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8206发布日期:2019-10-15 21: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色纺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能实现白坯染色所不能达到的朦胧的立体效果和质感。色纺纱使用起来无污染,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色差。因此,颜色柔和时尚、能够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色纺由于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缩短了后道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相对于采用“先纺纱后染色”的传统工艺,色纺纱产品性能优于其它纺织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这种传统的色纺纱仍然需要对纤维进行染色处理,因此扔存在部分污染问题。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通过控制喂入三种颜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的线密度的比例,从而在细纱工序实现了具有任意颜色的色纺细纱的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直接采用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实现了色纺纱的生态化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通过细纱工序的对喂入的三原色的红、绿、蓝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线密度的比例控制,在细纱工序实现了具有任意颜色的色纺细纱的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直接采用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实现了色纺纱的生态化加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采用环锭纺细纱机纺制,环锭细纱机由结构完全相同的420个锭位或516个锭位组成,每个锭位包括牵伸系统,所述牵伸系统包括由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在后罗拉牵伸对的后部设置有粗纱喂入喇叭口,所述粗纱喂入喇叭口包括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所述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包括前圆形端口、后圆形端口和中间喇叭体,前圆形端口的口径大于后圆形端口的口径,中间喇叭体的横向切面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中间喇叭体的纵向切面为圆形结构,且沿着中间喇叭体的纵向切面的圆形的半径沿着中间喇叭体的长度方向自前而后逐渐减小,中间喇叭体的前端圆面与前圆形端口一体化连接,中间喇叭体的后端圆面与后圆形端口一体化连接,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呈上下平行结构放置,上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下侧边点与中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上侧边点固定连接,中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下侧边点与下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上侧边点固定连接,从而将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固定连接,中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从而将粗纱喂入喇叭口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分别从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喂入,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分别为由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组成的具有一定捻度的纤维集合体,且除了线密度、纤维颜色外其余均相同,所述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包括罗拉轴,所述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罗拉轴的材质为铁质或钢质,在所述罗拉轴上套有罗拉套,所述罗拉套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且材质与罗拉轴相同,沿着后下罗拉、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开有下凹槽,且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大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其中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大于所喂入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中线密度最大的粗纱的直径,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小于所喂入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的直径之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小于所喂入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经后牵伸区牵伸后得到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纤维束、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纤维束、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纤维束的直径之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的直径保持不变,所述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包括第一胶辊轴,所述第一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胶辊轴的材质为铁质或钢质,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共用一个第一胶辊轴,第一胶辊轴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的连接抓内从而实现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胶辊轴上套有第一胶辊套,所述第一胶辊套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胶辊轴上,沿着后上胶辊、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开有上凸槽,且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大于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略小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且相差在1mm以内,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略小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且相差在0.5mm以内,前上胶辊的胶辊套的直径保持不变,在所述前罗拉牵伸对的前部加装有正压吹拂系统,所述正压吹拂系统第一输出罗拉,所述第一输出罗拉为实心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输出罗拉为钢制或铁质材质,所述第一输出罗拉的右端通过第一齿轮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罗拉上设置有正压盒,所述正压盒为长方体形空心结构,所述正压盒的下侧面开放,所述正压盒的上