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工位中的自动接线方法以及纺织机械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680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8阅读:1427来源:国知局
纺织机械工位中的自动接线方法以及纺织机械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机械工位中自动接线方法(或称纱线处理方法),其中,吸嘴在纱管的表面上吸取纱线端头,纱线按与正常抽纱方向相反的方向从纱管上松开,并被吸入吸嘴;纱管借助驱动装置被反向驱动;通过进纱部件的输送动作使得纱线所形成的纱线环被拉紧,并传送给接线部件。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其至少拥有一个工位,该纺织机械包括:吸嘴,其用于在纱管的表面上搜寻纱线端头并吸入纱线;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纱管,使纱线按与正常抽纱方向相反的方向从纱管上松开。另外,该纺织机械还设置有用于自动接线的接线部件、以及进纱部件,该进纱部件用于拉紧纱线所形成的纱线环,并传送给接线部件。另外,该纺织机械还设置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如纺纱机或绕线机(络纱机)等纺织机械,都是连续生产纱线,或者连续从出线纱管绕到卷绕纱管上。但在生产过程被打断后,纱线必须重新接线。这种生产中断会有几种情况,可能会在断纱时,在清洗过程时,或者是单个工位或者整个纺织机械关机时。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已知的自动接线方法,以及带接线装置的纺织机械。重新接线都需要通过吸嘴在纱管的表面上寻找到纱线端头,为此吸嘴上需要施加低压。为了让寻找和吸取纱线端头的过程更简单一些,需要反向驱动纱管。只要纱线被找到,并在吸嘴中吸入了相应的纱线长度,就会关闭纱管反向驱动装置。同时,吸嘴就将纱线端头吸离了纱管,被吸取的纱线在吸嘴和纱管之间拉紧。接着,将纱线传递给进纱装置,它抓牢纱线后形成纱线环。由此,进纱部件在纱管的取纱位和接线部件的递纱位之间移动。de3515765c2公开了这种纺织机械或者这种方法,然而,这种设备或者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在拉起或形成纱线环时需要保持恒定的纱线张力,并且还要期望吸取的纱线避免出现断裂及打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接线方法,形成纱线环时可以持续保持纱线张力。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相应的纺织机械。

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

在一纺织机械工位自动接线方法中,特别是在绕线机绕线位的接线方法中,吸嘴在纱管的表面上寻找纱线端头,纱线按与正常抽纱方向相反的方向从纱管上松开(展开),并吸入吸嘴。纱管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开始反向转动,通过进纱部件的输送动作拉紧纱线所形成的纱线环,并传送给接线部件,特别是工位上的接线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拉紧纱线环时,纱管也是反向驱动(转动)的,纱线从纱管上松开;在此,纱管的反转速度取决于进纱部件的传递动作(递送动作、供给动作)。由于在拉紧纱线环时纱管也是反向转动的,这样形成纱线环所需要的那段纱线长度,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要从吸嘴中拉回,而是精确地直接从纱管上反转出所需要的纱线长度。因为纱管的转速可与进纱部件的传递动作保持协调一致,从而有可能使得被吸入的纱线持续保持纱线张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吸入的纱线段出现缠绕打结的情况以及再次造成纱线断裂,从而在恒定纱线张力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地保证接线所需要的纱线长度,不需要从纱管上松开过长的纱线吸入吸嘴,而造成一定时间的浪费。更确切地说,吸嘴吸取到纱线端头后,纱线马上被进纱部件接受,纱线环被拉紧。

优选地,在吸入纱线端头后,纱管驱动首先是静止的,然后与进纱部件一起动作,这样就可以轻易地实现与进纱部件的动作保持协调一致。

为实现上述的方法,合适的纺织机械应至少有一个工位,该纺织机械具有用于在纱管的表面上寻找纱线端头并吸入纱线的吸嘴;还具有一个驱动装置来转动纱管,使纱线按与正常抽纱方向相反的方向从纱管上松开;以及一个用于自动接线的接线部件。除此之外,此纺织机械还具有一个进纱部件,用于形成一个纱线环,并传送给接线部件。该纺织机械还设置了控制器,可根据上述方法来驱动纱管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中,纺织机械可以是纺纱机或绕线机(络纱机)等纺织机械。相应地,本发明的接线既可以是纺纱机上的anspinnen,也可以是绕线机上的spleiβen。

