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的方法以及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01481发布日期:2018-12-25 20:0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的方法以及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转子座的端侧边缘设有用于中断和准备接上线团端部的分离结构。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其带有内转子壁和外转子壁、转子底部和与转子底部相对的开孔,其中,转子座的边缘设有用于中断和准备接上线团端部的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多种不同的用于制造开放式纺纱转子的方法。在此,纺纱转子通常通过车削来制造并且设有涂层,以使得纺纱转子能抵抗纤维的磨损影响。为了在由于纱线断裂或质量切断而引起的纺纱过程暂停之后能够再次开始纺纱,而需要的是,受限地缩短需接上的纱线端部并且为再次开始纺纱做好准备。已知不同的用于准备纱线端部的方法。例如,通过空气流掀起纱线端部。

文献de102012110926a1说明了一种准备用于续接的纱线端部的方法,其中,不通过在纺纱装置之外的特殊制备设备、而是在纺纱装置之内的通过纺纱转子的边缘来准备纱线用于续接。为此,通过退绕管和退绕喷嘴将纱线吸入真空管并且保持在那里。在此,纱线在纺纱转子的开放边缘上延伸,并且一旦纺纱转子本身开始旋转之后,纱线则由此断裂。为了分离和准备纱线端部,纺纱转子的边缘具有分离结构。为了制造分离结构,纺纱转子的边缘设有凹槽,该凹槽起到锯子的作用。根据一种备选的实施方式,凹槽由磨料填充,磨料则同样起到锯子或打磨的作用。

文献de102015117204a1同样示出了这种具有分离结构的、用于准备纱线端部以续接的纺纱转子。在此,分离结构不通过凹槽、而是通过压花安装在纺纱转子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议一种用于制造转子座的方法,实现小心地引入分离结构并且保证良好的准备线团端部。

目的利用独立的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

在用于制造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的方法中(在该方法中转子座的端侧边缘设有用于中断和准备接上线团端部的分离结构)设置,分离结构通过非机械制造方法来涂覆。在此在当前发明的范围中,非机械制造方法是指这样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实现不加压地引入分离结构、即在制造分离结构期间不施加力到转子座上。利用一种这样的非机械的或不加压的制造方法,分离结构可以以特别小心的方式引入到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边缘中,不变形或者甚至损伤该边缘。由于直到180.0001每分钟的、相当高的转速(当今的开放式纺纱转子以该转速运行)即其自身在仅施加小的操纵力时(如其例如在切割转子边缘时产生)会使转子变形并且接下来导致在运行中失衡。这现在可以利用通过非机械的制造方法涂覆分离结构来避免。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通过非机械的烧蚀方法来涂覆时,因为分离结构由此固定地与转子座或转子座的开放边缘相连。然而也还可能的是,通过涂层方法来涂覆分离结构,其中,转子座的开放边缘部分地设有相应的涂层。借助这种非机械的制造方法以有利的方式,能够以微型轮廓的形式来涂覆分离结构。在此有利的是,通过非机械的烧蚀或涂抹可以相对尖棱地构造分离结构的棱边。因此,尖棱的分离结构可以特别有效地逆铣和可靠地为切开为接上准备的线团端部。

在用于开放式纺纱转子的转子座中(该转子座具有内转子壁和外转子壁、转子底部和与转子底部相对的开孔并且在该转子座中转子座的端侧边缘设有用于中断和准备接上线团端部的分离结构)相应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具有带有微型轮廓、即其轮廓深度为小于100微米的轮廓的表面时。一种这样的微型轮廓可以利用所描述的非机械方法以有利的形式来涂覆。此外,借助一种这样的微型轮廓实现线团特别柔和并且仍然有效地准备线团端部。此外在这种微型轮廓中特别有利的是,减少在准备线团端部之后勾丝的风险。

