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2017年5月29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05800的优先权,以参照方式援引其整体内容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明涉及具有耐酸性且长期发挥耐热性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背景技术:
以尼龙6、尼龙66为代表的结晶性聚酰胺具有热特性、强度特性及刚性且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该结晶性聚酰胺用途很多,例如适合用来制造衣料用纤维、工业资材用纤维、工程塑料等。然而,这些通用脂肪族聚酰胺被指出存在耐热性不足、吸水引起尺寸稳定性不良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当用上述通用脂肪族聚酰胺制造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纤维等时,要求上述通用脂肪族聚酰胺具有耐酸性等化学耐性,并且频频要求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时具有上述通用脂肪族聚酰胺耐热性。
为了改善聚酰胺纤维的耐酸性,在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256219号公报)中,提出了由芳香族二羧酸和碳原子数6~12的脂肪族烷基二胺形成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由于该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由长链的烷基二胺和芳香族二羧酸形成的聚酰胺,因此虽然该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耐酸性优异,却容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分解,而存在长时间的耐热性较差,无法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这样的问题。
另外,为了改善聚酰胺组合物的耐热性,在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55549号公报)提出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该聚酰胺组合物在由芳香族二羧酸和碳原子数4~14的脂肪族烷基二胺组成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组合物中含有0.01~5重量份的铜化合物。但是,在通过熔融纺丝将含有铜化合物的聚酰胺纤维纤维化的情况下,树脂的熔融粘度会变大,因此存在纺丝性不良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56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55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为具有耐酸性的聚酰胺纤维、长期的耐热性优异且纺丝性良好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研究,注意到了:在对含有铜化合物的半芳香族聚酰胺于熔点(300℃附近)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纺丝的情况下,在该温度下铜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会使聚合物主链发生分解反应和交联反应,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融粘度因此而会增大,纺丝性就会降低。结果发现:通过不改变具有铜化合物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使熔点降低(280℃以下),可以得到具有耐酸性的聚酰胺纤维,而且其是长期的耐热性优异且纺丝性良好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从而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是由熔点在280℃以下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形成的纤维,且满足下述(1)~(3)的全部条件。
(1)半芳香族聚酰胺的二羧酸成分为芳香族二羧酸,二胺成分的40~80摩尔%为2-甲基-1,8-辛二胺;
(2)相对于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以换算为铜计为50~500ppm的铜化合物;
(3)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峰值温度为120~140℃。
另外,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还可以相对于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以换算为碱金属计为300~3000ppm的卤化碱金属化合物。
