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给棉精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683发布日期:2018-11-09 20:3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线给棉精梳机。



背景技术:

梳棉工序是整个棉纺工艺中最关键的一道程序,目前主流的梳棉机中主要的给棉方式主要有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两种方式,精梳棉工序中给棉方式与重复梳理次数、锡林梳理长度、落棉中纤维长度以及成纱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通过对实际生产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后退给棉的重复梳理次数要比前进给棉多梳理一次,进入精梳落棉中的纤维长度长,梳理强度大,精梳落棉率和除杂效率均较高;而前进给棉在落棉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其成纱常发性纱疵值明显好于后退给棉,所以前进给棉方式的突出特点是能够表现出很好的成纱质量;因此为了取得最佳的纺纱质量,需要对上述的两种梳棉方式在梳棉工序中进行综合的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曲线给棉精梳机,在一台梳棉设备中,将前进给棉个后退给棉这两种给棉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得梳棉工艺中不仅能够得到较好的精梳落棉率和除杂率而且最终成纱的质量也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曲线给棉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前进罗拉、后退罗拉、锡林、前进挡棉板、后退挡棉板、罗拉距离调节组件、挡棉板调节组件,所述后退罗拉、前进罗拉、锡林均依次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后退挡棉板位于所述后退罗拉的下方,所述前进挡棉板位于所述前进罗拉的上方,所述罗拉距离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孔、调节盖板,所述罗拉距离调节组件设有两组,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前进罗拉和后退罗拉的两端部均位于所述调节孔内,所述前进罗拉和后退罗拉两端部的直径与所述调节孔相适配,所述调节孔呈长条形,所述调节盖板内设有多个连续相接的圆形凹槽,任意一个的所述圆形凹槽的圆周线与相邻的圆形凹槽的圆心相切,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前进罗拉和后退罗拉两端部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后退挡棉板设有坡度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位于所述后退罗拉正下方,所述坡度段位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前进罗拉的一侧, 所述挡棉板调节组件包括铰接支撑件、弧形齿槽、齿轮、锁止件,所述铰接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坡度段的下方,所述铰接支撑件包括直角杆、支撑板,所述直角杆一端与所述机架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铰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坡度段相固定,所述水平段的两侧设有延伸杆,该延伸杆的末端与所述齿轮可转动的固定在一起,所述齿轮上设有销孔,所述锁止件包括联结块、第一紧固片、第二紧固片,所述第一、第二紧固片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联结块上,所述第一、第二紧固片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紧固片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延伸杆穿过所述空腔,所述联结块上还固定一销杆,该销杆插入所述销孔内,所述弧形齿槽位于所述机架上,该弧形齿槽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凸齿,所述齿轮可转动的容纳在所述弧形齿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进挡棉板包括两个端斜面和一个中间斜面,所述中间斜面位于两个端斜面之间,所述前进罗拉和所述后退罗拉均设有旋转中心,所述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中间斜面相平行。

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这种曲线给棉精梳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双罗拉的方式进行给棉,将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增大了梳理强度,提高了纺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进罗拉、后退罗拉、前进挡棉板、后退挡棉板、锡林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进挡棉板和后退挡棉板在机架上的位置图;

图4为罗拉距离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棉板调节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铰接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退挡棉板中调节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8所示的一种曲线给棉精梳机,包括机架1、前进罗拉2、后退罗拉3、锡林4、前进挡棉板5、后退挡棉板6、罗拉距离调节组件7、挡棉板调节组件8,后退罗拉3、前进罗拉2、锡林4均依次固定在机架1上,后退挡棉板6位于后退罗拉3的下方,前进挡棉板5位于前进罗拉2的上方,罗拉距离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孔71、调节盖板72,罗拉距离调节组件设有两组,调节孔71位于机架1上,前进罗拉2和后退罗拉3的两端部均位于调节孔71内,前进罗拉2和后退罗拉3两端部的直径与调节孔71相适配,调节孔71呈长条形,调节盖板72内设有多个连续相接的圆形凹槽,任意一个的圆形凹槽的圆周线与相邻的圆形凹槽的圆心相切,圆形凹槽的直径与前进罗拉2和后退罗拉3两端部的直径相适配,后退挡棉板6设有坡度段61和水平段62,水平段62位于后退罗拉3正下方,坡度段61位于机架1远离前进罗拉2的一侧, 挡棉板调节组件8包括铰接支撑件81、弧形齿槽82、齿轮83、锁止件84,铰接支撑件81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坡度段61的下方,铰接支撑件81包括直角杆811、支撑板812,直角杆811一端与机架1相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板812相铰接,支撑板与坡度段61相固定,水平段62的两侧设有延伸杆621,该延伸杆的末端与齿轮83可转动的固定在一起,齿轮83上设有销孔,锁止件84包括联结块841、第一紧固片842、第二紧固片843,第一、第二紧固片的一端均固定在联结块841上,第一、第二紧固片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第一、第二紧固片之间形成一空腔,延伸杆621穿过空腔,联结块841上还固定一销杆844,该销杆插入销孔内,弧形齿槽82位于机架1上,该弧形齿槽82的两侧壁上设有与齿轮83相适配的凸齿,齿轮83可转动的容纳在弧形齿槽82内。在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棉条从后退挡棉板的坡度段流淌至水平段,因此实际上坡度段在此处是起到了淌棉板的作用,水平段则起到了给棉板的作用,后退罗拉与水平段相配合将棉条梳理至前进罗拉,前进罗拉与前进挡棉板配合将棉条输送至锡林,对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主要包括对两个罗拉之间距离的调节和后退挡棉板与后退拉罗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将两个罗拉的两端调节在不同的圆形凹槽内,即可对两者的距离进行调节,每越过一个圆形凹槽既使得两个罗拉之间增加一个距离,后退挡棉板的坡度段通过铰接的方式和机架相固定,另一向的水平段则通过齿轮和弧形齿槽的配合可摆动的和机架连接,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假如以坡度段的铰接点为圆心,则弧形齿槽就位于延伸杆的圆周轨迹上,当需要对水平段的和罗拉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只需将锁止件上的螺栓送下,使得销杆脱离销孔,即可使得后退挡棉板自由的在弧形齿槽内摆动,位置调节好了将销杆锁会销孔,拧紧螺栓即可。

作为对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前进挡棉板5包括两个端斜面51和一个中间斜面52,中间斜面52位于两个端斜面51之间,前进罗拉2和后退罗拉3均设有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中间斜面51相平行。彼此平行的位置关系可以使得两个罗拉和前进挡棉板之间不会产生运动上的相互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