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51281发布日期:2019-03-05 20:10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纤维技术领域,涉及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作为最早使用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之一,由于具有优良的选择性过滤吸附性能,故在烟用过滤嘴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二醋酸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光泽和手感,在国外已被应用于高档服装、衬里等面料。由于其织造、染整加工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外尚未出现纺织用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研发。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强度差、伸长率大,在纺织服用方面单组分加工难度较大,采用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工序与羊毛、棉、化纤等纺织材料不同,所以,必须发明出适合于羊毛、棉、化纤等纺织材料并条纺纱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才能有其实际的服装用价值。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采用常规的拉断机进行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制条,会使得二醋酸纤维素纤维受损严重,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降低,减少了卷曲,同时长度分布达不到泊松分布的要求,并且使得纤维之间抱合力减小,不适合后道与其他纤维的并条生产。

另外,常规的拉断机在拉断过程中容易产生超长纤维,超长纤维的存在将会给后道工序带来麻烦,如缠绕皮辊、罗拉,引起断头;如果进入纱体,将会影响纱条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羊毛、化纤或者棉花等进行混纺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混纺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一种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其平均主体长度为25-45mm,线密度为0.8-3.0dtex。其中,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平均强度可以为9-15cn/tex,平均断裂伸长率可以为9-25%,条重不匀率可以为0.5-3.0%,棉结≤0.5只/克,条重可以为3-30g/m,公定回潮率为6.5%。

上述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20000-50000dtex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6‐13%,无需静置而直接依次进行预牵伸、副牵伸、主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得到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其中,预牵伸的加压量可以为0.2-0.3mp,牵伸倍数可以为1.01‐1.1倍。副牵伸的加压量可以为0.2-0.3mp,牵伸倍数可以为1.1‐1.3倍。主牵伸的加压量可以为0.2-0.3mp,牵伸倍数可以为1.1‐1.3倍。副牵切的加压量可以为0.4-0.5mp,牵伸倍数可以为1.6‐2倍。主牵切的加压量可以为0.4-0.5mp,牵伸倍数可以为1.8‐3.5倍。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一种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其平均主体长度为51-69mm,线密度为2.0-4.0dtex。其中,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平均强度可以为9-15cn/tex,平均断裂伸长率可以为9-25%。

其中,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不匀率可以为0.5-3.0%,棉结≤0.5只/克,条重可以为5-40g/m,公定回潮率为6.5%。

上述的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20000-50000dtex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5‐10%,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依次进行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得到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其中,牵伸的加压量可以为0.2-0.3mp,牵伸倍数可以为1.1‐1.4倍。副牵切的加压量可以为0.4-0.5mp,牵伸倍数可以为1.6‐2倍。主牵切的加压量可以为0.4-0.5mp,牵伸倍数可以为1.8‐3.2倍。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一种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其平均主体长度可以为70-150mm,线密度可以为2.0-8.5dtex。其中,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平均强度可以为9-15cn/tex,平均断裂伸长率可以为9-25%,线密度可以为2.0-8.5dtex,条重不匀率可以为0.5-3.0%,毛粒≤0.5只/克,条重可以为5-40g/m,公定回潮率为6.5%。

上述的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20000-50000dtex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5‐9%,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依次进行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得到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其中,牵伸的加压量可以为0.2-0.3mp,牵伸倍数可以为1.1‐1.5倍。副牵切的加压量可以为0.4-0.5mp,牵伸倍数可以为1.6‐2倍。主牵切的加压量可以为0.4-0.5mp,牵伸倍数可以为1.8‐3.5倍。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采用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生产出三种不同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能够在混纺后用于不同的产品中,从而扩展了应用范围。

第二、本发明采用品字型罗拉(roller,又称辊)来消除超长纤维,使其含量降低为零。与普通的对辊式罗拉相比,品字型罗拉增加了纤维与罗拉的接触长度,即卷绕角度增加,罗拉与纤维的摩擦增加,则罗拉对纤维的握持力增加。当超长纤维的长度超过两组品字型罗拉之间的隔距时,在足够的握持力下,当前后两组品字型罗拉转速不同时,超长纤维则会被拉断成为符合工艺的长度,从而达到消除超长纤维的目的。

