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分混纺抗菌凉爽保健纱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117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混纺抗菌凉爽保健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石纤维、茶叶纤维、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苎麻纤维和柔丝纤维多组分混纺抗菌凉爽保健纱线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玉石纤维是一种凉爽保健性功能纤维,它采用纳米技术,使玉石和其他矿物质材料达到了亚纳米粒径,然后熔入涤纶纺丝熔体之中,经过纺丝加工而制成玉石纤维,这种纤维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消除疲劳的作用。但玉石纤维质量比电阻大,静电现象突出,使其在纯玉石纤维的纺纱过程中带来成网性、纱线毛羽多等困难。

茶叶纤维是以茶叶中的多种功能性成分为原料,提取天然抗菌剂加入到粘胶混合液中,然后经一系列加工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具有天然抑菌、抗菌、防臭和祛除异味等保健作用。茶叶纤维清新凉爽,光滑细腻,密度小,吸湿放湿性好,但湿态断裂强度小,利用纯茶叶纤维制得的织物缩水变形大。

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对人体无害,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对人体的皮肤有杀菌、消菌功效和保健作用;细度细,强度大,耐磨性好,钩接强度高,初始模量大,干态断裂强力大,断裂伸长率大,干湿初始模量大,耐疲劳性好,勾结强度和结节强度大。但抗紫外线涤纶纤维质量比电阻大,静电现象突出,使其在纯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的纺纱过程中带来成网性、纱线毛羽多等困难。

柔丝纤维细度细,弹性好,手感滑爽,光泽柔和,柔软保暖,蓬松性好,吸湿性好,亲肤性好,舒适性佳。但尺寸稳定性差,色牢度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护肤健体、养颜、滋润皮肤、亲肤性好、抗紫外线、舒适性佳等保健功能,并且纱线或织物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的多组分混纺抗菌凉爽保健纱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多组分混纺抗菌凉爽保健纱线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组分混纺抗菌凉爽保健纱线,由玉石纤维、茶叶纤维、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苎麻纤维和柔丝纤维组成,所述玉石纤维的含量占15-20%,茶叶纤维的含量占15-20%,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的含量占15-35%,苎麻纤维的含量占5-25%,柔丝纤维的含量占5-20%。

所述混纺纱线性能指标为:单纱断裂强度14.2-32.5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9.5-14.3%,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6-23.2%。

本发明中,使用的玉石纤维的物理指标:细度15.2-17.8μm,平均细度16.0μm,长度27.8-42.0㎜,平均长度34.3㎜。

本发明中,使用的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的物理指标:单纤维线密度1.4dtex,长度38.00mm。

本发明中,使用的茶叶纤维的物理指标:单纤维线密度1.5dtex,长度38.00mm。

本发明中,使用的苎麻纤维单纤维线密度3.5dtex,长度26.00mm。

本发明中,使用的柔丝纤维单纤维线密度1.7dtex,长度38.00mm。

纱线的制备方法进一步阐述如下:

依次包括原料和毛加油、制条、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具体为:

(1)、原料和毛加油工序:加入占原料重量1.5%的抗静电剂,原料和毛时要求混合开松两遍或三遍,和好后的原料应该在和毛间的毛仓中储存24-48小时;

(2)、梳毛制条工序:制条工序车间环境的相对湿度掌握在80%以上,出条重量16.8g/5m,出条速度40.8m/min,喂毛量44g/次,刺辊速度减小到620—700r/min,锡林速度315r/min,锡林—盖板隔距为12、10、10、10、12/1000英寸;

(3)、并条工序:并条工序车间环境温度控制在23.5—25℃,相对湿度控制在73—85%;头并采用8根并合,二道与三道采用8根并合,以充分发挥并合作用,以有利于降低重量不匀率,一并8根喂入,出条重量16.26g/5m,隔距14×20mm;二并8根喂入,出条重量15.4g/5m,隔距13×18mm;三并8根喂入,出条重量15.2g/5m,隔距12×18mm;

(4)、粗纱工序:牵伸倍数6.7倍,粗纱定量4.48—4.64g/10m,罗拉隔距适当偏大掌握,有利于提高粗纱条干水平,隔距23.5×33.5mm,捻系数56—78,轴向卷绕密度3.275—3.335圈/cm,锭速580—760r/min,前罗拉速度165—185r/min;

(5)、细纱工序:采用中弹中硬的胶辊,有利于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缩小加捻三角区,提高成纱品质;减小锭间转速差异,选择合适的钢丝圈重量和正确掌握钢丝圈调换周期,以提高成纱质量;捻度985—1190捻/米,锭速7085—8150r/min,温度控制在24—27℃,相对湿度控制在63—80%。

在细纱工序后还包括络筒工序、倍捻工序和蒸纱工序:

络筒工序:络筒采用意大利savio机型,车速560—700r/min;捻接气压4.5bar,纱线平衡气压3.5bar,电清参数为:n=5.0,ds=2.2,ls=1.4cm,dl=1.26,ll=50cm,-d=22%;-l=40cm;

