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968发布日期:2019-05-11 00: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复合纤维的制备过程也显得较繁琐,成本也较高,并且现阶段,采用传统的复合工艺所制得的复合纤维表层大多均存在凹凸不平的缺陷,影响生产质量。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氯化氢制备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200839320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包括:储液罐和牵引装置;所述储液罐上下两侧的中心处开设有密封垫,两所述密封垫之间形成复合区,所述复合区内填充有功能性复合液,两所述密封垫的外侧均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侧均连接有推进器;所述储液罐左右两侧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在两侧所述通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套;所述牵引装置中运输有纤维本体,所述纤维本体贯穿各所述密封套及各所述通孔,并在所述复合区中具有复合段;其中,所述推进器的推进速度与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均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控制。

该技术方案中够便捷地完成复合纤维的制备,但是该方案将纤维本体水平放置,需要气缸或推进器加压,机构复杂且需外来推力,若是用气缸或推进器对功能性复合液加压,若压力不足,纤维本体的下板面将与功能性复合液脱离而使得功能性复合液无法附着在纤维本体上,造成复合纤维下板面形成缺陷而不合格,因此该技术方案仍存在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质量的制备复合纤维,并使纤维本体表面的复合层质地均匀,色泽均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板、u形方管、具有多种规格的重块、牵引装置、敲击杆、中部固定在固定板上且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翘板和位于翘板一端的驱动凸轮;所述u形方管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且竖直部与倾斜部连通,u形方管内装有功能性复合液;所述倾斜部的下端竖直开设有方孔,倾斜部的下侧壁上设置有一号弹性壁;所述重块包括基础块和加压块;所述基础块的四周侧壁与竖直部的内壁相适配并可密封竖直部上端;所述加压块用于放置在基础块上给基础块加压,加压块与基础块的上端均设置有拉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导向槽,且导向槽正对一号弹性壁;所述翘板的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处,翘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卷簧,翘板一端受驱动凸轮转动挤压而间歇的使另一端翘起;所述敲击杆安装于导向槽内,敲击杆受翘起的翘板敲打而撞击一号弹性壁,避免u形方管内的功能性复合液沉淀;所述牵引装置中运输有侧面为竖直状态的纤维本体,且纤维本体穿过方孔,纤维本体与方孔之间密封配合,牵引装置牵引纤维本体使纤维本体不断通过方孔,纤维本体依次被u形方管内已加压的功能性复合液修复。工作时,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纤维本体从前方工位向后方工位移动,纤维本体在方孔中穿梭,在重块的恒力下压下,功能性复合液被压到纤维本体上,使得纤维本体上涂刷功能性复合液实现复合纤维的生产加工,复合纤维将厚度均匀,质量高;而功能性复合液容易产生沉淀,因此,通过驱动凸轮转动间歇式挤压翘板一端,使翘板的另一端翘动后敲击一号弹性壁,一号弹性壁为弹性材料,使一号弹性壁受到挤压变形而引起倾斜部处的功能性复合液流动,避免功能性复合液沉淀而影响而造成纤维本体上涂覆的功能性复合液的均匀性,使得生产出的复合纤维色泽均匀,内部受力均衡;同时,可通过在基础块上添加加压快使u形方管内的压力增大,实现功能性复合液对纤维本体的渗透性加强,通过基础块和加压块的自身重力加压,压力稳定且无需其他机构运动加压,加压形式简单可靠;而纤维本体在输送时为竖直放置状态而不是水平状态,是因为,若将纤维本体水平放置,一方面不能通过重块加压的方式挤压而需要气缸或推进器加压,机构复杂且需外来推力,若是用气缸或推进器对功能性复合液加压,若压力不足,纤维本体的下板面将与功能性复合液脱离而使得功能性复合液无法附着在纤维本体上,造成复合纤维下板面形成缺陷而不合格,因此使纤维本体为竖直放置状态输送;其中,功能性复合液为抗菌材料或者亲水材料或粘稠性液体,纤维本体为纤维束或者纤维布。

