带动作业人员下降时,因靠近落地点处限位结构的设置,使得缓降机构在滑动至与限位结构抵接的预定位置时,受到限位结构施加的与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停止在当前位置,进而使得作业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落地准备,有效避免了二次伤害,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一对限位板通过紧固件对第一绳索施加夹紧力,保证了限位结构与第一绳索连接位置的可靠性。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升降结构与紧固结构连接,进一步防止了二次伤害的发生,且导向件为紧固结构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发生偏离。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的示意图;
25.图2为第一固定件与升降结构的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3为紧固件与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缓降机构与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的连接示意图;
28.图5为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第一绳索;4、挂杆;5、连接轴;6、张紧件;7、拉环;8、升降结构;9、紧固结构;10、第二绳索;11、导向件;12、第一挂耳;13、第三绳索;14、套环;15、限位板;16、通孔;17、弧形槽;18、第二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3.如图1至图5所示的逃生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包括分别适于与高层建筑和地面固定的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连接的第一绳索3、与所述第一绳索3滑动连接的缓降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绳索3上的限位结构。
34.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1为悬挂件,悬挂件与高层建筑固定,且设有用于固定第一绳索3端部的挂杆4,第一绳索3的一端通过锁扣固定在挂杆4上,为方便使用,悬挂件上设有两个挂杆4,每一挂杆4上固定有一根第一绳索3,第一绳索3为钢丝绳,第一绳索3连接高层建筑与地面,为逃生的主要引导路线。
35.所述第二固定件2为带有螺纹的旋杆,旋杆带有螺纹的部分旋入地下,螺纹的设置增加了旋杆与土壤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有效防止旋杆脱离地面;且旋杆竖直旋入地下,即与地平面垂直设置。如图3所示,旋杆的上端设有连接轴5,第一绳索3的另一端通过锁扣与张紧件6连接,张紧件6的另一端设有套设在连接轴5的拉环7。
36.根据实际需要,本逃生装置可以实现垂直降落或者斜向降落。当实现垂直降落时,可以取消第二固定件2,可以采用将第一固定件1与高层建筑固定后,将第一绳索3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固定件1,缓降机构与第一绳索3滑动连接,限位结构设于第一绳索3的预设位置上,适于限制处于滑动中的所述缓降机构停于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为靠近地面的位置。当采用本逃生装置实现斜向降落时,以第一固定件1垂直于水平面的连线为基准线,可以将第二固定件2偏离第一固定件1设置,即第二固定件2与第一固定件1之间的连线与该基准线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小于90
°
,此时作业人员沿第一绳索3斜向降落。并且限位结构设于第一绳索3上,且靠近第二固定件2的预设位置上,即设于第一绳索3的下端,通过限位结构限制处于滑动中的所述缓降机构停于预设位置。
37.所述缓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连接的升降结构8和与所述升降结构8连接的紧固结构9,升降结构8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离心式刹车组件、传动组件、绳轮、导轮和第二绳索10,壳体作为安装基体,离心式刹车组件固定安装于壳体内,传动组件安装在离心式刹车组件上,绳轮与传动组件连接,第二绳索10绕设在绳轮上,并穿过导轮的两个轮体之间的空隙,延伸至壳体外部,且分别与两根第一绳索3上的紧固结构9连接。这样在绳轮和第二绳索10的作用下,当前人员沿着一根第一绳索3上的紧固结构9下降的同时,另一根第一绳索3的紧固结构9上升至作业位置,以实现一个人员的下降,实现两个紧固结构的上下循环运行,进而便于人员缓降至地面。此过程中,利用升降结构8的离心式刹车组件实现降低作业人员缓降过程中的速度。腔体上端用连接件与悬挂件固定连接,第二绳索10伸出壳体的另一端通过锁扣与紧固结构9连接,锁扣中设有一安装块,第二绳索的另一端绕设在安装块与锁扣的空隙中,以方便按照需求调整第二绳索10的长度。
