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纸袋提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爪结构的纸袋穿绳及打结装置。
背景技术:
手提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它可以方便人们盛装物品。在手提袋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开过孔的纸带进行穿绳和打结的工序。通常以上这两个工序是通过人工进行操作,然而会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1、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2、人工加工的生产效率较低。
3、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使纸袋产生形变,影响纸袋的美观。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的穿绳及打结装置。
以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中所涉及到的纸袋是已经开过孔的,且在操作时纸袋的开口朝正下方。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卡爪旋转使绳形成环,进一步打成所需要的绳结,解决了人力加工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卡爪结构的纸袋穿绳及打结装置,包括:轨道平台、穿绳机构、打结机构;
所述轨道平台为长方形,其中部设置有一方形凹槽;
所述穿绳机构,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滚轮、弹簧、滑槽、滑杆、推针、半圆形凹槽、定位块、定位杆、斜块、滑块;所述气缸一固定在轨道平台的一侧;所述支撑杆一的顶部与气缸一设置在一起,其底部位于轨道平台的方形凹槽内;所述半圆形凹槽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杆一的顶部,绳子能够放置在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二设置在气缸一的伸缩轴上;所述斜块设置在支撑杆二的顶部;所述支撑杆三设置在轨道平台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与支撑杆三设置在一起,其上设置有三个大小一致的圆形通孔;所述滑块位于定位块的正上方,其底部固定有三根大小一致的定位杆,滑块能够上下滑动;所述三个定位杆插入定位块上的三个通孔内;所述弹簧有三个,位于定位块和滑块之间,其分别套在三根定位杆上;所述滚轮设置在滑块的顶部;所述滑槽为长方形,其上设置有一方形贯通槽,设置在滑块的一侧;所述气缸二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所述滑杆位于滑槽的贯通槽内,其上设置有两个球体,能够对滑杆起定位作用;所述推针为圆锥状,其粗的一端与滑杆设置在一起;所述推针与半圆形凹槽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所述打结机构位于穿绳机构的一侧,包括:双轴气缸、电机、吸附管、吸附口、夹爪、固定架、转轴;所述双轴气缸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吸附管有两根,对称设置在双轴气缸的两端;所述吸附口有两个,每个都设置在吸附管的顶端,吸附口的高度略低于半圆形凹槽的高度;所述电机设置在双轴气缸的顶面中心位置;所述固定架为“U”型结构,与电机的输出轴设置在一起;所述夹爪通过转轴与固定架固定在一起,夹爪包括:夹块一、夹块二、气缸三、射管、四瓣柔性爪;所述夹块一和夹块二为非对称结构且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其二者的中部位置都设置有一缺口;所述夹块一和夹块二能够完全卡合在一起;所述气缸三固定在夹块一的背部;所述射管固定气缸三的顶面且位于夹块一的缺口内,固定气缸三的伸缩部位于射管内;所述四瓣柔性爪为柔性材质,在不受力的的情况下为张开状态,受力时则聚拢在一起,四瓣柔性爪的尾部与固定气缸三的伸缩部固定在一起;
所述纸袋在穿绳、打结时,位于穿绳机构和打结机构之间,且纸袋开口朝下套住打结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形凹槽的直径能够灵活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口设置为内凹弧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块一和夹块二的卡合动力方式能够为气动式、电磁式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管的内壁为光滑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针的底部设置有倒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爪在旋转绳成环时的旋转角度设定为270度的整数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槽进行穿绳操作,限定了绳的运动方向,使绳能够精准快速的穿入袋体内,提高了穿绳的效率,且在穿绳过程中不易使纸袋变形。
2、本实用新型利用夹爪旋转进行打结,实现了自动化加工,能够取代人工加工,能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纸袋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结机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爪的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的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射管的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的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的视图。