第三、本发明采用多区牵伸原理,并且同时采用了品字形罗拉,可以增加握持力,从而减少了毛粒或棉结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i形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x形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y形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r形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牵伸加压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输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用于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牵伸加压机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的用于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牵伸加压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轴承座1、第二轴承座2、第三轴承座3、第四轴承座4、第五轴承座5、主牵切区6副牵切区7、主牵伸区8、副牵伸区9、牵伸加压机构10、静电消除器11、静电消除器12、梯形齿紧压式压辊13、喇叭口14、圈条盘15、压辊组16、圈条筒17、输出装置18、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轴承座23、第四轴承座24、主牵切区26、副牵切区27、牵伸区28、牵伸加压机构20、静电消除器31、静电消除器32、第一轴承座41、第二轴承座42、第三轴承座43、第四轴承座44、主牵切区46、副牵切区47、牵伸区48、牵伸加压机构40、静电消除器51、静电消除器52、水平喂入方向a、输出方向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三种不同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包括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和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这三种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主要根据平均主体长度和线密度进行区分。

<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性质]

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1)、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长度为1m的纤维条的重量)为53-30g/m,条重变异系数≤5.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2)、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不匀率为0.5-3.0%。控制条重不匀率可以控制纱线的条干不匀率,从而控制后道最终产品的质量。

(3)、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平均主体长度(巴布长度)可以为25-45mm,也可以为30-40mm,长度离散系数≥2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4)、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线密度可以为0.8-3.0dtex,也可以为1.0-2.0dtex,线密度离散≤1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14335-2008。

(5)、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短纤维含量≤6.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20223-2006。其中,短纤维是指长度≤13mm的纤维,超短纤维的长度≤1.5mm,也即,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中基本不出现短纤维和超短纤维。

(6)、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倍长纤维含量为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14336-2008。倍长纤维是名义长度的两倍及以上的纤维,包括漏切纤维。

(7)、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棉结≤0.5只/克,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8)、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强度为9-15cn/tex,平均断裂伸长率为9-2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14337-2008。

(9)、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含油率≤0.5%,回潮率为6-13%,公定回潮率为6.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6504-2008。

(10)、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二氧化钛含量≤1%,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7-2015。

(11)、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截面为i形(如图1所示)、x形(如图2所示)、y形(如图3所示)、r形(如图4所示)等异形截面或者各种截面的混合,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02-2013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截面与其所使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截面相对应。

(12)、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长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近泊松分布或等长分布。近泊松分布是指其长度分布曲线与泊松分布曲线的拟合度系数大于0.85的分布。

上述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在长度、线密度等物理性质上与棉花纤维相匹配,因此,能够与棉花纤维进行混纺。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项性能参数如下表1所示。

[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

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可以采用拉断法生产,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6‐13%,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通过滚筒喂入装置沿水平方向喂入牵伸加压机构,在牵伸加压机构中依次进行预牵伸、副牵伸、主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然后经由输出装置输出,得到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为20000-50000dtex,单丝的线密度为0.8-3.0dtex,所含二氧化钛的含量≤1%,纤维截面的形状为i形、x形、y形、r形等异形截面或上述各种截面的混合。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的各项性能参数如下表2所示。

如图5所示,副牵伸、主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在牵伸加压机构10中完成。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沿着水平喂入方向a进入牵伸加压机构10,经过加工后沿着输出方向b离开该牵伸加压机构10并进入输出装置(图5中未显示)。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的喂入根数是6-24根。牵伸加压机构10采用“五上八下”的四区加工模式对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进行加工。牵伸加压机构10中的每个上辊均为胶辊,每个下辊均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钢制直齿梯形辊。上辊和下辊应保持一定的握持力,该握持力通常采用加压介质(如气体或油液)来提供。下辊之间的传动采用齿轮(包括电子齿轮)传动。

图5仅为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工过程的示意图,并不表示牵伸加压机构10的各个组件的尺寸、形状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等。

其中,预牵伸采用预牵伸辊(图5中未显示)进行,其对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进行预牵伸,预牵伸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2‐0.3mp,牵伸倍数为1.01‐1.1倍。因为棉型纤维线密度偏细,所以需要预牵伸,而其它两种纤维则无需经过预牵伸。

