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434发布日期:2020-01-31 14: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



背景技术:

特种纱线,又称花式纱线,是指在纺纱和制线过程中采用特种原料、特种设备或特种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外观效应的纱线,是纱线产品中具有装饰作用的一种纱线。花式纱线针织产品被广泛用于制作针织服装;此外,花式纱线也大量用于织制羊毛衫、帽子、围巾、领带、地毯等以及纱发布、窗帘布、床上用品、高级贴墙材料等装饰用布。特种纱线使用的原料品种也很广泛,包括棉、毛、丝、麻、化学纤维,以及边脚料等。

现有的纺纱机一般包括放线机构、导引机构以及收卷装置等等,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联动转轴转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引轮,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导引轮,第一导引轮与第二导引轮相互贴合,在纺纱的过程中,将纱线穿过第一导引轮和第二导引轮之间,电机带动第一导引轮转动,第二导引轮被动转动,从而带动纱线进行传输收卷。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导引轮和第二导引轮虽然能够带动纱线进行传输和收卷,但是在将纱线放置在第一导引轮和第二导引轮之间的时候较为困难,因此给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其具有方便调整纱线,快捷穿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导引板,所述第一转轴与导引板之间联动有导引皮带,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第二转轴和导引皮带相匹配的第一压辊,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臂,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调节第一压辊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使第一压辊做圆周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轴带动导引皮带转动,第二转轴同步转动,在纺丝的时候将纱线穿过导引皮带和第二转轴,操作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能够带动第一压辊与第二转轴相匹配贴合,从而能够实现对纱线的传输导引,可以直接将纱线放置在导引皮带和第二转轴上,再将第一压辊调节至与第二转轴贴合的状态,从而在放置纱线的时候较为便利,穿线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第一调节臂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臂、与第二调节臂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压臂,所述第一压辊与第一压臂远离固定转轴一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调节臂,在第二调节臂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第一压臂转动,第一压臂带动第一压辊转动与第二转轴相贴合,从而能够较为便利的对第一压辊进行操作,使第一压辊与二转轴相脱离或者相贴合,在穿线的时候更加的便利,也不会由于拉扯导致纱线的损伤。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调节臂与第一调节臂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调节臂内侧壁上的卡接弧槽、与第二调节臂外壁滑动连接的卡接短杆,所述卡接短杆与卡接弧槽相匹配,所述卡接短杆与第二调节臂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卡接短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弧槽的两端比中间部分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动第二调节臂转动的时候,第二调节臂外侧的卡接短杆能够与卡接弧槽相匹配,当第二调节臂处于打开或关闭两个状态的时候,卡接短杆能够与卡接弧槽两端相匹配卡接,在卡接的时候,卡接短杆能够对第二调节臂起到相对限位固定的作用,使第二调节臂的转动更加的平稳,带动第一压辊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第一调节臂远离固定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臂、与第一调节臂远离固定转轴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压臂、设置在固定臂与第二压臂之间的第二弹簧、与固定臂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板、开设在调节板上的调节滑槽、与第二压臂侧壁滑动连接第三调节臂,所述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臂远离固定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压臂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滑槽设置为l形,所述第三调节臂滑动插接在调节滑槽内,所述第二压臂的侧壁中开设有横槽,所述第三调节臂与横槽滑动卡接匹配,所述横槽与调节滑槽的水平一端相匹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弹簧的压紧力作用下,第二压臂能够带动第一压辊与第二转轴相贴合,并且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纱线的粗细也能够进行调整,在需要穿设纱线的时候,向上调节第三调节臂,使第三调节臂在调节板中的调节滑槽中向上滑动,第三调节臂能够带动第二压臂向上转动,从而使第二压臂带动第一压辊向上提起,与第二转轴相脱离,使纱线能够轻易的穿设在第二转轴与第一压辊之间,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纱线的穿设。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压辊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设置有两个,且第一橡胶圈设置在两个第二橡胶圈之间,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厚度小于第二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个第二橡胶圈将第一橡胶圈包裹在中间,第一橡胶圈的位置形成一个环状凹槽,纱线可以放置在与第一橡胶圈匹配的凹槽内,第二橡胶圈能够对纱线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在导引皮带和第二转轴的带动下纱线也不易发生偏离的现象,保证纱线的平稳传输和收卷。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橡胶圈与第二橡胶圈的连接处为弧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状的设置能够保证纱线在与第一压辊外侧贴合的时候不会发生刮伤卡死的现象,能够在带动纱线平稳传输的同时保证纱线的收卷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片的设置能够增加调节滑槽与第三调节臂之间的摩擦力,在第三调节臂与调节滑槽相卡接的时候不会发生脱离抵触的现象,从而不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穿线,也不会影响到纱线的传输收卷。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斜纹,所述斜纹与第一压辊相匹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压辊与斜纹相匹配的时候能够使纺丝与斜纹相贴合,使多根丝线贴合得更加的紧密,纺丝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纺丝的时候将纱线穿过导引皮带和第二转轴,操作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能够带动第一压辊与第二转轴相匹配贴合,从而能够实现对纱线的传输导引,穿线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2、在带动第二调节臂转动的时候,第二调节臂外侧的卡接短杆能够与卡接弧槽相匹配,卡接短杆能够对第二调节臂起到相对限位固定的作用,使第二调节臂的转动更加的平稳,带动第一压辊更加的稳定;