另外,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在150℃下热处理500小时后的强度保持率可以为90%以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耐酸性的聚酰胺纤维、而且其是长期的耐热性优异且纺丝性良好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因此耐热性优异。另一方面,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成形温度高,因此在树脂中所含有的无机颗粒的催化作用下容易发生聚合物主链的分解反应、交联反应。结果是,在进行熔融纺丝时,难以将含有无机颗粒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化。因此,为了得到兼具耐热性和耐酸性且纺丝性优异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要通过使半芳香族聚酰胺的二羧酸成分为芳香族二羧酸,并且使二胺成分的40~80摩尔%为2-甲基-1,8-辛二胺,从而降低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做到能够在低温下进行熔融纺丝;而且通过不改变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充分发挥赋予耐热性的添加剂的功能,可以获得保持耐酸性和长期的耐热性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中的二羧酸成分为芳香族二羧酸。作为芳香族二羧酸,从耐酸性、耐热性来看,优选对苯二甲酸。也能够使用以下芳香族二羧酸中的一种酸、或者同时使用以下芳香族二羧酸中的两种以上的酸:间苯二羧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1,4-苯二氧基二乙酸、1,3-苯二氧基二乙酸、联苯酸、二苯甲酸、4,4’-二苯醚二羧酸、二苯甲烷-4,4’-二羧酸、二苯砜-4,4’-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等。该芳香族二羧酸的含量为二羧酸成分的60摩尔%以上,优选为75摩尔%以上。作为上述芳香族二羧酸以外的二羧酸,能够举出的有: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3,3-二乙基琥珀酸、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辛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3-环戊二羧酸、1,4-环己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这些酸不仅能够使用一种,还能使用两种以上。其中,从耐酸性、耐热性这方面来看,优选二羧酸成分100%为芳香族二羧酸。还能够在容易纤维化的范围内含有偏苯三酸、均苯三酸、均苯四酸等多元羧酸。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其二胺成分的40~80摩尔%为2-甲基-1,8-辛二胺,更优选在40~70摩尔%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40~60摩尔%的范围内。如果2-甲基-1,8-辛二胺小于40摩尔%,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就会上升,因此熔融纺丝温度也会升高,铜混合物所引起的聚合物主链的分解反应和交联反应会导致凝胶化,纺丝性会降低。另外,如果大于80摩尔%,熔点同样会上升,熔融纺丝温度会提高,因此纺丝性会降低。
作为2-甲基-1,8-辛二胺以外的二胺成分,优选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族亚烷基二胺,作为该脂肪族亚烷基二胺,能够举出的有:1,6-己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2-甲基-1,5-戊烷二胺、3-甲基-1,5-戊二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2,4,4-三甲基-1,6-己二胺、5-甲基-1,9-壬二胺等脂肪族二胺。其中,从耐酸性这一方面来看,优选2-甲基-1,8-辛二胺与1,9-壬二胺同时使用。该脂肪族亚烷基二胺的含量为二胺成分的60摩尔%以下,尤其是如果在50摩尔%以下,熔点会降低,因而含量50摩尔%以下为优选。
作为上述脂肪族亚烷基二胺以外的二胺成分,能够举出的有:乙烯二胺、丙二胺、1,4-丁烷二胺等脂肪族二胺;环己二胺、甲基环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降冰片烷二甲基二胺、三环癸烷二甲基二胺等脂环式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亚二甲苯二胺、二甲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醚等芳香族二胺、或它们的混合物,它们不仅能使用一种,还能使用两种以上。
在同时使用作为脂肪族亚烷基二胺的2-甲基-1,8-辛二胺与1,9-壬二胺的情况下,从降低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的观点出发,优选2-甲基-1,8-辛二胺与1,9-壬二胺的摩尔比为前者∶后者=40∶60~80∶20。更优选为前者∶后者=40∶60~60∶40。
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分子链中的〔conh/ch2〕之比优选为1/2~1/8,特别优选为1/3~1/5。由落在该范围内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形成的树脂,特别适合制造要求耐酸性和耐热性均优异的浸液式过滤器。
上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极限粘度(在浓硫酸中且在30℃下测得的值)优选为0.6~2.0dl/g,更优选为0.6~1.8dl/g,特别优选为0.7~1.6dl/g。该极限粘度在上述范围内的半芳香族聚酰胺不易发生聚合物主链的分解反应和交联反应,纤维化时的熔融粘度特性良好,而且得到的纤维的耐酸性、耐热性皆优异。
