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0993发布日期:2020-04-14 20:5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刮刀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



背景技术:

在造纸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有辊子使用部位,刮刀装置是被广泛应用的设备。如果造纸机辊子表面附着有杂物,纸毛等,要通过刮刀来去除。一般的刮刀装置是在辊子的外周面(沿轴线方向)装有全幅刮刀片。刮刀片的刃部通过适当的压力,压在辊子外周面上,将其外周面上的杂物等去除。刮刀则用专用夹具安装固定。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刮刀夹具,其刮刀线压和刮刀片的角度皆不可调,使用效果不佳,影响刮刀片的使用寿命。而中国专利cn201553947u提供了一种气囊式刮刀夹具,通过气囊的压力调节刮刀角度,但其结构复杂,不利于安装,造成组装效率低下。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及若干设置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抓手,所述抓手的一端与所述上压板之间形成有刮刀夹持口,所述抓手靠近所述上压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压板,优选的,若干所述抓手靠近所述下压板的一端通过若干同轴设置的滑轨可摆动连接于所述下压板,所述滑轨沿所述下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于所述下压板,所述滑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充放气的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所述加压气囊设置于所述滑轨靠近所述夹持口的一侧。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所述滑轨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连接部和滑动部,所述安装部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下压板,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和滑动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和滑动部的连接处分别圆滑过渡。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位于所述下压板两端的所述滑轨的外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二螺栓可拆装固定于对应所述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的两端分别加工有与所述第二螺栓对应设置的第一螺纹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所述抓手的底部加工有与所述滑动部对应设置的滑槽。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所述抓手靠近所述上压板的一侧端面内凹设有减重槽。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所述抓手背离所述夹持口一端靠近所述上压板的侧面凹设有台阶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所述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的两端分别通过压紧件连接于充气口,所述压紧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上压板的上压紧件和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压紧件的下压紧件,所述上压紧件和下压紧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对应所述充气口的安装腔。

优选的,在上述的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中,所述下压紧件背离所述上压紧件的一端凹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的让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结构简单,利用滑轨将上压板和抓手整体可摆动连接于下压板,同时,上压板和抓手整体可沿滑轨滑动,方便安装,提高组装效率,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清理及更换气囊或夹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安装支架的仰视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抓手的俯视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9所示,一种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上压板1和下压板2及若干设置于上压板1和下压板2之间的抓手3,抓手3的一端与上压板1之间形成有刮刀夹持口,抓手3靠近上压板1的一端固定于上压板1,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若干抓手3靠近下压板2的一端通过若干同轴设置的滑轨4可摆动连接于下压板2,滑轨4沿下压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于下压板2,滑轨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充放气的加压气囊5和调整气囊6,加压气囊5设置于滑轨4靠近夹持口的一侧。

实际使用过程中,刮刀被夹持在刮刀夹持口中,下压板和滑轨整体安装于造纸机相应的安装板上,上压板和抓手整体可摆动连接于滑轨,通过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调整刮刀的角度,同时,上压板和抓手整体可沿滑轨滑动,方便安装,提高组装效率,下压板为不锈钢板状零件,一边有一个90°的折弯,另一边有一个小角度折弯,抓手底部凸伸有限位凸台,用以限制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的膨胀方向,上压板为矩形不锈钢板型零件,抓手为长条形不锈钢铸件,抓手通过六角螺栓配合螺母固定于上压板。

进一步地,滑轨4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41、连接部42和滑动部43,安装部41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栓7固定于下压板2,连接部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部41和滑动部43,连接部42与安装部41和滑动部43的连接处分别圆滑过渡。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栓依次穿过安装板和下压板后连接于安装部,滑动部为圆柱结构,底部与连接部重合,抓手从滑轨一端滑动安装于滑动部,并可绕滑动部摆动。

进一步地,位于下压板2两端的滑轨4的外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块8,限位块8通过第二螺栓9可拆装固定于对应滑动部43,滑动部43的两端分别加工有与第二螺栓9对应设置的第一螺纹孔431。

该技术方案中,限位块通过开槽的方式可套设于滑杆,并通过第二螺栓可拆装固定于滑杆,刮刀工作时,限位块可避免刮刀从滑轨上滑出,需要拆出刮刀时,拆除限位块,刮刀、上压板和抓手整体从滑轨滑出,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抓手3的底部加工有与滑动部43对应设置的滑槽31a。

该技术方案中,滑槽为开口的弧形结构,并且滑槽的直径比滑动部的直径大0.5-1mm,滑槽可沿滑动部表面滑动的同时可绕滑动部摆动,滑槽开口处的两侧凸伸有限位部,两限位部与滑槽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两限位部最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部的直径,避免与滑轨脱开。

进一步地,抓手3靠近上压板的一侧端面内凹设有减重槽32。

该技术方案中,减重槽的实际结构可以根据抓手的结构而定,用以减轻该夹具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抓手3背离夹持口一端靠近上压板的侧面凹设有台阶面33。

该技术方案中,减小抓手与上压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与上压板接触部分的平整度。

进一步地,加压气囊5和调整气囊6的两端分别通过压紧件10连接于充气口20,压紧件10包括连接于上压板1的上压紧件101和可拆装固定于上压紧件101的下压紧件102,上压紧件101和下压紧件102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对应充气口20的安装腔103。

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是由橡胶和纤维材料制成的气囊,从而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其传递给刮刀的压力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刮刀的清洁效果,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以及充气口属于标准件,具体结构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压紧件的结构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进一步地,下压紧件102背离上压紧件101的一端凹设有与限位块8对应设置的让位槽1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让位槽的设置方便限位块的拆装,避免限位块拆装时与夹紧件干涉。

进一步地,上压紧件101通过安装支架30连接于上压板1,安装支架30内凹设有抽拉孔301。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压紧件顶端的一侧凸伸有档条,便于安装支架的快速定位安装,安装支架有金属薄板折弯而成,根据夹紧件和上压板的相对位置设置,安装支架利用抓手和压紧件本身的固定螺丝连接即可,通过安装支架将加压气囊和调整气囊与上压板连接为一体,方便整体拆装,抽拉孔的设置方便上压板和抓手整体拆装时施力。

实施例2

结合图10所示,一种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滑槽31b的结构,滑槽采用类腰圆结构,减小与滑轨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刮刀角度调整更加顺畅,同样靠近滑轨的一侧开口,开口处依然凸伸有限位部,两限位部与滑槽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两限位部最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部的直径,避免与滑轨脱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气囊抽拉式刮刀夹具结构简单,利用滑轨将上压板和抓手整体可摆动连接于下压板,同时,上压板和抓手整体可沿滑轨滑动,方便安装,提高组装效率,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清理及更换气囊或夹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