图11为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三的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瓣柔性爪的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施方式的推针的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穿绳后的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一种具有卡爪结构的纸袋穿绳及打结装置,包括:轨道平台1、穿绳机构2、打结机构3;
如图1所示,所述轨道平台1为长方形,其中部设置有一方形凹槽;
所述穿绳机构2,包括:气缸一201、气缸二202、支撑杆一203、支撑杆二204、支撑杆三205、滚轮206、弹簧207、滑槽208、滑杆209、推针210、半圆形凹槽211、定位块212、定位杆213、斜块214、滑块215;所述气缸一201 固定在轨道平台1的一侧;所述支撑杆一203的顶部与气缸一201设置在一起,其底部位于轨道平台1的方形凹槽内;所述半圆形凹槽211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杆一203的顶部,绳子能够放置在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二204设置在气缸一201 的伸缩轴上;所述斜块214设置在支撑杆二204的顶部;所述支撑杆三205设置在轨道平台1的一侧;如图10所示,所述定位块212与支撑杆三205设置在一起,其上设置有三个大小一致的圆形通孔;所述滑块215位于定位块212的正上方,其底部固定有三根大小一致的定位杆213,滑块215能够上下滑动;所述三个定位杆213插入定位块212上的三个通孔内;所述弹簧207有三个,位于定位块212和滑块215之间,其分别套在三根定位杆213上;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206设置在滑块215的顶部;所述滑槽208为长方形,其上设置有一方形贯通槽,设置在滑块215的一侧;所述气缸二202设置在滑槽208的一端;如图7 所示,所述滑杆209位于滑槽208的贯通槽内,其上设置有两个球体2091,能够对滑杆209起定位作用;所述推针210为圆锥状,其粗的一端与滑杆209设置在一起;所述推针210与半圆形凹槽211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如图2、5所示,所述打结机构3位于穿绳机构2的一侧,包括:双轴气缸31、电机32、吸附管33、吸附口34、夹爪35、固定架36、转轴37;所述双轴气缸31固定在底座上,底座未在图中标注;所述吸附管33有两根,对称设置在双轴气缸31的两端;所述吸附口34有两个,每个都设置在吸附管33的顶端,吸附口34的高度略低于半圆形凹槽211的高度;所述电机32设置在双轴气缸 31的顶面中心位置;所述固定架36为“U”型结构,与电机32的输出轴设置在一起;所述夹爪35通过转轴37与固定架36固定在一起,夹爪35包括:夹块一 351、夹块二352、气缸三353、射管354、四瓣柔性爪355;所述夹块一351和夹块二352为非对称结构且通过转轴37铰接在一起,其二者的中部位置都设置有一缺口;所述夹块一351和夹块二352能够完全卡合在一起;所述气缸三353 固定在夹块一351的背部;所述射管354固定气缸三353的顶面且位于夹块一 351的缺口内,固定气缸三353的伸缩部位于射管354内;如图8所示,所述四瓣柔性爪355为柔性材质,在不受力的的情况下为张开状态,受力时则聚拢在一起,四瓣柔性爪355的尾部与固定气缸三353的伸缩部固定在一起;
所述纸袋在穿绳、打结时,位于穿绳机构2和打结机构3之间,且纸袋开口朝下套住打结机构3。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半圆形凹槽211的直径能够灵活设置,其目的是满足不同直径尺寸的绳子。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吸附口34设置为内凹弧形结构,如图5所示,其目的是能够牢牢吸住绳子。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夹块一351和夹块二352的卡合动力方式能够为气动式、电磁式方式,其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射管354的内壁为光滑的,其目的是减小四瓣柔性爪355与其接触产生的摩擦力。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推针210的底部设置有倒刺,其目的是在推送绳子的时候增加与绳子的摩擦力。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夹爪35在旋转绳成环时的旋转角度设定为270度的整数倍,其目的是可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穿绳过程:将开过孔的纸袋固定住且孔与半圆形凹槽211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2所示,此时绳位于半圆形凹槽211内,气缸一201推动半圆形凹槽211穿过纸袋上的孔,由于支撑杆二204也设置在气缸一201的伸缩轴上,则斜块214运动下压滚轮206,滑块215也跟着下移并带动推针210下压住绳子,推针210、半圆形凹槽211和绳子一同进入纸袋内,当半圆形凹槽211位于两个吸附口34上方后停止。接着气缸二202推动推针21移动使绳头超出半圆形凹槽 211后停止。然后气缸二202回缩,推针210先退出纸袋上的孔,接着气缸一201 回缩,至初始位置,滑块215也恢复至初始位置。
打结过程:如图14所示,此时绳位于两个吸附口34的上方,此时夹爪 35处于张开状态,其开合方向与绳的方向垂直。双轴气缸31收缩,则绳子中部下垂,如图15所示,卡爪35闭合并旋转270度停止,夹爪35的开合方向与绳在同一个面,则绳子形成绳环,且绳环所处的面与绳子方向垂直,夹块二352 靠近绳头,夹块一351靠近绳尾,接着气缸三353推动四瓣柔性爪355从射管 354内伸出,四瓣柔性爪355张开夹住绳头,接着位于绳头部位的吸附口34关闭,气缸三353回缩,四瓣柔性爪355收紧夹持绳头穿过上述的绳环,夹爪35 旋转180度,接着卡爪35张开带动绳头继续运动最终形成绳结。
最后,位于绳尾的吸附口34关闭,且四瓣柔性爪355伸出释放绳头,则整个工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