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4398发布日期:2018-12-07 23:1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



背景技术:

整经机的用途为整经,整经机主要分为分批整经机和分条整经机两大类,分批整经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滚筒式摩擦传动整经机,另一类是新型整经轴直接传动的整经机。滚筒式摩擦传动整经机的加压方法是依靠重锤、经轴臂的重量及经轴本身的重量,老机改造后采用了水平加压的方式。新型整经轴直接传动的整经机的加压方法是自筒子架上筒子引出的经纱,先穿过夹纱器与立柱间的间隙经过断头探测器,向前穿过导纱瓷板,再经导纱棒,穿过伸缩筘,绕过测长辊后卷绕到经轴上,经轴可由变速电动机直接拖到,卷绕直径增大时,由与测长辊相连接的测速发电机发出速度变化的信号,经电气控制装置自动降低电机的转速,以保持经轴卷绕线速度恒定。分条整经机的加压方法纱线从筒子架上的筒子引出后,经导杆、后筘、导杆、光电断头自停片、分绞筘、定幅筘、测长辊以及导辊逐条卷绕到滚筒上,倒轴时滚筒上的全部经纱随织轴的转动按双点划线由逆时针方向退出,再卷到织轴上。

整经机在工作的时候把经纱的一端固定在收卷筒的表面,进行缠绕收卷,但是现有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在拆卸滚筒的时候步骤繁琐,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使用者的劳动力,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能够方便使用者拆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包括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所述收卷筒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转轴靠近支撑架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架的内部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收卷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转轴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背面与转轴的正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弧形块正表面的中轴处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弧形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第一弧形块、转轴和第二弧形块并延伸至螺母的内部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靠近第二弧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推块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弧形块的内部焊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右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左端与L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右端与第二弧形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块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L型板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L型板的前端贯穿第二弧形块并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一弧形块的内部与第一弧形块卡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旋动螺栓,使螺栓与螺母脱离,使用者拉动推块,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L型块移出开口,使用者拉动收卷筒使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分离,使用者即可拆卸收卷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块靠近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表面贯穿至转轴的内部焊接有限位板,所述转轴的背面开设有与连接块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槽,所述转轴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板配合使用的第二移动槽,且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的背面开设有凹槽,且螺母的正表面与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块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第二弧形块的正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块靠近收卷筒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收卷筒靠近第一弧形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与卡槽的槽底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拉簧和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弧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三移动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动螺栓,使螺栓与螺母脱离,使用者拉动推块,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L型块移出开口,使用者拉动收卷筒使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分离,使用者即可拆卸收卷筒,提升了拆卸效率,降低了该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收卷筒的拆卸难度,提升了使用者的拆卸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收卷筒和转轴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收卷筒、2转轴、3支撑架、4第一弧形块、5第二弧形块、6螺栓、7安装块、8螺母、9推块、10连接杆、11 L型板、12定位杆、13拉簧、14连接块、15限位板、1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包括收卷筒1,收卷筒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2,收卷筒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3,转轴2靠近支撑架3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架3的内部与支撑架3活动连接,收卷筒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4,转轴2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弧形块5,第一弧形块4的背面与转轴2的正表面接触,第一弧形块4正表面的中轴处贯穿设置有螺栓6,第二弧形块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8,螺栓6的螺纹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第一弧形块4、转轴2和第二弧形块5并延伸至螺母8的内部与螺母8螺纹连接,第二弧形块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推块9,推块9靠近第二弧形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推块9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弧形块5的内部焊接有L型板11,L型板1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3,拉簧13的左端与L型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拉簧13的右端与第二弧形块5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块4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L型板11配合使用的开口,L型板11的前端贯穿第二弧形块5并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一弧形块4的内部与第一弧形块4卡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拆卸收卷筒1的时候,使用者旋动螺栓6,使螺栓6与螺母8脱离,使用者抽出螺栓6,使用者推动推块9,推块9通过连接杆10带动L型板11,使L型板11脱离第一弧形块4,使用者向后拉动收卷筒1,即可拆卸下收卷筒1,使用者拉动第二弧形块5,使第二弧形块5向支撑架3的一侧移动即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旋动螺栓6,使螺栓6与螺母8脱离,使用者拉动推块9,推块9通过连接杆10带动L型块11移出开口,使用者拉动收卷筒1使第一弧形块4与第二弧形块5分离,使用者即可拆卸收卷筒1,提升了拆卸效率,降低了该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收卷筒的拆卸难度,提升了使用者的拆卸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的,第二弧形块5靠近转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正表面贯穿至转轴2的内部焊接有限位板15,转轴2的背面开设有与连接块14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槽,转轴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板15配合使用的第二移动槽,且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连通。

