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1287发布日期:2020-07-24 16:5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



背景技术:

纺丝组件作为纺丝机的一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将计量泵通过熔体管道送来的熔体精细过滤,充分混合后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丝板微孔挤出形成均匀的丝条,目前较为常用的纺丝组件为下装式双通道纺丝组件。

目前国内下装式纺丝组件采用的接头装置是由上下接头、三片碟形弹簧和小螺母组成,此类下装式纺丝组件在进行组装时,首先需要将上下接头固定安装在纺丝箱体内,再通过小螺母将碟形弹簧锁紧在下接头下方,完成接头装置的安装,然后组装组件体,在组建好组件体之后需要用锁紧螺母将组件体锁紧,最后再将组件体与接头装置连接,完成纺丝组件的组装。

但申请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下装式纺丝组件组装过程繁琐且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装式纺丝组件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不便,安装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包括连接头、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下方的组件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组件体之间的连接套、锁紧件及至少一个碟形弹簧;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组件体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所述锁紧件的内周侧设有内法兰部,所述连接套的外周侧设有外法兰部,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套的外侧,所述内法兰部与所述外法兰部沿轴向保持相对;所述碟形弹簧弹性设置在所述外法兰部与所述内法兰部之间;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组件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内;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熔体通道,所述组件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熔体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相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内周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螺纹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旋转角度均为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组件体螺纹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件体包括组件体外壳、过流盖、过滤分配装置及喷丝板,所述过流盖、过滤分配装置及喷丝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组件体外壳内;所述过流盖内具有第一过流通道,所述过滤分配装置内具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喷丝板内具有喷丝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第二过流通道、喷丝通道相通,并形成所述过流通道;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过流盖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过流盖之间贴合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熔体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分配装置包括砂腔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砂腔体内部的金属砂层、过滤网、过流板;所述过流板的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分配通道;所述砂腔体位于所述过流板下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分配通道;所述金属砂层的砂粒间隙、过滤网的网孔、第一分配通道、第二分配通道依次相通,形成所述第二过流通道;所述金属砂层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二分配通道的下部与所述喷丝通道相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流盖靠近所述金属砂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砂腔体靠近所述过流盖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型腔对应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金属砂层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过流通道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金属砂层的上端相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体通道与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部与所述熔体通道之间形成一薄壁,所述薄壁的击穿压力值小于所述熔体管道的爆裂压力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靠近所述组件体的一端的外周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壁的厚度为0.45mm-0.5mm。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方案在组装的过程中,首先将连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内,然后将连接套套设在组件体的上方,接着将锁紧件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组件体上,当锁紧件与组件体固定安装时,碟形弹簧紧压在外法兰部与内法兰部之间,且由于内法兰部与外法兰部沿轴向保持相对,锁紧件将连接套限位在组件体的上方,完成组件体与连接套之间的组装,最后将连接套与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当连接套与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时,熔体通道与过流通道相通。本方案中,连接套、锁紧件、碟形弹簧固定在组件侧的上方,组装过程可先在地面完成,相比于现有技术,连接件设置在连接头侧,需一直抬头安装,本方案在安装过程中操作方便;另外,在压紧碟形弹簧的过程中,锁紧件及连接套的构造和连接关系,不用担心碟形弹簧跑偏,操作方便;且利用锁紧件在锁紧件体的同时锁紧碟形弹簧,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装式纺丝组件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不便,安装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件内熔体压力升高,造成箱体内熔体管道的爆裂的技术问题。所述纺丝组件包括:连接头、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下方的所述组件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组件体之间的连接套、锁紧件及至少一个碟形弹簧;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组件体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所述锁紧件的内周侧设有内法兰部,所述连接套的外周侧设有外法兰部,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套的外侧,所述内法兰部与所述外法兰部沿轴向保持相对;所述碟形弹簧弹性设置在所述外法兰部与所述内法兰部之间;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组件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内;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熔体通道,所述组件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熔体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相通。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装式纺丝组件,包括:

连接头1、设置在所述连接头1下方的所述组件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头1与所述组件体之间的连接套3、锁紧件4及至少一个碟形弹簧5;

所述连接套3远离所述连接头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组件体靠近所述连接头1的一端,所述锁紧件4的内周侧设有内法兰部41,所述连接套3的外周侧设有外法兰部32,所述锁紧件4套设在所述连接套3的外侧,所述内法兰部41与所述外法兰部32沿轴向保持相对,且所述内法兰部41在所述外法兰部32上方;所述碟形弹簧5弹性设置在所述外法兰部32与所述内法兰部41之间;所述锁紧件4与所述组件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以解释为卡合、螺纹等;

所述连接头1的第一连接端11可拆卸式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内;所述连接套3与所述连接头1的第二连接端1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以解释为卡合、螺纹等;

所述连接头1内设置有熔体通道13,所述组件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熔体通道13与所述过流通道相通。

具体的,连接头1为t字形状,第一连接端11为t字形状的横向部分,第一连接端11为t字形状的竖直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螺钉,连接头1通过螺钉连接在纺丝箱体内;

