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932发布日期:2019-05-11 00:3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涤纶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即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品种,它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而常规涤纶具有易燃性,造成涤纶纤维及其织物的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一般会将原生材料切片后与阻燃剂熔融混合后纺制成阻燃涤纶纤维,赋予涤纶纤维以一定的阻燃功能。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10425579.2,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涤纶短纤维及其生产工艺,所述阻燃抗菌涤纶短纤维由涤纶原丝浸渍和多角度喷洒阻燃抗菌水乳液烘干后制得,所述阻燃抗菌水乳液为高尔斯顿lurolps-9985油剂、高尔斯顿lurolam-7抗菌剂和三蒸水混合后制得的水乳液;所述生产工艺采用再生pet料为原料,依次经过前处理、转鼓干燥、熔融纺丝、冷却成型、卷绕、牵伸、卷曲、上油、切断、热定型后得到成品,其中转鼓干燥9.5h-10.5h,熔融纺丝中螺杆挤压机的螺杆和纺丝箱箱体温度均为265℃-275℃;总牵伸倍数为3.5-4.0倍,热定型温度为140℃-150℃,热定型时间为8min-12min。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10426299.3,公开了一种竹炭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采用再生pet料为原料,依次经过前处理、转鼓干燥、熔融纺丝、冷却成型、卷绕、牵伸、卷曲、上油、热定型、切断后得到成品,其中转鼓干燥为先将再生pet料干燥5.5h-6.5h,再加入竹炭母粒,竹炭母粒的最终质量分数为6%-8%,竹炭母粒含有质量分数为22%-27%的竹炭,总干燥时间为9.5h-10.5h;熔融纺丝中螺杆挤压机的螺杆和纺丝箱箱体温度均为278℃-282℃,通过环吹风冷却成型,环吹风温为22℃-26℃,风速为4.0m/s-5.0m/s;总牵伸倍数为3.1-3.3倍;热定型温度为162℃-168℃,所述热定型时间为13min-17min。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048454.6,公开了一种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涤纶树脂切片,将其通过振动筛初步除去含有的杂质,然后送入预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处理30~40min,然后送入硫化塔中干燥;加热熔融处理,将上述经过干燥处理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使其形成熔融状态的熔体;纺丝,熔体通过螺杆送入纺丝箱,并从喷丝板中喷出;冷却成型,从喷丝板喷出的液流在侧向风的吹拂下冷却,进行纺丝;卷绕入库,所述纺丝通过滚轴卷绕成产品,并入库存放。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11166445.7,公开了一种负离子远红外再生短纤维生产工艺,一种负离子远红外再生短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供料;(2)连续输送;(3)连续干燥;(4)熔融纺丝;(5)卷绕往复;(6)集束牵伸卷曲;(7)烘干;(8)切断打包。

但是,现有的涤纶短纤维存在着不具备对涤纶短纤维起到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生产效率低以及不利于传播使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涤纶短纤维存在着不具备对涤纶短纤维起到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生产效率低以及不利于传播使用,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干燥;

第一步:选取涤纶树脂,利用振荡器将涤纶树脂上侧杂物震荡去除,接着将涤纶树脂送入预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处理40min至50min;

第二步:对选取的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对选取合格的涤纶树脂使人工利用切刀对涤纶树脂进行切片;

第三步:对切成片状的底轮树脂进行干燥处理,将切成片状的涤纶树脂放入到硫化塔内进行干燥;

步骤二:对干燥后的涤纶树脂进行加热熔融纺丝;

第一步:对干燥后的涤纶树脂进行加热熔融,干燥处理后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一定时间内利用一定的温度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熔融状态的熔体;

第二步:将加热熔融的涤纶树脂进行转运,将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放置在转运推车上进行转运;

第三步:把转运的涤纶树脂进行纺丝,把转运推车上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拿下,并通过通过螺杆送入纺丝箱,最后从喷丝板中喷出;

步骤三:冷却成型,对从喷丝板中喷出的纺丝利用风机对其进行吹风冷却,使其成型;

步骤四:对成型的纺丝进行消毒处理;

第一步:将成品纺丝穿过容器的内侧,将成型的纺丝从消毒容器内部中间位置穿过;

