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480发布日期:2018-06-22 23:2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梳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梳理机,特别适合动物纤维,尤其是气动羊绒分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织工业中,棉卷(lap)是用于宽片状松散棉纤维的普通术语。在使用这样的棉卷生产细纱的过程中,梳理是预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棉卷中的纤维分离、分散、均衡并形成棉网。梳理工序也可以清除一些杂质和一定量的短纤维或断裂纤维。梳理机是一种能够清洁棉花、排列纤维使其几乎平行、并将棉卷变成棉条的设备。棉条是松散未加捻的棉纤维条,可以被牵伸和纺纱以形成纱线。

典型的梳理机通常包括一个转动的锡林滚筒(cylindricaldrum)和一个旋转的梳理平板组件。通常梳理平板组件呈现具有多个板的旋转带的形式。梳理平板组件与转动的锡林滚筒相邻、并沿其圆周的一部分在与锡林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转动的锡林滚筒和平板都配有梳理针布(cardclothing)。梳理针布是布满金属齿的特殊布或橡胶,用来对棉纤维开松、除杂并使其平行排列。梳理机还包括一个给棉组件,其具有给棉台、给棉辊、除尘刀、分梳元件、集尘板、刺辊漏底(licker-inundercasing)和刺辊。梳理机还包括用来清除废棉的除尘箱和用来从梳理机上移走成品的脱棉器(doffer)。

棉卷通过给棉组件被送进刺辊。刺辊将棉卷转变成纤维丛,并将其喂入转动的锡林与平板之间形成的开口中。给棉台和给棉辊将棉卷送入刺辊。除尘刀、分梳元件、集尘板和刺辊漏底靠近刺辊安装。除尘刀作为屏障将带有或不带棉绒的较大杂质颗粒和杂尘部分排除。分梳元件通过与纤维丛物理接触将其进一步开松,从而清除大块散棉和杂尘。集尘板与刺辊的相对位置决定清除的杂质量。刺辊漏底将材料从刺辊引导至锡林。

转动的锡林滚筒上梳理针布的金属齿方向与锡林的旋转方向相同,同时平板上金属齿的方向与平板的移动方向相同。因此,平板上金属齿地方向与转动的锡林的金属齿的方向相反。金属齿对棉卷纤维开松、除杂并使其平行,并且使这些纤维变成棉网形,然后将其压缩变成梳理棉条。

然而,上述梳理机至少具有下列缺点之一。从梳理机得到的梳理棉条应当包括很少量的短纤维。通常长度小于12mm纤维被认为是短纤维。给棉组件,尤其是除尘刀、分梳元件、集尘板和刺辊漏底对纤维的物理处理会损伤纤维表面,并导致纤维断裂。现有的机器没有对低强力棉纤维提供处理以使其不断裂。结果是,现有梳理机没能控制或充分地减少所生产的梳理棉条的短纤维量。

此外,梳理机可能用于各种材料如黄麻、亚麻、苎麻、大麻、粘罗拉棉花、低强力棉花、长绒棉和短绒棉。但是,为了加工不同的材料,现有的梳理机需要根据喂入的材料进行调整。例如,为了生产长绒棉和短绒棉,需要不同类型的梳理金属齿和不同结构的部件。这导致损耗宝贵的机器工作时间。现有梳理机的另一个缺点是在排出短纤维的时候没有对优良纤维的数量进行控制。此外,随着废弃纤维的积累,梳理机下面的区域容易起火。

现有梳理机 - 200710199995.9;梳理机 - 201410604966.6;梳理机 - 201410382753.3; 梳理机 - 201080011321.1;虽然都对现有梳理机做了些改进,但是其梳理纤维的效率还是低下,需要15遍以上反复梳理后才能到了合适的纤维,效率极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梳理机;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梳理机,包括机架、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喂料辊、梳毛锡林、和道夫;在梳毛锡林的左部设置有进料口,在梳毛锡林的右部设置有导料口;

在进料口与导料口之间分布有一个以上的杂纤维出料窗;