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均封闭,所述第一输出罗拉位于正压盒的下部,在所述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底部和右侧面的底部分别开有左弧形口和右弧形口,所述左弧形口和右弧形口的结构相同,所述左弧形口和右弧形口,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的正压盒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的连接抓内从而实现后正压盒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当加压组件下压时,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左弧形口和右侧面的右弧形口分别与第一输出罗拉之间恰好完全接触,从而使得正压盒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封闭,同时使得第一输出罗拉位于正压盒的下侧面部分,且第一输出罗拉恰好使得正压盒的下侧面封闭,在所述正压盒的上侧面分别开有正压进气孔和正压出气孔,所述正压进气孔和正压出气孔分别位于一个锭位的中心的左侧和右侧且关于锭位的中心呈轴对称分布,所述正压进气孔和正压出气孔为结构相同的圆形孔,所述正压进气孔与正压进气管相连,所述正压出气孔与正压出气管相连,在所述正压盒的后侧面的底部开有纤维输入通道,在所述正压盒的前侧面的底部开有纤维输出通道,所述纤维输入通道和纤维输出通道的结构相同且均为长方形,在所述正压吹拂系统的前部设置有负压集聚系统,所述负压集聚系统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为圆柱形的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管的左侧圆面和右侧圆面均封闭,所述空心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的左侧和右侧,在所述空心管上开有负压进气孔,所述负压进气孔为圆形孔且与负压进气管直接相连,所述负压进气孔位于一个锭位中心的左侧,在所述空心管上开有负压出气孔,所述负压出气孔位于一个锭位的中心,所述负压出气孔为上边长、下边短且长斜边为内凹弧形的直角梯形结构,在所述负压出气孔上套有集聚圈,所述集聚圈是表面为均匀分布的网孔的织物,所述集聚圈套在空心管上从而将负压出气孔覆盖,在所述负压集聚系统的前部设置有输出罗拉对,所述输出罗拉对包括输出下罗拉和输出上胶辊,所述输出下罗拉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输出下罗拉为钢质或铁质的材质,所述输出上胶辊包括第二胶辊轴,所述第二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胶辊轴的材质为铁质或钢质,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共用一个第二胶辊轴,第二胶辊轴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的连接抓内从而实现输出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胶辊轴上套有第二胶辊套,所述第二胶辊套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胶辊轴上,所述输出下罗拉的右端通过第二齿轮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连接,后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中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生态色纺纱的生产方法,使用时,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分别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中下罗拉的罗拉套、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且此时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嵌入在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内且两者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嵌入在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内且两者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同时每个锭位的正压盒下压,从而使得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左弧形口和右侧面的右弧形口分别与第一输出罗拉之间恰好完全接触,从而使得正压盒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封闭,同时使得第一输出罗拉位于正压盒的下侧面部分,且第一输出罗拉恰好使得正压盒的下侧面封闭,从而组成每个锭位的完整的正压吹拂系统,同时输出下罗拉与输出上胶辊的第二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一电机带动后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直接带动后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转动,第二电机带动中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直接带动中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转动,第三电机带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直接带动前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转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输出罗拉转动,此时第一输出罗拉绕着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左弧形口和右侧面的右弧形口自由转动且正压盒固定,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输出下罗拉转动,从而带动与输出下罗拉紧密按压接触的输出上胶辊的第二胶辊套转动,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分别从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经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喂入,从而使得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呈上下平行状态喂入,上下平行喂入的三根粗纱在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受到按压作用从而由圆柱形变为扁平状,此过程中三根粗纱内的纤维受到按压作用而产生相互的挤压,从而实现三根粗纱内的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挤压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的挤压作用下的第一次随机混合,从而得到第一挤压混合条,而后第一挤压混合条经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此过程中第一挤压混合条受到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牵伸过程中第一挤压混合条由与后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慢速运动变为与中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挤压混合条的线密度减小得到第二混合条,同时由于此时纤维的尾端部分被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头端部分被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由于凹槽与纤维之间的较强摩擦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挤压混合条内的纤维在后牵伸区牵伸过程中受到较强的摩擦力界作用,从而使得纤维的变速点相对集中,因此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可适当放大,最大可达到6倍,同时得到的第二混合条内的纤维较为紧凑,牵伸得到的第二混合条在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