第二步:对容器内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给消毒灯供电,并利用消毒灯对经过容器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

第三步:对不同位置导入的纺丝进行分类标明,在纺丝的入口方向粘贴上识别标签对纺丝进行分类;

第四步:将消毒完毕的纺丝导出,利用导轮在纺丝的出口方向将纺丝向外导出;

步骤五:卷绕,利用旋转电机带动滚轴旋转,将导出的纺丝通过滚轴卷绕成产品;

步骤六:最后入库储存,把成品放置在所需储存的仓库内进行储存。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第一步,所述的振荡器具体采用型号为hy-4的振荡器。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第一步,所述的预结晶处理42min至48min.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第二步,所述的切刀采用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锈钢刀。

优选地,在步骤二中,第一步,所述的一定时间设置为五分钟至三十分钟。

优选地,在步骤二中,第一步,所述的一定时间设置为二十分钟至二十五分钟。

优选地,在步骤一中,第一步,所述的预结晶处理45min至48min。

优选地,在步骤二中,第一步,所述的一定温度设置为290摄氏度至310摄氏度。

优选地,在步骤二中,第一步,所述的一定温度设置为300摄氏度至310摄氏度。

优选地,在步骤三中,所述的风机具体采用sf轴流风机,所述的风机的上侧螺钉安装有活性炭滤网。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第一步,所述的容器采用矩形不锈钢箱,所述的容器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容器的内侧还胶接有玻璃反光镜。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第二步,所述的消毒灯采用紫外线消毒灯。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第三步,所述的识别标签采用pvc标签。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第四步,所述的导轮具体采用不锈钢轮,所述的导轮轴接在容器上开设的通孔内。

优选地,在步骤五中,所述的旋转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68ktyz的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涤纶纤维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成熟,能够对涤纶短纤维起到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且生产效率高同时可以大量传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是选取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干燥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3是对干燥后的涤纶树脂进行加热熔融纺丝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4是对成型的纺丝进行消毒处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如附图1所示

一种排汗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干燥;

s1011:选取涤纶树脂,利用振荡器将涤纶树脂上侧杂物震荡去除,接着将涤纶树脂送入预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处理40min至50min;

s1012:对选取的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对选取合格的涤纶树脂使人工利用切刀对涤纶树脂进行切片;

s1013:对切成片状的底轮树脂进行干燥处理,将切成片状的涤纶树脂放入到硫化塔内进行干燥;

s102:对干燥后的涤纶树脂进行加热熔融纺丝;

s201:对干燥后的涤纶树脂进行加热熔融,干燥处理后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一定时间内利用一定的温度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熔融状态的熔体;

s202:将加热熔融的涤纶树脂进行转运,将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放置在转运推车上进行转运;

s203:把转运的涤纶树脂进行纺丝,把转运推车上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拿下,并通过通过螺杆送入纺丝箱,最后从喷丝板中喷出;

s103:冷却成型,对从喷丝板中喷出的纺丝利用风机对其进行吹风冷却,使其成型;

s104:对成型的纺丝进行消毒处理;

s401:将成品纺丝穿过容器的内侧,将成型的纺丝从消毒容器内部中间位置穿过;

s402:对容器内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给消毒灯供电,并利用消毒灯对经过容器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

s403:对不同位置导入的纺丝进行分类标明,在纺丝的入口方向粘贴上识别标签对纺丝进行分类;

s404:将消毒完毕的纺丝导出,利用导轮在纺丝的出口方向将纺丝向外导出;

s105:卷绕,利用旋转电机带动滚轴旋转,将导出的纺丝通过滚轴卷绕成产品;

s106:最后入库储存,把成品放置在所需储存的仓库内进行储存。

优选地,在s101中,s1011,所述的振荡器具体采用型号为hy-4的振荡器。

优选地,在s101中,s1011,所述的预结晶处理42min至48min.

