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及成纱工艺及防护性纺织品及编织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82295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及成纱工艺及防护性纺织品及编织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纱线及其成纱工艺,还涉及到使用该纱线生产防护性纺织品及其编织方法,另外还涉及到编织该防护性纺织品的纺织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防护性纺织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防护织物的发展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靠拢,并成为现在纺织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伴随人们安全防护意识的不断增强,防护纺织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也使得对防护型织物的开发与研究成为必然。鉴于人们手部受伤的频率较高,手部防护织物的性能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目前,美国材料协会对防切割手套的标准作出了更新,推出ansi/isea105:2016标准(切割等级从a1-a9),使得手套防切割理念更加细致规范。针对于ansi/isea105:2016标准,现有技术中的防切割手套中含有pe、钢丝、玄武岩、玻纤、凯夫拉防火纤维、迪尼玛等一系列防切割纱线,但是经过实践证明,以上纤维制作成手套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切割等级不稳定,纤维容易断裂导致手部皮肤产生过敏现象,不耐水洗,切割手套比较厚实没有手感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的成纱工艺主要为包芯纱、合捻纱以及包覆纱三种,具体包纱工艺可参照图1,图2,图3,现有防切割系列针织手套,主要原材料为钢丝、玄武岩、玻纤与pe长纤、pe短纤、凯夫拉防火长纤、凯夫拉防火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和氨纶、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等纱线结合在一起形成单独的一根复合纱。利用一根或多根复合纱,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编织。成纱后运用全自动无缝针织机采用单层或双层进行编织手套,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等各种针数的机器。

但上述方法的切割等级低。在pe长纤中添加锦纶、涤纶、氨纶等纱线所制作成的无缝针织手套的切割等级一般情况下只能达到ansi切割测试的a1-a3之间高割等级手套质感厚重。据市场反馈信息得知,凡是能够达到ansi切割a4等级或以上级别的手套,都是以pe、凯夫拉防火纤维或芳纶再加上玻纤、玄武岩、钢丝等材料为主,但是多种纱线合并后必然会使得编织的手套手感僵硬,无法保证在操作过程中的手感。

同时,还会造成皮肤过敏现象。为了能够增加手套的切割强度,市面上很多手套中都含有玻纤,但是玻纤编织成手套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掌及手指的弯曲会产生断裂现象,断裂后的玻纤能够扎入手部皮肤,很容易导致手部皮肤红肿及瘙痒,并且会带来一定的过敏现象。防切割手套都是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可能会经过一次佩戴之后就立即处理,可能会进行一定的清洗后再次佩戴。经过试验表明,经过洗涤后的含有玻纤材质的手套,玻纤的断裂度达到83.7%。这样再次佩戴的情况下,更会导致手部皮肤的过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护性纺织品切割等级难以满足ansi/isea105:2016标准技术标准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以及该纱线的成纱工艺,和利用该纱线生产的防护性纺织品,及该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和装置,用于满足防切割强度高的市场需求,同时又不会造成皮肤过敏和影响使用性能的防护性纺织品。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及成纱工艺,及利用该纱线生产的防护性纺织品,还提供该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和纺织设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纱线,其含有芯丝和外层纱,其中,所述芯丝为钨丝,所述钨丝包覆在外层纱中心。

在本实施方案中,芯丝主要为防切割材料之用。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外层纱包含聚乙烯长纤、聚乙烯短纤、凯夫拉防火长纤、凯夫拉防火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外层纱还可以包含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钨丝的横截面直径为18-40微米。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纱线可分为合捻纱a10,包芯纱a9,包覆纱a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上述纱线的成纱工艺,其中,所述成纱工艺包括合捻纱成纱工艺,包芯纱成纱工艺,包覆纱成纱工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合捻纱a10成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取横截面直径为18-40微米的钨丝作为芯丝;

(2)、取两根或两根以上外层纱以钨丝为中心交叉编织,形成合捻纱a10;