通过设置有杂纤维出料窗,使得杂纤维通过该窗口排出,从而使得吸附在梳毛辊上的细羊绒继续随辊转动,从而实现分离,提高除杂效果。

杂纤维出料窗为与梳毛锡林轴心同心的弧形结构,杂纤维出料窗的轴向宽度不小于梳毛锡林的梳毛辊的轴心跨度;杂纤维出料窗的弧长宽度大于从该杂纤维出料窗梳理出的杂纤维的长度;

通过上述窗口结构的设计,更好的排出杂纤维。

在导料口与杂纤维出料窗之间和/或相邻的杂纤维出料窗之间安装有除杂纤维刀架;在梳毛锡林的梳毛辊外侧壁与除杂纤维刀架的内弧面之间设置有用于通过纤维的过纤维通道。从而实现导料分离。

该除杂纤维刀架可以为除尘刀。

在申请人在样机试验时候,意外的发现,杂纤维出料窗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意想不到的发现当杂纤维出料窗为三个的时候,效果最佳,纤维特别是动物纤维,尤其是羊绒,只需要过三遍即可,极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以梳毛锡林中心建立坐标,该三个窗位于该坐标的右上部即第一象限内为最佳。

对应的杂纤维刀架:杂纤维出料窗为依次分布在梳毛锡林的梳毛辊圆周外侧的三个:粗杂纤维出料窗、中杂纤维出料窗、以及细杂纤维出料窗;在粗杂纤维出料窗与中杂纤维出料窗之间设置有沿梳毛锡林的梳毛辊轴向安装的除粗杂纤维刀架;在细杂纤维出料窗与中杂纤维出料窗之间设置有沿梳毛锡林的梳毛辊轴向安装的除中杂纤维刀架;在细杂纤维出料窗与导料口之间设置有沿梳毛锡林的梳毛辊轴向安装的除细杂纤维刀架。

杂纤维出料窗分布在梳毛锡林右上侧。

对应杂纤维出料窗弧长尺寸,企业可以根据杂纤维长度尺寸,以及统筹正态分布,将所梳理的除杂纤维分为粗杂纤维、中杂纤维、以及细杂纤维三组是显而易见的;粗杂纤维出料窗的弧长宽度为粗杂纤维长度的上限尺寸,中杂纤维出料窗的弧长宽度为中杂纤维长度的上限尺寸,细杂纤维出料窗的弧长宽度为细杂纤维长度的上限尺寸。从而使得窗口弧长宽度合理订制,更好的除杂纤维。

除粗杂纤维刀架、除中杂纤维刀架、以及除细杂纤维刀架为结构相同的除杂纤维刀架;

除粗杂纤维刀架的圆弧刀刃、除中杂纤维刀架的圆弧刀刃、以及除细杂纤维刀架的圆弧刀刃均沿着梳毛锡林的梳毛辊切线方向设置;

位于圆弧刀刃后部的导出纤维刀面在梳毛锡林轴线方向投影为抛物线结构。

通过圆弧结构,避免刀尖太锋利而截断纤维,同时更好的对纤维进行导向,通过抛物线设计,使得纤维不容易在刀面上存积,更好的出料,提高出料效率。

在杂纤维出料窗与进料口之间安装有盖板除杂系统。

每个杂纤维出料窗的右侧均设置有一个吸风料斗;吸风料斗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互通风箱,互通风箱连通有输送风机的进口,输送风机的出口连通有出风管道。通过风机与料斗从而吸收排出的纤维,料斗内腔优选为锥形结构,从而更好的分配风力。

吸风料斗为非导电材质,例如亚格力等。 吸风料斗连接有除静电器。从而释放静电,防止纤维带有静电,安全可靠,防止纤维聚集。

出风管道连通有杂纤维收集箱,实现自动收集,在互通风箱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对应吸风料斗的进料管吸料效果的吸料管路观察窗。从而便于集中观察各个管路的吸料情况,防止管道堵塞。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风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细杂纤维出料窗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除粗杂纤维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喂料辊;3、梳毛锡林;4、道夫;5、盖板除杂系统;6、粗杂纤维出料窗;7、中杂纤维出料窗;8、细杂纤维出料窗;9、导料口;10、除粗杂纤维刀架;11、除中杂纤维刀架;12、除细杂纤维刀架;13、内弧面;14、过纤维通道;15、导出纤维刀面;16、圆弧刀刃;17、吸风料斗;18、互通风箱;19、输送风机;20、出风管道;21、吸料管路观察窗;22、杂纤维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梳理机,包括机架1、以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喂料辊2、梳毛锡林3、和道夫4;在梳毛锡林3的左部设置有进料口,在梳毛锡林3的右部设置有导料口9;