通过连接块14和限位板15的设置,起到固定第二弧形块5位置的作用,提升了第二弧形块5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的设置,起到限定连接块14和限位板15位置的作用,同时对第二弧形块5的移动距离起到限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安装块7的背面开设有凹槽,且螺母8的正表面与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块4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第二弧形块5的正表面接触。

通过凹槽的设置,起到固定螺母8位置的作用,同时方便了使用者旋动螺栓6,提升了使用者安装和拆卸的效率,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的,第二弧形块5靠近收卷筒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16,收卷筒1靠近第一弧形块4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块16靠近卡槽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与卡槽的槽底接触。

通过卡块16和卡槽的设置,起到固定收卷筒1位置的作用,提升了收卷筒1使用时的稳定性,提升了收卷筒1的收卷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弧形块5的内部开设有与拉簧13和定位杆12配合使用的安装槽,第二弧形块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杆10配合使用的第三移动槽。

通过安装槽的设置,起到便于安装拉簧13和定位杆12的作用,通过第三移动槽的设置,起到限定连接杆10的位置,同时限定了连接杆10的移动距离。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请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一为:一种便于拆卸收卷筒的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包括收卷筒1,收卷筒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2,收卷筒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3,转轴2靠近支撑架3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架3的内部与支撑架3活动连接,收卷筒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4,转轴2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弧形块5,第二弧形块5靠近转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正表面贯穿至转轴2的内部焊接有限位板15,转轴2的背面开设有与连接块14配合使用的第一移动槽,转轴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板15配合使用的第二移动槽,且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连通,第二弧形块5靠近收卷筒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16,收卷筒1靠近第一弧形块4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块16靠近卡槽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与卡槽的槽底接触,第二弧形块5的内部开设有与拉簧13和定位杆12配合使用的安装槽,第二弧形块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杆10配合使用的第三移动槽,第一弧形块4的背面与转轴2的正表面接触,第一弧形块4正表面的中轴处贯穿设置有螺栓6,第二弧形块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背面开设有凹槽,且螺母8的正表面与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块4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第二弧形块5的正表面接触,安装块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8,螺栓6的螺纹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第一弧形块4、转轴2和第二弧形块5并延伸至螺母8的内部与螺母8螺纹连接,第二弧形块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推块9,推块9靠近第二弧形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推块9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弧形块5的内部焊接有L型板11,L型板1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3,拉簧13的左端与L型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拉簧13的右端与第二弧形块5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块4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L型板11配合使用的开口,L型板11的前端贯穿第二弧形块5并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一弧形块4的内部与第一弧形块4卡接。

综上所述,该应用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动螺栓6,使螺栓6与螺母8脱离,使用者拉动推块9,推块9通过连接杆10带动L型块11移出开口,使用者拉动收卷筒1使第一弧形块4与第二弧形块5分离,使用者即可拆卸收卷筒1,提升了拆卸效率,降低了该普通整经机收卷机构收卷筒的拆卸难度,提升了使用者的拆卸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通过连接块14和限位板15的设置,起到固定第二弧形块5位置的作用,提升了第二弧形块5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的设置,起到限定连接块14和限位板15位置的作用,同时对第二弧形块5的移动距离起到限定的作用;通过凹槽的设置,起到固定螺母8位置的作用,同时方便了使用者旋动螺栓6,提升了使用者安装和拆卸的效率,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通过卡块16和卡槽的设置,起到固定收卷筒1位置的作用,提升了收卷筒1使用时的稳定性,提升了收卷筒1的收卷效果;通过安装槽的设置,起到便于安装拉簧13和定位杆12的作用,通过第三移动槽的设置,起到限定连接杆10的位置,同时限定了连接杆10的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和附图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须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