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捻机用锭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6383发布日期:2020-02-14 15:4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捻机用锭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锭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捻机用锭罐。



背景技术:

使用直捻机生产汽车轮胎用的帘子布时,需要将化纤线条捻进主线内,在这一操作过程中,由于化纤线条呈线筒状套设在锭罐内的中心轴上,化纤线筒对锭罐直接产生一定的压力,影响锭罐的转动效率,同时,化纤线筒自身通过卡块卡合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上,虽然便于更换,但是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样会带来不稳定的后果,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提高转动效率和转动稳定性的直捻机用的锭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锭罐转动效率过低,转动过程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捻机用锭罐,固定安装在直捻机内,所述锭罐包括设在锭罐隔间内的罐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底座、穿插在所述底座内的中心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的缓冲装置,所述中心轴上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开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内配合穿插有压持螺钉,所述压持螺钉和所述底座将线筒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罐体底部固定安装有配合穿插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块,所述底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联动柱,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联动柱下端的缓冲底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底座内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联动柱上,所述缓冲弹簧弹性抵持至所述底座和所述缓冲底座之间,所述联动柱配合穿插在所述缓冲底座内,所述缓冲底座固定连接至电动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外部固定安装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对称穿插在所述罐体侧壁上的固定杆、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的扭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的张紧辊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张紧辊和所述固定杆之间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张紧辊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上远离所述张紧辊的侧面开有抵持槽,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抵持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配合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底部的套筒以及设在所述套筒外部的定位圆盘,所述联动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底端,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底端,所述定位圆盘上开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配合穿插在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呈上小下大的圆柱形台阶状,所述定位圆盘是自所述套筒的台阶面沿套筒的径向延伸出的平台,所述中心轴的穿插在所述套筒的上端内,所述联动柱和所述缓冲弹簧均固定连接至所述套筒的下端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绕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排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底座包括压缩套筒和卡接圆盘,所述缓冲弹簧和所述联动柱均穿插在所述压缩套筒内,所述压缩套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卡接圆盘是沿所述压缩套筒径向延伸出的平台,所述卡接圆盘搭接在罐体隔间的底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底端开有联动槽,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联动槽套设在电动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圆盘上开有主线孔,所述直捻机的主线从主线孔内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柱上穿插在所述缓冲底座内的端部开有花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线筒的自重对底座产生的压力被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抵消,即利用缓冲装置中的缓冲弹簧抵消线筒和锭罐的自重,减少底座和锭罐隔间之间的压力,提高转动效率,在中心轴的顶端配合穿插压持螺钉,在压持螺钉和底座的夹持下,增强线筒自身转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锭罐在直捻机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锭罐的爆炸组装图(省略张紧装置);

图3是图2所示锭罐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锭罐中张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锭罐-100、罐体-101、定位块-11、底座-102、套筒-21、内孔-211、联动柱-212、花键-213、定位圆盘-22、定位孔-221、缓冲装置-103、缓冲弹簧-31、缓冲底座-32、压缩套筒-321、卡接圆盘-322、主线孔-323、定位柱-33、联动槽-331、压持螺钉-104、张紧装置-105、固定杆-51、限位板-511、扭簧-52、张紧辊-53、转动板-54、抵持槽-541、中心轴-106、固定螺孔-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捻机用锭罐100,设置在直捻机内,锭罐100包括罐体101、固定安装在罐体101底部的底座102、穿插在底座102上方的中心轴106、设在底座102下方的缓冲装置103、配合穿插在中心轴106顶部的压持螺钉104以及设置在罐体101外部的张紧装置105。

底座102包括配合套设在中心轴106底部的套筒21以及设在套筒21外部的定位圆盘22,线筒107套设在中心轴106上,线筒107的底部开有和套筒21顶部相互配合的让位槽(图未标),让位槽配合套设在套筒21的外部,套筒21是上小下大的圆柱形台阶,定位圆盘22是套筒21的台阶面上沿径向延伸出的环形承载平台,中心轴106的底端配合穿插在套筒21的上端内,缓冲装置103设在套筒21的下端内。套筒21的下端孔内固定安装有联动柱212,联动柱212穿插在缓冲装置103内,联动柱212上穿插在缓冲装置103内的端部开有花键213,花键213配合穿插在缓冲装置103内,通过花键213和缓冲装置103之间配合,使得缓冲装置103上的转矩通过花键213传递至联动柱212上,进而带动底座102和罐体101转动,以支持生产需要。