在进料口与导料口9之间分布有一个以上的杂纤维出料窗;

通过设置有杂纤维出料窗,使得杂纤维通过该窗口排出,从而使得吸附在梳毛辊上的细羊绒继续随辊转动,从而实现分离,提高除杂效果。

杂纤维出料窗为与梳毛锡林3轴心同心的弧形结构,杂纤维出料窗的轴向宽度不小于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的轴心跨度;杂纤维出料窗的弧长宽度大于从该杂纤维出料窗梳理出的杂纤维的长度;

通过上述窗口结构的设计,更好的排出杂纤维。

在导料口9与杂纤维出料窗之间和/或相邻的杂纤维出料窗之间安装有除杂纤维刀架;在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外侧壁与除杂纤维刀架的内弧面13之间设置有用于通过纤维的过纤维通道14。从而实现导料分离。

该除杂纤维刀架可以为除尘刀。

在申请人在样机试验时候,意外的发现,杂纤维出料窗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意想不到的发现当杂纤维出料窗为三个的时候,效果最佳,纤维特别是动物纤维,尤其是羊绒,只需要过三遍到五遍即可,极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以梳毛锡林3中心建立坐标,该三个窗位于该坐标的右上部即第一象限内为最佳。

对应的杂纤维刀架:杂纤维出料窗为依次分布在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圆周外侧的三个:粗杂纤维出料窗6、中杂纤维出料窗7、以及细杂纤维出料窗8;在粗杂纤维出料窗6与中杂纤维出料窗7之间设置有沿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轴向安装的除粗杂纤维刀架10;在细杂纤维出料窗8与中杂纤维出料窗7之间设置有沿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轴向安装的除中杂纤维刀架11;在细杂纤维出料窗8与导料口9之间设置有沿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轴向安装的除细杂纤维刀架12。

杂纤维出料窗分布在梳毛锡林3右上侧。

对应杂纤维出料窗弧长尺寸,企业可以根据杂纤维长度尺寸,以及统筹正态分布,将所梳理的除杂纤维分为粗杂纤维、中杂纤维、以及细杂纤维三组是显而易见的;粗杂纤维出料窗6的弧长宽度为粗杂纤维长度的上限尺寸,中杂纤维出料窗7的弧长宽度为中杂纤维长度的上限尺寸,细杂纤维出料窗8的弧长宽度为细杂纤维长度的上限尺寸。从而使得窗口弧长宽度合理订制,更好的除杂纤维

除粗杂纤维刀架10、除中杂纤维刀架11、以及除细杂纤维刀架12为结构相同的除杂纤维刀架;

除粗杂纤维刀架10的圆弧刀刃16、除中杂纤维刀架11的圆弧刀刃16、以及除细杂纤维刀架12的圆弧刀刃16均沿着梳毛锡林3的梳毛辊切线方向设置;

位于圆弧刀刃16后部的导出纤维刀面15在梳毛锡林3轴线方向投影为抛物线结构。

通过圆弧结构,避免刀尖太锋利而截断纤维,同时更好的对纤维进行导向,通过抛物线设计,使得纤维不容易在刀面上存积,更好的出料,提高出料效率。

在杂纤维出料窗与进料口之间安装有盖板除杂系统5。

每个杂纤维出料窗的右侧均设置有一个吸风料斗17;吸风料斗17的尾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互通风箱18,互通风箱18连通有输送风机19的进口,输送风机19的出口连通有出风管道20。通过风机与料斗从而吸收排出的纤维,料斗内腔优选为锥形结构,从而更好的分配风力。

吸风料斗17为非导电材质,例如亚格力等。 吸风料斗17连接有除静电器。从而释放静电,防止纤维带有静电,安全可靠,防止纤维聚集。

出风管道20连通有杂纤维收集箱22,实现自动收集,在互通风箱18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对应吸风料斗17的进料管吸料效果的吸料管路观察窗21。从而便于集中观察各个管路的吸料情况,防止管道堵塞。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