其中,外层纱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包芯纱a9成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取横截面直径为18-40微米的钨丝作为芯丝;

(2)、取一根外层纱以钨丝为中心依次缠绕编织形成包芯纱a9;

其中,外层纱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包覆纱a11成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取横截面直径为18-40微米的钨丝作为芯丝;

(2)、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捻纱a10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a1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纱线,包括芯丝和外层纱,其中,作为防割材料的芯丝为氨纶,所述氨纶包覆在外层纱里面。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外层纱包含聚乙烯长纤、聚乙烯短纤、凯夫拉防火长纤、凯夫拉防火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和氨纶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外层纱包含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上述纱线的成纱工艺,其中,所述成纱工艺包括合捻纱成纱工艺,包芯纱成纱工艺,包覆纱成纱工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合捻纱b30的成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以氨纶作为芯丝;

(2)、取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外层纱以氨纶为中心交叉编织,形成合捻纱b30;

其中,外层纱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包芯纱b19的成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以氨纶作为芯丝;

(2)、取一根外层纱以氨纶为中心依次缠绕编织形成包芯纱b19;

其中,外层纱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包覆纱b31的成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以氨纶作为芯丝;

(2)、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b31。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护性纺织品,其中,所述防护性纺织品至少包含以钨丝作为芯丝的纱线。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防护性纺织品由钨丝作为芯丝的纱线与氨纶作为芯丝的纱线交叉编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包含上述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其中,所述的编织方法包含单纱编织法和双纱编织法,所述单纱编织法采用包覆纱a11进行编织,所述双纱编织法采用含有钨丝作为芯丝的纱线和氨纶作为芯丝的纱线进行编织。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双纱编织法所用的纱线包含合捻纱a10,包芯纱a9,包覆纱a11的其中一种,还至少包含合捻纱b30,包芯纱b19,包覆纱b31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编织上述防护性纺织品的纺织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机架(22),主导纱器(23),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副纱控制杆28,针板(21),控制凸轮(26),电磁铁(24),拉簧(25),其中,由电磁铁24和拉簧25控制控制凸轮26带动主纱控制杆(27)和副纱控制杆(28)运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在同等条件下,采用钨丝与玻纤、钢丝、迪尼玛、玄武岩中的其中一种作为防切割材料制作的纱线作对比,所编织的手套切割等级是明显有区别的,根据我司实验室得出的切割数据如下:

防切割纱线采用钨丝与pe、芳纶、凯夫拉防护纤维、涤纶、锦纶、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组合的纱线编织成的手套,采用ansi/isea105:2016标准测试防切割强度,能够普遍达到1000g-2200g即能够达到a3-a5的切割等级。

而防切割纱线采用同等规格的玻纤、钢丝、迪尼玛、玄武岩与pe、芳纶、凯夫拉防火纤维、涤纶、锦纶、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组合的纱线编织成的手套,采用ansi/isea105:2016标准测试防切割强度,能够普遍达到500g-1500g即能够达到a2-a4的切割等级。

由于钨丝的横截面直径只有18-40微米,而钢丝、玄武岩的横截面直径为30-60微米,玻纤、迪尼玛的规格更是要比钢丝、玄武岩还要更粗。因此,在相同切割等级下,采用钨丝编织成的手套比采用玻纤、钢丝、玄武岩所编织成的手套更加轻薄,能够更贴合手部皮肤,操作更为灵活。相同切割等级情况下,钨丝作为切割材料的手套都比常规切割材料的手套要薄,而且ansi切割等级a5的钨丝手套要比常规切割材料的ansia4切割等级的手套还要更加的薄,更加能够紧贴手部皮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合捻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包覆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钨丝纱线中的包芯纱a9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钨丝纱线中的合捻纱a1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钨丝纱线中的包覆纱a11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氨纶纱线中的包芯纱a19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氨纶纱线中的合捻纱a30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氨纶纱线中的包覆纱a31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单纱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双纱编织中的包芯纱a9与包芯纱b19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双纱编织中的包芯纱a9与合捻纱b30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双纱编织中的包芯纱a9与包覆纱b31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双纱编织中的合捻纱a10与包芯纱b31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双纱编织中的合捻纱a10与合捻纱b30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双纱编织中的合捻纱a10与包覆纱b19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双纱编织中的包覆纱a11与包芯纱b31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双纱编织中的包覆纱a11与合捻纱b30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双纱编织中的包覆纱a11与包覆纱b19结构示意图。