受到按压作用,第二混合条内的纤维受到按压作用而产生相互的挤压,从而实现第二混合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挤压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挤压作用下的第二次随机混合,从而得到第二挤压混合条,最后第二挤压混合条,经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握持,此过程中第二挤压混合条受到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牵伸过程中第二挤压混合条由与中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慢速运动变为与前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第二挤压混合条的线密度减小得到第三混合条,同时由于此时纤维的尾端部分被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头端部分被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也即头端部分受到的摩擦力界的控制作用较弱,从而使得纤维的变速点相对分散,因此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可适当放小,最大为40倍,同时由于纤维头端的摩擦力界较弱使得第三混合条内的纤维较为松散,牵伸得到的第三混合条在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受到按压作用,且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的直径均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三混合条内的纤维进一步的被挤压松散,从而使得三种颜色的腈纶纤维进一步的被随机分布,从而实现第三混合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分散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按压松散作用下的第三次随机混合,从而得到第三松散混合条,经牵伸得到的第三松散混合条而后经正压盒的纤维输入通道进入正压盒,经正压盒的纤维输出通道离开正压盒,在正压盒内正压进气管内的正风压由正压进气孔进入正压盒、由正压出气孔经正压出气管离开正压盒,从而作用于位于正压盒内的第三松散混合条,从而将第三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进一步的吹散,从而使得第三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进一步的被吹拂松散,从而使得三种颜色的腈纶纤维进一步的被随机分布,从而实现第三松散混合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分散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按压松散作用下的第四次随机混合得到第四松散混合条,第四松散混合条在第一输出罗拉的转动带动下不断向前运动,从而将第四松散混合条不断送入到负压集聚系统的空心管处,此时第四松散混合条从位于空心管的负压出气孔上方的集聚圈中穿过,负压进气管内的负压由负压进气孔进入空心管,从而依次通过负压出气孔、集聚圈抽吸位于集聚圈上方的空气,从而作用于位于集聚圈上方的第四松散混合条,从而实现第四松散混合条的集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第四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较为松散,因此聚拢过程的初始阶段第四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迅速向混合条的中心聚拢,而后由于负压较强,会使得聚拢后的混合条发生翻转,翻转过程中会使得混合条内的纤维发生一定的内外转移作用,从而对混合条进行集聚加捻作用,且由于此时混合条是由较为松散状态转变,从而使得在集聚加捻中实现在小捻度下的纤维大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集聚加捻作用下的第五次随机混合得到第五紧密混合条,第五紧密混合条随后被输出下罗拉和输出上胶辊的第二胶辊套的按压,从而在输出下罗拉的不断转动带动下不断向前输出,输出后的第五紧密混合条立即在环锭细纱机强捻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被直接加捻成纱,强加捻过程中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发生较强的内外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腈纶纤维的第六次内外转移混合。

本发明通过控制喂入三种颜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的线密度的比例,从而在细纱工序实现了具有任意颜色的色纺细纱的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直接采用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实现了色纺纱的生态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态色纺纱的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生态色纺纱生产装置,采用环锭纺细纱机纺制,环锭细纱机由结构完全相同的420个锭位或516个锭位组成,每个锭位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由后下罗拉8和后上胶辊7组成的后罗拉牵伸对、由中下罗拉10和中上胶辊9组成的中罗拉牵伸对、由前下罗拉12和前上胶辊11组成的前罗拉牵伸对,在后罗拉牵伸对的后部设置有粗纱喂入喇叭口,粗纱喂入喇叭口包括上喇叭口4、中喇叭口5、下喇叭口6,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的结构完全相同,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包括前圆形端口、后圆形端口和中间喇叭体,前圆形端口的口径大于后圆形端口的口径,中间喇叭体的横向切面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中间喇叭体的纵向切面为圆形结构,且沿着中间喇叭体的纵向切面的圆形的半径沿着中间喇叭体的长度方向自前而后逐渐减小,中间喇叭体的前端圆面与前圆形端口一体化连接,中间喇叭体的后端圆面与后圆形端口一体化连接,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呈上下平行结构放置,上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下侧边点与中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上侧边点固定连接,中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下侧边点与下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上侧边点固定连接,从而将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固定连接,中喇叭口的前圆形端口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从而将粗纱喂入喇叭口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1、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2、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3分别从上喇叭口、中喇叭口、下喇叭口喂入,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分别为由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组成的具有一定捻度的纤维集合体,且除了线密度、纤维颜色外其余均相同,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包括罗拉轴14,罗拉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罗拉轴的材质为铁质或钢质,在罗拉轴上套有罗拉套16,罗拉套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且材质与罗拉轴相同,沿着后下罗拉、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开有下凹槽18,且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