所述翘板一端的板面上设置有一号弹性气囊;所述一号弹性气囊位于翘板和驱动凸轮之间,一号弹性气囊上设置有一号气孔且一号气孔位于驱动凸轮转动挤压处;所述u形方管的后方工位设置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一端部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位于纤维本体的正下方,吹气管的另一端与一号弹性气囊连通,一号弹性气囊受挤压将通过吹气管向已经被功能性复合液修复了的纤维本体吹气烘干。工作时,驱动凸轮间歇式挤压翘板使翘板上的一号弹性气囊受到挤压,一号弹性气囊受压后气体通过吹气管向纤维本体吹去,因有加热管加热,使得吹出的气被加热,实现对已经被功能性复合液修复了的纤维本体吹气烘干,使被涂覆了功能性复合液的纤维本体成形为复合纤维;而一号弹性气囊的一号气孔位于驱动凸轮转动挤压处,在驱动凸轮脱离一号弹性气囊时,一号弹性气囊通过一号气孔复位,在驱动凸轮挤压一号弹性气囊时,一号气孔被驱动凸轮挤压密封,使得一号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尽数的被挤压到吹气管内,有利于吹气管吹气。

所述吹气管的上端设置有与自身垂直连通的方形保温套;所述方形保温套套设在纤维本体的外部,方形保温套的正上端开设有出气口,位于纤维本体两侧的方形保温套侧壁上均设置有弧形聚光镜;所述弧形聚光镜用于将热量反射聚集于纤维本体上,且两个弧形聚光镜关于出气口对称分布,弧形聚光镜的上端边缘临近出气口。工作时,进入方形保温套内的纤维本体正在形成复合纤维,吹气管向方形保温套内的纤维本体吹气,使纤维本体上的水分快速被蒸干,通过方形保温套对纤维本体保温,可提高纤维本体上水分蒸干的效率,通过弧形聚光镜的聚光聚热作用,使热气中的热量被辐射到纤维本体上,实现纤维本体快速成形为复合纤维,提高了纤维本体上水分被蒸干的效率;另一方面,可降低加热管的使用功率,节约电能。

所述纤维本体的最上端距离出气口的距离至少为自身宽度的五分之一。因吹气管向方形保温套内的纤维本体吹热气使纤维本体两侧面的水分被蒸干,而弧形聚光镜将使热气沿着弧形聚光镜表面流动,从而使得纤维本体上被蒸发的水蒸气将积聚在出气口处溢出,因此出气口处会聚集流动的水蒸气,若是纤维本体距离出气口太近,将会使水蒸气重新附着在纤维本体上端,从而使得纤维本体的上端达不到被蒸干的效果,因此,使纤维本体的最上端距离出气口的距离至少为自身宽度的五分之一,避免纤维本体最上端被水蒸气重新附着。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一对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位于u形方管的前方工位处,牵引轮牵引纤维本体向后方工位移动,牵引轮的轮面上均设置有一圈二号弹性气囊;所述二号弹性气囊上均布有多个二号气孔,二号弹性气囊受压对纤维本体吹气;所述牵引轮的外侧套设有护罩;所述护罩相对于牵引轮偏心安置且靠近u形方管一侧的护罩紧贴牵引轮上的二号弹性气囊,远离u形方管一侧的护罩处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朝向远离纤维本体的方向。工作时,牵引轮对纤维本体牵引移动,牵引轮上的二号弹性气囊被挤压而向纤维本体吹气,使得纤维本体上的灰尘落下,但吹的气会使灰尘四处乱飞,部分灰尘又将重新附着在纤维本体上,因此,在牵引轮的外侧套设护罩,使护罩相对于牵引轮偏心安置且靠近u形方管一侧的护罩紧贴牵引轮上的二号弹性气囊,远离u形方管一侧的护罩处开设有气道,使气道朝向远离纤维本体的方向,从而使得二号弹性气囊对纤维本体上吹走的灰尘将沿着气道排走并远离纤维本体,灰尘不会再落到已经被清理掉灰尘的纤维本体上,从而使得纤维本体上的灰尘被清理干净。

