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提出了个性化、多元化和功能化等多种要求,对纱线品种的多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种类的纤维混纺作为改善纤维性能的常用方法在纺织领域广泛应用,但是生产出的混纺纱线耐磨性能比较差,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纺而成:棉纤维60~70份,聚丙烯腈纤维18~25份,铜氨纤维10~18份,亚麻纤维5~10份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1~2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棉纤维包括长绒棉和细绒棉,所述长绒棉与所述细绒棉的质量比为1:2~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重量份计,称取各原料并将棉纤维进行预处理;
s2.将预处理的棉纤维分为第一份棉纤维和第二份棉纤维,所述第一份棉纤维与所述第二份棉纤维的质量比为1:1.2~1.2:1;
s3.将预处理的所述第一份棉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将预处理的第二份棉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s4.将所述第一棉卷和所述第二棉卷分别制成第一生条和第二生条;
s5.将所述第一生条和所述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在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以及喷涂工序制得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棉纤维包括长绒棉和细绒棉,所述长绒棉和所述细绒棉的质量比为0.5~2:1。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长绒棉和所述细绒棉混合均匀后置于浓度为7%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泡1~1.5h后,雾化喷洒改性纳米sio2粉末,静置10~12h,所述改性纳米sio2粉末的量是棉纤维的8~15%。
进一步,所述改性纳米sio2是由质量比为1:0.03的sio2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制成。
进一步,采用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一棉卷,采用第二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二棉卷;所述第一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控制在540~600r/min,第二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控制在560~640r/min。
进一步,采用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生条,采用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生条;所述第一梳棉工序中锡林转速为470~550r/min,道夫转速为50~55r/min,刺辊转速为900~95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所述第二梳棉工序中锡林的转速为500~570r/min,道夫转速为70~75r/min,刺辊转速为900~105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
进一步,所述喷涂的具体步骤为:将经过细纱工序的纱线雾化喷涂固含量20~25%,黏度为25~26的pu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将棉纤维、聚丙烯胺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成纱质量良好的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该纱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透气性,不易起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混纺而成:棉纤维60~70份,聚丙烯腈纤维18~25份,铜氨纤维10~18份,亚麻纤维5~10份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1~2份。
进一步,所述棉纤维包括长绒棉和细绒棉,所述长绒棉与所述细绒棉的质量比为0.5~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重量份计,称取各原料并将棉纤维进行预处理;
s2.将预处理的棉纤维分为第一份棉纤维和第二份棉纤维,所述第一份棉纤维与所述第二份棉纤维的质量比为0.83~1.2:1;
s3.将预处理的所述第一份棉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将预处理的第二份棉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s4.将所述第一棉卷和所述第二棉卷分别制成第一生条和第二生条;
s5.将所述第一生条和所述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在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以及喷涂工序制得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
进一步,所述棉纤维包括长绒棉和细绒棉,所述长绒棉和所述细绒棉的质量比为0.5~2:1。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长绒棉和所述细绒棉混合均匀后置于浓度为7%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泡1~1.5h后,雾化喷洒改性纳米sio2粉末,静置10~12h,所述改性纳米sio2粉末的量是棉纤维的8~15%。
进一步,所述改性纳米sio2是由质量比为1:0.03的sio2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制成。
进一步,采用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一棉卷,采用第二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二棉卷;所述第一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控制在540~600r/min,第二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控制在560~640r/min。
进一步,采用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生条,采用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生条;所述第一梳棉工序中锡林转速为470~550r/min,道夫转速为50~55r/min,刺辊转速为900~95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所述第二梳棉工序中锡林的转速为500~570r/min,道夫转速为70~75r/min,刺辊转速为900~105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
进一步,所述喷涂的具体步骤为:将经过细纱工序的纱线雾化喷涂固含量20~25%,黏度为25~26的pu溶液。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将棉纤维、聚丙烯胺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成纱质量良好的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该纱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透气性,不易起球。