大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其中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大于所喂入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中线密度最大的粗纱的直径,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小于所喂入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的直径之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小于所喂入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经后牵伸区牵伸后得到的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纤维束、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纤维束、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纤维束的直径之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的直径保持不变,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包括第一胶辊轴13,第一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第一胶辊轴的材质为铁质或钢质,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共用一个第一胶辊轴,第一胶辊轴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的连接抓内从而实现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在第一胶辊轴上套有第一胶辊套15,第一胶辊套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胶辊轴上,沿着后上胶辊、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开有上凸槽17,且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大于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略小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且相差在1mm以内,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轴向的上凸槽宽度略小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轴向的下凹槽宽度,且相差在0.5mm以内,前上胶辊的胶辊套的直径保持不变,在前罗拉牵伸对的前部加装有正压吹拂系统,正压吹拂系统第一输出罗拉19,第一输出罗拉为实心圆柱形结构,第一输出罗拉为钢制或铁质材质,第一输出罗拉的右端通过第一齿轮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连接,在第一输出罗拉上设置有正压盒20,正压盒为长方体形空心结构,正压盒的下侧面开放,正压盒的上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均封闭,第一输出罗拉位于正压盒的下部,在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底部和右侧面的底部分别开有左弧形口和右弧形口,左弧形口和右弧形口的结构相同,左弧形口和右弧形口,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的正压盒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的连接抓内从而实现后正压盒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当加压组件下压时,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左弧形口和右侧面的右弧形口分别与第一输出罗拉之间恰好完全接触,从而使得正压盒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封闭,同时使得第一输出罗拉位于正压盒的下侧面部分,且第一输出罗拉恰好使得正压盒的下侧面封闭,在正压盒的上侧面分别开有正压进气孔21和正压出气孔22,正压进气孔和正压出气孔分别位于一个锭位的中心的左侧和右侧且关于锭位的中心呈轴对称分布,正压进气孔和正压出气孔为结构相同的圆形孔,正压进气孔与正压进气管相连,正压出气孔与正压出气管相连,在正压盒的后侧面的底部开有纤维输入通道,在正压盒的前侧面的底部开有纤维输出通道,纤维输入通道和纤维输出通道的结构相同且均为长方形,在正压吹拂系统的前部设置有负压集聚系统,负压集聚系统包括空心管23,空心管为圆柱形的空心结构,空心管的左侧圆面和右侧圆面均封闭,空心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的左侧和右侧,在空心管上开有负压进气孔,负压进气孔为圆形孔且与负压进气管直接相连,负压进气孔位于一个锭位中心的左侧,在空心管上开有负压出气孔24,负压出气孔位于一个锭位的中心,负压出气孔为上边长、下边短且长斜边为内凹弧形的直角梯形结构,在负压出气孔上套有集聚圈,集聚圈是表面为均匀分布的网孔的织物,集聚圈套在空心管上从而将负压出气孔覆盖,在负压集聚系统的前部设置有输出罗拉对,输出罗拉对包括输出下罗拉25和输出上胶辊,输出下罗拉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输出下罗拉为钢质或铁质的材质,输出上胶辊包括第二胶辊轴,第二胶辊轴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第二胶辊轴的材质为铁质或钢质,一个锭位与其左侧相邻的一个锭位共用一个第二胶辊轴,第二胶辊轴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在加压组件上的连接抓内从而实现输出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在第二胶辊轴上套有第二胶辊套,第二胶辊套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胶辊轴上,输出下罗拉的右端通过第二齿轮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连接,后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中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

使用时,加压组件下压,从而使得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7的第一胶辊套、中上胶辊9的第一胶辊套、前上胶辊11的第一胶辊套分别与后下罗拉8的罗拉套、中下罗拉10的罗拉套、前下罗拉12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且此时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17嵌入在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18内且两者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17嵌入在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18内且两者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同时每个锭位的正压盒20下压,从而使得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左弧形口和右侧面的右弧形口分别与第一输出罗拉19之间恰好完全接触,从而使得正压盒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封闭,同时使得第一输出罗拉位于正压盒的下侧面部分,且第一输出罗拉恰好使得正压盒的下侧面封闭,从而组成每个锭位的完整的正压吹拂系统,同时输出下罗拉25与输出上胶辊的第二胶辊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一电机带动后下罗拉8的罗拉轴转动,从而直接带动后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7的第一胶辊套转动,第二电机带动中下罗拉10的罗拉轴转动,从而直接带动中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9的第一胶辊套转动,第三电机带动前下罗拉12的罗拉轴转动,从而直接带动前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从而带动与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11的第一胶辊套转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输出罗拉19转动,此时第一输出罗拉绕着正压盒的左侧面的左弧形口和右侧面的右弧形口自由转动且正压盒固定,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输出下罗拉25转动,从而带动与输出下罗拉紧密按压接触的输出上胶辊的第二胶辊套转动。

