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机进风减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7328发布日期:2018-08-08 08:5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流纺机进风减噪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纺是在喷气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来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涡流纺纱利用空气的旋转使长纤维向纱线的中心集聚,短线维分散包覆在外层。这种独特的生产方法不仅可以生产包芯纱,而且可以利用不同的纤维长度,收缩度等生产双重结构的纱,能纺出丰富多彩的特出纱,具有毛羽少,密度高、爽感性好,耐洗涤性好、保湿性和膨松性好的特点。但是传统的涡流纺机工作过程中,进风口噪声大,同时未经过滤的空气直接进入涡流纺机内部,易影响涡流纺纱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流纺机进风减噪装置,采用在涡流纺机进风口处增设减噪装置,同时对进入气体进行过滤,解决了传统的涡流纺机工作过程中,进风口噪声大,同时未经过滤的空气直接进入涡流纺机内部,易影响涡流纺纱的品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流纺机进风减噪装置,包括减噪装置本体;所述减噪装置本体呈圆筒形结构,两端分别为进风筒和连接端;所述减噪装置的进风筒呈开口放大的喇叭形结构;所述减噪装置本体内部包括风强平衡机构和吸声过滤机构;所述风强平衡机构和吸声过滤机构沿所述减噪装置本体轴向排列设置,所述风强平衡机构与所述减噪装置本体的进风筒连接;所述风强平衡机构包括轴承、转轴、旋转叶片、安装座;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减噪装置本体的筒壁上,与所述减噪装置本体同轴设置;所述安装座为圆筒形,外周上设置有一圈卡齿;在所述轴承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啮合齿圈;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卡齿活动安装于所述轴承上,相对所述减噪装置本体进行转动;所述转轴沿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在所述转轴外均匀分布有多个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环绕所述转轴连接设置;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减噪装置本体的轴向之间存在倾斜角度,且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吸声过滤机构包括吸声筒、固定轴、滤纸;所述吸声筒由吸波材料制成,呈圆筒形,内部形成通风流道;所述固定轴沿所述减噪装置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滤纸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和吸声筒之间;所述滤纸为多张,环绕所述固定轴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滤纸通过沿所述减噪装置本体轴向的折痕,沿所述减噪装置本体径向进行扇形层叠,在同一张所述滤纸的相邻层之间形成沿所述减噪装置轴向的过滤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声筒的筒壁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厚,所述通风流道呈逐渐收束的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声筒由泡棉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纸由玻璃棉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滤纸表面设置有波浪形的压痕;在所述过滤风道进风一端的压痕的振幅和波长都大于所述过滤风道出风一端的振幅和波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叶片与所述减噪装置本体的轴向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7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安装于涡流纺机的进风处,能够起到稳定风强,减小噪音,过滤气体中的粉尘或杂质的作用,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强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声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进风筒 2.风强平衡机构 3.吸声过滤机构

4.吸声筒 5.安装座 6.转轴

7.旋转叶片 8.固定轴 9.滤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流纺机进风减噪装置,包括减噪装置本体。减噪装置本体呈圆筒形结构,两端分别为进风筒1和连接端。减噪装置的进风筒1呈开口放大的喇叭形结构。减噪装置本体内部包括风强平衡机构2和吸声过滤机构3。风强平衡机构2和吸声过滤机构3沿减噪装置本体轴向排列设置,风强平衡机构2与减噪装置本体的进风筒1连接。风强平衡机构2包括轴承、转轴6、旋转叶片7、安装座5。轴承固定于减噪装置本体的筒壁上,与减噪装置本体同轴设置。安装座5为圆筒形,外周上设置有一圈卡齿;在轴承的内壁设置有与卡齿配合的啮合齿圈。安装座5通过卡齿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相对减噪装置本体进行转动。转轴6沿安装座5的轴向安装于安装座5内。在转轴6外均匀分布有多个旋转叶片7,旋转叶片7环绕转轴6连接设置。旋转叶片7与减噪装置本体的轴向之间存在倾斜角度,且倾斜角度相同。吸声过滤机构3包括吸声筒4、固定轴8、滤纸9。吸声筒4由吸波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采用泡棉材料,呈圆筒形,内部形成通风流道。优选的,吸声筒4的筒壁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厚,通风流道呈逐渐收束的锥形结构。固定轴8沿减噪装置本体的轴向设置。滤纸9设置在固定轴8和吸声筒4之间。滤纸9为多张,环绕固定轴8均匀排列设置。滤纸9通过沿减噪装置本体轴向的折痕,沿减噪装置本体径向进行扇形层叠,在同一张滤纸9的相邻层之间形成沿减噪装置轴向的过滤风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滤纸9由玻璃棉材料制成。在滤纸9表面设置有波浪形的压痕;在过滤风道进风一端的压痕的振幅和波长都大于过滤风道出风一端的振幅和波长。

为了更好的稳定风强,旋转叶片7与减噪装置本体的轴向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7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风强平衡机构2起到稳定进入涡流纺机的气体风强的作用。当风强大时,旋转叶片7转速快,产生的风阻大;当风强小时,旋转叶片7转速慢,产生的风阻小。通过旋转叶片7的转动,实现平衡风强的作用,使进入涡流纺机内部的风强稳定。吸声过滤机构3起到减低噪声,过滤空气的作用。吸声筒4能够吸收气流产生的声波,减小噪音。而气流从同一张滤纸9的相邻层之间的过滤风道通过,滤纸9不直接对气流进行阻挡,而是通过表面与气流接触进行过滤,一方面可以减小噪音,有一定稳定风强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过滤效果。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安装于涡流纺机的进风处,能够起到稳定风强,减小噪音,过滤气体中的粉尘或杂质的作用,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