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纸平整的瓦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7068发布日期:2019-02-22 22:2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纸平整的瓦楞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纸平整的瓦楞机。



背景技术:

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包装制品,瓦楞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它除了保护商品、便于仓储、运输之外,还起到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瓦楞纸箱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它利于环保且利于装卸运输。工业社会的高速运转中,瓦楞纸的使用越来越大,瓦楞机也广泛大规模的使用。

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110886.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瓦楞机的压力轮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瓦楞机的压力轮与瓦楞轮邻近设置;所述压力轮的转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一转动摇臂轮的偏心轴孔内,转动摇臂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转动摇臂轮的摇臂设置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的带动摇臂的运动,使转动摇臂轮转动,使转动摇臂轮的偏心轴孔的轴心位置发生改变,设置在偏心轴孔内转动的压力轮的轴心转动轴心发生改变,改变压力轮与瓦楞轮的间距,从而达到调整瓦楞机压力轮与瓦楞轮间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轮间隙调整装置,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低,省时省力,辅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性较高。

但是,上述调整装置只能一次性对瓦楞辊与压力轮的间隙进行调整,会造成瓦楞辊两侧的间隙不一致的情况。在调整间隙的过程中,瓦楞辊的两端不可能完全同时升降,这将导致,两根瓦楞辊不再完全平行。瓦楞辊之间间隙不均匀,压出的瓦楞纸两边长短不同,呈扇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精确调整上瓦楞辊与下瓦楞辊的平行的瓦楞机,解决了现有瓦楞机在调整上瓦楞辊与下瓦楞辊间隙时二者平行度降低而导致压制纸张呈扇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纸平整的瓦楞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下瓦楞辊;所述机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套设有升降滑块,两个升降滑块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上瓦楞辊;两个升降滑块上均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于机架上,上瓦楞辊的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之间连接有液位管,液位管内加入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位管包括直管,直管固定于固定杆上,直管上固定有高度标尺,两根直管上的高度标尺相对于竖直线对称设置,两个直管之间连接有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两端均固定有刻度尺,上瓦楞辊的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指示高度位置的指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边形管,多边形管固定于机架上,多边形管内套设有丝杠螺母组件,丝杠螺母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手轮,丝杠螺母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管,升降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升降滑块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杠螺母组件包括丝杠,丝杠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轴承连接于多边形管内,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手轮固定,丝杠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套设于多边形管内,升降管固定于螺母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侧壁距离螺母中心的最大距离大于多边形管内壁距离螺母中心的最小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两侧均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驱动升降滑块升降,从而上瓦楞辊的端部的高度得以调整。分别对上瓦楞辊的两端进行高度调节后,观察液位管内液位情况,通过微调升降机构以使两侧液位在上瓦楞辊两端的相同位置,保证上瓦楞辊保证水平。通过微调后,上瓦楞辊与下瓦楞辊能保持平行,保证压制的纸张平整,避免了上瓦楞辊与下瓦楞辊不平行时压制的纸张呈扇形的情况。

2、在对上瓦楞辊单侧的高度进行微调时,只需观察两个直管内液位刻度是否相同。当调节后两个直管内的液位刻度相同,则上瓦楞辊保持水平,上瓦楞辊与下瓦楞辊保持平行。

3、通过观察上瓦楞辊两侧的指针指示刻度,来对比上瓦楞辊两侧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上瓦楞辊两端高度差的直观性,便于工作人员对上瓦楞辊的水平度做进一步地微调。

4、当转动手轮时,丝杠螺母组件动作,升降管可在丝杠螺母组件的驱动下相应升降,连接块再推动升降滑块一起移动,实现了上瓦楞辊端部高度的调整。通过控制转动手轮的方向,即可控制上瓦楞辊端部上升还是下降。通过控制转动手轮的角度,即可精确控制上瓦楞辊端部移动的距离,便于精确调整。

