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加工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390发布日期:2020-04-28 21:3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加工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棉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加工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棉花加工行业中,由于机采棉加工技术具有高效、成本低、收益高的显著优势,在新疆棉区得到迅速推广,特别是在北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植棉团场,机采棉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棉花采收效率,有效解决了日益紧张的用工荒问题。但是,由于机采棉中存在大量棉杆、棉叶、僵瓣、泥沙等杂质,在后续棉花加工过程中,这些杂质会形成含尘气体,如直接排放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尘装置是沙克龙除尘,但是沙克龙存在风阻大、有效纤维回收率低的问题;部分轧花企业尝试使用除尘机组代替沙克笼除尘,但由于机采籽棉杂质大、处理风量大的特点,目前尚未发现适用于机采棉加工的高性价比除尘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的除尘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棉花加工的除尘装置,既能快速高效的过滤棉花加工过程中的含尘空气,又能方便的回收有效纤维,提高产棉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式:

一种棉花加工的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设于支撑架上的滤尘机构和吸尘机构;

所述滤尘机构包括侧壁为滤网结构的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第一滤尘腔室与第二滤尘腔室同轴设置,且第一滤尘腔室位于第二滤尘腔室内;第二滤尘腔室的顶部设有盖体,第一滤尘腔室的顶部与盖体密闭连接;盖体上设有含尘空气通入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第一滤尘腔室内部连通;第一滤尘腔室的底板位于第二滤尘腔室底板的上方,第一滤尘腔室的底板上设有第一出尘口;第二滤尘腔室的底板与支撑架连接,且第二滤尘腔室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出尘口;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风管、吸气通道、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风管设于第一滤尘腔室的轴线位置;风管的上部穿过盖体与吸气通道连通,风管与盖体通过轴承转动配合;风管的下部穿过第一滤尘腔室的底板伸入第二滤尘腔室内,且风管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风管旋转的电机;电机与第二滤尘腔室的底板固定连接;风管向第一滤尘腔室侧壁延伸成第一吸尘管;伸入第二滤尘腔室内的风管向第二滤尘腔室侧壁延伸成第二吸尘管;第一吸尘管和第二吸尘管的端部均设有吸嘴。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的侧壁为钢板网结构;第一滤尘腔室的内侧壁设有不锈钢丝网;第二滤尘腔室的内侧壁设有滤料;通过设置钢板网并在钢板网上设置不同材质的滤网,既能保证侧壁的支撑强度,又能实现分级过滤确保对含尘空气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尘口的上方设有刮沙板;刮沙板通过设于风管上的连杆与风管连接并随风管转动;当风管旋转时,刮沙板围绕风管在第一滤尘腔室底板作圆周运动,从而将落入第一滤尘腔室底板的沙土推入第一出尘口,便于杂质的收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尘口的下方还设有挡板;挡板覆盖第一出尘口并通过设于第一滤尘腔室底板上的扭簧与第一滤尘腔室的底板转动连接;挡板上部对应第一出尘口的位置设有突起块,且突起块的顶部与刮沙板的底部压接;当刮沙板运动到第一出尘口处时,刮沙板对突起块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挡板向下方转动,杂质从第一出尘口排出;当刮沙板向其他位置转动时,挡板受扭簧的扭力,重新回到第一出尘口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尘管的端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长缝吸嘴;所述第二吸尘管的端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长缝吸嘴;当风管转动时,第一长缝吸嘴和第二长缝吸嘴以风管为中心作圆周运动,从而将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滤网上的附着物吸附收集。