上述半芳香族聚酰胺,优选其分子链末端基的10%以上由封端剂封闭,优选末端的40%以上被封闭,进而优选末端的70%以上被封闭。通过封闭分子链的末端,不易发生聚合物主链的分解反应和交联反应,纤维化时的熔融粘度特性良好,而且得到的纤维的耐酸性、耐热性皆优异。作为封端剂,只要是与聚酰胺末端的氨基或羟基具有反应性的单官能性的化合物即可,无特别限定。但从反应性和封闭末端的稳定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一元羧酸、一元胺。从操作性的难易度、反应性、封闭末端的稳定性、价格等这些方面来看,更优选一元羧酸。作为一元羧酸,能够举出的有:乙酸、丙酸、丁酸、正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苯甲酸等。需要说明的是,末端的封闭率能够通过1h-nmr由与各末端基相对应的特性信号的积分值求取。
上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任意已知的制造结晶性聚酰胺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以酰基氯和二胺为原料的溶液聚合法或界面聚合法、以二羧酸或二羧酸的烷基酯和二胺为原料的熔融聚合法、以及固相聚合法等方法制造。
举一例说明,封端剂、催化剂、二胺成分及二羧酸成分一起反应而制造出尼龙盐后,暂时制成在280℃以下的温度下极限粘度为0.15~0.30dl/g的预聚合物,然后再通过固相聚合或使用熔融挤出机进行聚合,由此很容易地就能够制造出半芳香族聚酰胺。在聚合的最终阶段是进行固相聚合的情况下,优选在减压下或非活性气体流动的状态下进行固相聚合。如果聚合温度在200~250℃的范围内,则聚合速度快,生产率优异,能够有效地抑制着色、凝胶化,因此优选在聚合的最终阶段进行固相聚合。在聚合的最终阶段是利用熔融挤出机进行聚合的情况下,如果聚合温度在370℃以下,则半芳香族聚酰胺几乎不会分解,而能够得到无劣化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因此优选在聚合的最终阶段利用熔融挤出机进行聚合。作为聚合催化剂,能够举出的有:磷酸、亚磷酸、次亚磷酸、或它们的铵盐、它们的金属盐、它们的酯类。其中,从得到的难易度、操作性等方面看,优选次亚磷酸钠。
重要的是,从对纤维赋予耐热性这一方面来看,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铜化合物。作为铜化合物,能够使用氯化亚铜(i)、溴化亚铜(i)、碘化亚铜(i)、氯化铜(ii)、溴化铜(ii)、碘化铜(ii)、磷酸铜(ii)、焦磷酸铜(ii)、硫化铜、硝酸铜;乙酸铜等有机羧酸的铜盐、乙酰丙酮铜等有机铜化合物等。其中优选1价铜的化合物,更优选1价铜的卤化物,进一步优选碘化铜(i)。这些铜化合物既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需要这些铜化合物的含量以换算为铜计相对于半芳香族聚酰胺在50~500pp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以换算为铜计在100~400ppm的范围内。在铜化合物的含量小于50ppm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足够的耐热性评价后的强度保持率;在铜化合物的含量大于500ppm的情况下,会因聚合物主链的分解反应和交联反应产生凝胶化,纺丝性会降低。
从对纤维赋予耐热性这一点来看,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还以相对于1重量份的铜化合物为1~20重量份的比例含有卤化碱金属化合物。作为卤化碱金属化合物,能够举出的有:氯化锂、溴化锂、碘化锂、氟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氟化钾、氯化钾、溴化钾、碘化钾等,能够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其中的碘化钾。铜化合物与卤化碱金属化合物的比例更优选在1∶1~1∶15(重量比)的范围内。另外,优选的是,相对于半芳香族聚酰胺,卤化碱金属化合物的含量在以换算为碱金属计为300~3000pp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以换算为碱金属计为600~2400ppm的范围内。既可以让铜化合物和卤化碱金属化合物保持着固体状态而使用,也可以让铜化合物和卤化碱金属化合物溶解在例如水、甲醇、乙醇、2-丙醇、1,4-二
另外,根据需要,除了铜化合物、卤化碱金属化合物以外,还能够添加稳定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剂、防静电剂、阻燃剂、增塑剂、润滑剂、结晶化速度延迟剂等。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熔点在280℃以下。当熔点大于280℃时,就要在比280℃高的纺丝温度下进行熔融纺丝,因此树脂中所含的铜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会引起聚合物主链的分解反应和交联反应,纺丝性不良。因此熔点大于280℃不是优选。
另外,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峰值温度在120~140℃的范围内。如果峰值温度小于120℃,则耐热性降低;如果大于140℃,则纤维化后则难以热成形,因此峰值温度小于120℃或大于140℃,都不是优选的情况。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半芳香族聚酰胺通常使用熔融挤出机进行熔融纺丝,并进行拉伸,但优选使用螺杆式挤出机。通过让半芳香族聚酰胺在它的熔点以上且小于300℃的温度下熔融,以30分钟以内的熔融滞留时间从喷丝头上的喷嘴进行纺出,由此而能够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化。只要熔融温度、滞留时间在上述范围内,就能抑制纺丝时聚酰胺的热分解,并且,不使纤维中所含的铜化合物、卤化碱金属化合物在树脂中热劣化,就能够进行纺丝。