3、在第一压辊与斜纹相匹配的时候能够使纺丝与斜纹相贴合,使多根丝线贴合得更加的紧密,纺丝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机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一中调节组件的具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二中调节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电机;3、第一转轴;4、导引板;41、抵动辊;5、导引皮带;6、第二转轴;7、第一压辊;8、固定转轴;9、第一调节臂;10、调节组件;1011、第二调节臂;1012、第一压臂;1021、固定臂;1022、第二压臂;1023、第二弹簧;1024、调节板;1025、调节滑槽;1026、第三调节臂;11、卡紧组件;111、卡接弧槽;112、卡接短杆;113、第一弹簧;12、横槽;13、第一橡胶圈;14、第二橡胶圈;15、防滑片;16、斜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6,电机2驱动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6转动,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导引板4,导引板4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抵动辊41,第一转轴3与导引板4之间联动有导引皮带5,启动电机2的时候,电机2带动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3带动导引皮带5循环转动,将纱线放置穿过导引皮带5的上端,导引皮带5能够带动纱线传输进行纺纱。

如图1所示,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8,固定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臂9,第一调节臂9上设置有调节组件10,调节组件10联动有第一压辊7,第一压辊7与第二转轴6和导引皮带5相匹配设置,调节组件10带动第一压辊7转动与第二转轴6相抵触。

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10包括与第一调节臂9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臂1011、与第二调节臂1011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压臂1012,第一压辊7与第一压臂1012远离固定转轴8一端转动连接,在穿设纱线的时候将第二调节臂1011向上抬起,第二调节臂1011联动第一压臂1012转动上移,第一压臂1012带动第一压辊7上移,使第一压辊7与第二转轴6相脱离,可以顺利的将纱线放置在第二转轴6与第一压辊7之间,在穿设好纱线之后向下压动第二调节臂1011,使第一压辊7与第二转轴6相匹配,能够将纱线进行压紧,使纱线稳定传输。

如图2所示,第一压辊7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13和第二橡胶圈14,第二橡胶圈14设置有两个,且第一橡胶圈13设置在两个第二橡胶圈14之间,第一橡胶圈13的厚度小于第二橡胶圈14,第一橡胶圈13与第二橡胶圈14的连接处为弧状设置,第二橡胶圈14的材质比第一橡胶圈13的材质软,第一橡胶圈13和第二橡胶圈14均能够与第二转轴6相互贴合,同时第一橡胶圈13处会形成一个环状凹槽,使纱线相对限位,不会发生纱线歪斜的现象,并且第二转轴6上设置有斜纹16,斜纹16与第一压辊7相匹配设置,在第一压辊7的压紧作用下,多根纱线会更加的贴合,从而使纺纱的效果更好,纱线成型的质量也更好。

如图2所示,第二调节臂1011与第一调节臂9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卡紧组件11,卡紧组件11包括开设在第一调节臂9内侧壁上的卡接弧槽111、与第二调节臂1011外壁滑动连接的卡接短杆112,卡接短杆112与卡接弧槽111相匹配,卡接短杆112与第二调节臂1011通过第一弹簧113连接,第一弹簧113的一端与卡接短杆1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1011的侧壁固定连接,卡接弧槽111的两端比中间部分深,在第二调节臂1011转动的时候,卡接短杆112能够与卡接弧槽111相匹配,当第二调节臂1011处于打开或关闭两个状态的时候,卡接短杆112能够与卡接弧槽111两端较深的槽相匹配卡接,能够使第二调节臂1011的转动更加的稳定,在固定状态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牢固。

实施例二:一种用于纺丝设备的可调节压辊,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组件10包括与第一调节臂9远离固定转轴8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臂1021、与第一调节臂9远离固定转轴8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压臂1022、设置在固定臂1021与第二压臂1022之间的第二弹簧1023、与固定臂1021侧壁固定连接的调节板1024、开设在调节板1024上的调节滑槽1025、与第二压臂1022侧壁滑动连接第三调节臂1026,第一压辊7与第二压臂1022远离固定转轴8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弹簧1023的一端与固定臂10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压臂1022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1023的压紧力作用下,第二压臂1022能够带动第一压辊7与第二转轴6相贴合,调节滑槽1025设置为l形,第三调节臂1026滑动插接在调节滑槽1025内,第二压臂1022的侧壁中开设有横槽12,第三调节臂1026与横槽12滑动卡接匹配,第三调节臂1026可以在横槽12内滑动,横槽12与调节滑槽1025的水平一端相匹配设置。

如图3所示,在需要穿设纱线的时候,向上调节第三调节臂1026,使第三调节臂1026在调节板1024中的调节滑槽1025中向上滑动,第三调节臂1026能够带动第二压臂1022向上转动,从而使第二压臂1022带动第一压辊7向上提起,与第二转轴6相脱离,使纱线能够轻易的穿设在第二转轴6与第一压辊7之间,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纱线的穿设,在穿设纱线的时候将第三调节臂1026在横槽12内滑动,使第三调节臂1026与调节滑槽1025中较短的一端相匹配,从而能够对第三调节臂1026进行限位固定。

如图3所示,调节滑槽1025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片15,防滑片15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三调节臂1026与调节滑槽1025之间的摩擦力,在第三调节臂1026与调节滑槽1025相贴合抵触的时候能够较为稳定。

具体工作过程:在工作人员穿线的时候,有两种调节方式对第一压辊7进行调节,第一种方式直接掰动第二调节臂1011就可以实现第一压辊7与第二转轴6的分离,方便工作人员穿线,在穿线完成之后可以直接掰动第二调节臂1011,使第一压辊7与第二转轴6相贴合匹配,第二种方式掰动第三调节臂1026,使第三调节臂1026在调节滑槽1025内滑动,并且可以滑动至调节滑槽1025较短的一端进行固定,方便穿线,操作便利快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