优选的,所述风管的底部设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下部设有固定转轴,转轴穿过第二滤尘腔室的底板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基座通过螺栓与第二滤尘腔室的底板连接,通过轴承座实现旋转底座与第二滤尘腔室底板的转动配合;开启电机,电机轴带动转轴转动,从而驱动位于旋转底座上的风管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尘口处设有排沙机构;所述排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绞龙和传送管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绞龙在传送管道内转动;所述传送管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第二出尘口的位置对应;通过排沙机构能够快速的将含尘空气中过滤出的沙尘运送收集,有效提高杂质收集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为圆筒形结构;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也可为其他筒形结构,如方形、圆锥形、多边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尘腔室通过若干水平设置的滤板分为若干第一滤尘单元;所述风管对应第一滤尘单元处延伸形成若干吸尘管,吸尘管端部设有吸嘴,吸嘴伸入第一滤尘单元内并与第一滤尘单元的侧壁接触;所述吸尘管的数量与第一滤尘单元的数量一致;通过设置若干第一滤尘单元,可以扩大第一滤尘腔室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

当棉花加工生产线上的含尘空气进入第一滤尘腔室后,颗粒较大的尘沙以及棉杆、棉叶等杂质被第一滤尘腔室侧壁的滤网结构截留;透过第一滤尘腔室侧壁的空气进入第二滤尘腔室进行再次过滤,空气中的精细尘土被钢板网上附着的滤料吸附,最后经过二次过滤的空气经第二滤尘腔室的侧壁排入周围环境;除尘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的滤网上会附着棉纤维和粉尘,造成滤尘机构中通风量变小,过滤速率下降;此时开启电机带动风管转动,从而使第一长缝吸嘴和第二长缝吸嘴分别沿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的滤网的表面转动,在负压作用下将附着于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滤网上的棉纤维杂质吸取,然后经风管收集排送至专门的收集机构进行二次回收处理;经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截留的较大沙土、石块、棉杆等杂质受重力作用直接落入底部,在刮沙板或第二吸尘管的转动过程中,落入底部的杂质被推入出沙口,最后由排沙机构集中运送至杂质收集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分级过滤;通过在第一滤尘腔室和第二滤尘腔室侧壁设置不同规格的滤网,将含尘空气中的杂质分步去除,既保证除尘效果,又能实现有效棉纤维的回收利用;

2)设置吸尘机构,并且吸尘机构可沿过滤机构的滤网表面转动,从而保证装置运行过程中过滤机构始终保持较好的除尘效果,适用于含尘空气处理量大的条件;

3)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适宜在棉花生产企业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除尘装置的挡板与刮沙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底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顶部”、“底部”、“内侧”等用语,仅为阐明各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一种棉花加工的除尘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于支撑架1上的滤尘机构和吸尘机构;

所述滤尘机构包括圆筒型的第一滤尘腔室11和第二滤尘腔室12;第一滤尘腔室11与第二滤尘腔室12同轴设置,且第一滤尘腔室11位于第二滤尘腔室12内;第二滤尘腔室12的顶部设有法兰盘13,第一滤尘腔室11的顶部与法兰盘13密闭连接;法兰盘13上设有含尘空气通入的进风通道2,进风通道2与第一滤尘腔室11内部连通;第一滤尘腔室11的底部为第一底板14,第二滤尘腔室12的底部为第二底板15;第一底板14位于第二底板15的上方,且第一底板14上设有第一出尘口141;第二底板15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且第二底板15设有第二出尘口151;第一滤尘腔室11和第二滤尘腔室12的侧壁为钢板网结构,第一滤尘腔室11的内侧壁设有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通过螺栓与钢板网连接;第二滤尘腔室12的内侧壁设有长毛绒滤料,长毛绒滤料通过固定夹与钢板网连接,从而便于滤料的更换;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风管20、吸气通道3、第一吸尘管21和第二吸尘管23;风管20设于第一滤尘腔室11的轴线位置处;风管20的上部穿过法兰盘13与吸气通道3连通,且风管20与法兰盘13通过轴承5转动配合;风管20的下部穿过第一底板14伸入第二滤尘腔室12内;风管20的底部设有旋转底座6;旋转底座6的下部设有固定转轴7,转轴7穿过第二底板15并与设于第二底板15下侧的电机4的电机轴连接;转轴7上套设有轴承座8,轴承座8的基座通过螺栓与第二底板15固定连接;通过电机轴带动转轴7转动,从而驱动位于旋转底座6上的风管20旋转;