利用导丝辊将按上述纺出的丝条等导出来。此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喷嘴正下方设置加热区或保温区、或者设置由喷射腔等形成的冷却区,来对纺出的丝条涂敷油剂。拉伸优选使用加热浴、加热蒸气喷射器、辊加热器、接触板加热器、非接触板加热器等在270℃以下进行,更优选在120~230℃的范围内进行。拉伸倍率优选在2倍以上,更优选在3倍以上。此时,当在比270℃高的温度下进行拉伸时,有时会出现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劣化、结晶的再组织化等,纤维强度降低。根据需要,继拉伸之后,还能够在120~270℃下进行定长热处理、紧张热处理或松弛热处理。除了上述方法以外,也能够进行纺丝直接连结拉伸。
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在150℃下热处理500小时后的强度保持率优选在80%以上,更优选在85%以上。另外,从耐酸性的观点出发,在后述的酸性水溶液200cc中在120℃下处理500小时后的强度保持率优选在50%以上,更优选在55%以上,特别优选在60%以上。
这样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利用其特性,保持纤维的形态不变,非常适合用于制造塑料用增强材料(frp)、水泥用增强材料(frc)、橡胶用增强材料(frr)、轮胎帘线、网板用纱、气囊等。此外,还能够将它制成无纺布的形态,非常适合用于制造碱性电池用隔板等碱性电池结构物、液体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油雾分离器、土工织物、造纸用帆布等。针对具有上述用途的无纺布而言,优选无纺布中的50重量%以上为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特别优选70重量%以上为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制成无纺布的纤维,除上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外,还能够举出以下纤维:尼龙6、尼龙66等通用脂肪族聚酰胺纤维;乙烯-乙烯醇类共聚物、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树脂单独制成的纤维或其中的两种树脂制成的复合形态的纤维;将天然纤维素纤维丝光化而得到的纤维素系纤维;丝光化后的浆料等。另外,通过使用熔点比上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低的纤维、已知的热熔融性粘合剂纤维、糊剂等,也能够提高无纺布的形态稳定性。
由上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无纺布能够利用任意的制造方法得到。能够使用如下一般方法制造:首先形成纤维网(无纺布抱合或结合前的物质),然后使纤维网内的纤维粘接或抱合来进行无纺布化。得到的无纺布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多片构成的层叠体使用。纤维网的形成方法例如有:梳理法、气流成网法等干法;造纸法等湿法;纺粘法及熔喷法等。通过上述方法中的湿法、熔喷法而得到的纤维网具有致密且均匀的表面状态。当作为电池用隔膜使用时,能够防止金属的析出、电极活性物质的移动,因此湿法、熔喷法是非常合适的纤维网的形成方法。另外,也能够将利用上述各种方法而形成的纤维网进行组合、层叠后使用。
除上述方法以外,利用裂膜法、起泡膜法这样的发泡纤维法也能够形成无纺布。
实施例
下面参照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由这些实施例进行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测定值为利用以下方法测得的值。
(1)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
使用梅特勒公司制“ta3000-dsc”,在氮气环境下以10℃/分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00℃,由此测得了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玻璃转移温度根据通过dsc图表观察到的拐点求取,熔点为放热峰值温度。
(2)耐热性
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置在150℃的热风炉中500小时,根据暴露于高温后的纤维强度和处理前的纤维强度,对强度保持率(处理后/处理前×100%)进行了评价。需要说明的是,纤维的强度(cn/dtex)按照jisl1013进行了测定。
(3)耐酸性
在由浓度1.5×10-4mol/l的硝酸、浓度3.0×10-5mol/l的硫酸、2.1×10-4mol/l的甲酸组成的酸性水溶液200cc中加入5g纤维,根据在120℃下处理500小时后的纤维强度和处理前的纤维强度,对强度保持率(处理后/处理前×100%)进行了评价。需要说明的是,纤维的强度(cn/dtex)按照jisl1013进行了测定。
(4)纺丝性
根据以下基准进行了纺丝性评价。
○:进行24小时的连续纺丝,没有发生任何纺丝时的断丝。
×:进行24小时的连续纺丝,发生了一次以上纺丝时的断丝。
(实施例1)
