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895发布日期:2019-01-05 00:0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人造纤维是用一些本身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先合成基料单位,再利用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的方法制成纤维,其中使用废弃塑料瓶为基料加工纺丝纤维就是人造纤维的一种,而且目前在国家节能减排、环保的倡导下也是非常环保的一种人造纤维,纤维纺丝是人造纤维一种非常重要的产品之一,纤维在进行纺丝环节后会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必须进过拉伸环节才能制成合格的纤维纺丝产品,而且纤维纺丝的拉伸环节也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并且拉伸过程中也需要一些拉伸润滑介质才能使得拉伸效果变得更好,通常在生产纤维纺丝的过程中都是人工将纺丝进行固定之后进行拉伸工艺,拉伸介质也是通过人工进行添加,这种操作方式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和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设有转动装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上设有储液管,以此来达到快速便捷的添加拉伸润滑介质并且对纤维纺丝进行固定和拉伸并且可以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包括底板、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摇把、转动装置、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在底板上设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摇把,第一固定板内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链条、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构成,第五齿轮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第五齿轮上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一齿轮,第四齿轮上设有第三齿轮,第五齿轮与第二摇把相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第一拉伸装置由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构成,第二拉伸装置由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构成,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上均设有储液管,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相连接,固定装置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摇把、卡槽、第一固定杆、卡块和第二固定杆构成,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设置在底板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卡槽,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摇把,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卡块,卡块与卡槽相连接。

所述底板为长方型结构,底板上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侧的底板上部面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底板的两端面相平齐,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下部面均与底板的上部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面对的内侧端面之间等分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轴和至少两个第三固定轴,第一固定板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摇把,第一固定板内设有第五齿轮。

所述第五齿轮为齿轮状结构,第五齿轮的端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内壁端面相平行,第二摇把的一端面穿过第一固定板的端面与第五齿轮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五齿轮上设有链条,链条为长方型结构,链条与底板的上部面相平行,链条的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内壁侧面相垂直,链条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五齿轮的两端面相平齐,链条的上部面和下部面上均等分设有若干个锯齿,链条的锯齿与第五齿轮的锯齿相连接,链条的上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齿轮,链条的下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三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为齿轮状结构,第二齿轮的锯齿和第三齿轮的锯齿均与链条的锯齿相连接,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三齿轮上设有第四齿轮,第二齿轮的锯齿与第一齿轮的锯齿相连接,第三齿轮的锯齿与第四齿轮的锯齿相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相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固定轴与第三固定轴相平行,第三固定轴设置在第一固定轴的一侧下方,第一固定轴的一端面与第二固定板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一固定轴的另一端面穿过第一固定板的内侧端面与第一齿轮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三固定轴的一端面与第二固定板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三固定轴的另一端面穿过第一固定板的内侧端面与第三齿轮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的下方设有第四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二固定轴与第一固定轴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二固定轴的外侧面与第一固定轴的外侧面相连接,第二固定轴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的内侧端面与第二齿轮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四固定轴与第三固定轴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四固定轴的外侧面与第三固定轴的外侧面相连接,第四固定轴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四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的内侧端面与第四齿轮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和第四固定轴的外侧面上均套设有储液管。

所述储液管为圆柱型管状结构,储液管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储液管任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注液孔上设有塞子,储液管的外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出液孔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结构,出液孔内均设有网格状的渗液网。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棱柱型结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底板上部面同一侧的两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底板两侧的第一连接杆和底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杆均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下部面均与底板上部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同一侧面上均设有卡槽,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面对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二连接杆上未设有第一旋转轴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摇把,第一连接杆的卡槽和第二连接杆的卡槽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侧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杆。

