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线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878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案是以申请日为2014-05-06,申请号为201410187393.1,名称为“一种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的发明专利为母案而进行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纺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化纤技术的进步,纺丝速度达6000m/min以上的超高速一步法生产锦纶HOY(Highorientedyarn)的技术,已越来越被重视。该技术与传统的FDY及DT等技术相比,省去了拉伸部件或拉伸设备:高聚物经熔融喷丝、冷却固化和上油后,即可卷绕成直接用于纺织的锦纶长丝,因而总的设备投资费用较低,生产成本较低。制成的纤维具有染色均匀度好,可在常压下沸染,沸水收缩率低等特点。纺丝速度是HOY的主要工艺参数,HOY依靠较高纺速产生的足够纺丝张力,使丝束在纺程上一次完成丝条的细化拉伸和结晶取向。纺丝速度的大小对纤维的结构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纺丝速度低于5000m/min时,有双重峰出现,并且结晶双峰的峰温呈减小趋势,说明在升温过程中,生成的晶粒不完善,晶格规整性较差,并且含量较少。而当纺丝速度超过5500m/min以后,熔点高而且低温熔融峰消失,表明纤维生成了较为完善的结晶结构。这是由于随着纺丝速度的增加,无论是介晶态还是非晶态,其取向程度增加,纤维大分子链段的有序化使得在受热过程中砌入晶格比较容易,所以结晶双峰的温度呈减小趋势;但当纺丝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取向诱导形成了大量的结晶,大部分取向程度高、排列规整的取向介晶态成份含量减少,低温结晶峰逐渐消失。结晶度在纺丝速度低于4500m/min时几乎为0,而当纺丝速度为5000m/min时,结晶度一下子增加到26%,以后随着纺丝速度的增加,结晶度逐渐增加到35%,并趋于稳定。所以HOY的纺丝速度不宜低于5500m/min,否则生成的不完善结晶结构会影响到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目前高取向丝的卷绕装置其纺丝甬道与导丝盘之间间距较大,牵伸辊采用大型电机带动,之间通过钢平台进行导线操作,这种方式如果丝线断裂话,需要两个工人进行操作,一个在底下,一个在钢平台上互相配合,既浪费人力,又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间距小、结构简单的丝线卷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线卷绕装置,包括纺丝甬道、导丝盘、牵伸对辊和卷绕筒管;所述牵伸对辊包括第一牵伸辊和第二牵伸辊,所述第一牵伸辊位于导丝盘下方,所述第二牵伸辊和第一牵伸辊在水平方式保持相对平行;所述卷绕筒管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卷绕来自所述纺丝甬道的多个丝线,所述纺丝甬道的丝线通过导丝盘后,由第一牵伸辊和第二牵伸辊进行牵伸,并由第二牵伸辊分配给上述各卷绕筒管;所述第二牵伸辊由微型电机带动转动,第二牵伸辊能够在上述多个丝线的丝道成为卷绕运转时正规的丝道的卷绕运转位置、和作为比上述卷绕运转位置低的位置的生头作业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为了保证比较合理的纺速为:5800~6200m/min,采用微型电机带动牵伸辊转动,此时对卷绕机的损伤最小,可纺性也较好,制得HOY也能满足后道的应用。同时缩短纺丝甬道和导丝盘的距离,取消钢平台,减少了废品率,同时减低了生产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丝线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纺丝甬道;2:导丝盘;3:牵伸对辊;31:第一牵伸辊;32:第二牵伸辊;33:微型电机;4:卷绕筒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发明丝线卷绕装置,包括纺丝甬道1、导丝盘2、牵伸对辊3和卷绕筒管4;所述牵伸对辊3包括第一牵伸辊31和第二牵伸辊32,所述第一牵伸辊31位于导丝盘2下方,所述第二牵伸辊32和第一牵伸辊31在水平方式保持相对平行;所述卷绕筒管4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来卷绕来自所述纺丝甬道1的多个丝线,所述纺丝甬道1的丝线通过导丝盘2后,由第一牵伸辊31和第二牵伸辊32进行牵伸,并由第二牵伸辊32分配给上述各卷绕筒管4;所述第二牵伸辊32由微型电机33带动转动,第二牵伸辊32能够在上述多个丝线的丝道成为卷绕运转时正规的丝道的卷绕运转位置、和作为比上述卷绕运转位置低的位置的生头作业位置之间移动。采用微型电机带动牵伸辊转动,保证比较合理的纺速为:5800~6200m/min,此时对卷绕机的损伤最小,可纺性也较好,制得HOY也能满足后道的应用。同时缩短纺丝甬道和导丝盘的距离,取消钢平台,减少了废品率,同时减低了生产能耗。由于第二牵伸辊能够在多个丝线的丝道成为卷绕运转时正规的丝道的卷绕运转位置和作为比卷绕运转位置低的位置的生头作业位置之间移动,因此通过在生头作业位置将丝线挂在第二牵伸辊上,然后,使其移动到卷绕运转位置,由此能够在低位置处对第二牵伸辊进行生头作业。而且,由于没有使丝线以大的弯曲角度变向的必要,因此没有为了将各丝线导引到各卷绕筒管位置而使用辊的必要。因此成为生头作业性良好、并且耐久性高的纺丝卷绕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牵伸辊与卷绕筒管之间进一步设有丝道导引器,所述丝道导引器使分配给上述各卷绕筒管的各丝线在预定的角度以下弯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牵伸辊包括微型电机、调节螺杆和牵伸辊;所述的微型电机固定在电机机架上,电机机架安装在轨道上,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杆与牵伸辊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滑套固定在螺杆支架上,移动滑块与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滑块与电机机架固定连接,牵伸辊杆轴向垂直于调节螺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