将对苯二甲酸19.5摩尔、1,9-壬二胺10摩尔、2-甲基-1,8-辛二胺10摩尔、苯甲酸1摩尔、一水合次亚磷酸钠(相对于原料为0.1重量%)、以及蒸馏水2.2升放入内容积20升的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氮气置换。接着,在100℃下搅拌30分钟,用2小时将内温升温至210℃。此时,高压反应釜升压至22kgf/cm2。保持该状态持续反应1小时后,升温至230℃,然后持续2小时保持230℃,将水蒸气逐渐排出,将压力保持于22kgf/cm2的同时,持续进行反应。接下来,用30分钟将压力下降至10kgf/cm2,然后持续反应1小时,得到预聚合物。将该预聚合物在100℃、减压下干燥12小时,粉碎至其大小为2mm以下。通过将粉碎物在230℃、0.1mmhg下固相聚合10小时,得到半芳香族聚酰胺。得到的聚合物的二羧酸成分为芳香族二羧酸100摩尔%,二胺成分为2-甲基-1,8-辛二胺50摩尔%,1,9-壬二胺50摩尔%。
向得到的聚合物中添加相对于聚合物重量为1重量%的作为铜化合物和卤化金属化合物的polyadservices公司制“kghs01p”(碘化铜和碘化钾的混合物(以换算为铜计,铜化合物为3.5重量%,以换算为钾计,钾化合物为20.0重量%)),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制备成添加有350ppm的铜化合物、2000ppm的钾化合物的聚合物。在285℃的纺丝温度下从0.35mmφ×100个孔的圆孔喷嘴喷丝,分别调节喷丝速度和卷丝速度以使喷丝速度与卷丝速度之比(拉伸比)落在10~50的范围内,在500~2000m/分范围的卷丝速度下将丝卷绕起来。接着,使用1浴为85℃、2浴为95℃的水浴进行拉伸、收缩处理,得到了约1000旦尼尔/100长丝(filament)的丝束。拉伸倍率为最大拉伸倍率的0.8倍。得到的拉伸丝中的铜化合物和钾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对得到拉伸丝的各种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施例2)
除了添加了0.5重量%的碘化铜和碘化钾的混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了纤维化。对得到的拉伸丝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施例3)
除了将1,9-壬二胺改为6摩尔、将2-甲基-1,8-辛二胺改为14摩尔、且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二胺成分为2-甲基-1,8-辛二胺70摩尔%、1,9-壬二胺3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纤维化。对得到的拉伸丝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1)
除了改为1,9-壬二胺16摩尔、2-甲基-1,8-辛二胺4摩尔、且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二胺成分为2-甲基-1,8-辛二胺20摩尔%、1,9-壬二胺8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聚合物,在纺丝温度335℃下进行了纤维化。对得到的拉伸丝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2)
除了未添加1,9-壬二胺、将2-甲基-1,8-辛二胺改为20摩尔、且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二胺成分为2-甲基-1,8-辛二胺100摩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聚合物,在纺丝温度305℃下进行了纤维化。对得到的拉伸丝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3)
除了添加了0.1重量%的碘化铜和碘化钾的混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纤维化。对得到的拉伸丝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4)
使用尼龙66聚合物进行了熔融挤出。在285℃的纺丝温度下从0.35mmφ×100个孔的圆孔喷嘴喷丝,分别调节喷丝速度和卷丝速度以使喷丝速度与卷丝速度之比(拉伸比)落在10~50的范围内,在500~2000m/分范围内的卷丝速度下将丝卷绕起来。接着,使用1浴为85℃、2浴为95℃的水浴进行拉伸、收缩处理,得到了约1000旦尼尔/100长丝(filament)的丝束。拉伸倍率为最大拉伸倍率的0.8倍。对得到的拉伸丝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中示出。
根据表1,实施例1~3为纺丝性优良、耐热性评价后的强度保持率和耐酸性评价后的强度保持率均优异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为熔点大于280℃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因此在纺丝工序中发生了聚合物的凝胶化,纺丝性不良。另外,在比较例3中,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所含的铜化合物的含量少,因此耐热性不足。比较例4为脂肪族聚酰胺纤维,因此耐热性及耐酸性不足。
工业实用性
与通用的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相比,本发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为耐酸性优异且发挥长期的耐热性的纤维,因此对于电池用隔板等电池用结构物、液体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塑料用增强材料(frp)、水泥用增强材料(frc)、橡胶用增强材料(frr)、网板用纱、气囊、油雾分离器、土工织物、造纸用帆布、轮胎帘线等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