图20是钨丝纱线与非钨丝纱线的防护性纺织品的ansi/isea105:2016标准防切割强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叙述本发明的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美国材料协会对防切割手套的标准作出更新,推出ansi/isea105:2016标准,切割等级从a1-a9,具体见表格1,使得手套防切割理念更加细致规范。

表格1:ansi/isea105:2016标准测试防切割强度的参数

kelvar:中文名称“凯夫拉”。是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种芳纶纤维材料产品的品牌名,材料原名叫“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化学式的重复单位为-[-co-c6h4-conh-c6h4-nh-]-接在苯环上的酰胺基团为对位结构(间位结构为另一项商标名为nomex的产品,俗称防火纤维。

dyneema:中文名称“迪尼玛”。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产品中的知名品牌,也是帝斯曼(dsm)的注册商标。可以使用在防事故用手套、纺织用纤维、半加工塑料纤维及线绳索等商品上。

在下列实施例中,防护性防护品中使用的含有钨丝的纱线中的钨丝直径为18-40微米,其对应的ansi/isea105:2016标准值依次为a3~a5,即使用的钨丝直径为18微米时,其切割强度为a3标准,到使用的钨丝直径为30微米时,其切割强度标准为a4,到使用的钨丝直径为40微米时,其切割强度标准为a5。

实施例一

图1为现有技术中包芯纱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包芯纱一13包括防割材料一1和纱线一2,纱线一2统称为外层纱,通过一根纱线一2包芯缠绕防割材料一1制备而成。其中,防割材料一1包含钢丝、玄武岩、玻纤的其中一种,纱线一2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和氨纶的其中一种。

实施例二

图2为现有技术中合捻纱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合捻纱一30包括防割材料二3和纱线4二和纱线三4',纱线4二和纱线三4'统称为外层纱,通过纱线二4和纱线三4'合捻缠绕防割材料二3制备而成。其中,防割材料二3包含钢丝、玄武岩、玻纤的其中一种,纱线二4或纱线三4'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的其中一种。

实施例三

图3为现有技术中包覆纱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包覆纱一50包括防割材料三5和纱线四6和纱线五7,其中,纱线四6和纱线五7统称为外层纱,通过纱线四6和纱线五7合捻缠绕防割材料三5制备而成。其中,防割材料三5包含钢丝、玄武岩、玻纤的其中一种,纱线四6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的其中一种。纱线五7为包芯纱一13或合捻纱一30的其中一种。

由现有的防割材料制作的合捻纱一,包芯纱一,包覆纱一编织的防护性纺织品均不能满足ansi/isea105:2016标准,造成的结果是切割等级不稳定,纤维容易断裂导致手部皮肤产生过敏现象,不耐水洗,切割手套比较厚实没有手感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我司经过若干次的研发和实践,吸收国际国内行业失败的经验,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的纱线和成纱工艺,具体参照图4,图5,图6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

图4为新型的包芯纱a9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包芯纱a9包括防割材料四8和纱线六12,其中,防割材料四8为芯纱,通过一根纱线六12包芯缠绕防割材料四8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防割材料四8为钨丝,纱线六12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和氨纶的其中一种。

实施例五

图5为新型的合捻纱a10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合捻纱a10包括防割材料四8和纱线七14和纱线八14',其中,防割材料四8作为芯纱,防割材料四8包含钨丝,通过纱线七14和纱线八14'合捻缠绕防割材料四8制备而成。其中,纱线七14或纱线八14'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的其中一种。

