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除铁去杂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4234发布日期:2018-12-07 23:1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除铁去杂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绒生产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羽绒除铁去杂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棉花、羊毛、蚕丝和羽绒四大天然保暖材料中,羽绒的保暖性能最佳。由羽绒制成的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均具有所特有的轻柔保暖、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因此现代人们对羽绒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众所周知,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但由于绒毛的来源地及收集过程的不同,往往会掺杂着铁钉、铁屑、砂石等大小不一的杂质物,在加工成羽绒制品之前,必须将掺杂其中的杂质物进行全面清理干净的前序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主要还是靠人工筛选,但也有一些只能进行辅助性作业的机械,这类机械不但不能彻底地清除铁器,而且也不能达到全面有效的去除其它的杂质物等,其操作程序复杂较难以把握,导致生产效率过低,需要投入的资金大,周期长等因素极大地阻碍了羽绒制品的大数量和高质量生产,严重地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壮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既能充分打散羽绒,又能够彻底去除羽绒中掺杂的铁屑和杂质物的羽绒除铁去杂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箱体,框架,杂质隔离板,杂质收集箱,上磁板,下通口,下磁板、上通口、薄质板门、入毛管道和出毛管道,所述框架的外侧采用固定连接的薄质板与薄质板门围接成内部为密闭的箱体空间,所述箱体密闭空间内的下部框架上设置杂质隔离板,所述的杂质隔离板把箱体下部分隔出一小层空间的杂质收集箱,杂质隔离板上设置有筛网,所述杂质收集箱的上层空间用上磁板和下磁板分隔成距离相同的下沉夹层空间和上升夹层空间,所述上磁板的下端设有下通口,下磁板的上端设有上通口,所述的箱体一端外侧设置有出毛管道,另一端外侧设置有入毛管道。

所述的上磁板和下磁板的上端分别与箱体内部上侧固定连接,下端分别与杂质隔离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下沉夹层空间和上升夹层空间通过上磁板的下端设有下通口,下磁板的上端设有上通口相连贯通。

所述的下沉夹层空间和上升夹层空间依次设置有六个。

所述的上磁板与下磁板的正背两面均粘帖有若干磁铁用以加强其磁性。

所述的筛网呈圆形状间接设置有4个。

所述的薄质板门通过铰链连接在框架前侧,

所述的上升夹层空间的一端箱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出毛管道,出毛管道呈弧状向上抛出,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入毛管道,入毛管道固定连接在下沉夹层空间端箱体外侧,其呈弧状自下向上接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下沉夹层空间与上升夹层空间相互连接贯通式的结构设置,随气流进入箱体密闭空间的羽绒受到上磁板和下磁板的物理性阻隔,而在得到上通口与下通口的相连贯通引导下,羽绒在密闭的箱体内作呈深度曲线状的运行轨迹运动,经过下沉、上升、再下沉、再上升等多次连续反复的回环冲击式运行过程后,其中:

1、羽绒不但被充分打散,变得蓬松柔软;而且掺杂在其中的铁屑及其它杂质物等也得到了彻底的有效清除、净化,纯度达到了99.8%以上。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能代替以往的人工作业,同时能够克服相关辅助性机械对生产需求方面的不足,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剖面图及羽绒在箱体内运行路线示意图;

图3为杂质隔离板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框架,3、薄质板门,4、杂质隔离板,5、筛网,6、杂质收集箱,7、上磁板,8、下通口,9、下磁板,10、上通口,11、磁铁,12、下沉夹层空间,13、上升夹层空间,14、入毛管道,15、出毛管道,16、气流的运行轨迹,a、回环冲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羽绒除铁去杂质装置,其外形呈立式长方形箱体1,如图1 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框架2,薄质板门3,杂质隔离板4,杂质收集箱6,上磁板7,下通口8,下磁板9,上通口10,入毛管道14,出毛管道15,所述的框架2的外侧采用固定连接的薄质板与薄质板门3围接成内部为密闭的箱体1空间,薄质板门3通过铰链连接在框架2前侧,方便于打开清除铁屑、砂砾等杂物。

如图1、2和3所示,所述箱体1密闭空间内的下部通过杂质隔离板4把箱体1分隔出一小层空间,该小层空间为杂质收集箱6,杂质收集箱6位于箱体1的下部,杂质隔离板4固设在框架2上,杂质隔离板4上依次设置有筛网5,筛网5呈圆形状,所述的筛网5设有 4个,用于筛除砂石等杂质物。

所述杂质收集箱6的上层空间用上磁板7和下磁板9纵向等距离分隔成六个横向相连的相互贯通的下沉夹层空间12和上升夹层空间 13,上磁板7和下磁板9的上端分别与箱体1内部上侧固定连接,下端分别与杂质隔离板4固定连接,上磁板7的下端设有下通口8,下磁板9的上端设有上通口10,下通口8与上通口10的设置使下沉夹层空间12与上升夹层空间13之间连串贯通,所述的下沉夹层空间 12与上升夹层空间13依次设置有六个,导致所述的羽绒从入毛管道 14进入箱体1内沿深度曲线状的气流的运行轨迹16运动,上磁板7 与下磁板9的正背两面均粘帖有若干磁铁11用以加强其磁性。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升夹层空间13的一端箱体1外侧上部设置有出毛管道15,出毛管道15呈弧状向上抛出,另一端上部则设置有入毛管道14,入毛管道14固定连接在下沉夹层空间12端箱体1 外侧,其呈弧状自下向上接入。

工作原理:所述的出毛管道15的外端连接吸风机,吸风机启动通过在箱体1内产生低压区并在入毛管道14口处形成强大气流后,如图1和2、3所示,羽绒从入毛管道14被吸入进入到箱体1下沉夹层空间12,随之而入的铁屑在冲击到上磁板7后被吸附掉,而砂石等杂质物受到上磁板7的阻挡而下落,随着气流的继续转向下移落到杂质隔离板4上,然后纷纷从筛网5进入杂质收集箱6,而随气流快速进入的羽绒受到上磁板7的阻拦而得以冲散开来,冲散后的羽绒快速下沉,转从上磁板7的下通口8进入到上升夹层空间13。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下沉夹层空间12与上升夹层空间13相互连接,从入毛管道14进入的羽绒不断受到上磁板7和下磁板9的物理性阻隔,同时并得到上通口10与下通口8的相连而贯通,导致所述的羽绒从入毛管道14进入箱体1内沿深度曲线状的气流的运行轨迹 16运动,它依次经过为下沉、上升、再下沉、再上升等多次连续反复的运行过程,所述的羽绒上升到上通口10的顶端直到下沉至下通口8的底端的运行轨迹就是对羽绒的一次强迫性深度的打散与去除铁屑、砂石等杂质的过程,每一轮的下沉与上升的联合冲击过程为一个回环冲击a,这样经过3个回环冲击a的循环反复冲击之后,羽绒从出毛管道15被吸风机吸出,然后输送进入下一道工序,此时经彻底打散的羽绒蓬松轻柔,羽绒得到了彻底的净化,纯度达到了99.8%以上。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且能代替以往的人工作业,同时能够克服相关辅助性机械对生产需求方面的不足,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