所述倾斜部的上侧壁处设置有二号弹性壁;所述二号弹性壁与一号弹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杆面上固定有多个圆板,且圆板与弹性杆同回转线。工作时,一号弹性壁被敲击而震动,而二号弹性壁与一号弹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杆,从而使得震动的一号弹性壁引起弹性杆、弹性杆上的圆板以及二号弹性壁震动,圆板截面积远大于弹性杆,从而使得倾斜部处的功能性复合液震动频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倾斜部处的功能性复合液不易沉淀,避免功能性复合液沉淀而影响而造成纤维本体上涂覆的功能性复合液的均匀性,提高了复合纤维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重块的恒力下压下,使功能性复合液被压到纤维本体上,使得纤维本体表面的复合层厚度均匀以及色泽均匀,使得产品质量高,结构牢靠。

2.本发明通过在牵引轮的外侧套设护罩,使得二号弹性气囊对纤维本体上吹走的灰尘将沿着气道排走并远离纤维本体,灰尘不会再落到已经被清理掉灰尘的纤维本体上,从而使得纤维本体上的灰尘被清理干净。

3.本发明通过方形保温套对纤维本体保温,可提高纤维本体上水分蒸干的效率,通过弧形聚光镜的聚光聚热作用,使热气中的热量被辐射到纤维本体上,实现纤维本体快速成形为复合纤维,提高了纤维本体上水分被蒸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关于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关于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关于图2中c处放大图;

图中:固定板1、u形方管2、竖直部21、倾斜部22、一号弹性壁221、二号弹性壁222、弹性杆223、基础块23、加压块24、敲击杆3、翘板31、驱动凸轮32、一号弹性气囊33、一号气孔34、牵引装置4、牵引轮41、二号弹性气囊42、护罩43、气道44、吹气管51、加热管52、方形保温套53、出气口531、弧形聚光镜54、纤维本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功能型复合纤维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板1、u形方管2、具有多种规格的重块、牵引装置4、敲击杆3、中部固定在固定板1上且与固定板1转动连接的翘板31和位于翘板31一端的驱动凸轮32;所述u形方管2包括竖直部21和倾斜部22,且竖直部21与倾斜部22连通,u形方管2内装有功能性复合液;所述倾斜部22的下端竖直开设有方孔,倾斜部22的下侧壁上设置有一号弹性壁221;所述重块包括基础块23和加压块24;所述基础块23的四周侧壁与竖直部21的内壁相适配并可密封竖直部21上端;所述加压块24用于放置在基础块23上给基础块23加压,加压块24与基础块23的上端均设置有拉线;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导向槽,且导向槽正对一号弹性壁221;所述翘板31的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处,翘板31与固定板1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卷簧,翘板31一端受驱动凸轮32转动挤压而间歇的使另一端翘起;所述敲击杆3安装于导向槽内,敲击杆3受翘起的翘板31敲打而撞击一号弹性壁221,避免u形方管2内的功能性复合液沉淀;所述牵引装置4中运输有侧面为竖直状态的纤维本体6,且纤维本体6穿过方孔,纤维本体6与方孔之间密封配合,牵引装置4牵引纤维本体6使纤维本体6不断通过方孔,纤维本体6依次被u形方管2内已加压的功能性复合液修复。工作时,在牵引装置4的牵引下,纤维本体6从前方工位向后方工位移动,纤维本体6在方孔中穿梭,在重块的恒力下压下,功能性复合液被压到纤维本体6上,使得纤维本体6上涂刷功能性复合液实现复合纤维的生产加工,复合纤维将厚度均匀,质量高;而功能性复合液容易产生沉淀,因此,通过驱动凸轮32转动间歇式挤压翘板31一端,使翘板31的另一端翘动后敲击一号弹性壁221,一号弹性壁221为弹性材料,使一号弹性壁221受到挤压变形而引起倾斜部22处的功能性复合液流动,避免功能性复合液沉淀而影响而造成纤维本体6上涂覆的功能性复合液的均匀性,使得生产出的复合纤维色泽均匀,内部受力均衡;同时,可通过在基础块23上添加加压快使u形方管2内的压力增大,实现功能性复合液对纤维本体6的渗透性加强,通过基础块23和加压块24的自身重力加压,压力稳定且无需其他机构运动加压,加压形式简单可靠;而纤维本体6在输送时为竖直放置状态而不是水平状态,是因为,若将纤维本体6水平放置,一方面不能通过重块加压的方式挤压而需要气缸或推进器加压,机构复杂且需外来推力,若是用气缸或推进器对功能性复合液加压,若压力不足,纤维本体6的下板面将与功能性复合液脱离而使得功能性复合液无法附着在纤维本体6上,造成复合纤维下板面形成缺陷而不合格,因此使纤维本体6为竖直放置状态输送;其中,功能性复合液为抗菌材料或者亲水材料或粘稠性液体,纤维本体6为纤维束或者纤维布。