副牵伸在副牵伸区9进行,该副牵伸区9位于第五轴承座5和第四轴承座4之间。第五轴承座包括一个第五上辊和一个第五下辊,第四轴承座包括一个第四上辊和一个第四下辊。第五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均采用“一上一下”的结构型式。“一上一下”是相对于纤维产品而言的,位于纤维产品上方的称为“上”,位于纤维产品下方的称为“下”,因此,“一上一下”指的是一个上辊和一个下辊同时挟持并输送纤维产品。以下同理。副牵伸区9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2‐0.3mp。

主牵伸在主牵伸区8进行,该主牵伸区位于第三轴承座3和第四轴承座4之间。第三轴承座3包括一个第三上辊和两个第三下辊,第四轴承座4包括一个第四上辊和一个第四下辊。第三轴承座3采用“一上两下”的“品字型”结构型式。“一上两下”是相对于纤维产品而言的,位于纤维产品上方的称为“上”,位于纤维产品下方的称为“下”,因此,“一上两下”指的是一个上辊和两个下辊同时挟持并输送纤维产品。以下同理。主牵伸区8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2‐0.3mp。主牵伸区8的牵伸倍数为1.1‐1.3倍。副牵伸和主牵伸用于将纤维产品拉直。

副牵切在副牵切区7进行,该副牵切区7位于第二轴承座2和第三轴承座3之间。第二轴承座2包括一个第二上辊和两个第二下辊。第二轴承座采用“一上两下”的“品字型”结构型式。第二轴承座附近设置有一对针式静电消除器11,用于消除纤维产品的静电并防止其吸附和缠绕在上辊上,从而达到出条顺畅的效果。副牵切区7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4‐0.5mp,牵伸倍数为1.6‐2倍。

主牵切在主牵切区6进行,该主牵切区6位于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2之间。第一轴承座1包括一个第一上辊和两个第一下辊。第一轴承座1采用“一上两下”的“品字型”结构型式。第一轴承座附近设置有一对针式静电消除器12,用于消除纤维产品的静电并防止其吸附和缠绕在上辊上,从而达到出条顺畅的效果。主牵切区6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4‐0.5mp,牵伸倍数为1.8‐3.5倍。通过调整副牵切区7和主牵切区6的轴承座之间的距离实现醋酸纤维主体长度在25-45mm之间。主牵切区6的隔距为:主体长度+4mm至主体长度+10mm,也即,主牵切区6的隔距比主体长度多4-10mm,副牵切区7的隔距为主牵切区的隔距的1.5-2.5倍,预牵伸区(图中未显示)和主牵伸区8的隔距是副牵伸区9的隔距的2-4倍。

牵伸加压机构10所采用的“五上八下”的四区加工模式更易获得没有倍长纤维(定义为名义长度的两倍及以上者,包括漏切纤维,以下同)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同时能够使所得到的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长度分布满足泊松分布、近泊松分布或等长分布。通过对具体工艺参数的调节,可以实现上述三种分布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各个区的牵伸倍数如下:主牵切区:1.8-3.5倍;副牵切区:1.6-2倍;主牵伸区和副牵伸区:1.1-1.3;预牵伸区:1.01-1.1。

优选地,如图6所示,输出装置18包括梯形齿紧压式压辊13、喇叭口14、圈条盘15、压辊组16(由平行排列的一对压辊组成)、圈条筒17。从牵伸加压机构10输出的纤维产品首先进入梯形齿紧压式压辊13,由梯形齿紧压式压辊13来提供纤维产品排出时的抱合力,然后进入喇叭口14并且集束成形,随后进入压辊组16并被输出至圈条筒17。圈条盘15和圈条筒17以一定的速度差旋转,使得纤维条圈绕在圈条筒17内。由此得到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另一优选地,输出装置为散纤机构,其包括喇叭口、上压辊组(包括两个上压辊)和下压辊组(包括两个下压辊)。从牵伸加压机构输出的纤维产品进入喇叭口进行集束,然后依次进入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通过上压辊组和下压辊组的速度差将条状纤维开松成散状短纤,从而完成纤维呈短纤方式输出。