优选地,在s101中,s1012,所述的切刀采用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锈钢刀。

优选地,在s102中,s201,所述的一定时间设置为五分钟至三十分钟。

优选地,在s102中,s201,所述的一定时间设置为二十分钟至二十五分钟。

优选地,在s101中,s1011,所述的预结晶处理45min至48min。

优选地,在s102中,s201,所述的一定温度设置为290摄氏度至310摄氏度。

优选地,在s102中,s201,,所述的一定温度设置为300摄氏度至310摄氏度。

优选地,在s103中,所述的风机具体采用sf轴流风机,所述的风机的上侧螺钉安装有活性炭滤网。

优选地,在s104中,s401,所述的容器采用矩形不锈钢箱,所述的容器前后两侧的中间位置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容器的内侧还胶接有玻璃反光镜。

优选地,在s104中,s402,所述的消毒灯采用紫外线消毒灯。

优选地,在s104中,s403,所述的识别标签采用pvc标签。

优选地,在s104中,s404,所述的导轮具体采用不锈钢轮,所述的导轮轴接在容器上开设的通孔内。

优选地,在s105中,所述的旋转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68ktyz的电机。

具体实施实例

实施例1:选取涤纶树脂,利用型号为hy-4的振荡器将涤纶树脂上侧杂物震荡去除,接着将涤纶树脂送入预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处理40min至50min,对选取合格的涤纶树脂使人工利用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锈钢刀对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将切成片状的涤纶树脂放入到硫化塔内进行干燥,干燥处理后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五分钟至三十分钟内利用290摄氏度至310摄氏度的温度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熔融状态的熔体,将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放置在转运推车上进行转运,把转运推车上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拿下,并通过通过螺杆送入纺丝箱,最后从喷丝板中喷出,对从喷丝板中喷出的纺丝利用风机对其进行吹风冷却,使其成型,将成型的纺丝从消毒容器的通孔内部中间位置穿过,给紫外线消毒灯供电,并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经过容器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在纺丝的入口方向粘贴上pvc标签对纺丝进行分类,利用导轮在纺丝的出口方向将纺丝向外导出,将导出的纺丝通过滚轴卷绕成产品,把成品放置在所需储存的仓库内进行储存。

实施例2:选取涤纶树脂,利用型号为hy-4的振荡器将涤纶树脂上侧杂物震荡去除,接着将涤纶树脂送入预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处理42min至48min,对选取合格的涤纶树脂使人工利用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锈钢刀对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将切成片状的涤纶树脂放入到硫化塔内进行干燥,干燥处理后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二十分钟至二十五分钟内利用300摄氏度至310摄氏度的温度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熔融状态的熔体,将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放置在转运推车上进行转运,把转运推车上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拿下,并通过通过螺杆送入纺丝箱,最后从喷丝板中喷出,对从喷丝板中喷出的纺丝利用风机对其进行吹风冷却,使其成型,将成型的纺丝从消毒容器的通孔内部中间位置穿过,给紫外线消毒灯供电,并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经过容器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在纺丝的入口方向粘贴上pvc标签对纺丝进行分类,利用导轮在纺丝的出口方向将纺丝向外导出,将导出的纺丝通过滚轴卷绕成产品,把成品放置在所需储存的仓库内进行储存。

实施例3:选取涤纶树脂,利用型号为hy-4的振荡器将涤纶树脂上侧杂物震荡去除,接着将涤纶树脂送入预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处理45min,对选取合格的涤纶树脂使人工利用截面为长方形的不锈钢刀对涤纶树脂进行切片,将切成片状的涤纶树脂放入到硫化塔内进行干燥,干燥处理后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二十五分钟内利用290摄氏度的温度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熔融状态的熔体,将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放置在转运推车上进行转运,把转运推车上熔体状态的涤纶树脂拿下,并通过通过螺杆送入纺丝箱,最后从喷丝板中喷出,对从喷丝板中喷出的纺丝利用风机对其进行吹风冷却,使其成型,将成型的纺丝从消毒容器的通孔内部中间位置穿过,给紫外线消毒灯供电,并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经过容器的纺丝进行照明消毒,在纺丝的入口方向粘贴上pvc标签对纺丝进行分类,利用导轮在纺丝的出口方向将纺丝向外导出,将导出的纺丝通过滚轴卷绕成产品,把成品放置在所需储存的仓库内进行储存。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