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17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领域,特别涉及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更换织物的过程中,需要将织物挂在织物杆上,通过织物杆将织物提升。现有的织物杆升降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框架1、绞盘2及钢丝绳3。织物杆4的两端分别与一钢丝绳3连接,钢丝绳3的另一端绕过框架1上的绳轮5后与绞盘2连接。每根织物杆4需要配备一组绞盘2,图1仅示出了框架一侧的绞盘,另一侧的绞盘与之结构相同。提升时,需要手动操作绞盘2来提升织物杆4,十分费时费力。并且,由于需要配备多个绞盘2,使得成本高昂。

因此,需要一种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不仅便于操作,且成本降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其包括架体、机体、驱动机构及绕绳机构,架体包括至少一个悬挂梁;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绞盘及至少一根钢丝绳,电机和绞盘安装于机体上;绕绳机构包括第一绳轮,其设于悬挂梁上;每一钢丝绳的一端能够连接于一根织物杆,每一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绳轮后靠近机体,并挂设一平衡块,电机驱动绞盘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与绞盘接触的钢丝绳卷绕于绞盘,使得连接于被卷绕的钢丝绳的织物杆相对于悬挂梁上升或下降。

其中,绕绳机构还包括导向器,其安装于机体上,导向器具有多个开口,每一开口供一根钢丝绳穿过。

其中,绕绳机构还包括锁定绳夹,其安装于机体上,钢丝绳穿过其中一锁定绳夹并能够被锁定绳夹锁定于机体上。

其中,绕绳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挂钩,其安装于机体上,钢丝绳的一端与织物杆不连接的情况下,钢丝绳的一端能够挂设于第一挂钩。

其中,架体包括多组框架和多个所述悬挂梁,多组框架平行排列,每组框架设有多个沿着框架的高度方向平行排列的悬挂梁,每一悬挂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绳轮。

其中,架体还包括横梁,横梁设置于其中一组框架上,绕绳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绳轮,其设于横梁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二绳轮并连接平衡块,从而挂设于横梁。

其中,框架的数量为三组,机体对应的设置于中间的一组框架处,横梁设置于中间的一组框架上。

其中,绕绳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挂钩和多根辅助挂绳,第二挂钩安装于框架上,辅助挂绳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挂钩,辅助挂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已被提升的织物杆。

其中,绕绳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绳轮,其安装于机体上,第三绳轮位于机体的下侧,钢丝绳绕过第三绳轮后绕过第二绳轮,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的通过手动绞盘带动钢丝绳提升织物杆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绞盘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提升速度大幅提高,且省时省力。并且,整个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共用一个驱动机构,无需对应于织物杆设置一一对应的绞盘,因此使得成本降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的机体的示意图。

图5为其中一根毛布杆的钢丝绳的缠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创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用于提升或降下织物杆100。如图2至图5所示,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包括架体、机体30、驱动机构及绕绳机构,架体包括至少一个悬挂梁11;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1、绞盘22及至少一根钢丝绳23,电机21和绞盘22安装于机体30上;绕绳机构包括第一绳轮41,其设于悬挂梁11上;每一钢丝绳23的一端能够连接于一根织物杆100,每一钢丝绳2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绳轮41后靠近机体30,并挂设一平衡块200,电机21驱动绞盘2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与绞盘22接触的钢丝绳23卷绕于绞盘22,使得连接于被卷绕的钢丝绳23的织物杆100相对于悬挂梁11上升或下降。

需要提升织物杆100时,先将织物杆100穿入毛布圈(未示出)内,织物杆100和毛布圈例如放置在工作平台上。机体30上预先设置了多根钢丝绳23,将其中一根钢丝绳23的一端绕过对应于该织物杆100的第一绳轮41后勾上该织物杆100,钢丝绳23的另一端挂设一平衡块200。接着启动电机21,带动绞盘22转动。将该织物杆100的钢丝绳23贴靠于绞盘22,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该钢丝绳23被卷入绞盘22,并随着绞盘22旋转,例如,在钢丝绳23缠绕绞盘22的过程中,与钢丝绳23连接的织物杆100被提升至需要的高度。需要下降时,则将电机21反转,即可将织物杆100降下。

其他位置的织物杆100的提升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可设置与织物杆100数量对应的钢丝绳23,每次借助一根钢丝绳23提升与其对应的一根织物杆100,其他钢丝绳23保持不动。

