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3540发布日期:2020-07-07 14:2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在无纺布的生产中需要经过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等工艺步骤制备而成;在喷丝后需要进行冷却,现有的无纺布喷丝用冷却装置均采用侧吹风的方式,如专利号为cn208762609u的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侧吹风系统,包括纺丝箱体、喷丝板、侧吹风箱体、牵伸通道和扩散通道等结构,通过喷丝板上的微孔喷出细丝,经过侧吹风冷却和拉伸形成纤维丝束;但是,在无纺布线束形成初期,温度较高,直接采用侧吹风的方式,容易使线束出现粘结等情况。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包括喷丝箱和冷风箱,喷丝箱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料斗,分料斗的底部均固定有喷丝板,且喷丝板上均匀设置有喷丝孔;冷风箱固定于喷丝箱的底部,且冷风箱的内腔上部侧壁固定有第一风管,第一风管上均匀设置有五个第二风管,且第一风管的一端伸出冷风箱并连接有冷风机,位于中间的三个第二风管分别位于两个分料斗之间,并固定有第一风罩,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二风管分别位于分料斗的外侧,并固定有第二风罩,冷风箱的底部对应第一风罩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组件,对应第二风罩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风组件。

优选的,第一导风组件包括固定于冷风箱底部的分风板,分风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挡风板,且挡风板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分风板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导风台,底部外侧对称固定有倾斜的第二导风台,且第二导风台的底部侧边与出风口的底部侧边重合。

优选的,第二导风组件也包括有分风板,且分风板的一侧与冷风箱的侧壁贴合固定,另一侧对应设置有单侧的第一导风台、第二导风台以及挡风板和出风口。

优选的,挡风板和分风板之间固定有倾斜的第一减速板,且第一减速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通风口,第一减速板的倾斜角度与对应侧的第一导风台相同,且顶端与第一导风台的底边重合。

优选的,第一减速板的下方平行固定有第二减速板,第二减速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通风口,且第二通风口与第一通风口位置错开。

优选的,第一风罩的上部对称并倾斜设置有两个与第二风管连通的第一风道,且第一风道的底端固定有竖直的第二风道,第二风罩中设置有单侧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优选的,喷丝箱的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冷风箱的顶面对应位置固定有竖直的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顶端穿过固定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喷丝向和喷丝板喷丝形成纤维线束,通过冷风机、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向冷风箱中送入冷风进行冷却;线束在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附近时,不直接承受冷风的作用,进行短暂的自然冷却,在中间位置时,冷风带动丝束附近的空气运动,间接的进行散热冷却,线束在底部时,冷风通过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转变为侧吹,进行直接的冷却,冷却效果一步步增强,同时有效避免在线束形成初期直接侧吹导致的线束粘结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风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风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风罩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风罩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喷丝箱,101-进料口,102-固定板,103-喷丝板,2-冷风箱,201-固定螺栓,3-冷风机,301-第一风管,302-第二风管,303-第一风罩,304-第二风罩,305-第一风道,306-第二风道,4-第一导风组件,401-分风板,402-第一导风台,403-第二导风台,404-挡风板,405-出风口,406-第一减速板,407-第二减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制造设备用挤丝冷风箱装置,包括喷丝箱1和冷风箱2,喷丝箱1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四个分料斗,分料斗的底部均固定有喷丝板103,且喷丝板103上均匀设置有喷丝孔;冷风箱2固定于喷丝箱1的底部,且冷风箱2的内腔上部侧壁固定有第一风管301,第一风管301上均匀设置有五个第二风管302,且第一风管301的一端伸出冷风箱2并连接有冷风机3,位于中间的三个第二风管302分别位于两个分料斗之间,并固定有第一风罩303,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二风管302分别位于分料斗的外侧,并固定有第二风罩304,冷风箱2的底部对应第一风罩30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组件4,对应第二风罩30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风组件。

第一导风组件4包括固定于冷风箱2底部的分风板401,分风板401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挡风板404,且挡风板404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405,分风板401的顶面对称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导风台402,底部外侧对称固定有倾斜的第二导风台403,且第二导风台403的底部侧边与出风口405的底部侧边重合。

第二导风组件也包括有分风板401,且分风板401的一侧与冷风箱2的侧壁贴合固定,另一侧对应设置有单侧的第一导风台402、第二导风台403以及挡风板404和出风口405。

喷丝箱1的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固定板102,固定板102上设置有固定孔,冷风箱2的顶面对应位置固定有竖直的固定螺栓201,且固定螺栓201的顶端穿过固定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将喷丝箱1上的固定板102和固定孔安装到对应位置的固定螺栓201上,然后通过拧上螺母即可实现喷丝箱1和冷风箱2的固定,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进行维修更换等操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喷丝向和喷丝板103实现无纺布的熔融喷丝,从而形成纤维线束,其中,无纺布的熔融喷丝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并不对其进行改进;通过冷风机3和第一风管301向多个第二风管302中送入冷风,并通过第一风罩303和第二风罩304使冷风向下运动,并带动丝束附近的空气运动,并对丝束产生移动的拉伸牵引作用,同时,通过冷风流对空气和丝束进行散热冷却;冷风到达冷风箱2的底部时,一部分随丝束继续下移,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导风台402的作用进入分风板401和挡风板404之间,并通过第二导风台403的作用沿出风口405排出,对出风口405附近的丝束进行冷风侧吹,进一步冷却;无纺布线束在第一风罩303和第二风罩304附近时,不直接承受冷风的作用,进行短暂的自然冷却,然后通过冷风带动空气运动间接地冷却,最后通过冷风侧吹进行直接的冷却,冷却效果一步步增强,同时前期采用自然冷却和间接风冷方式,有效避免在线束形成初期直接侧吹导致的线束粘结等问题。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挡风板404和分风板401之间固定有倾斜的第一减速板406,且第一减速板406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通风口,第一减速板406的倾斜角度与对应侧的第一导风台402相同,且顶端与第一导风台402的底边重合;第一风管301的气流向下运动,通过分风板401向两侧运动,并通过出风口405排,在进入挡风板404和分风板401之间时,受到第一减速板406的阻挡,实现减速,并通过第一通风口排出,在通过出风口405排出,对对应位置的无纺布丝束进行冷却,避免丝束两侧的空气流速过大,产生过大的扰动,影响丝束向下的运动。

第一减速板406的下方平行固定有第二减速板407,第二减速板407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通风口,且第二通风口与第一通风口位置错开;气流依次通过第一减速板406和第二减速板407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速效果。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风罩303的上部对称并倾斜设置有两个与第二风管302连通的第一风道305,且第一风道305的底端固定有竖直的第二风道306,第二风罩304中设置有单侧的第一风道305和第二风道306;通过第一风道305使第二风管302中的气流集中,并向无纺布丝束靠近,通过第二风道306使气流变向,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丝束附近的空气运动,并对丝束产生移动的拉伸牵引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