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1790发布日期:2019-03-13 23:33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纱赛络纺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环锭纺纱精梳棉80支高档面料用纱市场上传统方法是采用精密纺,精密纺纱条干、粗细节及强力整体质量指标较好,但纱线手感发硬,布面效果欠佳。

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并由pla/彩棉赛络纺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卷绕在筒管上。

一般来说,赛络纺工艺不能较好的制备80支粗纱,虽然很多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其技术盲区,但现有精密纺技术纺制的80支纱还是存在织物手感硬、布面不饱满等缺陷。

发明人团队进一步深挖潜力,探索工艺盲区,在粗纱工序探索进行了大量粗赛赛络纺高支试验,成功实现高支纱进行赛络纺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并达到以下发明目的:提高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纱线的质量,完善生产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包括并条、粗纱工序。

所述的并条、粗纱工序:末并定量2.2-2.5g/m,前罗拉速度340-360米/分,粗纱选用轻定量3.8-4.2g/10m;粗纱捻系数为110-113。

所述的并条、粗纱工序:外排粗纱的两根纱条的间距为20-55cm,锭翼帽高度是5cm。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原料选择;所述的原料为细绒棉和长绒棉按照80%、20%的质量百分比复配。

所述细绒棉:主体长度为29毫米;所述长绒棉:主体长度为37毫米;所述细绒棉和长绒棉均为新疆棉。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清花工序;

所述的清花工序:打手速度是580-620r/min;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在5mm以下,圆盘运转效率在85%以上。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梳棉工序;

所述的梳棉工序:生条定量20-21g/5m,刺辊速度845-855r/min,锡林速度360-380r/min。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精梳、预并工序;

所述的精梳、预并工序:预并工序采用8倍并和,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6。

所述的工艺还包括细纱工序;

所述的细纱工序:钳口隔距设置为2.4-2.6mm,后区牵伸倍数选用1.20-1.22倍的小牵伸倍数,后区隔距采用40-42mm。

所述的细纱工序采用邵尔a65度软弹胶辊。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棉80支粗赛纺纱线表面纤维排列整齐,结构紧密,毛羽少,织物手感柔软、饱满,布面风格独特,具有“股线”特性,3mm毛羽为13.8根/米。

(2)本发明棉80支粗赛纺纱线制备的织物手感柔软、饱满。

(3)本发明棉80支赛络纺纱:产品质量稳定,成纱条干、粗细节达到紧密纺水平。本发明采用环锭纺80支粗纱赛络纺得到的纱线,条干均匀度为14.0cv%,千米细节(-50%)为22个,千米粗节(+50%)为46个,千米棉结(+200%)为90个,平均强力113cn。

(4)本发明的粗纱头较少,浪费少,节能降耗。本发明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生产1吨成品纱粗纱头消耗仅9.0公斤,比传统赛络纺的粗纱头消耗减少42.7%。

(5)本发明的纱线具有股线两股的结构,纱线毛羽较好。

(6)本发明方法粗赛纺适应性强,在普通粗赛纺细纱机上即可纺纱,不受细纱赛络纺装置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传统技术的赛络纺纱路方式侧视图;

附图2为传统技术的赛络纺纱路方式正视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粗纱赛络纺纱路方式侧视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粗纱赛络纺纱路方式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环锭纺精梳棉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

按照细绒棉80%和长绒棉20%的质量百分比复配生产;所述细绒棉:主体长度为29毫米;所述长绒棉:主体长度为37毫米;所述细绒棉和长绒棉均为新疆棉。

2.清花工序

原料在开清过程中打手速度是600r/min;

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保证在5mm以下,圆盘运转效率保持在85%以上。

3、梳棉工序

生条定量20.5g/5m,刺辊速度850r/min,锡林速度370r/min。

4、精梳、预并工序

为降低精梳条的棉网结杂,提高精梳条质量,我们重点从精梳准备工序着手,对预并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

预并工序采用8倍并和,并配以较大后区牵伸倍数的牵伸工艺;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6。

5、并条、粗纱工序

末并定量2.4g/m,前罗拉速度350米/分,粗纱选用4.0g/10m轻定量。

为防止粗纱在退绕过程中发生脱断及产生意外伸长,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情况下,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经优选粗纱捻系数为112。

粗纱工序:

(1)采用特定的粗纱赛络纺纱路方式;外排粗纱,扩大了两根纱条的间距,纱条间距由原来的10厘米增加到20-55厘米,并增加了锭翼帽高度,锭翼帽高度比原来的高度增加了3厘米,锭翼帽高度是5cm。

(2)粗纱操作法:在停车处理断头时,要把飘落到邻纱的多股纱及断头的单股纱全部拤出,防止在后工序中出现长片段粗细纱。

(3)上机生头时,每根粗纱条分别加捻后再一块略微加捻并入锭翼,严禁两根须条一块加捻并入。

(4)粗纱赛络纺上机采用特定的捻系数,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具有双股特性,在捻系数选择上,既不同于单根纱的捻系数,又有别于两根纱的捻系数。在捻度的设计上要统筹兼顾,还应考虑到细纱的牵伸能力。

6、细纱工序

经多次试验,选用了邵尔a65度软弹胶辊,钳口隔距设置为2.5mm,后区牵伸倍数选用1.21倍的小牵伸倍数。同时,为了减小牵伸力,后区隔距采用41mm。

细纱要加强对粗纱的把关力度,尤其是对单股纱及多股纱的把关。对于单股纱或多股纱要求全部把出。

结果检测:

(1)采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进行精棉80s粗纱赛络纺,与紧密纺工艺,分别纺出的纱进行质量指标比对,如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采用环锭纺80支粗纱赛络纺得到的纱线,条干均匀度为14.0cv%,千米细节(-50%)为22个,千米粗节(+50%)为46个,千米棉结(+200%)为90个,平均强力113cn,3mm毛羽为13.8根/米。

(2)实施例1的精棉80支粗纱赛络纺与传统赛络纺粗纱头消耗比对。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80支粗纱赛络纺工艺生产1吨成品纱粗纱头消耗仅9.0公斤,比传统赛络纺的粗纱头消耗减少42.7%。

另外,本发明棉80支粗赛纺纱线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棉80支粗赛纺纱线表面纤维排列整齐,结构紧密,毛羽少,织物手感柔软、饱满,布面风格独特,具有“股线”特性。

(2)本发明棉80支粗赛纺纱线制备的织物手感柔软、饱满。

(3)本发明棉80s赛络纺纱:产品质量稳定,成纱条干、粗细节达到紧密纺水平,该纱布面风格独特,面料饱满,手感柔软。

(4)本发明的粗纱头较少,浪费少,节能降耗。

(5)本发明的纱线具有股线两股的结构,纱线毛羽较好。

(6)本发明方法粗赛纺适应性强,在普通细纱机上即可纺纱,不受细纱赛络纺装置限制。

除特殊说明的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所述的比值均为质量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