风管20向第一滤尘腔室11侧壁延伸成第一吸尘管21,第一吸尘管21的端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两侧延伸的第一长缝吸嘴22;风管20向第二滤尘腔室12侧壁延伸成第二吸尘管2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尘管23靠近第二滤尘腔室12的底部,且第二吸尘管23的端部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二长缝吸嘴24;当风管20旋转时,第一长缝吸嘴22和第二长缝吸嘴24分别沿第一滤尘腔室11和第二滤尘腔室12的滤网表面以风管20为中心作圆周运动,从而将第一滤尘腔室11和第二滤尘腔室12滤网上的附着物吸附收集;

第一出尘口141的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刮沙板16,刮沙板16通过螺栓与设于风管20上的连杆17连接,且刮沙板16随风管20转动;第一出尘口141的下方设有挡板18;挡板18覆盖第一出尘口141并通过设于第一底板14上的扭簧19与第一底板14转动连接;挡板18上部与第一出尘口141的对应位置设有突起块181,突起块181的顶部与刮沙板16的底部压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刮沙板16为塑料材质,其硬度较小,因此在刮沙板16的底部与突起块18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压块161;压块161位于刮沙板16后侧,并通过连杆17延伸出的连接部171与连杆17固定连接;当刮沙板16运动到第一出尘口141处时,压块161对突起块181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挡板18向下方转动,杂质从第一出尘口141排出;当刮沙板16向其他位置转动时,挡板18受扭簧19的扭力,重新回到第一出尘口141下方;

第二出尘口151处设有排沙机构;所述排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标出)、绞龙31和传送管道32;驱动电机驱动绞龙31在传送管道32内转动;传送管道3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进料口与第二出尘口151位置相对应。

当棉花加工生产线上的含尘空气进入第一滤尘腔室11后,颗粒较大的尘沙以及棉杆、棉叶等杂质被不锈钢丝网截留;透过第一滤尘腔室11侧壁的含尘空气进入第二滤尘腔室12内进行二次过滤,空气中精细尘土被附着有长毛绒滤料的钢板网吸附,最后经过二次过滤的空气经第二滤尘腔室12侧壁排入周围环境;

除尘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不锈钢丝网和长毛绒滤料上会附着棉纤维和粉尘,造成滤尘机构中通风量变小,过滤速率下降;此时开启电机4带动风管20旋转,从而使第一长缝吸嘴22和第二长缝吸嘴24以风管20为中心分别沿不锈钢丝网和长毛绒滤料表面作圆周运动,在外部吸气通道3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将附着于不锈钢丝网和长毛绒滤料上的棉纤维杂质吸除,并经风管20排送至专门的收集机构进行棉纤维的二次回收处理;而第一滤尘腔室11和第二滤尘腔室12内截留的较大沙土、石块、棉杆等杂质受重力作用直接落入底部,在刮沙板16以及第二吸尘管23的转动过程中,杂质被推入出沙口,最后由排沙机构集中运送至杂质收集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最优实施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空气处理量较小,可以选择直径较小的钢板网组成第一滤尘腔室11;如果空气处理量较大,可以选择直径较大的钢板网组成第一滤网腔室11,也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若干隔板将第一滤尘腔室11分为若干第一滤尘单元;通过设置若干第一滤尘单元,可以扩大第一滤尘腔室11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率;相应的,第一吸尘管21根据第一滤尘腔室11的结构进行调整,风管20与第一滤尘单元的位置对应处延伸形成若干吸尘管,吸尘管伸入第一滤尘单元内且吸尘管的端部设有吸嘴,吸嘴与第一滤尘单元侧壁接触,从而吸除第一滤尘单元内滤网表面的附着物;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作其他调整,如第一滤尘腔室11和第二滤尘腔室12可制成其他筒形结构,如方形、圆锥形、多边形等,类似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替换,也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