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罗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423发布日期:2020-01-31 14:2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罗拉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罗拉组件。



背景技术:

纺纱机是指由多个纺纱单元和将线束引导给各纺纱单元的筒子架装置构成的机器,各纺纱单元通过利用牵伸装置牵伸线束,同时将被牵伸了的线束束加捻而生成纺纱。成型的纺纱需要裹绕在一个棒体上,但是为了防止加捻完成的纺纱回弹而产生线束股松散的现象,在加捻完成的线束下方通常设置有牵伸罗拉。

目前,市面上设计有一种牵伸罗拉组件,它包括支架、上罗拉和下罗拉,在支架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上罗拉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下罗拉贴合于上罗拉,在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臂,下罗拉转动连接在支撑臂的顶部。同时,为了提高上罗拉的摩擦力,在上罗拉的表面开有压线槽,压线槽沿着水平方向开设。

这种牵伸罗拉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加捻完成的纺丝被压紧在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此时转动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此使得上罗拉旋转,在上罗拉旋转的过程中,纺丝被的加捻纹路被再一次压紧,以此降低了纺丝之间的线束产生松散的可能性。

但是,纺丝在加捻时,其加捻纹路通常呈麻花状,而压紧槽呈水平设置,当纺丝经过上罗拉和下罗拉时,纺丝表面的加捻纹路会受到压线槽的切割,压线槽与纺丝的加捻纹路互相接触,长时间实用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容易磨损压线槽,导致需要对上罗拉进行整体更换,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整体拆下转动轴和驱动装置,因此维修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罗拉组件,具有减少罗拉组件维护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罗拉组件,包括支架、同步轴、上罗拉和下罗拉,所述支架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轴承座,所述同步轴的长度方向依次穿过轴承座,所述上罗拉固定套设在同步轴上,所述下罗拉贴合于上罗拉,所述支架连接有支撑臂,所述上罗拉转动连接于支撑臂,所述上罗拉的表面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压线斜槽,所述压线斜槽沿着上罗拉的圆周表面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纺丝经过上罗拉和下罗拉时,纺丝表面的加捻纹路与压线斜槽相啮合,减少了纺丝的加捻纹路与压线斜槽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了压线斜槽的磨损,达到了提高上罗拉使用寿命的优点。压线斜槽的磨损减少后,其维护周期相应地会被延长,因此间接地起到了减少罗拉组件维护成本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上罗拉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的外套,所述压线斜槽开设在外套上,所述外套沿着其直径方向被分为左套和右套,所述左套和右套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穿设有锁紧螺栓,所述内筒的两端开有与锁紧螺栓螺纹配合的锁紧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线斜槽的磨损虽然减少,但是并没有消除,长时间使用后,压线斜槽仍旧会磨损,在磨损后,工作人员仍旧需要对压线斜槽进行更换。在更换时,工作人员拧下锁紧螺栓,对外套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上罗拉,因此更换的成本更低。同时在对压线斜槽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无需拆下同步轴,因此更换工序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的内侧壁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滑移条,所述内筒的外侧壁开有与滑移条滑移配合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条和滑移槽的配合提高了内筒和外套之间的定位准确性,同时滑移条起到了加强外套强度的优点,降低了外套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左套贴合于右套的侧壁开有锁槽,所述右套贴合于左套的侧壁设有锁条,所述锁条滑移连接在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条与锁槽之间的配合降低了左套和右套在工作过程中,两者的边沿产生向外翻边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锁槽和锁条的纵截面分别呈燕尾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槽和锁条呈燕尾状,两者互相锁死,以此提高了左套贴合于右套时的紧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支架,所述支撑臂上钩挂有回位拉簧,所述回位拉簧远离支撑臂的一端钩挂于支架,所述下罗拉转动连接在支撑臂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位拉簧的设置使得支撑臂能够自动调整其与上罗拉之间的间距,以此使得上罗拉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降低了压线斜槽受到较大压力后而产生磨损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延长了压线斜槽的维修周期,以此进一步减少了维修上罗拉所浪费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下罗拉包括转芯和固定套设在转芯外的橡胶套,所述转芯转动连接在支撑臂的顶部,所述橡胶套贴合于上罗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实现了与上罗拉之间的柔性接触,进一步降低了上罗拉受到的磨损,从而延长了维修周期,减少了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有限制环槽,所述限制环槽内套设有保险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左套和右套经过锁紧螺栓锁紧后,保险箍能够进一步锁紧左套和右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左套和右套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压线斜槽与纺丝的加捻纹路互相啮合,减少了压线斜槽受到的磨损,延长了压线斜槽的维修周期,从而达到了降低维修成本的优点;

2.上罗拉分为外套和内筒的结构,压线斜槽产生磨损时,只需要更换外套,无需更换整个上罗拉,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用于体现外套和内筒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视图。

图中,1、支架;11、轴承座;2、同步轴;3、上罗拉;31、压线斜槽;32、内筒;321、锁紧孔;322、滑移槽;33、外套;331、左套;3311、锁槽;332、右套;3321、锁条;333、锁紧螺栓;334、滑移条;335、限制环槽;4、下罗拉;41、转芯;42、橡胶套;5、保险箍;6、支撑臂;61、回位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罗拉组件,参照图1和图2,包括支架1、同步轴2、上罗拉3和下罗拉4。支架1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轴承座11,同步轴2的长度方向依次穿过轴承座11,同步轴2通过轴承座11实现与支架1之间的转动连接。上罗拉3固定套设在同步轴2上,下罗拉4贴合于上罗拉3。