内法兰部41、外法兰部32的投影重叠,锁紧件4通过内法兰部41挡住外法兰部32,将连接套3限位在组件体侧;

当锁紧件4与组件体锁紧时,碟形弹簧5弹性设置在所述锁紧件4与所述连接套3之间,碟形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外法兰部32接触作用,另一端与所述内法兰部41接触作用,碟形弹簧5处于变形状态,致使碟形弹簧5具有回弹的变形力,此变形力使组件体整体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便于熔体通道13和过流通道相通,起着一定的密封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外法兰部32设置在所述连接套3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的外周侧,内法兰部41设置在所述锁紧件4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的内周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套3的内周侧设置有内螺纹31,所述连接头1的第二连接端12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14,所述连接套3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2螺纹配合。

具体的,内螺纹31设置在所述连接套3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所述连接套3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套设在组件体的上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内螺纹31和所述外螺纹14的旋转角度均为90°。现有技术中组件安装时,需要将组件旋转720°才能装好,操作比较麻烦,本方案旋转四分之一圈即可安装成功,由于本组件在纺丝过程中不涉及扭矩,因此90°的安装螺纹可保证连接的安全和牢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锁紧件4与所述组件体螺纹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组件体包括组件体外壳21、过流盖22、过滤分配装置及喷丝板24,所述过流盖22、过滤分配装置及喷丝板2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组件体外壳21内;

所述过流盖22内具有第一过流通道221,所述过滤分配装置内具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喷丝板24内具有喷丝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221、第二过流通道、喷丝通道相通,并形成所述过流通道;

所述连接套3远离所述连接头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过流盖22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所述过流盖22之间贴合设置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221、熔体通道13。

具体的,过流盖22靠近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的外周侧嵌入所述连接套3远离所述连接头1的一端,锁紧件4与组件体连接时,将碟形弹簧5压紧在连接套3和锁紧件4,过流盖22靠近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的外周侧对连接套3起支撑作用,避免连接套3,方便安装方便;过流盖22靠近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凹槽,过流盖22通过凹槽与第二连接端12靠近过流盖22的一端嵌套配合;当过流盖22与第二连接端12靠近过流盖22的一端嵌套配合时,第一过流通道221与熔体通道13相通。凹槽的设计,便于第一过流通道221与熔体通道13的对接相通,避免过流盖22、第二连接端12移位,造成第一过流通道221与熔体通道13错开。

具体的,过流盖22靠近第二连接端12的一端的端面的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另一凹槽,用于容纳密封垫圈6,密封垫圈6设置在第一过流通道221靠近所述熔体通道13的一端。

所述第二连接端12与所述过流盖22之间贴合设置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221、熔体通道13,当锁紧件4与组件体锁紧时,碟形弹簧5处于变形状态,致使碟形弹簧5具有回弹的变形力,此变形力使组件体整体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致使密封垫圈6与第二连接端12靠近组件体的一端贴合,加强密封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锁紧件4与所述组件体外壳21的上端螺纹配合,当所述锁紧件4与所述组件体外壳21的上端螺纹配合时,所述过流盖22、过滤分配装置及喷丝板24固定在所述锁紧件4的下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过滤分配装置包括砂腔体23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砂腔体234内部的金属砂层231、过滤网232、过流板233;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从上到下仅用于描述部件位置,不代表安装顺序;

所述过流板233的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分配通道;所述砂腔体234位于所述过流板233下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分配通道2341;所述金属砂层231的砂粒间隙、过滤网232的网孔、第一分配通道、第二分配通道2341依次相通,形成所述第二过流通道;

所述金属砂层23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221相通;所述第二分配通道2341的下部与所述喷丝通道相通。

具体的,一个金属砂层231、一个过滤网232、一个过流板233及一个第二分配通道2341对应,且一个第二分配通道2341上端的开口与一个过流板233的若干个第一分配通道对接、相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熔体通道13、第一过流通道221、第二过流通道、喷丝通道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两个以上的多个。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过流盖22靠近所述金属砂层2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型腔,所述砂腔体234靠近所述过流盖2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型腔对应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金属砂层231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形成第一空腔7,所述第一过流通道221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金属砂层231的上端相通。

具体的,第一型腔为圆形或半圆形、第二型腔为与第一型腔对应的圆形或半圆形,密封件的外侧也为与第一型腔对应的圆形或半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空腔7的设计,保证第一过流通道221流出的熔体能够均匀的流入金属砂层231的上端,而不是仅集中在第一过流通道221的出口处;第二型腔与金属砂层231的上端对应,保证第一空腔7流出的熔体能够全面覆盖金属砂层231的上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空腔7的侧面还设置有密封件8。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形成的腔需要除开密封件8占据的空间,此时,金属砂层231的上端的尺寸应该与第二型腔除开密封件8的尺寸对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砂腔体234靠近所述喷丝板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型腔,所述喷丝板24靠近所述砂腔体23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型腔对应的第四型腔;所述第三型腔与所述第四型腔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分配通道2341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喷丝通道相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空腔的设计,便于第二分配通道2341的下部与喷丝通道更好的对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砂腔体234的底部设有螺孔,砂腔体234通过螺孔与喷丝板24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喷丝板24可以由一块钢板组成,也可以由几块钢板复合而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熔体通道13与熔体管道连通;