所述翘板31一端的板面上设置有一号弹性气囊33;所述一号弹性气囊33位于翘板31和驱动凸轮32之间,一号弹性气囊33上设置有一号气孔34且一号气孔34位于驱动凸轮32转动挤压处;所述u形方管2的后方工位设置有吹气管51;所述吹气管51的一端部设置有加热管52且加热管52位于纤维本体6的正下方,吹气管51的另一端与一号弹性气囊33连通,一号弹性气囊33受挤压将通过吹气管51向已经被功能性复合液修复了的纤维本体6吹气烘干。工作时,驱动凸轮32间歇式挤压翘板31使翘板31上的一号弹性气囊33受到挤压,一号弹性气囊33受压后气体通过吹气管51向纤维本体6吹去,因有加热管52加热,使得吹出的气被加热,实现对已经被功能性复合液修复了的纤维本体6吹气烘干,使被涂覆了功能性复合液的纤维本体6成形为复合纤维;而一号弹性气囊33的一号气孔34位于驱动凸轮32转动挤压处,在驱动凸轮32脱离一号弹性气囊33时,一号弹性气囊33通过一号气孔34复位,在驱动凸轮32挤压一号弹性气囊33时,一号气孔34被驱动凸轮32挤压密封,使得一号弹性气囊33内的气体尽数的被挤压到吹气管51内,有利于吹气管51吹气。

所述吹气管51的上端设置有与自身垂直连通的方形保温套53;所述方形保温套53套设在纤维本体6的外部,方形保温套53的正上端开设有出气口531,位于纤维本体6两侧的方形保温套53侧壁上均设置有弧形聚光镜54;所述弧形聚光镜54用于将热量反射聚集于纤维本体6上,且两个弧形聚光镜54关于出气口531对称分布,弧形聚光镜54的上端边缘临近出气口531。工作时,进入方形保温套53内的纤维本体6正在形成复合纤维,吹气管51向方形保温套53内的纤维本体6吹气,使纤维本体6上的水分快速被蒸干,通过方形保温套53对纤维本体6保温,可提高纤维本体6上水分蒸干的效率,通过弧形聚光镜54的聚光聚热作用,使热气中的热量被辐射到纤维本体6上,实现纤维本体6快速成形为复合纤维,提高了纤维本体6上水分被蒸干的效率;另一方面,可降低加热管52的使用功率,节约电能。

所述纤维本体6的最上端距离出气口531的距离至少为自身宽度的五分之一。因吹气管51向方形保温套53内的纤维本体6吹热气使纤维本体6两侧面的水分被蒸干,而弧形聚光镜54将使热气沿着弧形聚光镜54表面流动,从而使得纤维本体6上被蒸发的水蒸气将积聚在出气口531处溢出,因此出气口531处会聚集流动的水蒸气,若是纤维本体6距离出气口531太近,将会使水蒸气重新附着在纤维本体6上端,从而使得纤维本体6的上端达不到被蒸干的效果,因此,使纤维本体6的最上端距离出气口531的距离至少为自身宽度的五分之一,避免纤维本体6最上端被水蒸气重新附着。