在此,微型轮廓的轮廓深度优选为小于50微米并且优选大于5微米。

此外在转子座中有利的是,当不规则地来构造微型轮廓时。借助这种不规则的微型轮廓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能够保证为对于不同的线团数量和不同的原材料成功准备线团端部。在此不规则的微型轮廓在当前申请范围中是这样的轮廓,该轮廓高度或深度、即在轮廓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间隔相应地变化或者该轮廓的最高点和/或最低点以不均匀的间隔互相布置。

同样在转子座中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以凹口的形式来构造时。这可以如上面所描述的,通过非机械烧蚀方式以特别有利的方式来引入。然而还可行的是,分离结构以抬高部的形式来构造。此外,例如实现,转子座的开放边缘部分能够设有涂层。

应当以凹口的形式设置分离结构,像这样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通过激光烧蚀来涂覆时。通过激光烧蚀可以产生带有高不规则度或局部非常不同的烧蚀的微型轮廓,可以特别有利地以类型最多的应用使用该不规则度或烧蚀。由此不需要准备好带有不同分离结构的不同开放式纺纱转子。

根据其它实施例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通过电化学烧蚀方法来涂覆时。也由此可行的是,产生技术上有利的微型轮廓,该轮廓适用于不同的应用。

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以数个互相间隔、优选等距离互相间隔地布置的凹口的形式来涂覆。同样在转子座中有利的是,当边缘设有数个互相间隔布置的分离结构、尤其凹口时。通过并排布置数个分离结构也可以然后保证切开线团,当仅一个纺纱转子旋转或者甚至只输出部分旋转时。由此转子座的边缘获得打磨作用,该作用由于微型轮廓然而实现在线团端部处小心地打开丝线。

此外,在用于制造转子座的方法中有利的是,当转子座通过车削来制造时,其中转子座的车削和分离结构的涂覆以相同制造过程来实现。尤其例如在通过激光烧蚀涂覆分离结构时实现,激光装置固定地布置在车床处并且激光对准到转子座的边缘上。通过分别以确定的转角继续旋转转子座,在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使数个分离结构以任意间距涂覆到转子座上。

此外,在方法中有利的是,当转子座设有涂层、尤其设有镍-金刚石-涂层时。转子座由此特别耐磨。在此再次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仅引入到涂层中时。因此线团也在分离结构的区域中仅与耐抗的涂层接触,使得由此可以避免转子座过早磨损。

此外,在转子座中有利的是,当在转子座的整个周缘上分布地布置分离结构时。由此可以独立于纺纱转子的位置或独立于纺纱转子的转角(该纺纱转子在线团端部准备期间实施该转角)实现切开和准备线团端部。由此同时也可以达到特别均匀和可重复地准备线团端部。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具有小于0.5毫米、优选小于0.3毫米并且特别优选小于0.2毫米的宽度时。

此外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具有小于100微米、优选小于70微米并且特别优选小于50微米的深度或者高度时。由此实现转子座的边缘表面精细的轮廓,该轮廓保证良好和可靠地准备线团端部并且同时不影响转子座的机械特性。同时也通过带有小于1毫米并且优选小于0.3毫米的宽度的精细的分离结构实现相当精细的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不损害转子座的圆周。

其次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尤其凹口具有互相在0.2毫米到1.5毫米之间、优选0.2毫米到1.0毫米之间、特别优选在0.3毫米到0.8毫米之间的间隔时。当分离结构以这种间隔布置时,像这样得到最有利的打磨作用。已证实,在带有提及的、在特殊范围中的尺寸的邻近的分离结构之间的间距适用于种类最多的线团类型和线团数量。然而,打磨作用还可能通过分离结构的间距影响到纱线,使得按照开放式纺纱转子的分离结构的间距特别适用于精细的线团或者特别适用于更粗的线团或者特别适用于确定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伸进到内转子壁和/或外转子壁中时。可以由此提升切开线团和准备线团的安全性,因为然后也还可以实现切开和准备线团端部,当线团成角度经过转子座的开放边缘的棱边受引导并且因此不直接套到平面边缘上时。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示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纺纱转子的开放式纺纱装置在纱线端部准备期间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转子座的开放边缘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转子座的开放边缘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转子座的开放边缘的示意性剖视立体图,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分离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分离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开放式纺纱转子1的开放式纺纱装置2的示意性剖视图。开放式纺纱转子1以通常的方式支承在转子罩壳3中。其中,转子罩壳3在常规纺纱运行期间由真空管8加真空并且借助盖罩4关闭。在此,开放式纺纱转子1具有转子轴9(借助于该转子轴,该开放式纺纱转子支承在转子罩壳3中)以及转子座10,在该转子座中以同样已知的方式制造线团5。线团5在常规纺纱运行期间经由支承在盖罩4中的退绕喷嘴6以及如有可能的退绕管7来退绕并且输送至在这里未示出的冲洗装置,在该冲洗装置处该线团绕卷到筒管上。