实际实施过程中,熔体管道是指提供纺丝熔体给纺丝组件的管道,此熔体管道在熔体压力过大反流时,容易爆裂;熔体通道13在第一连接端11的上表面留下熔体孔,熔体孔的外圈设置有两个圆型槽,连接头1通过圆型槽与熔体管道连接;熔体通道13贯穿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并在第二连接端12的末端与过流通道相通;

所述第二连接端12的外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盲孔15,所述盲孔15的底部与所述熔体通道13之间形成一薄壁16,所述薄壁16的击穿压力值小于所述熔体管道的爆裂压力值。

具体的,盲孔1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上的多个,当盲孔15的数量为多个时,盲孔15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的外周侧;

盲孔15具体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的外周侧的部位不做限制,只需保证当盲孔15被击穿时,熔体能够从组件的缝隙内溢出。换而言之,盲孔15可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与连接套3连接的部位的上方、下方、连接处均可。

由于熔体管道、过流管道内附着物的积累,在纺丝过程中,将导致组件内的纺丝熔体压力升高;本方案通过在连接头1的第二连接端12的外周侧设置盲孔15,盲孔15的底部与熔体通道13之间形成一薄壁16,薄壁16的击穿压力值小于所述熔体管道的爆裂压力值;当组件内的纺丝熔体压力升高,达到薄壁16的击穿压力值,将首先击穿薄壁16,从盲孔15处进行泄压,避免纺丝熔体由于压力过高发生反流,进入到熔体管道中造成箱体内熔体管道爆裂的问题,进而避免造成熔体管道等高成本组件的损坏;由于连接头1的第一连接端11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内,连接头1的第二连接端12与所述组件体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当连接头1的薄壁16被击穿后,熔体将通过组件体的缝隙溢出,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将连接头1及时拆解并更换,一方面及时保证纺丝工程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连接头1相对于熔体管道成本低廉,能够避免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盲孔15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12靠近所述组件体的一端的外周侧上。第二连接端12靠近组件体的一端压力过大的可能性更大,优选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靠近组件体的一端,远离熔体管道,能够更好地避免击穿盲孔15时波及到熔体管道。

具体的,盲孔15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靠近组件体的一端的外周侧上,且避开第二连接端12与连接套3连接的部位,换而言之,第二连接端12与连接套3连接的部位在第二连接端12的中部或第二连接端12远离组件体的一端,一方面,当盲孔15被击穿时,熔体能够更加快速及时的从组件的缝隙内溢出进行泄压,不被阻碍;另一方面,第二连接端12靠近组件体的一端压力过大的可能性更大,优选设置在第二连接端12靠近组件体的一端,远离熔体管道,能够更好地避免击穿盲孔15时波及到熔体管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薄壁16的厚度为0.45mm-0.5mm。当薄壁16的厚度为0.45mm-0.5mm时,能承受300mm-350公斤熔体的压力值。

在使用此纺丝组件时,先将连接头1安装在纺丝箱体内部,在按照从下往上的安装顺序,将喷丝板24、过滤分配装置、密封件8、过流盖22安装在组件体外壳21内,然后,锁紧件4将过流盖22锁紧的同时,利用碟形弹簧5将连接套3也固定在组件体侧;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套3的内螺纹31与连接头1的外螺纹14对好后,旋转90度即可。安装完成后,熔体通过计量泵和熔体管道进入连接头1的熔体通道13,再进入过流盖22的第一过流通道221,通过碟形弹簧5的变形力挤压过流盖22内部的密封垫圈6变形后密封,熔体经过滤分配装置后进入喷丝板24,通过喷丝板24的喷丝孔喷出丝,完成工作。在纺丝过程中,组件内熔体压力会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数值时还没更换组件,连接头11的第二连接端12外壁上设置的盲孔15会击穿,从而保护了箱体内熔体管道。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方案在组装的过程中,首先将连接头的第一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内,然后将连接套套设在组件体的上方,接着将锁紧件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组件体上,当锁紧件与组件体固定安装时,碟形弹簧紧压在外法兰部与内法兰部之间,且由于内法兰部与外法兰部沿轴向保持相对,锁紧件将连接套限位在组件体的上方,完成组件体与连接套之间的组装,最后将连接套与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当连接套与连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时,熔体通道与过流通道相通。本方案中,连接套、锁紧件、碟形弹簧固定在组件侧的上方,组装过程可先在地面完成,相比于现有技术,连接件设置在连接头侧,需一直抬头安装,本方案在安装过程中操作方便;另外,在压紧碟形弹簧的过程中,锁紧件及连接套的构造和连接关系,不用担心碟形弹簧跑偏,操作方便;且利用锁紧件在锁紧件体的同时锁紧碟形弹簧,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装式纺丝组件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不便,安装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