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5630发布日期:2020-07-14 17:25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



背景技术:

雪尼尔纺纱机是生产雪尼尔纱线的纺纱设备,雪尼尔纱线绒毛蓬松、丰满,手感柔软,色彩鲜艳,目前广泛应用于家用装饰面料、汽车装饰面料和服装面料。

雪尼尔纱主要由两根芯纱10和若干根绒纱101(绒纤维)组成,具体纺织方式如期刊论文:《江苏纺织》(2005年11期杨志清)中所述的:尼尔线的纺织是利用旋转头、割距片103、割刀102等元器件进行纺织的;

参考图1,一个雪尼尔机头同时生产两根雪尼尔线,每个旋转头同时生产两根雪尼尔线,每根雪尼尔线由两根芯纱10和若干簇绒纱101(或绒纤维)组成;

在纺织过程中,两根芯纱10分别在第一罗拉104和第二罗拉105的引导下汇合,并形成后续的加捻;旋转头将绒纱101以打圈的形式绕于割距片103外周,割刀102将成圈绒纱101连续割成两个半圈,形成很短的绒毛被夹在两根芯纱10的捻回中,形成雪尼尔纱线。

而两根芯纱10在完成加捻之前需经由左/右摆臂的导向,才能在加捻阶段,使被切断的绒纱101与芯纱10形成合适的位置配合关系,换而言之,就是使绒纱101的中点正好能夹于两根芯纱10的捻回中。

参考图3,现有的摆臂结构包括罗拉摆臂1,罗拉摆臂1一端固定有定位套11,定位套11内转动穿设有罗拉轴12,罗拉轴12轴线平行于定位套11中轴线,且罗拉轴12沿其轴向与定位套11固定;罗拉轴1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组件,以驱动罗拉轴12周向转动,罗拉轴12另一端固定套有罗拉片13,罗拉片13外周开有环状的导向槽14,导向槽14用于引导芯纱10。

罗拉摆臂1另一端固定有套筒2,套筒2的中轴线平行于罗拉轴12的轴线,套筒2通过定位螺栓21和定位螺母22实现与集成板15的连接,旋转头、割距片103、割刀102等元器件均安装于集成板15上。

在换纱过程中,操作者需向外翻摆罗拉摆臂1,以腾出足够的空间用于操作,因此套筒2与集成板15的连接不能是完全锁死的,必须留出一定间隙以保证罗拉摆臂1可被操作者手动翻摆;但是上述设置必然会存在以下弊端:该间隙会引起套筒2与集成板15的连接松动,并随着机器的运作,间隙会越来越大,进而无法沿罗拉轴12轴向限制罗拉摆臂1的偏移,而罗拉摆臂1的偏移将带动罗拉片13沿罗拉轴12轴向偏移,进而导致导向槽14无法准确导向芯纱10,芯纱10相对绒纱101的相对位置也发生改变,通常绒纱101会在两根芯纱10上呈参差不齐状排布(见图2),导致出现绒不齐的问题,后期使用过程中,绒纱101脱落概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适用于老机型改造,增设的弹性件不仅可降低罗拉摆臂沿罗拉轴轴向发生偏移的概率,同时保留了罗拉摆臂的可翻转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包括罗拉摆臂和集成板,所述罗拉摆臂的端部固定有套筒,套筒一端抵接于集成板,套筒内滑动穿设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一端穿过集成板并连接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栓另一端设有施力头,施力头位于套筒远离集成板一侧;施力头与套筒之间夹设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过程中,操作者可拧进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以保证套筒抵紧于集成板,此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紧状态,且套筒不易沿定位螺栓轴向偏移;但罗拉摆臂仍具有绕定位螺栓周向翻转的能力,所以,操作者可施加一定大小的力,以克服套筒与集成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套筒与弹性件之间的摩擦力,最终实现罗拉摆臂的翻转。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与套筒之间夹设有平面轴承组件,平面轴承组件包括抵接于套筒端部的松环、抵接于弹性件的紧环、连接于松环和紧环之间的若干个滚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罗拉摆臂绕定位螺栓的轴线翻转时,套筒会施加给弹性件周向的扭转力,而对于弹簧垫圈、弹性凸块等弹性件,该周向扭转力会对弹性件造成不良影响;本方案中,平面轴承组件的设置,可降低套筒对弹性件的周向摩擦力,从而可降低弹性件损坏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紧环外周壁上连接有隔尘环,隔尘环抵接于松环并封闭住紧环和松环之间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尘环可大大降低外界的粉尘进至紧环和松环之间的概率,从而延长平面轴承组件使用的寿命。