参照图1和图2,在工作过程中,同步轴2的一端设有同步带,同步带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转动,以此实现对同步轴2的驱动。固定套设在同步轴2上的上罗拉3跟随同步轴2的转动而转动,加捻完成的纺丝被夹紧在上罗拉3和下罗拉4之间,纺丝随着上罗拉3的转动而从上罗拉3和下罗拉4之间穿过。

参照图1和图2,上罗拉3的表面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压线斜槽31,压线斜槽31沿着上罗拉3的圆周表面均匀分布。压线斜槽31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效果,以此提高罗拉组件输送纺丝的效率。压线斜槽31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当加捻完成的纺丝进入上罗拉3和下罗拉4之间时,纺丝表面呈麻花状的加捻纹路与压线斜槽31互相啮合,以此减少了纺丝的加捻纹路与压线斜槽31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压线斜槽31的磨损,达到了提高上罗拉3使用寿命的优点。

参照图1和图2,上罗拉3包括内筒32和套设在内筒32外的外套33,压线斜槽31开设在外套33上。外套33沿着其直径方向被分为左套331和右套332,左套331和右套33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穿设有锁紧螺栓333,内筒32的两端开有与锁紧螺栓333螺纹配合的锁紧孔321(参照图3)。

参照图1和图2,虽然压线斜槽31能减小纺丝加捻纹路与压线斜槽31之间直接接触的面积,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摩擦,长时间使用后,压线斜槽31仍旧会磨损,仍旧需要对压线斜槽31进行更换。本实施例中,上罗拉3分成内筒32和外套33的结构,当压线斜槽31受损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更换外套33实现对压线斜槽31的更换,更换过程无需拆下同步轴2,只需要拆下外套33和内筒32即可,更换工序较为方便。由于更换时,只需要更换外套3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更换整个上罗拉3,维护的成本更低。

参照图1和图2,在进行外套33的更换时,工作人员拧出锁紧螺栓333,取出磨损的外套33,接着将崭新的外套33套设在内筒32外,并拧入锁紧螺栓333,由此实现对压线斜槽31的更换。为了使外套33与内筒32之间的定位更加准确,在外套33的内侧壁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滑移条334,内筒32的外侧壁开有与滑移条334滑移配合的滑移槽322。设置在外套33内的滑移条334同时能够起到加强外套33强度的作用,降低了外套33在反复旋转过程中,产生形变的可能性。

参照图2,左套331贴合于右套332的侧壁开有锁槽3311,右套332贴合于左套331的侧壁设有锁条3321。当左套331和右套332合体时,锁槽3311和锁条3321互相锁死,以此使得左套331能够更加有力地贴紧于右套332,提高了左套331和右套332之间缝隙处的紧密性。为了防止锁条3321从锁槽3311内脱出,锁槽3311和锁条3321的纵截面分别呈燕尾状。

参照图2,在外套3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有限制环槽335,限制环槽335内套设有保险箍5。本实施例中,保险箍5为喉箍。保险箍5能够对左套331和右套332进行进一步锁紧,进一步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参照图1和图2,下罗拉4包括转芯41和固定套设在转芯41外的橡胶套42,转芯41转动连接在支撑臂6的顶部,橡胶套42贴合于上罗拉3。下罗拉4外部设有橡胶套42,橡胶套42与上罗拉3之间柔性接触,相比于硬性接触,进一步降低了压线斜槽31受到的磨损。

参照图1和图2,在支架1上且位于上罗拉3的下方连接有支撑臂6,支撑臂6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支架1。在支撑臂6上钩挂有回位拉簧61,回位拉簧61远离支撑臂6的一端钩挂于支架1,上罗拉3转动连接在支撑臂6的顶部。

参照图1和图2,在上罗拉3和下罗拉4输送纺丝的过程中,下罗拉4在回位拉簧61的作用下,能够根据纺丝的粗细自动调整下罗拉4与上罗拉3之间间距的优点,减轻了下罗拉4将力直接通过纺丝施加在上罗拉3上,从而起到了对压线斜槽31的保护,进一步延长了下罗拉4的使用寿命,扩大了下罗拉4的维修周期,以此进一步降低了下罗拉4的维修成本。

具体工作原理:

1、上罗拉3上的压线斜槽31与纺丝的加捻纹路互相啮合,以此降低了压线斜槽31所受的磨损,延长了上罗拉3的使用寿命。

2、上罗拉3分为内筒32和外套33的结构,当外套33上的压线斜槽31磨损时,工作人员依次拆下保险箍5和锁紧螺栓333,去下外套33,接着取出新的外套33,并依次紧固锁紧螺栓333和保险箍5,以此实现对压线斜槽31的更换。相比于直接更换上罗拉3,这种结构在不拆卸同步轴2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换外套33,因此维修成本更低。

3、下罗拉4通过回位拉簧61的设置,能够根据纺丝的粗细自动调整其与上罗拉3之间的间距,减轻了下罗拉4硬性贴合在上罗拉3上时,对压线斜槽31的磨损,从而进一步延长了上罗拉3的使用寿命,扩大了维修周期,间接地降低了维修成本。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