开放式纺纱转子1的转子座10以同样通常的方式具有内转子壁12(将需纺纱的丝线供应到该内转子壁上)、丝线收集槽15(丝线以丝线环的形式积聚在该丝线收集槽中并且捆扎到已经生产的线团5的端部中)以及转子底部14(在该转子底部处转子座10与转子轴9相连)。与转子底部14相对的转子座10具有开孔11,在常规纺纱运行中,承载退绕喷嘴6的盖罩4的凸肩延伸至该开孔11中,使得线团5可以由退绕喷嘴6和退绕管7退绕。此外,转子座10还具有外转子壁13以及端侧边缘16,该端侧边缘在外转子壁13与内转子壁12之间延伸并且与内转子壁12共同限制开孔11。

现在在生产纺纱5期间引起断裂或者质量切断,像这样为再次接上必须受限地横切和准备线团端部5a,由此,该端部紧接着返回到转子座10的丝线收集槽15中并且可以再次接上。在此,为了实现续接,在端侧边缘16处切开线团5并且准备线团端部5a。此外,线团端部5a经过退绕管7和退绕喷嘴6引导到转子罩壳3中并且被吸入到真空管8中,该线团端部由于真空作用保持在该真空管中。如图1可得出,在此经过转子座10的端侧边缘16引导线团端部5a。边缘16为准备线团端部5a设有分离结构17(参考图2-6)。开放式纺纱转子1在准确线团端部期间旋转,使得引导经过边缘16或放置在边缘16上线团端部5a由分离结构17的锯子或打磨作用切开和脱纱。

根据转子2的几何条件和根据流程管理,在此可以将线团端部5a输送至已经在旋转的纺纱转子1,或者线团端部5a可以首先放到还静止的开放式纺纱转子1的端侧边缘16上,然后将开放式纺纱转子1置于旋转中。

在此,分离结构17(参考图2到6)可以实施成抬高部22或者凹口18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到边缘16中。当前建议,分离结构17由非机械制造方法来安装,该方法不加压地涂覆分离结构17并且因此不影响转子座10的机械特性。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当分离结构17无接触地或只在工具与工件(在这里是转子座10)之间接触地涂覆时。这例如通过激光烧蚀或者电化学烧蚀实现。而同样也可以,部分地涂抹在一部分区域中的边缘16,其中,所涂抹的部分区域然后分别形成分离结构17。

图2显示带有分离结构17的转子座10的第一实施例,其不在整个周缘上而当前仅在两个相对的部分区域处涂覆。在此示出了开孔11和转子座10的端侧边缘16的俯视图。此外可看出转子底部14以及部分外转子壁13。在当前示例中,在此互相等距离间隔地布置数个分离结构17。在此设置,第一部分分离结构17在边缘16的第一部分区域中并且第二部分分离结构17在边缘16的第二部分区域中。当然也可以与所示图示不同,分离结构17以不均匀的间隔来布置。自然同样也可考虑,边缘16的仅单个部分区域设置一部分分离结构17或者多于两个部分区域设有分离结构17。

图3显示转子座10的其它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同样互相等距离间隔地、然而在转子座10或边缘16的整个周缘上分布分离结构17。在这里自然也可以与所示图示不同,以不规则的间隔布置分离结构17或者也分布在边缘16的周缘上布置明显更少地、例如仅五个单个的分离结构17。