定位圆盘22的上表面开有若干定位孔221,定位孔221绕中心轴106周向均匀排列,罐体101的底部设有和定位孔221相互配合的定位块11,罐体101通过定位块11穿插在定位孔221内的方式定位在定位圆盘22上。中心轴106的顶端开有固定螺孔61,压持螺钉104配合穿插在固定螺孔61内,压持螺钉104和线筒107的上端面相贴合,罐体101的内壁承载线筒107的下端面,即压持螺钉104和罐体101共同夹持线筒107,将线筒107固定在中心轴106的外表面上。

缓冲装置103包括缓冲弹簧31、设置在缓冲弹簧31下方的缓冲底座32以及固定在缓冲底座32下方的定位柱33,定位柱33的底端穿插在锭罐隔间的底部,定位柱33的顶端固定在缓冲底座32的底部,缓冲弹簧31套设在联动柱212上,即联动柱212和花键213均透过缓冲弹簧31后穿插在缓冲底座32上,缓冲底座32包括压缩套筒321和卡接圆盘322,卡接圆盘322是压缩套筒321上沿径向延伸出环形平台,缓冲弹簧31可伸缩在压缩套筒321内,线筒107的套设至中心轴106上后,线筒107的自重对底座102的压制力传递至缓冲弹簧31上,将缓冲弹簧31压缩至压缩套筒321内,压缩套筒321固定在卡接圆盘322上,卡接圆盘322搭接在罐体隔间的底部上,定位柱33固定安装在卡接圆盘322的底部中心位置,可以理解的,定位柱33将缓冲底座32相对于罐体101的位置固定,卡接圆盘322配合定位柱33卡接在罐体101的底部。

定位柱33的下端开有联动槽331,定位柱33通过联动槽331套设在电动机(图未示)上,所述电动机带动定位柱33和卡接圆盘322在锭罐隔间的底部转动,卡接圆盘322的表面开有主线孔323,直捻机的主线从主线孔323内穿过,定位柱33带动卡接圆盘322转动,主线在卡接圆盘322的带动下绕中心轴转动。同时,联动柱212穿插在压缩套筒321内,在定位柱33的带动下,卡接圆盘322、联动柱212、套筒21和定位圆盘22均绕中心轴106转动,使得化纤线筒延伸出的线条产生自转,使得罐体101内的线条和罐体101外的线条捻在一起。

如图1和图6所示,张紧装置105包括对称穿插在罐体101外侧侧壁上的固定杆51、对应套设在固定杆51上的扭簧52、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固定杆51之间的张紧辊53以及连接固定杆51和张紧辊53的转动板54,转动板5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杆51上,另一端铰接在张紧辊53上,线筒107的化纤线头通过出线槽12后缠绕至张紧辊53上,经过张紧辊53后延伸缠绕至下一工位上。固定杆51上远离侧壁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511,转动板54铰接在限位板511和扭簧52之间,通过限位板511将转动板54在固定杆51上的相对位置固定,转动板54上远离固定杆51的端部铰接在张紧辊53的两端,张紧辊53的两端安装有和转动板54相应的安装盘531,转动板54连接在安装盘531上,转动板54上远离安装盘531的侧面上开有抵持槽541,扭簧5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杆51上,另一端固定在抵持槽541的槽底上。

上述的锭罐在使用时,将线筒107穿插在中心轴106上,将压持螺钉104旋进中心轴106上方的固定螺孔61内,将线筒107固定在罐体101的内部,罐体101通过定位块11穿插在定位孔221内,罐体101、压持螺钉104、底座102和化纤线筒的重力均通过缓冲弹簧31进行抵消缓冲,使得卡接圆盘322和锭罐隔间底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提高电动机输出转矩的传动比,降低直捻机运转时的能量浪费,罐体101在转动后,内部中心轴106上的线筒107随之转动,罐体101内化纤线条在牵出后,自身产生转动,而罐体101底部主线孔323内的主线在罐体101外绕化纤线条转动,化纤线条在缠绕张紧辊53后延伸至下一工位中,张紧辊53在扭簧52和固定杆51的作用下,对化纤线条提供对应的张紧力,使得化纤线条始终处于张紧的程度,进而方便主线和化纤线条之间捻线工序的进行。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