38.如图4所示,所述紧固结构9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绳索3滑动连接的导向件11和用于固定作业人员的紧固部,导向件11分别连接第二绳索10和紧固部。具体的,所述导向件11为内设导向孔的导向块,第一绳索3贯穿导向孔设置;该导向件11上设有第一挂耳12和第二挂耳18,第一挂耳12用于与第二绳索10的锁扣连接,第二挂耳18用于与紧固部连接。紧固部用于固定作业人员,具体包括第三绳索13和套环14,第三绳索13的一端通过锁扣与第二挂耳18连接,第三绳索13的另一端与套环14连接。其中,套环14用于与作业人员穿戴的安全带连接。
3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挂耳12设置在导向件11的上部,且使得导向件11与第一绳索3尽可能保持在垂直的位置上,这样可以防止导向件11在第一绳索3上滑动的过程中与该第一绳索3之间出现卡滞的问题,进而保证导向件11顺畅的沿着第一绳索3滑动。
40.限位结构适于在所述缓降机构滑动至预设位置时对其施加与滑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限制处于滑动中的缓降机构停于该预设位置。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一对相向设置的限位板15,一对限位板15设有允许所述第一绳索3贯穿的通道和位于所述通道两侧的通孔16,相向设置的所述限位板15的拼接面上设有弧形槽17,以使得一对所述限位板15拼接后形成所述通道,通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通孔16,采用紧固件依次贯穿一对限位板15的所述通孔16,以对一对限位板15施加夹紧力。其中,为了更好的对限位板15施加夹紧力,优选地,一对限位板15拼接后形成的通道的尺寸小于第一绳索3的尺寸。紧固件优选螺钉,也可为其他可将一对限位板15固定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制。限位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要保证作业人员还未接触地平面。
41.在安装逃生装置时,首先将两个导向件11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一绳索3上,并将升降结构8的第二绳索10的一端通过锁扣与导向件11的第一挂耳12连接;然后将第一绳索3的两端分别与悬挂件和张紧件6连接,第二绳索10的另一端绕过绳轮后与另一第一绳索3上的另一导向件11的第一挂耳12连接,并将旋杆旋入地下,且与张紧件6连接;再将悬挂件与高层建筑的预定位置固定,此时,作业人员将其中一个第三绳索13的套环14固定在其身上的安全带后,即可沿第一绳索3下降至地面,在该作业人员下降时,另一个第三绳索13上的紧固结构9上升至作业位置,以实现将下一个人员下降至地面。同时在作业人员沿第一绳索3下降到与限位结构接触的位置时,由于受到限位结构施加的沿第一绳索3向上的阻挡力,因此作业人员会停止在距离地面一定的位置,在该位置作业人员可进行落地准备动作,例如屈膝等,此时,作业人员可以解开与安全带连接的套环14,完成下降过程,此下降过程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从而避免了直接下滑至地面时,双腿撞击地面造成的二次伤害。
42.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限位结构上且与缓降机构的接触面上可以设有弹性缓冲单元,例如橡胶层或压缩弹簧等,以起到缓冲作用。
43.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件11为与所述第一绳索3卡持并滑动连接的手动控制件,所述手动控制件包括卡持部和调整卡持部与第一绳索3之间的间隙或挤压力的抵接部,将第一绳索3穿于卡持部,实现沿着第一绳索3滑动,此过程中,通过调整抵接部与卡持部之间的距离,以调整卡持部的开口大小,进而调整卡持部与第一绳索3之间的间隙或挤压力,以达到导向件11在第一绳索3上的自由滑动及制动效果。
44.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件11为与所述第一绳索3滑动连接的导轮组件。该导轮组件包括有导轮和导轮罩,导轮罩上设有第一挂耳12和第二挂耳18,第一挂耳12用于与第二绳索10的锁扣连接,第二挂耳18用于与紧固部连接。将导轮装卡于第一绳索3上,实现在第一绳索3上自由滑动。
45.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地锚件。
4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