所述第一旋转轴为圆柱型结构,第一旋转轴与底板的上部面相平行,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杆的端面与第一摇把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的下方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的端面和第二连接杆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二旋转轴的外侧面与第一旋转轴的外侧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两端面均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侧端面相平齐,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下部面均与底板的上部面相平行,第一固定杆的下部面与第二固定杆的上部面相连接,第一固定杆靠近卡槽的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卡块,卡块为长方型结构,卡块与第一固定杆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侧面两端的卡块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杆侧面两端的卡块分别与第一连接杆上的卡槽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卡槽相对应设置,第一固定杆侧面两端的卡块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杆上的卡槽内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卡槽内使得第一固定杆分别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第一固定杆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把手,第二固定杆的上部面与卡槽的下部面相平齐,第二固定杆靠近卡槽的侧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和第二连接杆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包括底板、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摇把、转动装置、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构成,在底板上设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在底板上设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设有转动装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上设有储液管,以此来达到快速便捷的添加拉伸润滑介质并且对纤维纺丝进行固定和拉伸并且可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但可以快速便捷的在纤维纺丝拉伸过程中添加拉伸润滑介质,而且便捷的对需要拉伸的纤维纺丝进行固定和拉伸,极大的提升的企业的日常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液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液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轴;2、出液孔;3、第二固定轴;4、第一连接杆;5、卡槽;6、第一旋转轴;7、纤维丝;8、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卡块;11、把手;12、第一摇把;13、第二连接杆;14、底板;15、第一固定板;16、第二摇把;17、第二固定板;18、第三固定轴;19、第四固定轴;20、塞子;21、注液孔;22、储液管;23、渗液网;24、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链条;27、第三齿轮;28、第四齿轮;29、第五齿轮;30、第二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5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包括底板14、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7、第二摇把16、转动装置、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在底板14上设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5上设有第二摇把16,第一固定板15内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由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链条26、第三齿轮27、第四齿轮28和第五齿轮29构成,第五齿轮29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5内,第五齿轮29上设有链条26,链条26上设有第二齿轮25和第四齿轮28,第二齿轮25上设有第一齿轮24,第四齿轮28上设有第三齿轮27,第五齿轮29与第二摇把16相连接,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之间设有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第一拉伸装置由第一固定轴1和第二固定轴3构成,第二拉伸装置由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构成,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上均设有储液管22,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分别与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7和第四齿轮28相连接,固定装置由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13、第一旋转轴6、第二旋转轴30、第一摇把12、卡槽5、第一固定杆8、卡块10和第二固定杆9构成,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设置在底板14上,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6、第二旋转轴30、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上均设有卡槽5,第二连接杆13上设有第一摇把12,第一固定杆8上设有卡块10,卡块10与卡槽5相连接。

所述底板14为长方型结构,底板14上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两侧的底板14上部面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

所述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的外侧端面分别与底板14的两端面相平齐,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的下部面均与底板14的上部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相面对的内侧端面之间等分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轴1和至少两个第三固定轴18,第一固定板15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摇把16,第一固定板15内设有第五齿轮29。

所述第五齿轮29为齿轮状结构,第五齿轮29的端面与第一固定板15的内壁端面相平行,第二摇把16的一端面穿过第一固定板15的端面与第五齿轮29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五齿轮29上设有链条26,链条26为长方型结构,链条26与底板14的上部面相平行,链条26的侧面与第一固定板15的内壁侧面相垂直,链条26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五齿轮29的两端面相平齐,链条26的上部面和下部面上均等分设有若干个锯齿,链条26的锯齿与第五齿轮29的锯齿相连接,链条26的上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齿轮25,链条26的下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三齿轮27。

所述第二齿轮25和第三齿轮27均为齿轮状结构,第二齿轮25的锯齿和第三齿轮27的锯齿均与链条26的锯齿相连接,第二齿轮25上设有第一齿轮24,第三齿轮27上设有第四齿轮28,第二齿轮25的锯齿与第一齿轮24的锯齿相连接,第三齿轮27的锯齿与第四齿轮28的锯齿相连接,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7和第四齿轮28分别与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相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轴1和第三固定轴18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固定轴1与第三固定轴18相平行,第三固定轴18设置在第一固定轴1的一侧下方,第一固定轴1的一端面与第二固定板17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一固定轴1的另一端面穿过第一固定板15的内侧端面与第一齿轮24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三固定轴18的一端面与第二固定板17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三固定轴18的另一端面穿过第一固定板15的内侧端面与第三齿轮27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1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的下方设有第四固定轴19,第二固定轴3和第四固定轴19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二固定轴3与第一固定轴1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二固定轴3的外侧面与第一固定轴1的外侧面相连接,第二固定轴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7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5的内侧端面与第二齿轮25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四固定轴19与第三固定轴18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四固定轴19的外侧面与第三固定轴18的外侧面相连接,第四固定轴19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7的内侧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四固定轴19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5的内侧端面与第四齿轮28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的外侧面上均套设有储液管22。