倍捻工序:采用短纤倍捻机tdn120型,车速5650—6700r/min,捻度1000—1150捻/米,超喂率1.67。

除常规工艺要求外,本发明由于玉石纤维、茶叶纤维、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和柔丝纤维杂质含量少,要尽量减少打击点,以减少纤维的损伤,成卷后用塑料薄膜包好,严防油剂和水分蒸发,使纺纱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成卷机的综合打手采用梳针打手,能减少棉块反复的滚动,防止纤维之间纠缠成团,减少开松打击力度,防止纤维损伤,并适当放大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的隔距;采用梳针打手,该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510—685转/分,单打手成卷机也采用梳针打手,该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670—865转/分,风扇速度1160—1340转/分,棉卷罗拉速度11.5—12.0转/分;成卷后用塑料薄膜包好,严防油剂和水分蒸发,并保证卷装成形良好,厚薄均匀,无烂边、破洞和粘卷现象,本发明为了防止和避免纤维过多损伤和纠缠,刺辊速度要适当降低,以加强对混纺纱纤维的开松,锡林与刺辊速度比适当偏大控制,既可以保证纤维达到充分梳理,又有利于纤维转移,防止缠绕梳棉机各个部件,适当放大梳理部件间的各隔距,减少纤维反复揉搓,增加梳理转移;采用专用金属针布,以增加针齿对纤维的梳理作用,可使棉网清晰度提高,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使单纤维状态良好,减少棉结和短绒。其刺辊速度565—770转/分,锡林速度315—370转/分,盖板速度61—80mm/min,道夫速度20—24转/分,锡林~盖板之间的隔距为0.42mm、0.37mm、0.33mm、0.33mm和0.37mm,锡林~道夫之间的隔距为0.15mm,刺辊~锡林隔距为0.27mm,给棉板~刺辊隔距0.25mm,除尘刀—刺辊隔距0.38mm;在并条工序中三道并条罗拉隔距均采用12×19.5mm,三道并条胶辊加压均采用30×32×30×6kg;在粗纱工序中锭速600—670r/min,前罗拉速度165—185r/min;在细纱工序中钳口隔距2.5—3.0mm,前罗拉速度168—190r/min,锭速12800—13500r/min;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和未描述的工艺和设备等均是常规使用的,或可以从市场上购得。由技术常识可以知道,本发明可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必要特征和实质的实施方案来加以实现的,所以,在下列的实施的方案中,就各方面来说,都只是举例子加以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或等同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所包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32.1tex混纺纱为例,采用玉石纤维、茶叶纤维、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苎麻纤维和柔丝纤维混纺重量的百分比为20:20:25:20:15,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和毛加油工序:加入占原料重量1.5%的抗静电剂,原料和毛时要求混合开松两遍或三遍,和好后的原料应该在和毛间的毛仓中储存24-48小时;

梳毛制条工序:制条工序车间环境的相对湿度掌握在80%以上,出条重量16.8g/5m,出条速度40.8m/min,喂毛量44g/次,刺辊速度减小到620—700r/min,锡林速度315r/min,锡林—盖板隔距为12、10、10、10、12/1000英寸;

并条工序:并条工序车间环境温度控制在23.5—25℃,相对湿度控制在73—85%;头并采用8根并合,二道与三道采用8根并合,以充分发挥并合作用,以有利于降低重量不匀率,一并8根喂入,出条重量16.26g/5m,隔距14×20mm;二并8根喂入,出条重量15.4g/5m,隔距13×18mm;三并8根喂入,出条重量15.2g/5m,隔距12×18mm;

粗纱工序:牵伸倍数6.7倍,粗纱定量4.48—4.64g/10m,罗拉隔距适当偏大掌握,有利于提高粗纱条干水平,隔距23.5×33.5mm,捻系数56—78,轴向卷绕密度3.275—3.335圈/cm,锭速580—760r/min,前罗拉速度165—185r/min;

细纱工序:采用中弹中硬的胶辊,有利于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缩小加捻三角区,提高成纱品质;减小锭间转速差异,选择合适的钢丝圈重量和正确掌握钢丝圈调换周期,以提高成纱质量;捻度985—1190捻/米,锭速7085—8150r/min,温度控制在24—27℃,相对湿度控制在63—80%。

络筒工序:络筒采用意大利savio机型,车速560—700r/min;捻接气压4.5bar,纱线平衡气压3.5bar,电清参数为:n=5.0,ds=2.2,ls=1.4cm,dl=1.26,ll=50cm,-d=22%;-l=40cm;

倍捻工序:采用短纤倍捻机tdn120型,车速5650—6700r/min,捻度1000—1150捻/米,超喂率1.67。

经测试,所制得混纺纱的性能参数为:单纱断裂强度22.5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10.3%,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3.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28.5tex混纺纱为例,采用玉石纤维、茶叶纤维、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苎麻纤维和柔丝纤维混纺重量的百分比为15:20:30:20:15。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所制得混纺纱的性能参数为:单纱断裂强度25.5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12.1%,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4.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43tex混纺纱为例,采用玉石纤维、茶叶纤维、抗紫外线中空涤纶纤维、苎麻纤维和柔丝纤维混纺重量的百分比为15:20:25:20:20。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所制得混纺纱的性能参数为:单纱断裂强度30.2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10.1%,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21.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