实施例1
制备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棉纤维60份(其中长绒棉30份,细绒棉30份)、聚丙烯腈纤维25份、铜氨纤维15份、亚麻纤维7份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份;
(2)将长绒棉和细绒棉混合均匀后置于浓度为7%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泡1~1.5h,雾化喷洒4.8重量份的改性纳米sio2粉末,静置10~12h;
(3)将预处理的棉纤维按照重量份分为30份第一份棉纤维和30份第二份棉纤维,并将第一份棉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并经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一棉卷,打手速度控制在580r/min,将第二份棉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合并经第二清棉工序制得第二棉卷,打手速度控制在640r/min;
(4)将第一棉卷经过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生条,其中锡林转速为490r/min,道夫转速为55r/min,刺辊转速为95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将第二棉卷经过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生条,其中锡林的转速为540r/min,道夫转速为70r/min,刺辊转速为100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
(5)将第一生条和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依次经过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并雾化喷涂固含量20~25%,黏度为25~26pa.s的pu溶液,制得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
实施例2
制备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棉纤维70份(其中长绒棉46份,细绒棉24份)、聚丙烯腈纤维18份、铜氨纤维10份、亚麻纤维10份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1份;
(2)将长绒棉和细绒棉混合均匀后置于浓度为7%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泡1~1.5h,雾化喷洒10.5重量份的改性纳米sio2粉末,静置10~12h;
(3)将预处理的棉纤维按照重量份分为38份第一份棉纤维和32份第二份棉纤维,并将第一份棉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并经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一棉卷,打手速度控制在600r/min,将第二份棉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合并经第二清棉工序制得第二棉卷,打手速度控制在620r/min;
(4)将第一棉卷经过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生条,其中锡林转速为550r/min,道夫转速为50r/min,刺辊转速为90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将第二棉卷经过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生条,其中锡林的转速为570r/min,道夫转速为73r/min,刺辊转速为105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
(5)将第一生条和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依次经过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并雾化喷涂固含量20~25%,黏度为25~26pa.s的pu溶液,制得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
实施例3
制备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棉纤维66份(其中长绒棉22份,细绒棉44份)、聚丙烯腈纤维20份、铜氨纤维18份、亚麻纤维5份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1.5份;
(2)将长绒棉和细绒棉混合均匀后置于浓度为7%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泡1~1.5h,雾化喷洒6.6重量份的改性纳米sio2粉末,静置10~12h;
(3)将预处理的棉纤维按照重量份分为30份第一份棉纤维和36份第二份棉纤维,并将第一份棉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并经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第一棉卷,打手速度控制在540r/min,将第二份棉纤维、铜氨纤维、亚麻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合并经第二清棉工序制得第二棉卷,打手速度控制在560r/min;
(4)将第一棉卷经过第一梳棉工序制得第一生条,其中锡林转速为470r/min,道夫转速为53r/min,刺辊转速为92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将第二棉卷经过第二梳棉工序制得第二生条,其中锡林的转速为500r/min,道夫转速为75r/min,刺辊转速为900r/min,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为0.15mm,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为0.12mm。
(5)将第一生条和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依次经过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并雾化喷涂固含量20~25%,黏度为25~26pa.s的pu溶液,制得耐磨抗起球混纺纱线。
效果例
将实施例1-3中的纱线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纱线拉伸性能测试:纱线拉伸性能按照标准astmd2256-2002单线法测定纱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使用instron3369型万能强力机对混纺纱线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50mm,拉伸速度为300mm/min。
(2)耐磨性测试:采用astmd3108-2001纱线与固体材料之间摩擦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和astmd3412-2001纱线与纱线之间摩擦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测试;
(3)纱线条干均匀度测试:依照标准gb/t3292-1997纺织品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电容法,使用瑞士乌斯特公司生产的me100型条干仪测试所纺纱线条干均匀度,测试速度为55m/min,测试时间为1min。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