实施例六

图6为新型的包覆纱a11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包覆纱a11包括防割材料四8和纱线九16和纱线十17,其中,防割材料四8作为芯纱,通过纱线九16和纱线十17合捻缠绕防割材料四8制备而成。其中,防割材料四8包含钨丝,纱线九16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的其中一种,纱线十17包含包芯纱a9或合捻纱a10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防护性纺织品,该防护性纺织品可以为手套,护膝,护腕等身体防护性产品。其编织的材料至少包含有包芯纱a9,合捻纱a10、包覆纱a11的其中一种。防护性纺织品还可以包含其他的编织材料,如以氨纶作为防割材料芯纱的包芯纱b19、包覆纱b31、合捻纱b30。

包芯纱b19、包覆纱b31,合捻纱b30的成纱工艺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七

图7为氨纶纱线的包芯纱b19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7所示,包芯纱b19包括防割材料五18和纱线十一32,其中,防割材料五18作为芯纱,防割材料五18为氨纶,通过一根纱线十一32包芯缠绕防割材料五18制备而成,纱线十一32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和氨纶的其中一种。

实施例八

图8为氨纶纱线中的合捻纱b30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合捻纱b30包括防割材料五18和纱线十二34和纱线十三34',其中,防割材料五18作为芯纱,防割材料五18为氨纶,通过纱线十二34和纱线十三34'合捻缠绕防割材料五18制备而成。纱线十二34和纱线十三34'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的其中一种。

实施例九

图9为氨纶纱线的包覆纱b31的成纱工艺示意图,参照图9所示,包覆纱b31包括防割材料五18和纱线十四36和纱线十五37,其中,防割材料五18以氨纶作为芯纱,通过纱线十四36和纱线十五37合捻缠绕防割材料五18制备而成,纱线十四36包含pe长纤、pe短纤、kelevar长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长纤、迪尼玛短纤、芳纶长纤、芳纶短纤、涤纶、锦纶、氨纶的其中一种,纱线十五37为包芯纱a9或合捻纱a10的其中一种。

在编织防护性纺织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可以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一起编织。

实施例十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单纱编织,具体参照图4、5、6、10,单纱编织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步:制作合捻纱a10,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长纤、芳纶长纤、kelevar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按合捻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a10;

第二步:制作包芯纱a9,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a9;

第三步:制作包覆纱a11,采用钨丝做芯纱,利用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与pe长纤、芳纶长纤、kelevar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按包覆纱工艺制作成包覆纱a11;

第四步:利用包覆纱a11编织防护性纺织品。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包覆纱b31作为单纱进行编织防护性防护品,具体可参照图4、5、9的实施例。

如图10所示,一种编织装置,其包括主导纱器23,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

单纱的编织方法是,本实施例中步骤四获取的包覆纱a11设置在主导纱器23上,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一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一如图11所示:

第一步:制作包芯纱a9,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a9;

第二步:制作包芯纱b19,采用氨纶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b19;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包芯纱a9设置在主导纱器a,包芯纱b19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包芯纱a9与包芯纱b19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二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如图12所示:

第一步:制作包芯纱a9,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a9;

第二步:制作合捻纱b30,采用氨纶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b30;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包芯纱a9设置在主导纱器a,合捻纱b30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包芯纱a9与合捻纱b30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三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三如图13所示:

第一步:制作包芯纱a9,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a9;

第二步:制作包覆纱b31,以氨纶作为芯丝,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b31。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包芯纱a9设置在主导纱器a,包覆纱b31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包芯纱a9与包覆纱b31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四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四如图14所示:

第一步:制作合捻纱a10,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a10;

第二步:制作包覆纱b31,以氨纶作为芯丝,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b31。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合捻纱a10设置在主导纱器a,包覆纱b31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合捻纱a10与包覆纱b31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五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五如图15所示:

第一步:制作合捻纱a10,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a10;

第二步:制作合捻纱b30,采用氨纶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b30;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合捻纱a10设置在主导纱器a,合捻纱b30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合捻纱a10与合捻纱b30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六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六如图16所示:

