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7356发布日期:2020-08-18 20:1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



背景技术:

涤沦丝的特性是可以抵受化学物质及经常洗涤,减少衣物退色及脱色现象,所以,酒店制服、石磨蓝牛仔衣物、运动服或者儿童服装都会用涤纶丝制造,相对而言,涤纶丝较人造丝坚韧,当进行刺绣时,机器在高速运转,韧度高的涤纶线也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且其防火性极高,即使衣物接近火焰,也不易触火。

服饰在进行制造时,需要用到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目前现有的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有以下缺点:现有的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抗菌性能不佳,导致人们在穿着涤纶丝服饰时,不自觉间就会接触到各种细菌,长期累积,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同时涤纶丝的阻燃性能较差,导致涤纶丝在遇到火源时,容易出现自燃损坏,缩短了涤纶丝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具备提高涤纶丝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抗菌性能不佳,导致人们在穿着涤纶丝服饰时,不自觉间就会接触到各种细菌,长期累积,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同时涤纶丝的阻燃性能较差,导致涤纶丝在遇到火源时,容易出现自燃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包括聚酰胺纤维层,所述聚酰胺纤维层的表面缠绕设置有涤纶丝环绕层,所述涤纶丝环绕层的远离聚酰胺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远离涤纶丝环绕层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

所述抗菌层包括纳米银纤维层,所述纳米银纤维层的表面交织连接有竹原纤维层,所述竹原纤维层的表面交织连接有天丝纤维层;

所述阻燃层包括纯棉纤维层,所述纯棉纤维层的表面交织连接有腈纶棉纤维层,所述腈纶棉纤维层的表面交织连接有尼棉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组成涤纶丝,所述涤纶丝环绕层呈环形缠绕设置在聚酰胺纤维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的内腔与涤纶丝环绕层的表面,所述阻燃层的内腔位于抗菌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纤维层的内壁与涤纶丝环绕层的表面交织连接,所述纳米银纤维层、竹原纤维层和天丝纤维层的厚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纯棉纤维层的内壁与天丝纤维层的表面交织连接,所述纯棉纤维层、腈纶棉纤维层和尼棉纤维层的厚度均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菌层、纳米银纤维层、竹原纤维层、天丝纤维层、阻燃层、纯棉纤维层、腈纶棉纤维层和尼棉纤维层相互配合,达到了提高涤纶丝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优点,使人们在穿着涤纶丝服饰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涤纶丝的抗菌性能,增强涤纶丝的抗菌效果,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同时提高涤纶丝的阻燃性能,防止涤纶丝出现自燃损坏,延长了涤纶丝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菌层,起到增加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抗菌性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的抗菌性能,增强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的抗菌效果,保证了人体的健康,通过设置阻燃层,起到增加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阻燃性能的作用,有效的提高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的阻燃性能,防止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出现自燃损坏,延长了聚酰胺纤维层和涤纶丝环绕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菌层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燃层结构剖面图。

图中:1、聚酰胺纤维层;2、涤纶丝环绕层;3、抗菌层;31、纳米银纤维层;32、竹原纤维层;33、天丝纤维层;4、阻燃层;41、纯棉纤维层;42、腈纶棉纤维层;43、尼棉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为通用的标准部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改性化学纤维涤纶丝,包括聚酰胺纤维层1,聚酰胺纤维层1的表面缠绕设置有涤纶丝环绕层2,涤纶丝环绕层2的远离聚酰胺纤维层1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3,抗菌层3远离涤纶丝环绕层2的一侧设置有阻燃层4;

抗菌层3包括纳米银纤维层31,纳米银纤维层31的表面交织连接有竹原纤维层32,竹原纤维层32的表面交织连接有天丝纤维层33;

阻燃层4包括纯棉纤维层41,纯棉纤维层41的表面交织连接有腈纶棉纤维层42,腈纶棉纤维层42的表面交织连接有尼棉纤维层43,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组成涤纶丝,涤纶丝环绕层2呈环形缠绕设置在聚酰胺纤维层1的表面,抗菌层3的内腔与涤纶丝环绕层2的表面,阻燃层4的内腔位于抗菌层3的表面,纳米银纤维层31的内壁与涤纶丝环绕层2的表面交织连接,纳米银纤维层31、竹原纤维层32和天丝纤维层33的厚度均相同,纯棉纤维层41的内壁与天丝纤维层33的表面交织连接,纯棉纤维层41、腈纶棉纤维层42和尼棉纤维层43的厚度均相同,通过设置抗菌层3,起到增加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抗菌性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抗菌性能,增强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抗菌效果,保证了人体的健康,通过设置阻燃层4,起到增加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阻燃性能的作用,有效的提高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阻燃性能,防止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出现自燃损坏,延长了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抗菌层3、纳米银纤维层31、竹原纤维层32、天丝纤维层33、阻燃层4、纯棉纤维层41、腈纶棉纤维层42和尼棉纤维层43相互配合,达到了提高涤纶丝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优点,使人们在穿着涤纶丝服饰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涤纶丝的抗菌性能,增强涤纶丝的抗菌效果,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同时提高涤纶丝的阻燃性能,防止涤纶丝出现自燃损坏,延长了涤纶丝的使用寿命。

使用时,通过设置抗菌层3、纳米银纤维层31、竹原纤维层32和天丝纤维层33相互配合,起到增加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抗菌性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抗菌性能,增强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抗菌效果,保证了人体的健康,通过设置阻燃层4、纯棉纤维层41、腈纶棉纤维层42和尼棉纤维层43相互配合,起到增加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阻燃性能的作用,有效的提高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阻燃性能,防止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出现自燃损坏,延长了聚酰胺纤维层1和涤纶丝环绕层2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了提高涤纶丝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优点。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或材料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材料层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和制作材料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