另外,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如果纱管的反转速度如上述方法确定,那么从纱管反转导出的纱线长度就与形成纱线环所需要的纱线长度同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绷紧纱线环时,纱管上纱线的实际反转转速,也与纱线接收器上实际的纱线抽取速度一样。这样,在进纱部件递送纱线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需求计算出还需要的纱线长度。例如,由于可摆动的进纱部件的摆动运动,以及进纱部件的加速和制动,这种对于纱线环继续拉紧、不同时间上的实际需求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的纺织机械的优点还在于,在上述至少一个工位上设置了反转纱管的驱动装置和进纱部件。当一个工位按上面所描述工位那样进行设置,而且除了驱动装置和进纱部件外,另外还设置了适合工位的吸嘴和适合工位的接线部件,这将是特别有利的。这样,纱管的反转速度和进纱部件的动作保持协调一致,就变得更简单了。

还有一个优点在于,当进纱部件的递送动作是摆动的,那么进纱部件的结构设计就简单了,在工位上的安装也节省空间。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优点在于,如果纱管的反转速度是如此协调的,在纱管反转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从纱管反转导出的实际纱线长度,总是小于形成纱线环所需要的纱线长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拉紧纱线环时,纱管的纱线反转速度总是小于纱线接收器的纱线抽取速度。这样,在纱线上所施加的拉力,大于纱管上的纱线附着力,从而保证纱线不会由于纱管上的发状裂纹(haarigkeit)而被卡住,而是可以整洁地从纱管上被放出。

如此的优点在于,反转纱管上的纱线拉力大小、以及纱管反转速度与纱线接收器的纱线抽取速度之间的比例,都是根据实际所纺纱线的品种来决定的,如此就可以考虑不同纱线的不同特性。

在纱管反转时测量纱线拉力,也是具有优点的,例如,可以避免超过最大拉力值;通过中断接线过程,或者调整纱管的反转速度和/或纱线的抽取速度,就可以不超过纱线最大拉力,和/或也可以避免低于纱线的最小拉力。

相反的,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纱管的反转速度是如前调节的,在纱管反转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从纱管上反转导出的纱线长度,总是大于形成纱线环所需要的纱线长度。如果就能保证形成纱线环所需要的纱线长度只从纱管反转导出,就不需要部分地或者全部从吸嘴中拉出纱线。

为了让纱管的反转速度与进纱部件的递送动作保持协调一致,这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在于,如果预置了反转驱动的速度模式(geschwindigkeitsprofil),反转驱动则在进纱部件递送纱线时按预置的速度模式推动纱管。在反转驱动的速度模式中,可以针对拉紧纱线环的任何时间点,计算出后续反转纱线长度的不同需求,从而维持吸入纱线端头的恒定的纱线拉力。

可以作为补充方案或者替代方案的是,在进纱部件递送纱线的过程中,测量纱线的纱线张力,反转驱动装置根据所测量的纱线拉力进行驱动。例如,纱管的反转速度总是可以如此调节,不超过一个确定的、可预置的纱线拉力值,或者不低于一个确定的、可预置的纱线拉力值。也可以结合反转驱动装置的速度模式,并测量吸入纱线的纱线拉力,而更好地维持恒定的纱线拉力。

上述的工位可以设置用于测量吸入纱线拉力的测量设备,例如,其可以设置在纱管位置的区域,也可以设置在吸嘴位置处或吸嘴中。

下面,借助附图,通过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正常运行时纺织机械工位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正常运行中断后的工位,其中,纱线被吸入吸嘴;