优选的:所述隔尘环上开有阶梯环槽,且松环抵接进阶梯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环槽可增大隔尘环与松环的接触面积,提高隔尘效率。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凸块,且弹性件设有若干个并绕定位螺栓中轴线等间距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弹性凸块相互独立,则弹性凸块受挤压后,向外膨胀不受其他弹性凸块的空间限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垫圈或弹性垫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垫圈或弹性垫环价格便宜,且可较好的提供弹力支撑。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若干块绕定位螺栓轴线等间距排布的弹性凸块、套于定位螺栓外的弹簧垫圈,若干个弹性凸块包围于弹簧垫圈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垫圈和弹性凸块的联合使用,可在施力头朝集成板移动并挤压弹性件时,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以使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处于绷紧状态,降低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松动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和施力头之间夹设有平形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垫圈和弹性凸块的组合使用后,常常因为施力头不够大,导致弹性凸块无法与施力头接触,而平行垫片可拓宽施力头的受力范围,保证弹性凸块与施力头的稳定抵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适用于老机型改造,增设的弹性件不仅可降低罗拉摆臂沿罗拉轴轴向发生偏移的概率,同时保留了罗拉摆臂的可翻转能力;

2.本方案中,平面轴承组件的设置,可降低套筒对弹性件的周向摩擦力,从而可降低弹性件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雪尼尔线的大致纺织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出现绒不齐问题的雪尼尔纱线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的罗拉摆臂上各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二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三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中,1、罗拉摆臂;11、定位套;12、罗拉轴;13、罗拉片;14、导向槽;15、集成板;2、套筒;21、定位螺栓;22、定位螺母;23、施力头;3、弹性件;31、弹簧垫圈;32、弹性凸块;4、平面轴承组件;41、松环;42、紧环;43、滚动件;44、隔尘环;45、阶梯环槽;5、平形垫片;10、芯纱;101、绒纱;102、割刀;103、割距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4,为本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包括罗拉摆臂1和集成板15,罗拉摆臂1的下端部固定有套筒2,套筒2一端抵接于集成板15,套筒2内滑动穿设有定位螺栓21,定位螺栓21一端穿过集成板15并连接有定位螺母22,定位螺栓21另一端设有施力头23,施力头23位于套筒2远离集成板15一侧。

参考图4和图5,施力头23与套筒2之间夹设有弹性件3,弹性件3为弹簧垫圈或弹性垫圈,弹性件3套于定位螺栓21的外周;弹性件3与套筒2之间夹设有平面轴承组件4,平面轴承组件4包括抵接于套筒2端部的松环41、抵接于弹性件3的紧环42、连接于松环41和紧环42之间的若干个滚动件43,滚动件43可以是滚珠或滚针,滚动件43内嵌于松环41内,且部分露出并抵接于紧环42。

紧环42外周壁上连接有隔尘环44,隔尘环44与紧环42一体成型,隔尘环44上开有阶梯环槽45,且松环41抵接进阶梯环槽45内,隔尘环44可封闭住紧环42和松环41之间的间隙,以降低车间内的粉尘进至松环41和紧环42之间,保证松环41和紧环42运转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过程中,操作者可拧进定位螺栓21和定位螺母22,以保证套筒2抵紧于集成板15,此时,弹性件3处于被压紧状态,且套筒2不易沿定位螺栓21轴向偏移;由于套筒2与集成板15处于压紧状态,则集成板15对于套筒2的摩擦力可限制套筒2和罗拉摆臂1随意翻转;同时,由于平面轴承组件4和弹性件3的设置,则当操作者需要翻摆罗拉摆臂1时,可通过施加较大的力还是可以实现罗拉摆臂1的翻转。

参考图6,为本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弹性件3为弹性凸块,且弹性件3设有若干个并绕定位螺栓21中轴线等间距排布;而且弹性凸块作用于紧环42的挤压力方向与定位螺栓21中轴线的间距,等于滚动件43作用于紧环42的挤压力方向与定位螺栓21中轴线的间距。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同于实施例一。

参考图7,为本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雪尼尔机防绒不齐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弹性件3包括若干块绕定位螺栓21轴线等间距排布的弹性凸块32、套于定位螺栓21外的弹簧垫圈31,若干个弹性凸块32包围于弹簧垫圈31外周,且沿定位螺栓21轴线方向,弹簧垫圈31的宽度大于弹性凸块32的宽度;弹性件3和施力头23之间夹设有平形垫片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弹簧垫圈31和弹性凸块32的联合使用,可在施力头23朝集成板15移动并挤压弹性件3时,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以使定位螺栓21和定位螺母22处于绷紧状态,降低定位螺栓21和定位螺母22松动的概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