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的塑料编织袋套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293发布日期:2019-03-15 19:24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的塑料编织袋套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的塑料编织袋套袋机。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具有耐高温、堆放方便、不易滑落、价格低廉、可反复使用等多种优点。适应各种装包和运输环境。可用于蔬菜等农业产品包装、食品包装、岩土工程、旅游运输、日常生活用品、抗洪物资等。

为了提高编织袋的防水性能,通常在编织袋内部套设防水塑料薄膜袋,一般多采用手工套袋,套袋效率极低,消耗了大量人力,后期采用套袋机进行加工,虽然套袋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套袋质量不高,编织袋内的内膜袋铺设不平整、铺设深度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套袋方便、效率高、质量好的快速的塑料编织袋套袋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的塑料编织袋套袋机,包括用于输送编织袋的传送带,在传送带的一侧设置用于摆放内膜袋的桌板,桌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在内膜袋靠近传送带的端部上方设置膜吸嘴,膜吸嘴上方设置由轴线平行于桌板长度方向的且固定的第三气缸驱动移动板,在移动板的下表面固接竖直的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缸杆与膜吸嘴固接,在桌板上的内膜袋的两侧设置滚珠丝杠,在滚珠丝杠的内侧设置平行于滚珠丝杠的连杆,在连杆远离传送带的一端与滚珠丝杠的丝母之间设置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筒与滚珠丝杠的丝母固接、缸杆与连杆固接;

在内膜袋远离传送带的一端上方设置由第七气缸驱动的压板,当编织袋与内膜袋正对时的编织袋远离桌板的一端中部上方设置由第七气缸驱动的压板,在编织袋靠近桌板的一端中部上方设置由竖直的且固定的第五气缸驱动的袋吸嘴,在袋吸嘴和膜吸嘴外均设置与相应吸嘴连通的抽气泵;

还包括设置在连杆靠近传送带一端的用于在内膜袋移动过程中夹紧内膜袋的压紧组件。

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下压板和与下压板正对的上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桌板宽度方向,还包括贯穿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竖直的固定轴,上压板和下压板均与固定轴滑动连接,固定轴的两端径向尺寸大于固定轴贯穿上压板和下压板形成的通孔径向尺寸,固定轴位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外端,在连杆靠近传送带的一端设置轴线平行于连杆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连杆固接,在第二气缸的缸杆与上压板之间、第二气缸的缸杆与下压板之间均铰接设置铰接杆,在压紧组件外侧设置用于在内膜袋夹紧前限制固定轴位置的固定组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夹,所述限位夹为倾倒的“凵”字形,限位夹的顶面位于上压板的上方,限位夹的底面位于下压板的下方,在上压板与限位夹的顶面之间设置升降板,在限位夹的顶面固设竖直的第六气缸,第六气缸与升降板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夹紧组件和滚珠丝杠的作用下将被膜吸嘴分离出的最上层内膜袋平整的送入编织袋内,夹紧组件在限位夹及编织袋的限制作用下实现上下压板的贴合夹紧和打开。本实用新型套袋效率和质量均较高,人力投入极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板;2-滚珠丝杠;3-连杆;4-内膜袋;5-第二气缸;6-上压板;7-第五气缸;8-袋吸嘴;9-编织袋;10-压板;11-第七气缸;12-第一气缸;13-第三气缸;14-移动板;15-膜吸嘴;16-传送带;17-第四气缸;18-第六气缸;19-限位夹;20-升降板;21-铰接杆;22-固定轴;23-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输送编织袋9的传送带16,在传送带16的一侧设置用于摆放内膜袋4的桌板1,桌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带16,在内膜袋4靠近传送带16的端部上方设置膜吸嘴15,膜吸嘴15上方设置由轴线平行于桌板1长度方向的且固定的第三气缸13驱动移动板14,在移动板14的下表面固接竖直的第四气缸17,第四气缸17的缸杆与膜吸嘴15固接,在桌板1上的内膜袋4的两侧设置滚珠丝杠2,在滚珠丝杠2的内侧设置平行于滚珠丝杠2的连杆3,在连杆3远离传送带16的一端与滚珠丝杠2的丝母之间设置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的缸筒与滚珠丝杠2的丝母固接、缸杆与连杆3固接;

在内膜袋4远离传送带16的一端上方设置由第七气缸11驱动的压板10,当编织袋9与内膜袋4正对时的编织袋9远离桌板1的一端中部上方设置由第七气缸11驱动的压板10,在编织袋9靠近桌板1的一端中部上方设置由竖直的且固定的第五气缸7驱动的袋吸嘴8,在袋吸嘴8和膜吸嘴15外均设置与相应吸嘴连通的抽气泵;

还包括设置在连杆3靠近传送带16一端的用于在内膜袋4移动过程中夹紧内膜袋4的压紧组件。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下压板23和与下压板23正对的上压板6,上压板6和下压板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桌板1宽度方向,还包括贯穿上压板6和下压板23的竖直的固定轴22,上压板6和下压板23均与固定轴22滑动连接,固定轴22的两端径向尺寸大于固定轴22贯穿上压板6和下压板23形成的通孔径向尺寸,固定轴22位于上压板6和下压板23的外端,在连杆3靠近传送带16的一端设置轴线平行于连杆3的第二气缸5,第二气缸5的缸筒与连杆3固接,在第二气缸5的缸杆与上压板6之间、第二气缸5的缸杆与下压板23之间均铰接设置铰接杆21,在压紧组件外侧设置用于在内膜袋4夹紧前限制固定轴22位置的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夹19,所述限位夹19为倾倒的“凵”字形,限位夹19的顶面位于上压板6的上方,限位夹19的底面位于下压板23的下方,在上压板6与限位夹19的顶面之间设置升降板20,在限位夹19的顶面固设竖直的第六气缸18,第六气缸18与升降板20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成摞的内膜袋4放置在桌板1上,内膜袋4长度方向平行于桌板1,膜吸嘴15下移吸取最上层的内膜袋4且向着编织袋9移动,下层的编织袋9远离传送带16的一端被压板10压住,膜吸嘴15将内膜袋4端部的两侧边分别放置于两个压紧组件的上压板6和下压板23之间,此时上压板6和下压板23位于限位夹19内,固定轴22可由限位夹19的底板及升降板20固定,启动第二气缸5使相互分离的上压板6和下压板23沿着固定轴22移动且夹紧内膜袋4,然后限位夹19松开固定轴22,袋吸嘴8将编织袋9敞口端打开,同时第一气缸12控制两个连杆3相互靠近,两组压紧组件自编织袋9的敞口端进入并再一次通过第一气缸12将编织袋9撑开,当内膜袋4被送至编织袋9底部时,编织袋9的压板10同时压住编织袋9和其内的内膜袋4,编织袋9和内膜袋4的位置固定,固定轴22继续向编织袋9内部移动的位置受限,此时启动第二气缸5,第二气缸5的缸杆向编织袋9内部方向移动,上压板6和下压板23相互远离,松开内膜袋4并在滚珠丝杠2的作用下自编织袋9内抽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