上述参数的综合作用得到了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性质]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1)、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为5-40g/m,条重变异系数≤5.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2)、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不匀率为0.5-3.0%。

(3)、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平均长度可以为51-69mm,也可以为55-60mm,长度离散系数≥2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4)、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线密度可以为2.0-4.0dtex,也可以为2.5-3.5dtex,纤维线密度离散≤1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14335-2008。

(5)、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短纤维含量≤6.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20223-2006。其中,短纤维是指长度≤13mm的纤维。也即,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中基本不出现短纤维,根本不出现倍长纤维。

(6)、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倍长纤维的含量为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14336-2008。

(7)、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棉结≤0.5只/克,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8)、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强度为9-15cn/tex,纤维平均断裂伸长率为9-2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14337-2008。

(9)、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含油率≤0.5%,回潮率为5-10%,公定回潮率为6.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6504-2008。

(10)、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二氧化钛含量≤1%,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7-2015。

(11)、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截面为i形、x形、y形、r形等异形截面或者各种截面的混合,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02-2013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截面与其所使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截面相对应。

(12)、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长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近泊松分布或者等长分布。通过工艺的调节能够实现上述三种分布中的任意一种,如对辊的压力以及牵伸区、副牵伸区的长度进行调节。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项性能参数如下表1所示。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

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可以采用拉断法生产,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5‐10%,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通过滚筒喂入装置沿水平方向喂入牵伸加压机构20,在牵伸加压机构20中依次进行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然后进入输出装置并通过该输出装置输出,得到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预牵伸区长度为0,即不需要经过预牵伸。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为20000-50000dtex,单丝的线密度为2.0-4.0dtex,所含二氧化钛的含量≤1%,纤维截面的形状为i形、x形、y形、r形等异形截面或上述各种截面的混合。如图。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的各项性能参数如下表2所示。

如图7所示,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在牵伸加压机构20中完成。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沿着水平喂入方向a进入牵伸加压机构20,经过加工后沿着输出方向b离开该牵伸加压机构20并进入输出装置(图中未显示)。牵伸加压机构20采用“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对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进行加工。牵伸加压机构20中的每个上辊均为胶辊,每个下辊均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钢制直齿梯形辊。上辊和下辊应保持一定的握持力,该握持力通常采用加压介质(如气体或油液)来提供。下辊之间的传动采用齿轮(包括电子齿轮)传动。

图7仅为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工过程的示意图,并不表示牵伸加压机构20的各个组件的尺寸、形状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等。

其中,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不需要经过预牵伸,也即其预牵伸区的长度为0。

牵伸在牵伸区28进行,该牵伸区位于第三轴承座23和第四轴承座24之间。第三轴承座23包括一个第三上辊和两个第三下辊,第四轴承座24包括一个第四上辊和一个第四下辊。第三轴承座23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型式。“一上两下”是相对于纤维产品而言的,位于纤维产品上方的称为“上”,位于纤维产品下方的称为“下”,因此,“一上两下”指的是一个上辊和两个下辊同时挟持并输送纤维产品。以下同理。牵伸区28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2‐0.3mp。牵伸区28的牵伸倍数为1.1‐1.4倍。牵伸用于将纤维产品拉直。牵伸区28的隔距为300-400mm。

副牵切在副牵切区27进行,该副牵切区27位于第二轴承座22和第三轴承座23之间。第二轴承座22包括一个第二上辊和两个第二下辊。第二轴承座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型式。第二轴承座附近设置有一对针式静电消除器31,用于消除纤维产品的静电并防止其吸附和缠绕在上辊上,从而达到出条顺畅的效果。副牵切区27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4‐0.5mp,牵伸倍数为1.6‐2倍。