图4在放大图中显示转子座10的边缘16的区段,其中,再次可看出并排布置的分离结构17。在此,分离结构17具有带有微型轮廓20的表面,该轮廓当前仅在分离结构处所示并且接下来借助图5和图6还更详细地来描述。单独的分离结构17也在这里再次相互等距离地以间隔a来布置。间隔a在所示示例中为大约0.5毫米,其中单个分离结构17具有大约0.15毫米的宽度b。一种这样的相对来说精细地布置分离结构17证明为对于可靠地切开和准备不同的线团是有利的。

此外如图4可得出,在此,分离结构17不仅直接涂覆在转子座10的平面端侧边缘16上,而且一部分还继续延伸进入到外转子壁13或内转子壁12中。当线团端部5a非平面地在边缘16上受引导,而是仅成角度地掠过边缘区域时,也能实现可靠的线团端部准备。

图5在剖视图中示出分离结构17的截面。分离结构17当前实施成凹口18并且具有带有微型轮廓20的表面。在此,微型轮廓20在当前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是指这样的轮廓,该轮廓具有小于100微米的轮廓深度pt。如图5可得出,在此轮廓深度t定义为在微型轮廓20位于最高的点与位于最深的点之间的间隔或定义为微型轮廓20的表面最大高度差。此外,可看出分离结构17的深度t,该深度从端侧边缘16的原始表面延伸到微型轮廓20的最深的点,此外再表示分离结构17的宽度b。

在当前实施例中不规则地构造微型轮廓20并且具有单个的尖部,该尖部的高度不同并且也参照分离结构17的宽度b布置在不同位置处。单个尖部同样也以不规则的顺序沿分离结构17的纵向方向布置,如在图4中借助最低的分离结构17来表示。分离结构17尖棱地构造在棱边23处,使得棱边23作用为切口棱边并且分离结构17对线团具有良好的锯子或铣削作用。

此外,当前转子座10设有涂层19,该涂层涂覆到转子座10的基底材料21上。分离结构17或微型轮廓20在此仅引入到涂层19中并且不伸进到基底材料21中。由此特别有利地实现,在分离结构17内也还存在减少涂层19磨损的作用并且因此在分离结构17的区域中不导致过度磨损。

涂层19优选构造成镍-金刚石-涂层。而根据转子座10的实施例自然也可行的是,分离结构17直接引入到转子座10的基底材料21中。此外转子座10的其它涂层或者表面处理也是可以的。

最后,图6还显示分离结构17的其它实施例,该实施例设置抬高部22的形式。棱边23也在这里相对尖棱地来构造,该棱边在这里仅表示为一个。再次在折断图示中显示分离结构17的截面。一种这样的抬高部22可以例如通过转子座10的边缘16的部分涂层来制造,其中,同样可以产生尖棱棱边23。同样借助激光烧蚀,也能够产生微型轮廓20,该微型轮廓至少部分以源自边缘16表面的抬高部22的形式存在。根据当前实施例,轮廓深度pt在此小于分离结构17的高度h。然而也可以,轮廓深度pt和分离结构17的高度h相同。

此外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虽然也能够以凹口18的形式构造分离结构17,但是微型轮廓20在边缘16的表面上具有最高点。轮廓深度pt在该情况中大于凹口的深度t。但同样在抬高部22的情况中,微型轮廓20最深的点还是位于边缘16的表面下,使得轮廓深度pt大于抬高部的高度h。

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在权利要求范围中的变型和组合同样落入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清单

1开放式纺纱转子

2开放式纺纱装置

3转子罩壳

4盖罩

5线团

5a线团端部

6退绕喷嘴

7退绕管

8真空管

9转子轴

10转子座

11开孔

12内转子壁

13外转子壁

14转子底部

15丝线收集槽

16转子座开孔的端侧边缘

17分离结构

18凹口

19涂层

20微型轮廓

21基底材料

22抬高部

23棱边

pt轮廓深度

b分离结构的宽度

a分离结构的间距

t分离结构的深度

h分离结构的高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