所述牵引装置4包括一对牵引轮41;所述牵引轮41位于u形方管2的前方工位处,牵引轮41牵引纤维本体6向后方工位移动,牵引轮41的轮面上均设置有一圈二号弹性气囊42;所述二号弹性气囊42上均布有多个二号气孔,二号弹性气囊42受压对纤维本体6吹气;所述牵引轮41的外侧套设有护罩43;所述护罩43相对于牵引轮41偏心安置且靠近u形方管2一侧的护罩43紧贴牵引轮41上的二号弹性气囊42,远离u形方管2一侧的护罩43处开设有气道44;所述气道44朝向远离纤维本体6的方向。工作时,牵引轮41对纤维本体6牵引移动,牵引轮41上的二号弹性气囊42被挤压而向纤维本体6吹气,使得纤维本体6上的灰尘落下,但吹的气会使灰尘四处乱飞,部分灰尘又将重新附着在纤维本体6上,因此,在牵引轮41的外侧套设护罩43,使护罩43相对于牵引轮41偏心安置且靠近u形方管2一侧的护罩43紧贴牵引轮41上的二号弹性气囊42,远离u形方管2一侧的护罩43处开设有气道44,使气道44朝向远离纤维本体6的方向,从而使得二号弹性气囊42对纤维本体6上吹走的灰尘将沿着气道44排走并远离纤维本体6,灰尘不会再落到已经被清理掉灰尘的纤维本体6上,从而使得纤维本体6上的灰尘被清理干净。

所述倾斜部22的上侧壁处设置有二号弹性壁222;所述二号弹性壁222与一号弹性壁221之间连接有弹性杆223;所述弹性杆223的杆面上固定有多个圆板,且圆板与弹性杆223同回转线。工作时,一号弹性壁221被敲击而震动,而二号弹性壁222与一号弹性壁221之间连接有弹性杆223,从而使得震动的一号弹性壁221引起弹性杆223、弹性杆223上的圆板以及二号弹性壁222震动,圆板截面积远大于弹性杆223,从而使得倾斜部22处的功能性复合液震动频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倾斜部22处的功能性复合液不易沉淀,避免功能性复合液沉淀而影响而造成纤维本体6上涂覆的功能性复合液的均匀性,提高了复合纤维的加工质量。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在牵引装置4的牵引下,纤维本体6从前方工位向后方工位移动,纤维本体6在方孔中穿梭,在重块的恒力下压下,功能性复合液被压到纤维本体6上,使得纤维本体6上涂刷功能性复合液实现复合纤维的生产加工;而功能性复合液容易产生沉淀,因此,通过驱动凸轮32转动间歇式挤压翘板31一端,使翘板31的另一端翘动后敲击一号弹性壁221,一号弹性壁221为弹性材料,使一号弹性壁221受到挤压变形而引起倾斜部22处的功能性复合液流动,避免功能性复合液沉淀而影响而造成纤维本体6上涂覆的功能性复合液的均匀性;而驱动凸轮32间歇式挤压翘板31使翘板31上的一号弹性气囊33受到挤压,一号弹性气囊33受压后气体通过吹气管51向纤维本体6吹去,因有加热管52加热,使得吹出的气被加热,实现对已经被功能性复合液修复了的纤维本体6吹气烘干,使被涂覆了功能性复合液的纤维本体6成形为复合纤维;同时,牵引轮41对纤维本体6牵引移动,牵引轮41上的二号弹性气囊42被挤压而向纤维本体6吹气,使得纤维本体6上的灰尘落下,但吹的气会使灰尘四处乱飞,部分灰尘又将重新附着在纤维本体6上,因此,在牵引轮41的外侧套设护罩43,使护罩43相对于牵引轮41偏心安置且靠近u形方管2一侧的护罩43紧贴牵引轮41上的二号弹性气囊42,远离u形方管2一侧的护罩43处开设有气道44,使气道44朝向远离纤维本体6的方向,从而使得二号弹性气囊42对纤维本体6上吹走的灰尘将沿着气道44排走并远离纤维本体6,灰尘不会再落到已经被清理掉灰尘的纤维本体6上,从而使得纤维本体6上的灰尘被清理干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