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1、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2、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3分别从上喇叭口4、中喇叭口5、下喇叭口6经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17和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18之间紧密按压喂入,从而使得红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1、绿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2、蓝色的原液着色的腈纶纤维粗纱3呈上下平行状态喂入,上下平行喂入的三根粗纱在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17和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18之间受到按压作用从而由圆柱形变为扁平状,此过程中三根粗纱内的纤维受到按压作用而产生相互的挤压,从而实现三根粗纱内的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挤压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的挤压作用下的第一次随机混合,从而得到第一挤压混合条,而后第一挤压混合条经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17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18之间紧密按压握持,此过程中第一挤压混合条受到后罗拉牵伸对和中罗拉牵伸对之间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牵伸过程中第一挤压混合条由与后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慢速运动变为与中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挤压混合条的线密度减小得到第二混合条,同时由于此时纤维的尾端部分被后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头端部分被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由于凹槽与纤维之间的较强摩擦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挤压混合条内的纤维在后牵伸区牵伸过程中受到较强的摩擦力界作用,从而使得纤维的变速点相对集中,因此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可适当放大,最大可达到6倍,同时得到的第二混合条内的纤维较为紧凑,牵伸得到的第二混合条在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17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18之间受到按压作用,第二混合条内的纤维受到按压作用而产生相互的挤压,从而实现第二混合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挤压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挤压作用下的第二次随机混合,从而得到第二挤压混合条。

最后第二挤压混合条,经前上胶辊11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12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握持,此过程中第二挤压混合条受到中罗拉牵伸对和前罗拉牵伸对之间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牵伸过程中第二挤压混合条由与中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慢速运动变为与前下罗拉转速保持一致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第二挤压混合条的线密度减小得到第三混合条,同时由于此时纤维的尾端部分被中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的上凸槽和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的下凹槽之间紧密按压握持、头端部分被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也即头端部分受到的摩擦力界的控制作用较弱,从而使得纤维的变速点相对分散,因此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可适当放小,最大为40倍,同时由于纤维头端的摩擦力界较弱使得第三混合条内的纤维较为松散,牵伸得到的第三混合条在前上胶辊11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12的罗拉套之间受到按压作用,且前上胶辊的第一胶辊套和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的直径均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三混合条内的纤维进一步的被挤压松散,从而使得三种颜色的腈纶纤维进一步的被随机分布,从而实现第三混合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分散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按压松散作用下的第三次随机混合,从而得到第三松散混合条。

经牵伸得到的第三松散混合条而后经正压盒20的纤维输入通道进入正压盒,经正压盒20的纤维输出通道离开正压盒,在正压盒内正压进气管内的正风压由正压进气孔21进入正压盒、由正压出气孔22经正压出气管离开正压盒,从而作用于位于正压盒内的第三松散混合条,从而将第三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进一步的吹散,从而使得第三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进一步的被吹拂松散,从而使得三种颜色的腈纶纤维进一步的被随机分布,从而实现第三松散混合条内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相互之间的分散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按压松散作用下的第四次随机混合得到第四松散混合条,第四松散混合条在第一输出罗拉19的转动带动下不断向前运动,从而将第四松散混合条不断送入到负压集聚系统的空心管23处,此时第四松散混合条从位于空心管的负压出气孔24上方的集聚圈中穿过,负压进气管内的负压由负压进气孔进入空心管,从而依次通过负压出气孔、集聚圈抽吸位于集聚圈上方的空气,从而作用于位于集聚圈上方的第四松散混合条,从而实现第四松散混合条的集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第四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较为松散,因此聚拢过程的初始阶段第四松散混合条内的纤维迅速向混合条的中心聚拢,而后由于负压较强,会使得聚拢后的混合条发生翻转,翻转过程中会使得混合条内的纤维发生一定的内外转移作用,从而对混合条进行集聚加捻作用,且由于此时混合条是由较为松散状态转变,从而使得在集聚加捻中实现在小捻度下的纤维大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在集聚加捻作用下的第五次随机混合得到第五紧密混合条,第五紧密混合条随后被输出下罗拉和输出上胶辊的第二胶辊套的按压,从而在输出下罗拉25的不断转动带动下不断向前输出,输出后的第五紧密混合条立即在环锭细纱机强捻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被直接加捻成纱,强加捻过程中三种不同颜色的腈纶纤维发生较强的内外转移,从而实现三种不同颜色腈纶纤维的第六次内外转移混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