图3显示的是纱线环正形成情况下的纺织机械工位;以及

图4显示的是纱线环形成刚结束后情况下的纺织机械工位,纱线递送至接线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的是纺织机械1的工位2的剖面示意图。工位2按常规的方式安装了纺纱设备3,用于生产纱线4。抽纱装置由两个抽纱辊5组成,纱线4则通过抽纱装置从纺纱设备3中抽取出,并传送给绕线设备6,纱线通过纱线输送器11缠绕到纱管7上。为此,绕线设备6包含一个驱动装置8,在上述正常驱动情况下按正常转动方向dr(见箭头)推动纱管正常转动。如同转动方向dr一样,纱线4的正常抽取方向ar也用箭头标示。纱线4在抽纱辊5和绕线设备6之间还可以连接其它设备,比如可以安装上蜡设备13(paraffiniereinrichtung)。

上面所介绍的是,纺织机械1为纺纱机;与此不同的是,纺织机械1当然也可以是绕线机。在这种情况下,工位2就不安装纺纱设备3,而只安装一个纱管将纱线4取下,如前所述再传递给绕线设备6。

另外,上面所介绍的纺织机械1的工位2也可以设计成所谓的自已自足的工位2,其包括一个适合工位的接线部件12、一个适合工位的吸嘴10以及一个适合工位的进纱部件9;生产中断后,吸嘴10吸取纱线4,再以纱线环4b的形式(见图3和图4)递交给适合工位的接线部件12。吸嘴10按寻常方式与低压通道14连接,通过它来施加低压,以便在绕线过程或者生产中断后在纱管7的表面上吸取纱线端头4a(见图2)。

根据上述介绍,吸嘴10固定安装在工位2上,纱线4在生产过程中穿过吸嘴10,进入吸气口16,再通过开口19离开。还有一种方案可以同时考虑,纱线4按已知方式在吸嘴10外经过,吸嘴10安装在工位2上,是可移动的,以便递送在纱管7上吸取到的纱线端头4a。

进纱部件9是用来接收纱线4的,其配有纱线固定器17,它安装在工位2上,是可摆动的,如箭头和进纱部件9的虚线位置所示。纺织机械1还配有控制器15,通过它至少可以控制驱动装置8和进纱部件9。控制器15可以设计成适合工位的控制器15,也可以设计成纺织机械的中央控制器15。同样,控制器15还可以设计成多个工位2的群控制器。

介绍了纺织机械1和带有设备的纺织机械1的工位2后,现在通过图2-4来介绍其它的接线装置和形成纱线环4b的装置,其中,与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类的零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每个标记或者零件只是在第一次提及的时候详细介绍,如果在后续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或者图示中没有再次特别介绍,则表示其设计安排和工作模式与之前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已经介绍过的设计安排和工作模式是一致。

图2显示的是处于生产中断情况下的纺织机械1的工位2,正在纱管7上吸取纱线4的端头4a。要在纱管7的表面上搜寻到纱线端头4a,就必须给吸嘴10施加低压,并且纱管7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下反向rr转动(见纱管7上方的箭头)。之前已经介绍过,进纱部件9从图1所显示的静止位置或者接线位置到图2所示的纱线接收位置之间摆动。这样,设有纱线固定件17的进纱部件延伸进入到吸嘴10的截面中,使得纱线4并不仅仅只是吸入吸嘴10中,而是同时到达进纱部件9的纱线固定器17。如图2所示,纱线相应地从纱管7通过吸嘴10的开口19、经过进纱部件9的纱线固定器17、再由吸嘴10内的抽吸作用所抓住,此时纱线端头4a已经被吸入进吸嘴10中。

图3显示的是处于另一种情况下的纺织机械1的工位2,此时吸入的纱线4的端头4a正开始形成纱线环4b。进纱部件9带着被纱线固定器17接收到的纱线4,从图2所示的纱线接收位置摆动回到接线位置,如箭头所示。如前面所述,形成纱线环4b需要额外一段纱线长度fl,如虚线所示。与现有技术不同,该纱线长度不再是从吸嘴10中抽取的,而是由绕线装置6提供的。纱管7在驱动装置8的作用下反向rr转动(见纱管7上方的箭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只有很少一段纱线端头4a被吸入吸嘴10,刚好足够让吸嘴10中的低压抓住纱线端头4a。