5、转动手轮时,转动杆带动丝杠转动,螺母由于被多边形管限制转动而直线升降,从而连接于螺母上的升降管能推动连接块、升降滑块、上瓦楞辊的端部相应移动。丝杠螺母组件具有确定的传动比,方便对上瓦楞辊端部高度的精确调整。

6、螺母最大回转半径大于多边形管的内壁最小回转半径,则多边形管能阻挡螺母转动,螺母只能在多边形管内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下瓦楞辊,3-升降滑块,4-上瓦楞辊,5-升降机构,6- 液位管,11-滑槽,12-刻度尺,41-固定杆,42-指针,51-多边形管,52-丝杠螺母组件,53-手轮,54-升降管,55-连接块,61-直管,62-高度标尺,63软管, 521-丝杠,522-转动杆,52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压纸平整的瓦楞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下瓦楞辊2;所述机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内套设有升降滑块3,两个升降滑块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上瓦楞辊4;两个升降滑块3上均连接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固定于机架1上,上瓦楞辊4的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杆41,两个固定杆41之间连接有液位管6,液位管6内加入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机架1两侧均安装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可驱动升降滑块 3升降,从而上瓦楞辊4的端部的高度得以调整。分别对上瓦楞辊4的两端进行高度调节后,观察液位管6内液位情况,通过微调升降机构5以使两侧液位在上瓦楞辊4两端的相同位置,保证上瓦楞辊4保证水平。通过微调后,上瓦楞辊4 与下瓦楞辊2能保持平行,保证压制的纸张平整,避免了上瓦楞辊4与下瓦楞辊 2不平行时压制的纸张呈扇形的情况。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液位管6包括直管61,直管61固定于固定杆41 上,直管61上固定有高度标尺62,两根直管61上的高度标尺相对于竖直线对称设置,两个直管61之间连接有软管63。

在对上瓦楞辊4单侧的高度进行微调时,只需观察两个直管61内液位刻度是否相同。当调节后两个直管61内的液位刻度相同,则上瓦楞辊4保持水平,上瓦楞辊4与下瓦楞辊2保持平行。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机架1的两端均固定有刻度尺12,上瓦楞辊4的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指示高度位置的指针42。

通过观察上瓦楞辊4两侧的指针42指示刻度,来对比上瓦楞辊4两侧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上瓦楞辊4两端高度差的直观性,便于工作人员对上瓦楞辊4 的水平度做进一步地微调。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多边形管51,多边形管51固定于机架1上,多边形管51内套设有丝杠螺母组件52,丝杠螺母组件52的一端连接有手轮53,丝杠螺母组件52的另一端连接有升降管54,升降管54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55,连接块55的另一端与升降滑块3固定。

当转动手轮53时,丝杠螺母组件52动作,升降管54可在丝杠螺母组件52 的驱动下相应升降,连接块55再推动升降滑块3一起移动,实现了上瓦楞辊4 端部高度的调整。通过控制转动手轮53的方向,即可控制上瓦楞辊4的端部上升还是下降。通过控制转动手轮53的角度,即可精确控制上瓦楞辊4端部移动的距离,便于精确调整。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丝杠螺母组件52包括丝杠521,丝杠521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522,转动杆522通过轴承连接于多边形管51内,转动杆522的另一端与手轮53固定,丝杠521螺纹连接有螺母523,螺母523 套设于多边形管51内,升降管54固定于螺母523上。

转动手轮53时,转动杆522带动丝杠521转动,螺母523由于被多边形管 51限制转动而直线升降,从而连接于螺母523上的升降管54能推动连接块55、升降滑块3、上瓦楞辊4的端部相应移动。丝杠螺母组件52具有确定的传动比,方便对上瓦楞辊4端部高度的精确调整。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螺母523侧壁距离螺母523中心的最大距离大于多边形管51内壁距离螺母523中心的最小距离。

螺母523最大回转半径大于多边形管51的内壁最小回转半径,则多边形管51能阻挡螺母523转动,螺母523只能在多边形管51内升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