主牵切在主牵切区26进行,该主牵切区26位于第一轴承座21和第二轴承座22之间。第一轴承座21包括一个第一上辊和两个第一下辊。第一轴承座21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型式。第一轴承座附近设置有一对针式静电消除器32,用于消除纤维产品的静电并防止其吸附和缠绕在上辊上,从而达到出条顺畅的效果。主牵切区26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4‐0.5mp,牵伸倍数为1.8‐3.2倍。通过调整副牵切区27和主牵切区26的轴承座之间的距离实现醋酸纤维主体长度在51-69mm之间。主牵切区26的隔距为:主体长度+4mm至主体长度+10mm,也即,主牵切区26的隔距比主体长度多4-10mm,副牵切区27的隔距为主牵切区的隔距的1.5-2.5倍。

牵伸加压机构20所采用的“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更易获得没有倍长纤维的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同时能够使所得到的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长度分布满足泊松分布,使得纺成的纱线上条干均匀。

上述各个区的牵伸倍数如下:主牵切区:1.8-3.2倍;副牵切区:1.6-2倍;牵伸区:1.1-1.4;预牵伸区:0。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预牵伸区长度为0,即不需要经过预牵伸。

上述各个区的加压量如下:主牵切区和副牵切区为:0.4-0.5mp;牵伸区为:0.2-0.3mp。

牵伸加压机构所采用的“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能够使所得到的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长度分布满足近泊松分布。

对于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牵伸区采用齿轮(包括电子齿轮)传动。

上述参数的综合作用得到了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性质]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1)、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为5-40g/m,条重变异系数≤5.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2)、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条重不匀率为0.5-3.0%。

(3)、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平均长度可以为70-150mm,也可以为80-120mm,还可以为90-100mm,长度离散系数≥3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4)、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线密度可以为2.0-8.5dtex,也可以为3.0-8.0dtex,还可以为5.0-7.0dtex,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即可实现,纤维线密度离散≤1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14335-2008。

(5)、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短纤维含量≤6.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20223-2006。其中,短纤维是指长度≤13mm的纤维。也即,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中基本不出现短纤维,根本不出现倍长纤维。

(6)、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倍长纤维的含量为0,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14336-2008。

(7)、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毛粒≤0.5只/克,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2-2014。

(8)、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强度为9-15cn/tex,纤维平均断裂伸长率为9-25%,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14337-2008。

(9)、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含油率≤0.5%,回潮率为5-9%,采用的测试标准为gb/t6504-2008。

(10)、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二氧化钛含量≤1%,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27-2015。

(11)、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截面为i形、x形、y形、r形等异形截面或者各种截面的混合,采用的测试标准为fz/t50002-2013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截面与其所使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的截面相对应。

(12)、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纤维长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近泊松分布或者等长分布。

上述的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在长度、线密度等物理性质上与羊毛纤维相匹配,因此,能够与羊毛纤维进行混纺。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项性能参数如下表1所示。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可以采用拉断法生产,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5‐9%,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通过滚筒喂入装置沿水平方向喂入牵伸加压机构40,在牵伸加压机构40中依次进行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然后进入输出装置并通过该输出装置输出,得到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为20000-50000dtex,单丝的线密度为2.0-8.5dtex,所含二氧化钛的含量≤1%,纤维截面的形状为i形、x形、y形、r形等异形截面或上述各种截面的混合。如图。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的各项性能参数如下表2所示。

如图8所示,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在牵伸加压机构40中完成。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沿着水平喂入方向a进入牵伸加压机构40,经过加工后沿着输出方向b离开该牵伸加压机构40并进入输出装置(图中未显示)。牵伸加压机构40采用“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对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进行加工。牵伸加压机构40中的每个上辊均为胶辊,每个下辊均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钢制直齿梯形辊。上辊和下辊应保持一定的握持力,该握持力通常采用加压介质(如气体或油液)来提供。下辊之间的传动采用齿轮(包括电子齿轮)传动。

图8仅为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工过程的示意图,并不表示牵伸加压机构40的各个组件的尺寸、形状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等。

其中,牵伸在牵伸区48进行,该牵伸区位于第三轴承座43和第四轴承座44之间。第三轴承座43包括一个第三上辊和两个第三下辊,第四轴承座44包括一个第四上辊和一个第四下辊。第三轴承座43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型式。“一上两下”是相对于纤维产品而言的,位于纤维产品上方的称为“上”,位于纤维产品下方的称为“下”,因此,“一上两下”指的是一个上辊和两个下辊同时挟持并输送纤维产品。以下同理。牵伸区48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2‐0.3mp。牵伸区48的牵伸倍数为1.1‐1.5倍。牵伸用于将纤维产品拉直。牵伸区48的隔距为350-450mm。

