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0881发布日期:2023-03-04 04:5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登高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


背景技术:

2.在电力系统中,经常需要登高作业,例如挂防坠器的操作,往往需要人工登高数几米至十米的高度。当需要加挂时,通常需要登高人员在一定的高度下,手持防坠器将其固定在横担上。
3.然而,常规的加挂方式普遍存在加挂时间长、作业效率低下的特点。同时,由于加挂时操作人员距离横担具有一定距离,增加了登高人员执行操作时的危险系数,对于部分供电线路来说,还要在切断线路的前提下才能实施加挂。
4.鉴于部分地区配电网线路线路布置密集复杂,加挂难度的增加不仅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危险系数,还普遍存在操作效率极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以解决现有装置导致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及危险系数高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供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包括:
7.绝缘杆以及位于所述绝缘杆一端的勾爪主体;所述勾爪主体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
8.所述第一支撑臂远离所述绝缘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向绝缘杆方向开设的沟槽;
9.所述第二支撑臂远离所述绝缘杆的一端设置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沿远离绝缘杆方向开设的凹槽;
10.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沟槽活动卡接,另一端设有接线端;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与所述凹槽活动卡接的卡接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沿活动杆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勾爪主体靠近所述绝缘杆的一侧设有锁紧端,所述锁紧端与所述绝缘杆螺纹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呈v型角度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条形板,所述卡接部为圆柱型结构,圆柱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条形板连接;所述凹槽的内缘与圆柱形结构相匹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靠近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圆柱型结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沟槽内。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圆柱型结构的直径。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为铁杆,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吸附活动杆端部的磁铁。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包括绝缘杆以及位于绝缘杆一端的勾爪主体;勾爪主体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远离绝缘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上设有向绝缘杆方向开设的沟槽;第二支撑臂远离绝缘杆的一端设置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上设有沿远离绝缘杆方向开设的凹槽;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与沟槽活动卡接,另一端设有接线端;活动杆上设有与凹槽活动卡接的卡接部。本技术提供的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通过设置的相反方向的沟槽和凹槽结构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活动杆,可以远距离实现给横担钩挂防坠绳的操作过程,既保证了登杆人员的安全性,同时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的拆解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的组合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绝缘杆;2-勾爪主体;21-第一支撑臂;211-第一阀体;212-沟槽;22-第二支撑臂;221-第二阀体;222-凹槽;23-活动杆;231-接线端;232-卡接部;233-条形板;24-锁紧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针对的防坠绳通常是指防坠器绝缘绳,直径≤10mm,长度≥30m。
27.由图1和图2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包括:
28.绝缘杆1,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杆1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杆状结构,对于绝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不予限定,应当认为,所有用于电力行业中的绝缘材料均可用于本技术的绝缘杆1,另外,本技术中绝缘杆1具有一定长度,一般大于或等于12m,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一定距离之外远程进行钩挂的操作,对于某些技术场景,还可以将绝缘杆1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从而根据不同的技术场景来切换可操作的长度,更具灵活性。
29.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杆1一端的勾爪主体2;在本技术中勾爪主体2是主要提供钩挂操作的核心部件,对于该部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下面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勾爪主体2包括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其中,第一
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是基于不同的作用而命名,但在材料和基本形状上,二者可以相同。上述支撑臂的形状可以是u型、l型等,在一种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之间呈v型角度设置,例如呈30
°
~90
°
,可以调节二者端部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钩挂操作。