所述储液管22为圆柱型管状结构,储液管22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储液管22任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注液孔21,注液孔21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注液孔21上设有塞子20,储液管22的外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2,出液孔2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结构,出液孔2内均设有网格状的渗液网23。

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均为棱柱型结构,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分别设置在底板14上部面同一侧的两端,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底板14两侧的第一连接杆4和底板14两侧的第二连接杆13均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的下部面均与底板14上部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的同一侧面上均设有卡槽5,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13相面对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6,第二连接杆13上未设有第一旋转轴6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摇把12,第一连接杆4的卡槽5和第二连接杆13的卡槽5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下方的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侧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杆9。

所述第一旋转轴6为圆柱型结构,第一旋转轴6与底板14的上部面相平行,第一旋转轴6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4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一旋转轴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杆13的端面与第一摇把12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6的下方设有第二旋转轴30,第二旋转轴30与第一旋转轴6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二旋转轴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的端面和第二连接杆13的端面呈垂直结构进行连接,第二旋转轴30的外侧面与第一旋转轴6的外侧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固定杆8与第二固定杆9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的两端面均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的外侧端面相平齐,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的下部面均与底板14的上部面相平行,第一固定杆8的下部面与第二固定杆9的上部面相连接,第一固定杆8靠近卡槽5的侧面的两端均设有卡块10,卡块10为长方型结构,卡块10与第一固定杆8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8侧面两端的卡块10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杆8侧面两端的卡块10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上的卡槽5和第二连接杆13上的卡槽5相对应设置,第一固定杆8侧面两端的卡块10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杆4上的卡槽5内和第二连接杆13上的卡槽5内使得第一固定杆8分别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相连接,第一固定杆8的两端面上均设有把手11,第二固定杆9的上部面与卡槽5的下部面相平齐,第二固定杆9靠近卡槽5的侧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的侧面和第二连接杆13的侧面呈垂直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纤维丝固定拉伸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底板14上部面的两侧均设置好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然后将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上均设置好卡槽5,再将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之间设置好第一旋转轴6和第二旋转轴30,将第二连接杆13上设置好第一摇把12,第一摇把12与第一旋转轴6相连接,然后将第二固定杆9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上,再将第一固定杆8上设置好卡块10和把手11,将第一固定杆8上的卡块10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上的卡槽5内使得第一固定杆8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13相连接,然后将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分别设置在底板14上部面的两端,再将第一固定板15上设置好第二摇把16,将第一固定板15内设置好链条26、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7、第四齿轮28和第五齿轮29,第五齿轮29与第二摇把16相连接,然后将第一固定板15和第二固定板17之间设置好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上均设置好储液管22,然后将储液管22上设置好注液孔21和出液孔2,出液孔2上设置好渗液网23,注液孔21上设置好塞子20,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分别与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7和第四齿轮28相连接,装置就可以使用了,装置使用的时候,工作人员先拔下储液管22上注液孔21上的塞子20,将拉伸润滑介质注入储液管22内,注满后将塞子20塞住注液孔21,工作人员握住把手11将底板14两侧的第一固定杆8提起与第二固定杆9分离也可以使用起重设备代替工作人员提起第一固定杆8,然后工作人员旋转第一摇把12和第二摇把16也可以使用电机带动第一摇把12和第二摇把16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旋转轴6和第五齿轮29旋转,第五齿轮29带动链条26移动,链条26带动第二齿轮25和第三齿轮27旋转,第二齿轮25和第三齿轮27分别带动第一齿轮24和第四齿轮28旋转从而使得第一固定轴1、第二固定轴3、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旋转,纤维丝7先从底板14一侧的第一旋转轴6和第二旋转轴30外侧面之间进入,纤维丝7再从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之间穿过,纤维丝7再通过第一固定轴1和第二固定轴3之间,纤维丝7再通过第三固定轴18和第四固定轴19之间进入底板14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之间,纤维丝7在行进过程中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就可以对纤维丝7进行拉伸了,如果需要对纤维丝7的拉伸点进行固定,放下第一固定杆8使得纤维丝7固定在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之间就可以了,在纤维丝7拉伸过程中,拉伸润滑介质从储液管22上的出液孔2内渗出就可以对纤维丝7进行作用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