因此,与现有的通过手动绞盘带动钢丝绳提升织物杆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绞盘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提升速度大幅提高,且省时省力。并且,整个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共用一个驱动机构,无需对应于织物杆设置一一对应的绞盘,因此使得成本降低,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绕绳机构还可包括导向器42,其安装于机体30上,导向器42具有多个开口,每一开口供一根钢丝绳23穿过。通过在机体30上设置导向器42,可将不同方向的钢丝绳23引导至机体30上。导向器42的位置和角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本实施例中,绕绳机构还可包括锁定绳夹43,其安装于机体30上,钢丝绳23穿过其中一锁定绳夹43并能够被锁定绳夹43锁定于机体30上。如图2、4所示,锁定绳夹43位于导向器42的下方,也就是说,钢丝绳23先经过导向器42接着进入锁定绳夹43。织物杆100提升到位后,可将对应的钢丝绳23锁定在锁定绳夹43内,使得该根钢丝绳23无法运动,从而将织物杆100保持在所需的高度。

导向器42和锁定绳夹43能够对钢丝绳23起到会聚、锁定的作用,使得钢丝绳23便于管控,避免出现缠绕混乱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绕绳机构还可包括多个第一挂钩45,其安装于机体30上,钢丝绳23的一端与织物杆100不连接的情况下,钢丝绳23的一端能够挂设于第一挂钩45。也就是说,在不需要提升织物杆100时,钢丝绳23的一端可不与织物杆100连接,而是通过第一挂钩45连接于机体30。

如图2、4所示,导向器42、锁定绳夹43及第一挂钩45均为在机体30上对称排布,从而对应来自多个方向的钢丝绳23。

本实施例中,架体包括多组框架12和多个所述悬挂梁11,多组框架12平行排列,每组框架12设有多个沿着框架12的高度方向平行排列的悬挂梁11,每一悬挂梁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绳轮41。各组框架12上的悬挂梁11交错排列,可避免由于钢丝绳23互相缠绕引起混乱。

架体还包括横梁13,横梁13设置于其中一组框架12上,绕绳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绳轮44,其设于横梁13上,钢丝绳23的另一端绕过第二绳轮44并连接平衡块200,从而挂设于横梁13。第二绳轮44的数量与钢丝绳23的数量相同,操作过程中,各个钢丝绳23的另一端可缠绕于第二绳轮44,并通过配置保持在悬挂状态。需要提升其中一根织物杆100时,与织物杆100连接的钢丝绳23缠绕于绞盘22,并随之旋转,使得钢丝绳23的一端上升,同时,这时平衡块200在重力作用下下降。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框架12的数量为三组,机体30对应的设置于中间的一组框架12处,横梁13设置于中间的一组框架12上。如此,使得各个方向的钢丝绳23集中于中间的机体30上。

如图3所示,横梁13与其中一悬挂梁11处于同一高度,二者可在一端相互连接。沿着纵向,横梁13与各悬挂梁11并非处于同一平面内,如此,自第一绳轮41至机体30的走线方向与自机体30至第二是二横路的走线方向存在夹角,从而避免由于钢丝绳23互相缠绕引起混乱。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绕绳机构还可包括多个第三绳轮46,其安装于机体30上,第三绳轮46位于机体30的下侧,钢丝绳23绕过第三绳轮46后绕过第二绳轮44,钢丝绳23的另一端连接平衡块200。因此,如图5所示,钢丝绳23的绕线路径可为:织物杆100——第一绳轮41——导向器42——锁定绳夹43——第三绳轮46——第二绳轮44——平衡块200。

另外,本实施例中,绕绳机构还可包括多个第二挂钩47和多根辅助挂绳48,第二挂钩47安装于框架12上,辅助挂绳48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挂钩47,辅助挂绳48的另一端连接于已被提升的织物杆100。通过辅助挂绳48将织物杆100连接于框架12,可避免织物杆100被提升后晃动,有利于更换织物。

综上所述,与现有的通过手动绞盘带动钢丝绳提升织物杆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绞盘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提升速度大幅提高,且省时省力。并且,整个造纸机织物杆升降装置共用一个驱动机构,无需对应于织物杆设置一一对应的绞盘,因此使得成本降低,使用方便。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