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分绞棒。
背景技术:
湿分绞棒设置在桨槽到烘筒之间,起到初步分离作用,现有湿分绞棒为细长状棒体结构,桨纱出桨槽后,经湿分绞棒分开后,形成毛羽长而多,桨纱毛羽一直是桨纱工程技术人员想要解决的问题,但解决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显著减少毛羽的沟槽湿分绞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沟槽湿分绞棒,包括细长状棒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棒体外壁上设有若干圆弧形沟槽。
上述结构中,所述沟槽为螺旋沟槽。
上述结构中,所述沟槽深0.1~0.15mm,宽0.05~0.1mm,间距0.4~0.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棒体外壁上设有若干圆弧形沟槽,使用时,桨纱经过圆弧形沟槽中,毛羽在沟槽里得到抹平,使这些较长、较多的毛羽重新在湿态时与主纱干粘结,达到显著减少毛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附图所示的沟槽湿分绞棒,包括细长状棒体,所述棒体1外壁上设有若干圆弧形沟槽2,本实施例中,沟槽2为螺旋沟槽,沟槽2深0.1mm,宽0.05mm,间距0.4mm。
实施例二:
附图所示的沟槽湿分绞棒,包括细长状棒体,所述棒体1外壁上设有若干圆弧形沟槽2,本实施例中,沟槽2为螺旋沟槽,沟槽2深0.15mm,宽0.1mm,间距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