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9130发布日期:2019-04-09 21:0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制浆造纸工业来说,其用水量很大,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达到水效的提升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目前采用的造纸水循环系统封闭度不高,主要受限于白水系统的组分复杂程度以及过滤系统的净化程度,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白水的同时降低对纸机运行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浆系统中的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再经过格栅、斜网过滤后输送至网部和压榨部;

步骤二、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有机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格栅进行二级过滤,随后再进入多圆盘过滤机进行三级过滤,控制多圆盘过滤机的扇片参数、运行参数和真空度,提高白水质量,过滤后的白水为清滤液和超清滤液,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55mg/l,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35mg/l,清滤液按照步骤二进行再过滤处理,直至变为超清滤液;

步骤三、超清滤液通过孔径为5-500nm的过滤膜进行过滤,得到二次超清滤液,二次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10mg/l,再通入至造纸系统和真空系统。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按重量分数计,所述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的配比为:35-45:12-18:10-15。

进一步的,所述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的配比为:40:14:12。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多圆盘过滤机的数目为16个,扇片数目为24片/盘,转速为1-1.2r/min,真空度控制在0.025mpa。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白水、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的体积比为:15-25:4-8:5-10:6-12,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30-60min,随后进入格栅进行二级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采用脂肪醇类的消泡剂,有机杀菌剂为有机硫杀菌剂,阴离子垃圾捕捉剂为硫酸铝捕捉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上浆系统中的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再经过格栅、斜网过滤后输送至网部和压榨部,选用合适的助留助滤体系配合网部脱水,减少脱入白水中的杂质,通过控制扇片参数和多圆盘过滤机的运行参数提高白水过滤的洁净度,消泡剂、杀菌剂、阴离子垃圾捕捉剂等助剂改善因白水回用造成的问题,增加白水循环的封闭程度,减少造纸清水使用量,较大程度回收白水中的纤维和填料,减少废水排放。本发明提供的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通过膜过滤技术对多圆盘过滤机得出的超清滤液进行再处理,使循环白水浊度和ss降低90%以上,将网压部脱出的白水经膜过滤处理后取代清水用于高压喷淋系统的喷淋水以及部分取代新鲜水用于真空系统的密封水,大大节省了清水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浆系统中的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再经过格栅、斜网过滤后输送至网部和压榨部;

步骤二、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有机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格栅进行二级过滤,随后再进入多圆盘过滤机进行三级过滤,控制多圆盘过滤机的扇片参数、运行参数和真空度,提高白水质量,过滤后的白水为清滤液和超清滤液,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55mg/l,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35mg/l,清滤液按照步骤二进行再过滤处理,直至变为超清滤液;

步骤三、超清滤液通过孔径为5-500nm的过滤膜进行过滤,得到二次超清滤液,二次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10mg/l,再通入至造纸系统和真空系统。

步骤一中,按重量分数计,所述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的配比为:45:12:10。

步骤二中,所述多圆盘过滤机的数目为16个,扇片数目为24片/盘,转速为1-1.2r/min,真空度控制在0.025mpa。

步骤二中,白水、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的体积比为:18:6:8:7,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30-60min,随后进入格栅进行二级过滤。

消泡剂采用脂肪醇类的消泡剂,有机杀菌剂为有机硫杀菌剂,阴离子垃圾捕捉剂为硫酸铝捕捉剂。

余下同实施例1。

实施例2

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浆系统中的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再经过格栅、斜网过滤后输送至网部和压榨部;

步骤二、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有机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格栅进行二级过滤,随后再进入多圆盘过滤机进行三级过滤,控制多圆盘过滤机的扇片参数、运行参数和真空度,提高白水质量,过滤后的白水为清滤液和超清滤液,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55mg/l,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35mg/l,清滤液按照步骤二进行再过滤处理,直至变为超清滤液;

步骤三、超清滤液通过孔径为5-500nm的过滤膜进行过滤,得到二次超清滤液,二次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10mg/l,再通入至造纸系统和真空系统。

步骤一中,按重量分数计,所述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的配比为:35:18:15。

步骤二中,所述多圆盘过滤机的数目为16个,扇片数目为24片/盘,转速为1-1.2r/min,真空度控制在0.025mpa。

步骤二中,白水、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的体积比为:25:4:5:6,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30-60min,随后进入格栅进行二级过滤。

余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造纸湿端的白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浆系统中的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再经过格栅、斜网过滤后输送至网部和压榨部;

步骤二、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有机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一段时间后通过格栅进行二级过滤,随后再进入多圆盘过滤机进行三级过滤,控制多圆盘过滤机的扇片参数、运行参数和真空度,提高白水质量,过滤后的白水为清滤液和超清滤液,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55mg/l,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35mg/l,清滤液按照步骤二进行再过滤处理,直至变为超清滤液;

步骤三、超清滤液通过孔径为5-500nm的过滤膜进行过滤,得到二次超清滤液,二次超清滤液的澄清度小于10mg/l,再通入至造纸系统和真空系统。

步骤一中,按重量分数计,造纸浆料、湿强剂和助留助滤剂的配比为:40:14:12。

步骤二中,所述多圆盘过滤机的数目为16个,扇片数目为24片/盘,转速为1-1.2r/min,真空度控制在0.025mpa。

步骤二中,白水、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的体积比为:15:8:10:12,网部和压榨部脱出的白水与消泡剂、杀菌剂和阴离子垃圾捕捉剂混合30-60min,随后进入格栅进行二级过滤。

消泡剂采用脂肪醇类的消泡剂,有机杀菌剂为有机硫杀菌剂,阴离子垃圾捕捉剂为硫酸铝捕捉剂。

余下同实施例1。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