第一步:制作合捻纱a10,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合捻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a10;

第二步:制作包芯纱b19,采用氨纶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包芯纱b19;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合捻纱a10设置在主导纱器a,包芯纱b19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合捻纱a10与包芯纱b19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七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七如图17所示:

第一步:制作包覆纱a11,以钨丝作为芯丝,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a31。

第二步:制作包覆纱b31,以氨纶作为芯丝,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b31。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包覆纱a11设置在主导纱器a,包覆纱b31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包覆纱a11与包覆纱b31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八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八如图18所示:

第一步:制作包覆纱a11,以钨丝作为芯丝,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a31。

第二步:制作合捻纱b30,采用氨纶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b30;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包覆纱a11设置在主导纱器a,合捻纱b30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包覆纱a11与合捻纱b30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实施例十九

防护性纺织品的编织方法可以采用双纱编织,双纱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十九如图19所示:

第一步:制作包芯纱b19,采用钨丝作为芯纱,利用pe短纤、芳纶短纤、kelevar短纤、迪尼玛短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材料,采用包芯纱工艺制作成合捻纱b19;

第二步:制作包覆纱a11,以钨丝作为芯丝,取一根包含pe长纤、芳纶长纤、凯夫拉防火长纤、迪尼玛长纤、涤纶、尼龙、棉纱、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中的其中一种作为外层纱,另一根取合捻纱a10或包芯纱a9作为外层纱,以合捻纱成纱工艺形成包覆纱a11。

第三步:编织装置的主导纱器23分为主导纱器a,主导纱器b,包芯纱a11设置在主导纱器a,包覆纱a11设置在主导纱器b上。与主导纱器23连接的主纱控制杆27,副导纱器29,与副导纱器29连接的副纱控制杆28,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安装在机架21上,在主导纱器23,副导纱器29的下端还设有针板,控制凸轮26分别带动主纱控制杆27控制主导纱器23运动、副纱控制杆28控制副导纱器29运动,控制凸轮26与拉簧25连接,电磁铁24的磁力作用可以带动拉簧25伸缩,进一步带动控制凸轮26做上下旋转运动。单纱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主导纱器23的运动带动包芯纱a19与包覆纱a11的运动进行手套的编织,为了能够使得手套达到能够在特殊环境进行操作的目的,还可以在编织手套过程中加入腈纶,雪尼尔,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竹纤维等纱线进行一起编织,此编织方法适用于7g,10g,13g,15g,18g,24g其中任一针数的机器。

上述实施例只列举了以钨丝做纱线芯丝与氨纶做纱线芯丝的组合编织防护性纺织品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列举以钨丝做纱线芯丝与其他防割性材料为芯丝的纱线组合编织防护性纺织品的实施例,其他防割性材料可以为pe、钢丝、玄武岩、kelevar、迪尼玛的其中一种或数种,由于其他防割性材料的实施例属于同类型的材料简单的替换,本发明的实施例就不做一一列举。

参照图20所示,图20显示的是钨丝纱线编织的防护性纺织品与非钨丝纱线的防切割强度对比图,参照图20所示,没有加入钨丝纱线的防护性纺织品,当防护性纺织品厚度为1.1mm时,对应的ansi切割等级a2;当防护性纺织品的厚度为1.13mm时,对应的ansi切割等级a3;当防护性纺织品厚度为1.19mm时,对应的ansi切割等级a4;而当加了钨丝纱线编织防护性纺织品时,其对应的参数为:当防护性纺织品的厚度为0.8mm时,对应的ansi切割等级a3;当防护性纺织品厚度为0.82mm时,对应的ansi切割等级a4;当防护性纺织品厚度为1.01mm时,对应的ansi切割等级a5;从图上可以明显的显示,加入了钨丝纱线编织防护性纺织品时,防护性纺织品更轻,操作性更灵活,同时还不会造成人体皮肤的瘙痒,完全符合ansi切割等级标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只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查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后,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