副牵切在副牵切区47进行,该副牵切区47位于第二轴承座42和第三轴承座43之间。第二轴承座42包括一个第二上辊和两个第二下辊。第二轴承座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型式。第二轴承座附近设置有一对针式静电消除器51,用于消除纤维产品的静电并防止其吸附和缠绕在上辊上,从而达到出条顺畅的效果。副牵切区47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4‐0.5mp,牵伸倍数为1.6‐2倍。

主牵切在主牵切区46进行,该主牵切区46位于第一轴承座41和第二轴承座42之间。第一轴承座41包括一个第一上辊和两个第一下辊。第一轴承座41采用“一上两下”的结构型式。第一轴承座附近设置有一对针式静电消除器52,用于消除纤维产品的静电并防止其吸附和缠绕在上辊上,从而达到出条顺畅的效果。主牵切区46对经过的纤维产品的加压量为0.4‐0.5mp,牵伸倍数为1.8‐3.5倍。通过调整副牵切区47和主牵切区46的轴承座之间的距离实现醋酸纤维主体长度在70-150mm之间。主牵切区46的隔距为:主体长度+4mm至主体长度+10mm,也即,主牵切区46的隔距比主体长度多4-10mm,副牵切区47的隔距为主牵切区的隔距的1.5-2.5倍。

牵伸加压机构40所采用的“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更易获得没有倍长纤维的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同时能够使所得到的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长度分布满足泊松分布。

上述各个区的牵伸倍数如下:主牵切区:1.8-3.5倍;副牵切区:1.6-2倍;牵伸区:1.1-1.5;预牵伸区:0。

上述各个区的加压量如下:主牵切区和副牵切区为:0.4-0.5mp;牵伸区为:0.2-0.3mp。

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预牵伸区长度为0,即不需要经过预牵伸。

牵伸加压机构所采用的“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能够使所得到的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长度分布满足近泊松分布、近泊松分布或者等长分布。

对于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牵伸区采用链轮传动。

牵伸加压机构所采用的“四上七下”的三区加工模式能够使所得到的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长度分布满足近泊松分布。近泊松分布是指长度分布曲线与泊松分布曲线的拟合度系数大于0.85。

上述参数的综合作用得到了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表1本发明的三种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项性能参数表

表2本发明的三种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工艺参数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71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8%,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通过滚筒喂入装置沿水平方向喂入牵伸加压机构,在牵伸加压机构中依次进行预牵伸、副牵伸、主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然后进入输出装置并通过该输出装置输出,得到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其平均主体长度为38mm。

其中,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为44000dtex,单丝的线密度为2.0dtex,所含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36%,纤维截面的形状为y形。

本实施例的制备参数如下表3所示,棉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性质如下表4所示。

实施例2(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65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6.0%,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通过滚筒喂入装置沿水平方向喂入牵伸加压机构20,在牵伸加压机构20中依次进行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然后进入输出装置并通过该输出装置输出,得到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预牵伸区长度为0,即不需要经过预牵伸。

其中,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为45000dtex,单丝的线密度为2.2dtex,所含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36%,纤维截面的形状为y形。

本实施例的制备参数如下表3所示,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性质如下表4所示。

实施例3(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加入0.5wt%的抗静电剂,控制回潮率在8.8%,无需静置24小时而直接通过滚筒喂入装置沿水平方向喂入牵伸加压机构40,在牵伸加压机构40中依次进行牵伸、副牵切和主牵切,然后进入输出装置并通过该输出装置输出,得到毛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丝束为40000dtex,单丝的线密度为2.4dtex,所含二氧化钛的含量≤1%,纤维截面的形状为i形、x形、y形、r形等异形截面或上述各种截面的混合。

本实施例的制备参数如下表3所示,中长型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性质如下表4所示。

表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三种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各项性能参数表

表4本发明的三种二醋酸纤维素纤维条的制备工艺参数表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