31.所述第一支撑臂21远离所述绝缘杆1的一端设有第一阀体211,所述第一阀体211上设有向绝缘杆1方向开设的沟槽212;
32.所述第二支撑臂22远离所述绝缘杆1的一端设置第二阀体221,所述第二阀体221上设有沿远离绝缘杆1方向开设的凹槽222;
33.在本实施例中,沟槽212和凹槽222的方向是相反设置的,通过这样的结构与活动杆23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本技术的装置具备挂线的效果。
34.所述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之间设有活动杆23;所述活动杆23的一端与所述沟槽212活动卡接,另一端设有接线端231;所述活动杆23上设有与所述凹槽222活动卡接的卡接部232。
35.具体的,当活动杆23受到向绝缘杆1方向的力时,由于沟槽212的方向指向绝缘杆1,而凹槽222的方向背离绝缘杆1,将导致活动杆23靠近沟槽212的一端从沟槽212中脱离,直至二者分离,而活动杆23靠近凹槽222的一端仍然与凹槽222紧贴,在视觉上呈现为活动杆23以凹槽222为轴进行向内的转动;相反的,当活动杆23受到背离绝缘杆1方向的力时,同样由于沟槽212的方向指向绝缘杆1,而凹槽222的方向背离绝缘杆1,将导致活动杆23靠近凹槽222的一端从凹槽222中脱离,直至二者分离,而活动杆23靠近沟槽212的一端将进入到沟槽212中与其卡紧,在视觉上呈现为活动杆23以沟槽212为轴进行向外的转动。本技术利用活动杆23具有上述的运动特点,来实现对于铁塔横担的挂绳操作。
36.下面结合图3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的操作过程:
37.一、在进行挂绳操作之前,先将防坠绳与所述接线端231固定,然后操作人员手持绝缘杆1,将勾爪主体2伸向待钩挂的横担的位置;图3中横担用圆形的图形代替。
38.二、当横担与活动杆23接触后,如图3(a),继续手持绝缘杆1向横担方向施力,使活动杆23受到横担带来的反向作用力,此力的方向为向绝缘杆1方向的力;此时,由上述可知,活动杆23将以凹槽222为轴进行向内的转动,使得活动杆23与第一支撑臂21之间具有开口,如图3(b),横担可以通过该开口进入到第一支撑臂21、第二支撑臂22及活动杆23围成的内部空间中;
39.三、当横担进入内部空间后,操作人员手持绝缘杆1向自己方向施力,使活动杆23向绝缘杆1的方向接触横担,如图3(c),横担与活动杆23再次接触后,继续手持绝缘杆1向自己方向施力,使活动杆23收到横担带来的反向作用力,此力的方向为背离绝缘杆1方向的力;此时,由上述可知,活动杆23靠近沟槽212的一端将进入到沟槽212中与其卡紧,如图3(d),并以沟槽212为轴进行向外的转动,使得沟槽212与活动杆23分离,即活动杆23与第二支撑臂22之间具有开口,如图3(e),横担可以通过该开口从第一支撑臂21、第二支撑臂22及活动杆23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出来。
40.四、经过上述步骤一至三,使得固定在接线端231上的防坠绳从横担上缠绕了一圈,如图3(f),此时,操作人员再首次绝缘杆1向自己方向不断施力,使得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被回收至人体周围,同时完成了在横担上钩挂防坠绳的操作过程。
4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通过设置的相反方向的沟槽和凹槽结构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活动杆,可以远距离实现给横担钩挂防坠绳的操作过程,既保证了登杆人员的安全性,同时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232沿活动杆23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可以使本技术的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横担的钩挂,同时,卡接部232设有多个时,其中一个卡接部用于提供卡接作用,其它的卡接部可以增加活动杆的结构强度。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勾爪主体2靠近所述绝缘杆1的一侧设有锁紧端24,所述锁紧端24与所述绝缘杆1螺纹连接,锁紧端24与绝缘杆1可拆卸连接,一是方便拆卸安装,二是在绝缘杆1长度不可调的前提下,可以更换为更长或更短的相同直径的绝缘杆1,增加了灵活性。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23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条形板233,所述卡接部232为圆柱型结构,圆柱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条形板233连接;所述凹槽222的内缘与圆柱形结构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将卡接部232设置为圆柱型的结构与凹槽222配合,可使得卡接锁定、解锁的过程更加灵活,不卡涩,且更易成型加工。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23靠近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圆柱型结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沟槽212内。在本实施例中,将活动杆23靠近第一支撑臂21的一端设置为圆柱型的结构与沟槽212配合,可使得卡接锁定、解锁的过程更加灵活,不卡涩,且更易成型加工。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22的开口宽度小于圆柱型结构的直径。具体的,凹槽222的开口可设计为略小于圆柱型结构直径,即当卡接时,凹槽222可对活动杆23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当从凹槽222中脱出时,一般需要稍加力量才能导致其脱出,这样可以在活动杆23不受力的情况下防止其与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脱离。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23为铁杆,所述凹槽222内设有用于吸附活动杆23端部的磁铁。将卡接的位置设置为磁性连接的结构与上述开口宽度小于圆柱型结构的直径的效果同理,均是为了提供二者连接的支撑力,防止活动杆23不受力的情况下与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脱离。
4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免登杆防坠绳悬挂器,包括绝缘杆以及位于绝缘杆一端的勾爪主体;勾爪主体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远离绝缘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上设有向绝缘杆方向开设的沟槽;第二支撑臂远离绝缘杆的一端设置第二阀体,第二阀体上设有沿远离绝缘杆方向开设的凹槽;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与沟槽活动卡接,另一端设有接线端;活动杆上设有与凹槽活动卡接的卡接部。
49.本技术解决了登杆交替使用安全带的问题。这个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度缩短了工作时间,保证了登杆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系数高,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50.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