特别地,从纱管7上反转导出的、用于形成纱线环4b所需要的纱线长度fl,在进纱部件9的递送动作的任何时间点,都是提供正好所需要的纱线长度fl。为此,纱管7的反转速度与进纱部件7的移动必须协调一致,这样从纱管7中反转导出的纱线长度,才能总是与形成纱线环4b所需的纱线长度fl保持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时点上,都是不会有多余的纱线长度产生,因为这会造成纱线缠绕打结,破坏接下来的接线过程。由于反转导出的纱线长度与实际需要的纱线长度fl保持一致,所以在任何时点上都不会出现纱线拉力提高的情况,否则会出现准备好接线的纱线端头4a跳回去,或者导致纱线端头4a过短的情况。从而使得纱线再次断裂的风险大大减少了。

当然,从纱管反转导出的纱线长度,总是稍短于形成纱线环所需的纱线长度,也是具有优点的。这样,不仅不会出现纱线长度剩余而造成缠绕打结或者造成所谓的回环(backloops)的情况,而且纱线在反绕时一直保持在一定的张力下。此时,纱线拉力应该大于纱线在纱管上的附着力,纱线就不再附着在纱管上,而总是整齐地松开,反转出来。

接下来,图4显示的是处于另一种情况下的纺织机械1的工位2的状态,此时纱线环4b接近形成,要将纱线环4b传递给接线部件12用于接线。进纱部件9又回到接线位置,与如图1所示一样。另外,图4还显示了直到这个时间点才积累出形成纱线环4b所需要的纱线长度fl。

然后,接线部件12按已知的方式将纱线环4b松开,从而产生新的纱线端头4a,其用于重新纺丝或者接线并传递回纺纱设备3,在此重新接上纺纱。如果纺织机械1是绕线机,新产生的纱线端头4a则相应地被传递给接线设备,与纱管上的另一根纱线端头4a重新连接。此时,分离出来的原始纱线端头4a则通过吸嘴10和低压通道14清除。

为了让纱管7的反转速度与进纱部件9的传递运动保持协调一致,例如可以预置驱动装置8的速度模式,使其在进纱部件9递送动作开始时才开始转动。此时就可以充分地考虑到加速和制动时间,以及与纱线长度fl有关的进纱部件9的不规则的动作,让其保持协调,从而保持纱线的恒定张力。

如果测量被吸入纱线4的纱线张力,并按此来调整驱动装置8的反转速度,使得保持纱线的恒定张力,就能让纱管7反转导出的纱线长度与形成纱线环4b的所需纱线长度fl保持高度一致。为此,在工位2上要安装吸嘴10,一个测量设备18(见图3和图4),通过它们在形成纱线环4b时可以测量纱线张力。测量设备18用于控制和调节纱管7的反转速度,同样与控制器15通信连接。另外,测量纱线张力也可以根据速度来控制驱动装置8,从而改进反转速度与进纱部件9的递送动作的协调一致。同样,驱动装置8的反转速度也可以只根据纱线4的纱线张力来调节。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具体实施方式;纺织机械1上的装置如前所述,自给自足的工位2至少安装了一个适合工位的驱动装置8和一个适合工位的进纱部件9。在这种纺织机械1上安装上述装置特别具有优势。同样也可以在纺织1的可移动维护设备上安装驱动装置8和进纱部件9。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任何改进和组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即使其将在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单独提及的技术特征组合起来。

附图标记

1纺织机械

2工位

3纺纱机

4纱线

4a纱线端头

4b纱线环

5抽纱辊

6绕线装置

7纱管

8纱管驱动装置

9进纱部件

10吸嘴

11纱线输送器

12接线部件

13上蜡设备

14低压通道

15控制器

16吸嘴吸气口

17纱线固定器

18测量设备

19开口

20ar抽纱方向

21dr正常转动方向

22rr反转方向

23fl形成纱线环所需要的纱线长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