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毛纺钢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86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毛纺钢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磨毛纺钢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领是用于毛纺设备上的一种部件,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磨损,传统的钢领为环柱状不耐磨,从而影响实际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的毛纺钢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毛纺钢领,包括钢领本体,所述钢领本体包括顶部、外壁、内壁和底部,外壁上一体设有加强环条,所述加强环条上设有截面为1/4圆的圆环,顶部由与外壁连接方向向内壁连接方向倾斜,所述内壁上设有隆起件,所述隆起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端的另一端与顶部相连,第二支撑部与顶部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第一支撑部由与顶部连接端向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端倾斜,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弧形状,第二支撑部的开口方向朝钢领本体的中心,第三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处呈圆弧状,第四支撑部由与第三支撑部相连接端向底部倾斜,所述底部与第四支撑部连接处成弧形状,底部与外壁相连接处呈弧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钢领本体外设有加强环条,通过加强环条,能够调高其整体的厚度,在使用的时候,就算出现磨损,也不影响实际使用情况,以及通过截面为1/4圆的圆环设置,并且顶部倾斜设置,顶部与圆环的配合,能够减少接触面积,磨损后接触面积越来越大,通过小的接触面积,来降低其磨损情况,进而提高整体耐磨性,以及通过内部的隆起件的设置,利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四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的依次连接,使得第三支撑部与加强环条的外壁平行,在磨损的时候优先磨损第三支撑部,然后通过斜向的第四支撑部进行支撑配合,减少大面积的接触,并且一侧斜向支撑起到支撑力度,另一侧提供弧形支撑,进而达到良好的支持效果,也通过这样的支撑,保证强度并且利用少面积的接触,进而达到提高整体耐磨性没问题,再配合第一支撑部与顶部连接处呈圆弧状,第三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处呈圆弧状,能够进行多角度的配合,在出现摩擦磨损的时候,能够保证弧形磨损,进而保证工件的使用,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耐磨毛纺钢领,包括钢领本体101,所述钢领本体101包括顶部102、外壁104、内壁和底部103,外壁104上一体设有加强环条201,所述加强环条201上设有截面为1/4圆的圆环301,顶部102 由与外壁104连接方向向内壁连接方向倾斜,所述内壁上设有隆起件 401,所述隆起件401包括第一支撑部402、第二支撑部403、第三支撑部404和第四支撑部405,所述第一支撑部402、第二支撑部403、第三支撑部404和第四支撑部405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402与第二支撑部403相连接端的另一端与顶部102相连,第二支撑部403 与顶部102连接处呈圆弧状,所述第一支撑部402由与顶部102连接端向与第二支撑部403相连接端倾斜,所述第二支撑部403为弧形状,第二支撑部403的开口方向朝钢领本体101的中心,第三支撑部 404与第二支撑部403相连接处呈圆弧状,第四支撑部405由与第三支撑部404相连接端向底部103倾斜,所述底部103与第四支撑部 405连接处成弧形状,底部103与外壁104相连接处呈弧形状。

通过在钢领本体101外设有加强环条201,通过加强环条201,能够调高其整体的厚度,在使用的时候,就算出现磨损,也不影响实际使用情况,以及通过截面为1/4圆的圆环301设置,并且顶部102 倾斜设置,顶部102与圆环301的配合,能够减少接触面积,磨损后接触面积越来越大,通过小的接触面积,来降低其磨损情况,进而提高整体耐磨性,以及通过内部的隆起件401的设置,利用第一支撑部 402、第二支撑部403、第四支撑部405和第四支撑部405的依次连接,使得第三支撑部404与加强环条201的外壁104平行,在磨损的时候优先磨损第三支撑部404,然后通过斜向的第四支撑部405进行支撑配合,减少大面积的接触,并且一侧斜向支撑起到支撑力度,另一侧提供弧形支撑,进而达到良好的支持效果,也通过这样的支撑,保证强度并且利用少面积的接触,进而达到提高整体耐磨性没问题,再配合第一支撑部402与顶部102连接处呈圆弧状,第三支撑部404 与第二支撑部403相连接处呈圆弧状,能够进行多角度的配合,在出现摩擦磨损的时候,能够保证弧形磨损,进而保证工件的使用,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